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日本,真的只是美国和苏联的功劳,真的与中国军队关系不大吗?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讨论。
一、中国战场给予了日军最大的消耗。
虽然中国军队在和日本作战的时候,总是败多胜少。但是,正所谓“杀敌一万,自损三千”,也就是说,中国军队给日本军队带来的消耗,也是相当大的。
同时,由于中国的纵深相当大,日军就算占领了东北,占领了华北,占领了华东,但是他们在这些地方所付出的运行成本,也是很大的。再加上被占领区的中国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反抗。因此,日本人在他们的大后方,任何时候都不得安宁,这又一次给予了日军极大地消耗。
可以说,正是因为在中国战场上消耗太大,因此才引发了太平洋战争。
因为消耗太大,因此日本人越来越缺乏能源。没有了能源,他们那些先进的飞机,肯定就没办法飞了;他们那些快捷的汽车,肯定就没办法开了;他们那些威猛的大炮,肯定就没办法打了。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日本才把战场引向别处,目的是要寻找更多的能源。
他们先是想北上攻打苏联,在苏联找石油。但是在经过诺门罕一场大战以后,日本败给了苏联。因此,日本取消了北上的计划,决定南下。
南下的东南亚地区,很多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如果攻打,必然会引起美国人的反击。为了先发制人,占据战场上的主动,因此才发动了珍珠港事变。但是没想到对美国的打击实在太弱,美国迅速出兵,投入了对日作战的太平洋战争中。
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没有中国军队给予日军的巨大消耗,日军也不会爆发能源危机。没有能源危机,日本也不会主动去惹强大的美国和苏联,当然最终也不会失败。
二、中国决不投降的气节粉碎了日本的大东亚共荣美梦。
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同时又发动了对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的侵略,但只有中国是决不投降,要和日本抗战到底的。
在日军入侵中国的时候,中国正在经历统一战争。民国政府先是和共军合作,发动北伐战争,消灭了北洋军阀。后来又经历中原大战,基本实现了统一。
不过由于国军不能与共军合作共赢,而是恶意消灭共军,因而引发了国内战争。不过,当日军开始大面积进攻的时候,尽管国军与共军有深仇大恨,但是在外敌入侵面前,他们也选择了合作,一致对外。
此后,日军对中国军队进行了残酷的打击,给中国老百姓带来沉重的灾难。中国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沿。但是中国从来就没有屈服。虽然也有汪兆铭、溥仪这样的投降派,但总的来说,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有气节的。
正是因为中国人绝不屈服投降的气节,让日本始终对中国束手无策,没办法征服和灭亡中国。最后走向了灭亡。
三、我军的敌后作战对日军进行釜底抽薪。
我军在对日军作战的时候,虽然不是处于主战场。但是我军的敌后作战理论,实际上对日军来说却是致命的。
因为当日军打败了国军,占领了大片土地以后,如果没有我军的敌后作战,那么,日军很可能就会在他们的占领区形成稳定的统治。
但是我军的敌后作战,使得日军所占领的地区,依然是一种前线的态势,依然是一种不得安宁的态势。这样的结果,就使得日军虽然占领了中国的很大一片地盘,但实际上相当于什么也没占领,劳而无功。
所以最终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占领的土地,得以完整地回到中国人的手中。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军队在对日作战,最终打败日军中,确实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极大贡献的!
中国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在外寇入侵,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中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以巨大的牺牲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国破山河在》一书以全新的视角,从日本的资料中挖掘出大量不为国内所知的抗日史实。中国的抗战,以最简陋的武器对抗凶残而装备精良的侵略军……
七十万魂不还乡:日方史料中在中国阵亡人数
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
按照美国学者根据日本战中统计计算,在大陆被击毙的日军,共计四十四万余。一位研究抗战历史的专家张忠义先生,旁征博引日军史料,也得出一个接近的数字,45.5万人。国民党军参谋总长何应钦在《八年抗战》中公布的数字则为48万,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则采用建国后综合统计后的数字——55万。当然,也有对此持有异议的专家学者,比如社科院的刘大年教授,就根据国民党军战地统计数字计算,日军在中国阵亡人数超过100万人。
到底哪个数字是正确的呢?
美国方面使用的是日军提供的公布材料,按说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然而,对日军公布的阵亡人数,一直就有异议。
第一方面的异议是日军的阵亡人数和对手公布的往往差距很大,比如国民党军在台儿庄战役中,认为至少击毙日军一万二千余人,而日军公布的阵亡人员只有两千余,相差六倍之多。一些学者如张忠义先生将其归结为中国军队对战果的夸大。
国军对战果夸大可能有之,但日军的作战记录中,却有很多令人费解之处。
例如日军在作战记录中,经常可见“苦战”字样,而公布的伤亡却极小。以攻占洛阳为例,整个战役,日军公布的阵亡人数,区区55人。但其中又分明记载了多次激战,如停车场肉搏战、禹王庙对攻等等,伤亡人数颇有些对不上号。又如抗战初期的山西万全之战,日军有记录称此战中步兵第三联队几乎全军覆没,原因是第三联队本身属于二二六兵变的主力,这些官兵都属于当时的叛军,但惩罚迟迟未作,送他们到中国战场,其意义就是让他们能够“光荣地死”。第三联队的官兵为了洗刷耻辱,在万全城下发动了自杀性的冲锋(不炮击摧毁城墙,直接进行云梯登城),大部战死沙场。然而,与此矛盾的是,同时公布的战报中,第三联队的伤亡合计不超过一百人。
另一方面就是日本靖国神社中供奉的灵位,与日军公布的阵亡人数不符,并且逐年增加,仿佛越来越多的阵亡人员从地底下冒出来一般。
看来,日本的战报,还真让人有些不敢相信。这种战报的权威性早就受到质疑,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就多次发现日军力图以掩饰自己伤亡的做法造成美军的错觉,并鼓舞自己的斗志。
虽然日方战报的数据说不通,但作为外国人,我们所能够做的,只是怀疑。然而,近年来日本国内的资料统计,却为这种说法提供了新的证据。虽然还无法断定到底有多少日军阵亡中国,但其统计的数字,至少证明无论军事博物馆还是何应钦将军,提供的数字都过于保守了。而日军的战报,则在这些翔实的统计数字面前,彻底失去了可靠性。
比如,日本权威历史学家伊藤正德(《帝国陆军史》的作者)在他的书中,记录战死在中国的日军,共计78万9370人。
而我最近买到的一册日本读卖新闻社编辑的《中国慰灵》,则提供了更为详实的数字。这本书,是一套记录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太平洋战争中伤亡情况,追悼亡灵的系列图书,包括《缅甸慰灵》、《满州慰灵》、《瓜岛慰灵》等,《中国慰灵》是其中的第五部。
在这一册图书中,读卖新闻社记者统计的日军在中国阵亡总数,超过七十万人,其中不包括苏联红军、抗日联军在东北和中国远征军在印缅的战果。这是战死和战病死的合计人员数字,这符合阵亡人员统计的原则,美日统计太平洋战争中日军在南洋的伤亡人数,也是这两个数字的总和。
这部书中提供的资料,推翻了日本军部所公布数字的权威性。比如,豫湘桂战役中的长衡会战(日军称为湘桂作战),日本军部提供的数据是日军共计阵亡12209人,而读卖新闻的纪录,则日军此战的总阵亡人数,超过十万。
日军在华被消灭人数,一直以来是个有争议的统计。
国军统计抗战共打死日军80万人,
美国学者统计日军在华死亡人数约44万,
日本公布的数据,在华死亡日军45万5千,
中国革命博物馆统计的数字是55万,
现在的综合统计一般认为在华日军死亡人数在60万上下。
除去苏军打死的8万左右关东军,中国军队(绝大多数是国军)击毙日军约50多万左右。。
(别忘了,国军死亡人数近330万人。。)
十万八万左右吧,因为是持久性游击战,本身统计就很困难,另外当时中日双方处于宣传需要都存在着夸大或是缩小的事实。所以对以后的历史研究也有极大的困难,目前并没有什么统一的定论。
十八集团军以敌后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式打击日军和伪军。据《八路军·表册》统计,自1939年9月至1945年10月,八路军共对日、伪作战99847次,消灭日军407454人,消灭伪军851249人。其中,毙伤日军401648人,俘虏日军5096人,获日军投诚710人;毙伤伪军312282人,俘虏伪军402112人,获伪军反正136855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75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古代玉玺到底代表着什么
下一篇: 中国古代四大女医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