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元璋不选择朱棣继位的原因

众妙之门 2023-07-06 02:49:17

朱元璋不选择朱棣继位的原因

朱元璋一生共有五个嫡子,这些儿子名义上都是马皇后所生之子,但在晚年连续失去三个嫡子之后,燕王朱棣便成为了当时嫡系当中的大哥。可以说燕王朱棣在当时是非常有希望获得皇位的人,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立大儿子朱标为太子。

朱标从出生起,朱元璋就把他当做皇位继承人来培养,为他请了宋濂等许多名士做他的老师。朱元璋为了朱标能顺利地继承皇位,也是费了很大的功夫的。

朱标长大后也确实不负所望,为人宽厚,性格仁慈,对人也很友善。然而在洪武二十五年在去陕西视察民情,回京后,染上了风寒死了,在八月份安葬在孝陵东侧,追封“懿文太子。”

朱标死之前,朱元璋还有两个选择。第一,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排位顺序,在1392年,朱元璋可以再让新的“嫡长子”老二朱樉继承太子位。就算老二在1395年死了,还有老三朱棡(1398年死了)。

朱棣要相当太子,就只能插队了。但是,朱元璋(1398年死的)还活着,不可能让他插队的。这也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

还有,朱棣虽然名义上也是马皇后所生之子,但是他实际的生母是由蒙古族女人碽氏所生。相传,这位碽氏在生下朱棣后便被赐自尽了,朱棣也就想当然的成为了马皇后的儿子,也就作为了嫡系儿子之中的一员。

但是这一点,导致他的母亲“来历不明”,使得它偏离了“真龙天子”的轨道,这也是朱元璋把他排除在“合法继承人”之外的重要原因之一。

朱允炆继位之后,为人软弱,没有丝毫的治国才能,比起他的叔叔们更是天差地别,也没有一个国君应有的气势,就像一个文弱书生。由于从小受到了儒家的教育,建文帝还是实施的仁政。在许多事上进行了较大的变革,也因为这些变革,造成了很大的后果。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呢?

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但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却并没有慎重考虑,只是凭借自己的喜好选择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这就引起了自己四儿子朱棣的不满。朱棣想自己的实力不差,而且也是朱元璋的亲儿子,怎么就比不过朱允炆这一个毛头小子了?其实如果是朱标继位,朱棣肯定不会说什么,更不会想着起兵,因为朱标对朱棣是真的关心疼爱。

如果朱允炆继位后好好干活,及时安抚几位不满意的哥哥,那朱棣也不会说什么,但没想到自家侄子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想把自己拼来的权利地位收回去,还弄死了朱棣的几个兄弟。这让朱棣十分生气:你叔叔我的实力在你之上,这天下也是你这些叔叔们和你爷爷一起拼出来的,不让我当皇帝就罢了,还不让我做王爷,还要把你叔叔们给逼死?下一个是不是还要把我给逼死?

就在朱允炆皇位还没做热的时候,朱棣起兵了。这一次他亲自披挂上阵,指挥自己手下的军队直冲京城。如果按照以往的说法,朱棣是不可能赢的。但在朱元璋执政后期,就已经把善于打进攻的几个将领咔嚓了,而朱棣的队伍连年在边关作战,骁勇非常。更何况还从另一个兄弟手里“骗”来了最厉害的骑兵朵颜三卫,更是有如神助。于是没过多久,朱棣的队伍就把南京攻下,成功坐上了皇位。

在朱元璋生前,曾经说过朱棣是最像自己的一个孩子,对于这个孩子的品行应该十分了解,那么为什么朱元璋不把皇位传给他,而要传给一个毛头小子朱允炆呢?史学家对此做出了解释,因为有了这三方面的原因,所以朱元璋不会把朱棣列为储君人选。第一就是因为朱棣的出身。虽然大家都知道朱棣的父亲是朱元璋,但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任何关于朱棣母亲的记载。

朱元璋为什么不选朱棣做继承人?

很多观点认为朱元璋不选朱棣作为继承人是因为朱棣并非马皇后所生,所以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庶出的朱棣一定是被朱元璋排除在外了。

对于这个观点,我持保留态度,毕竟正史记载朱棣的生母就是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嫡子。而很多人认为朱棣登基后篡改了史书,将自己的生母改成马皇后,但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毕竟朱棣已经如愿以偿的登上皇位了,他的生母是谁根本不重要,天下百姓,朝中大臣不会因为他的生母是谁而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变,更不会因此有谋反之心,明朝之前的历朝历代,非嫡子而继承皇位的皇帝大有人在,嫡子庶子之分只在争权期间才会起到关键性作用,一旦大势已定,嫡庶之分将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因而登基后的朱棣根本无需在自己的身份上做任何篡改!

所以如果说朱棣就是马皇后所生,那么朱元璋为何不选他作为接班人?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虽然朱棣是嫡子,但朱允炆是嫡长孙,在古代?子承父业?比?兄终弟及?更具有说服力。朱标虽然只是太子,但他生性宽厚仁孝,做太子的二十多年间兢兢业业,克勤克俭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大臣和百姓们的爱戴,在他们的心中朱标就是大明帝国未来的皇帝,连朱元璋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朱标死后,在感情上大家都倾向于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继位,事实上这种由嫡长孙继承皇位也是没有问题的。

2,朱元璋虽然也很重用朱棣,但这种重用和对朱标,朱允炆不一样。朱元璋不仅是皇帝也是一位父亲,在父亲的心中一家人和睦融洽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他很爱护自己的儿子们,真心希望他们将来都是大明朝的栋梁,所以明朝建国后,朱元璋把儿子们陆陆续续封王,让他们驻守到全国各地,为朱家保卫江山,其中驻守在北部边境的?九大塞王?实力最强,而这九王更是朱元璋众多儿子中能力最强,最受朱元璋器重的。所以对于朱棣,朱元璋的重用是希望他能为老朱家守住江山,这种重用和对其他塞王的重用是没有区别的。而对于朱标,朱允炆,朱元璋是将他们作为皇位接班人进行培养的。所以相比之下,朱元璋更不会立朱棣为太子了。

3,性格原因。众所周知,朱棣的性格和朱元璋很像,藩王们尤其是九大塞王,经过长期的战争洗礼,性格方面肯定有残忍暴躁的一面,而大明朝经过朱元璋的高压统治后,急需一位仁厚的君主进行统治,来缓和这种紧张氛围,朱允炆继承了他父亲朱标宽厚仁孝的性格特点,这与朱棣的性格形成巨大反差,这也是朱元璋坚持立朱允炆的原因之一。

或许朱元璋的想法很单纯,立朱允炆,以朱允炆的性格,他的儿子们一定能得到保全,但是若立朱棣或者其他儿子为太子,且不说朱允炆能不能全身而退,其他藩王也或许会不满从而引发内乱,不利于朱家江山。当然了朱元璋怎么也想不到,他死后子孙们会为了皇位而自相残杀,但不可否认的是朱允炆确实很宽厚,靖难之役前后正是因为他的不忍,朱棣才得以保全性命。

所以不管朱棣是不是马皇后所生,朱元璋都不立他为太子,也是有道理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78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