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拱化四年(1066年),宋与西夏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大顺城(今甘肃庆阳县马铺寨)之战。大顺城是宋西夏边境上的要地,当年九月,李谅祚亲自率军5万包围了大顺城。在作战中,宋朝一员小将用箭射中了李谅祚的眼睛,第二年(1067年),毅宗李谅祚因箭伤而去世,终年21岁,在位20年。其谥号“昭英皇帝”,庙号“毅宗”,陵名“安陵”。他的儿子李秉常继位,为惠宗。
李秉常是毅宗李谅祚的长子,他的母亲梁氏被尊为“肃章宪皇太后”。李秉常继位时年仅7岁,朝政自然由他的母后梁氏把持。当年夏毅宗在杀没藏氏、立梁氏为后时,也任用了梁氏的弟弟梁乙埋为宰相。
梁太后主政后,于夏乾道元年(1068年)任他的弟弟梁乙埋为国相,并将政权全部交给梁乙埋管理。俗语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梁氏姐弟把持朝政后,对西夏朝中的官员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在西夏朝廷的关键部门中安插亲信、梁姓子弟,逐渐在西夏国内形成了一个以梁氏兄妹为首的后党官僚集团。
为了巩固她的权力,梁氏还排除异己,打击皇族势力。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弟弟嵬名浪遇,是西夏的一员老将,他精通兵法,熟知边事,曾经执掌国政,并且担任“都统军”一职,就因为他不满梁氏集团的专权和倒行逆施,被梁氏罢去了都统军的官职,一代良将在临终时还不忘上表劝说梁氏“擢用忠良,勿犯中国”。
梁氏主持朝政后,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想得到党项羌贵族及部落的支持,于是,她取消了毅宗谅祚执政时推行的汉法,恢复旧蕃礼。乾道二年(1069年)夏天,梁太后以惠宗李秉常的名义向宋朝上表,请求去掉汉礼而改用蕃礼,宋朝允许了。然而,这种倒逆行为,不仅遭到了西夏汉族地主阶级的反对,连西夏皇室中的部分党项羌族也不满意。
梁氏与以前的没藏氏专权有所不同。梁氏是党项化的汉人,在西夏皇族中没有深厚的根基。梁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一方面提出恢复蕃礼,以获得党项地主阶级的支持,另一方面又穷兵黩武,以宋朝不肯归还绥州和断绝西夏“岁赐”为理由,大举进犯宋朝边境,以此来转移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夏乾道二年(1069年),西夏出兵攻打宋朝的秦州(今甘肃天水市),攻占刘沟堡,杀死了宋朝的守将范愿,宋朝士兵死伤数千人。宋朝为了在经济上惩罚西夏,下令取消西夏与宋朝边民进行贸易的“合市”,导致西夏国内货用缺乏、物价上涨,梁太后在此情况下,又派兵攻打宋朝的庆州(今甘肃庆阳)、顺安寨、黑水堡等地,包围了绥德。在这次战争中,西夏军队大获全胜,掳掠了宋朝的民户和财物。
夏天赐礼盛国庆元年(1070年)八月,梁氏又集中西夏全部兵力,分几路进攻宋朝环、庆等州,一直攻到庆州城下。宋朝守军被打败,郭庆等四五员大将都被西夏兵杀死。但这次战争中,由于宋朝军队实行了坚壁清野的战略,所以西夏军队没有得到多少战利品。
第二年(1071年),西夏与宋朝又展开了争夺罗兀城的战争。罗兀城在绥州(今陕西绥德县)以北50多公里处,靠近西夏横山地区另一个重镇银州。宋朝曾修筑的抚宁城及其堡寨也都在罗兀城周围,这里已是横山腹地,是西夏的军事要地,而且出产茶、铁,西夏理所当然不能容忍宋军入犯。
宋朝青涧城知县种谔等奉命合兵攻打罗兀城。驻守罗兀城的西夏将领哆腊5次出城迎战,不能取胜,只得弃城逃走。可宋朝兴师动众地进攻西夏,却又很快地放弃了罗兀城,使西夏重新获得了对罗兀城的控制权。
梁氏对宋朝边境连年发动战争,原出于转移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目的,但实际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使银、夏一带遭严重破坏,因而引起了党项族和汉族人民的强烈不满,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西夏连年征战,国内怨声载道,矛盾激烈,梁氏的统治地位也开始日益动摇。大安二年(1076年),惠宗李秉常年满16岁,开始亲政。但是此时梁氏仍把持着朝政。李秉常自幼酷爱中原文化,熟读经史,喜爱吟诵《诗经》《楚辞》。他从小就反对战争与杀戮,希望自己亲政后,能为黎民百姓带来和平与安定。
大安六年(1080年),惠宗秉常在皇族的支持下,下令取消蕃礼,恢复汉礼。这一点为梁氏所深恶痛绝,梁氏拒绝了惠宗的建议。李秉常不甘心,在他的亲信中有一个名为李清的汉人,此人是山西太原人氏,品德高尚,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才子。他建议李秉常将黄河以南的不毛之地划归于宋朝,与宋朝示好,借助宋朝的力量从梁氏手中夺回皇权。
但他们对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这件事被梁氏知道后,她与幸臣罔萌讹密谋,将李清杀掉,然后将惠宗李秉常囚禁于兴州的木寨中,并断绝了他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梁太后还给李秉常写了一封只有16个字的信:“诚心拜佛,精心抄经。莫思国事,母子深情。”以此表明西夏国事由她一人掌控的态度。西夏国的皇帝成了困在木寨中的孤家寡人。
李秉常被禁的事被他的亲信们知道后,他们纷纷拥兵自立,不听梁太后的调遣,西夏国内一时大乱。西夏的内乱给了宋朝机会,宋神宗乘机派30万大军与梁氏对抗,分5路攻打西夏。随着战争的发展,西夏岌岌可危。
梁太后向群臣问计,有一员老将说:“我们应该坚壁清野,纵使宋朝军队深入,等宋军进入到兴州、灵州一带时,我们再以重兵抄其后,断其粮草。宋军无粮,便可不战自败。”梁氏采纳了这一建议,派重兵重点驻守兴州各要冲,宋朝军队果然大败。宋朝诗人张舜民在他的绝句两首中分别这样描写战争所带来的不幸:
灵州城下千株柳,
总被官军斫作薪。
他日玉关归去路,
将何攀折赠行人。
——《西征》
青冈峡里韦州路,
十去从军九不回。
白骨似沙沙似雪,
将军莫上望乡台。
——《峡口山》
西夏在战场上接连取得胜利,然而统治集团内部仍然是矛盾重重。连年不断的巨额军费、开支让百姓不堪重负,西夏国内财用困乏,物价暴涨,一尺布涨到10千文钱。常年战争也使横山一带边民不敢耕种,人民饥寒交迫。迫于压力,梁氏只好让惠宗李秉常复位,以缓和矛盾。
惠宗虽然复位,但无实权,梁氏仍把持朝政。梁乙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秉常为妻,并立为皇后。大安十一年(1085年),梁乙埋死,按照毅宗李谅祚的许诺,梁乙埋的儿子梁乞逋承袭父亲的职位成为西夏国相,梁氏一党继续专权。
8个月后,梁太后死,梁乞逋失去了靠山,西夏国内皇族与后党的斗争更加尖锐。天安礼定元年(1086年),惠宗李秉常卒,年仅26岁。谥号“康靖皇帝”,庙号“惠宗”,陵名“献陵”。
平夏城之战是什么战役北宋亡国前的最后辉煌
平夏城之战是北宋与西夏展开的决战性战役,宋将章楶以数万宋兵大破四十万夏军,一举扭转了两国的军事格局。平夏城之战宋军以少胜多,大破西夏三十万大军,几乎成为对外战争中最辉煌的一战,不过却鲜为人知。话说宋神宗在位期间,曾多次对西夏用兵,但都遭到失败,宋神宗死后,年幼的宋哲宗即位,由高太后把持朝政,她推行“弃地弭兵”的政策,因此宋夏之间没有大的战事。
高太后死后,宋哲宗亲政,面对西夏不断的骚扰,他有“恢复熙宁、元丰之意”,于是同意章楶的建议,在边境修筑平夏城,“据形胜以逼夏”。从城堡的名字就能看出宋哲宗的意图,他想彻底消灭西夏。绍圣四年四月,章楶出其不意,率领四路之众来深入西夏境内一百里,历时二十二天,修筑了平夏城、灵平寨两座城池。
西夏方面闻讯后,急忙派出军队进行破坏,“倾国之力来犯”。宋军在没烟峡之战中失败,于是退守平夏城。几天后,北宋、西夏的军队在平夏城附近展开激战,最终宋军取得胜利,“斩首三千级,俘虏数万”。西夏军队虽然被迫撤退,但平夏城犹如一柄利刃,插入西夏腹心之地,是西夏的心腹大患,双方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即将爆发!宋军在平夏城站稳脚跟后,又相继修筑了镇羌、九羊、通峡、荡羌等军寨,增兵派将,进行戍守。西夏方面也没闲着,掌握最高统治权的梁太后集结兵力,准备对平夏城展开进攻。
元符元年,梁太后与西夏皇帝李乾顺亲率40万大军,倾全国之兵来夺取平夏城。西夏军队兵力雄厚,“东自葫芦河减泊口,西至石门峡九羊寨,南到熙宁寨古壕门,绵亘百余里,俱为西夏营寨”,而宋军仅有守军数万人而已。西夏军队发起了攻城战,“造高车以临城,载数百人填壕而进,飞石激火,昼夜不息”。宋军守将郭成坚守城池,同时派出骑兵骚扰。西夏军队攻城十三个昼夜,死伤数万人,损失惨重,战车还被狂风吹断。
梁太后见取胜无望,以刀剺面,惭哭而还。宋军趁机出城追击,活捉西夏猛将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等人,“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牛羊十万”,“夏主震骇”。平夏城之战意义重大,一举扭转了两国的军事格局。史书称“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此时辽国也进行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哲宗亦为之寝兵”。不过北宋经过百年的战争,终于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取得上风,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此后宋朝接连用兵,占领了西夏的横山地区,如果不是金朝入侵,或许用不了几年,西夏就要被宋朝灭掉了。公元1096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北宋和西夏的战略对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一切都从一连串西北人事任命开始宋哲宗赵煦汲取了宋神宗与西夏交锋失败的教训,他开始着手调整西北地区军方的整体人事安排。其中吕惠卿担任鄜延路经略使,这个人属于王安石新党一派,而且对于西夏始终保持坚定的战争态度。而名将章楶则担任泾原路经略使,此人与西夏交战多年且战绩突出,故而得到了哲宗皇帝的提拔。除此之外,还有孙路担任河东路经略使,王文郁担任熙河路经略使,等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吕惠卿和章楶两个人,这两个人将在接下来的宋夏战争中大放异彩,同时也铸就了北宋一朝在军事上最后的辉煌。
二:一系列的战略改变人事的变动自然会引起连串的战略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效果开始逐渐的在北宋和西夏两国的交锋中逐步显现:一是被动防御转为主动出击。吕惠卿担任鄜延路经略使之后立刻便展开了针对西夏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仅仅只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他便组织了十四次对夏的小规模攻击。如此频繁的挑衅激怒了西夏的实际统治者梁皇后。梁皇后为此调动了西夏近四十万军队,气势汹汹的向着北宋鄜延路一线扑来。
二是盲目深入转为短促突击。面对着气势汹汹而来的西夏部队,依托鄜延路一线的营寨、堡垒群对西夏大军进行逐次抵抗。在这同时,宋军在吕惠卿的指挥下一改往昔盲目调集兵力,被党项骑兵牵着鼻子走的失败做法,采取依托据点短促突击的做法,对西夏的部队造成了不少的消耗。不过,由于西夏有着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仍然攻破了“金明寨”一处据点,宋军损失近3000人。
三是堡垒战术压缩空间。然而正是这场消耗战,使得宋军意识到依托坚城、据点、堡垒组成防御网络中与敌骑兵周旋将大大有利于己方作战。接下来,宋军开始依仗着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宋夏边境上大肆修建堡垒、营寨,甚至是城池。这样一修,宋军将领们发现效果竟然出奇的好,堡垒建得越多,西夏党项骑兵活动的空间就会越小,于是这种“堡垒平推”战术一发不可收拾。
三:山雨欲来风满楼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军的堡垒群开始向着西夏的纵深逐步的延伸,这种“将地堡往人家基地修”的做法已经逐步触及到了西夏人的底限,而殊不知吕惠卿却在酝酿着一场更大的“地堡盛宴”一是四面出击,吸引西夏兵力。
随着吕惠卿一声令下,宋军开始四面出击!洪州、兰州、盐州一线陡然间烽烟四起,北宋军队开始四面开花,要么就攻陷城池,要么就近掠夺一番,这种无赖打法原本是西夏人的专利,现在却被吕惠卿运用得更加炉火纯青。此时此刻,西夏军方面由名将妹勒都统领的兵马不得不被宋军牵着鼻子走,跟着宋军四下乱窜狼狈不堪。
二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二十二天筑新城。正当妹勒都的党项骑兵在和吕惠卿的部队纠缠的时候,名将章楶出手了!他才是整个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他早在战役开始之前便已经秘密准备好了大批砖石、瓦烁、木材等物,而章楶的目标是在石门口和好水河一线筑城!而吕惠卿的一通乱打则为章楶赢得了宝贵的二十二天时间。
当西夏人回过味来的时候,这两个地方已经分别多了一座城池:平夏城和灵平寨。三是堡垒体系迅速延伸,西夏战略空间被逐步压缩。平夏城和灵平寨的建立实际上代表着一一连串堡垒封锁的开始,北宋终于找到了对付西夏的有效办法。很快一座座堡垒和城池开始以平夏城和灵平寨为核心向着西夏腹地进一步延伸,而一个又一个的党项人部落在失去生存空间后被迫向宋朝投降,而这些投降的党项人又不得不帮着宋朝继续修建地堡。
四:注定到来的大战西夏终究坐不住,因为宋朝的堡垒战术已经让他们看到了西夏国即将到来的末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这一次,西夏动员了四十万军队,号称一百五十万,他们进攻的目标是大宋堡垒集群的核心——平夏城。
一是坚城之下,西夏人难有寸进。面对着来势汹汹的西夏人,宋将郭成、折可适二人率领两万将士依托着平夏城的高墙壁垒利用弓矢对敌人的攻城部队进行了有效打击,而西夏人在遭到极大伤亡之后却始终未能攻破平夏城。
二是塞北苦寒,西夏人锐气丧尽。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渐渐转为严寒,西夏人本就缺衣少食,此刻更是雪上加霜。面对着巍峨的平夏城城墙,西夏国的梁皇后只能发出绝望的痛哭。当西夏大军的士气跌落道一定程度之后,部队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恐慌和士卒的逃亡。
最终西夏人不得不被迫撤退。而这个时候,宋将姚雄和姚古率领的援军到达了……三是持续打击,西夏人彻底溃败。姚雄和姚古非常聪明的埋伏在西夏人撤退的道路上,然后……给予这支士气低落的部队予以重创,斩首近万人。接下来章楶将麾下部队分成六队,直接深入到西夏天都山一线,突袭西夏军队,斩首三千余人,缴获牛羊十万匹以上。在这样接连的打击之下,整个西夏军队陷入到了全面的恐慌和绝望之中。
最终,面对着如此绝望的局面,西夏只能请求辽国出面调停,方才止住了宋军进军的步伐。不过此战之后,宋夏战场的局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宋朝此刻已经趁势全面占据横山和天都山一线,西夏灵州已经再无任何屏障,局面若是照此下去西夏亡国已经不可逆转。只可惜,接下来却是靖康之耻的锥心之痛……北宋却先西夏一步陷入百年的沉沦之中。
这个妓女大骂西夏太后,逼得西夏退兵。1076年,西夏李谅祚去世,儿子李秉常继位,因为年幼,梁氏辅佐。这个梁氏可不是一般人,为了真爱,能一口气告发自己丈夫公公,最后成功嫁给了弟弟。在当上太后以后,立马行动起来,让弟弟当了国相,让儿子娶了自己侄女以巩固权力。
梁氏虽然是个宋朝人,但是为了融入党项这个群体,拼命去掉自己宋人的特征,还下令全国不许学习宋人的风气,也不许宋人做官,废黜党项中宋人的制度。因为只有这样,梁氏才能成功统治底下的那一帮党项人。这个方法很奏效,很多党项贵族都认可了这种统治,都尊梁氏为唯一的太后。梁氏还经常发动战争,对象就是大宋。因为她还是一个女人,凌驾于男人之上的秘诀就是不断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梁氏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甚至组建了一支女人军队,全部士兵都是壮硕的女人,战斗力不输男人。就这样,梁氏发动了战争,瞬间包围了宋朝的一个镇子。当时梁氏的娘子军就在城下,而城中有几千士兵和几万百姓,城破是马上的事。就在军官们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妓女找到了她们,说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开始谁都不相信,但是妓女说没有什么比眼下的情况更糟了,还不如听我的。
于是梁氏站在了城墙之上,开始大骂梁氏不要脸,说她为了私情出卖自己的丈夫,和丈夫的弟弟私通,还说出了很多隐秘之事。城下的梁氏羞愧难当,生怕这些话传回党项。连忙率领军队逃走了。
据历史记载这名青楼女子名为李氏,当时她站在城楼上把西夏梁太后的私生活添油加醋地大声说出来,让对方将士听到,他们撤退是因为“恐惧之罪”,虽然梁太后私生活非常不检点,但是普通士兵是不清楚实情的,李氏这样大声说出来让梁太后知道肯定会非常生气,也许会拿他们这些听到的人开刀,那他们就要遭殃了,所以就退兵了。
梁太后原是西夏的皇后,后来李秉常坐上帝位她自然就成为了太后。在李秉常做皇帝的时候都是梁太后执掌政权,是一个可以媲美武则天的女人,不过这个梁太后的私生活却非常丰富,在当时的社会是非常让人不齿的,她当时成为西夏皇后也是因为和别人里应外合杀了丈夫才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自从她坐上了太后的位置,开始执掌朝政后不断的对外扩张土地,引发了非常多的战争,后来梁太后让士兵攻击北宋,但是没想到却被李氏站在城楼上大声辱骂,虽然她在朝堂上的作为非常出色,但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她只是一个杀了丈夫并且为了自己利益和被人通奸的女子。
梁太后执掌政权时对待那些不受管制的官员非常残忍,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梁太后的那些事情,不过没有人敢私下议论,而且普通士兵是 不可能知道这些事情的,可是在李氏大骂后,梁太后的完美形象瞬间倒塌,如果梁太后知道肯定是要杀了李氏的,不过梁太后一时半会还攻不下北宋,所以这些士兵为了保命只能撤退。
梁氏,出身汉人世家,是夏毅宗李谅祚的第二位皇后,而李谅祚也是她的第二位丈夫。两人在联手发动了一场政变后,成为了正式的夫妻。
梁氏的前夫是夏毅宗李谅祚的表兄,也就是说她是前皇后没藏氏的嫂子。野心勃勃的梁氏不甘心只做一个高官的夫人,即使高官夫人权力也大,却不是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于是她瞄准了皇帝李谅祚,借看望小姑子皇后的机会,频繁进入皇宫,博取夏毅宗好感。而夏毅宗因为没藏家当权人没藏讹庞,也就是梁氏的公公,经常干预朝政,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早已怀恨多时。两个同样想要权力,不甘心受制于人的野心家相爱了,结为了政治同盟。
偷情虽然刺激,可一旦被发现,夏毅宗或许会没事,可是梁氏一定会死,害怕死亡的梁氏便准备先下手为强,借着夏毅宗对公公没藏讹庞长期专权的不满,设下计谋,发动了政变,在这场政变中,没藏讹庞和梁氏的前夫被杀死,皇后没藏氏也被赐死,没藏家族更是整个被灭族。
梁氏终于踩着自己丈夫及其整个家族的尸体,坐上了皇后之位,成为了全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她很快就生下了太子李秉常,也就是之后的西夏惠宗。可以说她已经达到了一开始的目的,可人心是不满足的,她开始想要感情,可丈夫夏毅宗太花心了,处处留情,而且他们的结合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因为爱情。
1067年,夏毅宗因为纵欲过度身亡,梁皇后终于熬成了梁太后,她才七岁的儿子坐上了皇位,因为年纪太小,梁太后便成了西夏王朝真正的掌权人,终于,在也没人比梁氏权力更大了。
梁氏虽然得以掌权,可她是汉人,西夏的朝臣们怎么可能会满意一位汉人发号施令,汉人的身份成为梁氏掌权的最大障碍,她开始想方设法的撇清自己和汉人的关系,为了讨好党项贵族,她下令废除其丈夫在位时推行的汉化政策,废除汉礼,恢复党项的蕃礼,为了转移国内的经济问题,她背弃祖国,撕毁和宋朝的契约,发动了数次战争,以此来换取自己地位的稳固。
可惜,她没有西夏开国皇帝元昊的军事天赋,也不像辽国萧太后那样善于用人。对宋朝的战争多是失败,而这时她的儿子已经到了可以掌权的年纪,因为接连的战败,梁氏不得不退居幕后,让出部分权力给自己的儿子,夏惠宗开始亲政。
夏惠宗为了和梁氏争权,他推翻了自己母亲的政令,恢复汉化,废除蕃礼,实行汉礼,和宋朝议和,企图恢复和宋朝的和平关系。
梁氏不甘心自己权力被夺,对于这个和自己对着干还算计自己的儿子她没有一丁点好感,她发动了政变,将夏惠宗囚禁了起来,不让他和外界通信,可是夏惠宗并不是完全没有权力的,拥护他的人不比梁氏的少,西夏内部开始混乱,各方有势力者借太后囚禁皇帝的借口开始讨伐梁氏。而宋朝在听闻此事后,立马出兵,准备攻打西夏。
这一举动反而帮了梁氏一把,面对国家存亡,西夏各方势力开始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梁太后也在此时站了出来,接管全部权利对战宋军,而宋军因为宋神宗用人不当,战败回国。取得胜利的梁氏地位得以稳固,夏惠宗再也无法撼动,彻底的成了梁氏掌控西夏王朝的傀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73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你知道吗,商朝婚姻制度和继承制度解读
下一篇: 你知道吗,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