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你知道吗,朱熹的晚年生活,还居建阳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5 23:50:10

你知道吗,朱熹的晚年生活,还居建阳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子现存著作共25种,600余卷,总字数在2000万字左右。主要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还居建阳

绍熙五年(1194年)十一月,朱熹还居建阳考亭。

宋朝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党禁”正式发生。监察御史沈继祖以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状”,朝廷权贵对理学掀起了一场史所罕见的残酷清算,效法北宋元祐党籍的故伎,开列了一份五十九人的伪逆党籍,名列党籍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朱熹被斥之为“伪学魁首”,位列黑名单之中的第五位,有人竟提出“斩朱熹以绝伪学”。朱熹以伪学罪首落职罢祠,朱子门人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遭到严重打击。

庆元五年(1199年),朱熹已被各种疾病所困扰,党禁中的朱熹终于预感到死亡的逼近,使他有大限临头的不祥预感,更加抓紧著述。

庆元六年(1200年)入春以后,朱熹足疾大发,病情恶化。朱熹生命垂危,左眼已瞎,右眼也几乎完全失明。朱熹却以更旺盛的精力加紧整理残篇,唯一的愿望就是要将自己生平的所有著作全部完稿,使道统后继有人。三月初九,71岁的朱熹在血雨腥风的“庆元党禁”运动中去世。四方道学信徒决定在十一月聚集在信州举行大规模的会葬,这又吓坏了反道学的当权者,竟令守臣约束。十一月,朱熹葬于建阳县黄坑大林谷,参加会葬者仍然有近千人之多。

朱熹死后,被谥为“文公“,赠宝谟阁直学士,又追封徽国公等。

朱熹的资料简介朱熹介绍


1、朱熹,字元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生于南剑州尤溪。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2、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庆元六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名人历史

  名人语录>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观书有感》> >   朱熹是南宋时期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他集理学之大成,在哲学领域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   【名人历史】> >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称 *** 。原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长期侨居建阳(今属福建)。> >   朱熹的幼年是在战乱烽火中渡过的。他父亲朱松为躲避战乱而东躲 *** ,丢掉了官职,所以把希望寄托在儿子朱熹身上。朱熹从小苦读经典,从不间断。10岁时,当朱熹读到《》中所述的“圣人与我同类者”时,他很受感动。从此,他确立了要做“圣人”的人生奋斗目标。> >   朱熹14岁那年,父亲朱松病故。朱松在临死前对朱熹说:“籍溪的胡宅、白水的刘勉之、屏山的刘子晕,这三位先生都是我的好朋友,他们学识渊博,我死后,你一定要跟随他们好好学习啊!”朱松死后,刘子晕就把朱熹母子俩接到五夫里去了。> >    来到五夫里后,朱熹师从胡、白、刘三位先生,受到严格、良好、全面的儒学教育,他在儒、佛、道等方面的学识突飞猛进。1148年,19岁的朱熹考中进 士。三年后,他被任为泉州同安县主簿。朱熹踏上仕途后,丝毫没有放松对学问、真理的追求,反而为了“齐国平天下”,更是踌躇满志。他立志要以振兴儒学为目 标,以接嗣道德为己任,去发展中国的文化思想。> >   朱熹从青年时代起,虽然多次被任命为朝廷官员和地方官员,但他却屡次辞官,先后为官时 间不足十年,在朝廷时间不过四十天。他一心专注于理学的学术研究、兴建学校和收徒讲学。朱熹在担任南康军知军期间,修复了荒废已久的白鹿洞书院,并为书院 制定了一整套学规。在书院正式开学的那一天,他前去亲自为学生讲课。每逢休息日,他总是要到白鹿书院去,与学生们一起研讨论辩,答疑解惑。他对学生们说: 学习一定要博学、勤问、谨思、明辩和矢志不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   1193年,已是64岁的朱熹被任命为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他 到任后,立即着手重新修复岳麓书院。书院开学后,朱熹白天处理公务,虽然十分疲劳,但到了晚上,他又去与书院的学生们讨论学术,而且是随问即答,毫无倦 色。一时际,岳麓书院成为三湘学子问道学经的圣地,学生多达数百人。朱熹每到一地,总是兴办书院。他还创办了武夷精舍、考亭书院等,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人 才。> >   朱熹以毕生精力进行学术研究和开展教学活动,终于集理学之大成,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形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在先,气在后”,又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他精通经学、史学、文学、乐律,对自然科学也很有研究。他一生著作甚多,有 《四书集注》、《周易本义》、《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义》等。他的著名诗作《春日》、《观书有感》等脍炙人口。他在哲学史上被公认是“一代 宗师”、“理学大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74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