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运行了一千多年。科举考试的第一名,俗称“状元”,又称为“大魁天下”,是古代绝大多数读书人心目中的最高荣誉。
历史上总共产生了多少状元,说法不一,有人统计说,历史上有据可考的文武状元总共为777人。一般人的印象,所谓状元郎,状元郎,状元的年纪一般都不大,而且年轻俊朗,这不,明朝初年的郭翀(读chōng),就因为颜值不高,长得老相,把到手的状元给丢了。不过事实上,状元的年纪有大有小,最小的不过9岁,老一点的则年过花甲(60多岁),甚至年逾古稀(70多岁)。
南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一位考了几十年都未考中进士的小老头,其殿试时的考卷深得宋理宗的赞赏,被钦点为状元。感慨激动之余,张渊微赋诗一首《胪传写兴》:“读尽诗书数百担,绿袍今始换蓝衫。嫦娥问我年多少,二十年前四十三。”胪传就是古代殿试第一名的雅称,从诗中可知,张渊微中状元时已经63岁了。
不过,年逾花甲的老状元张渊微却还不是最老的。唐代的尹枢中状元时年已72岁,因此又被人称为“古稀状元”。这一位才是古代年纪最大的状元。当然,唐代科举考试的第一名严格讲其实还不叫“状元”,而是叫做“状头”,而且,第一名也不是由皇帝钦点,而是主考官就可以定下来。同时,考取了第一名除了名声好听点,远没有宋及以后那样受到那么多的优待。
关于尹枢中状元还有段十分有趣的故事。那一年,主考官杜黄裳也是第一次主考,没什么经验,三场考完后他对众举子说道:“诸位学士都是当代才子,有没有人帮我一把?”应试者总计五百余人,大家面面相觑,猜不透主考官是个啥意思,因而都不敢上前答话。这时,只见考生中的一位古稀老头上前问道:“不知大人您有什么吩咐?”杜黄裳道:“没有人写榜。”老头道:“我愿从命。”写到状头时,杜黄裳问:“写谁较好?”老头一本正经地答道:“非老夫不可!”杜黄裳一时愕然,沉默有顷还是定了老头为第一。这位老头就是尹枢,时年72岁。从此,尹枢毛遂自荐做状元,成为科举佳话。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
状元就是类似今天高普考的榜首。今天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约有七百多人左右,他们都是在苦读之后,才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当时科考上的佼佼者。因历朝历代多以文艺及哲理为取才的标准,虽然这些状元中不乏政治家、史学家,但仍以文学家为多。其中较为人知的有,唐代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宋代的张孝祥、文天祥,明代的胡广、杨慎,清代的翁同龢、张謇等。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但大多数的状元,因为个人的因素或当时环境的牵制,使其一生不能大伸手脚,有所作为,而终至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进状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
在清朝的殿试主要以应考者的书法来定优劣,清朝政府原本只是要求试卷形式上的整齐,以利阅卷者评阅考卷。到了康熙年间,中年时的康熙对书法产生爱好之心,于是天下的士子在上行下效的风气下,纷纷勤练书法。而这个风潮对于状元的择取也有莫大的影响力,在康熙三十年,殿试拟吴昺为状元,可是康熙喜欢第二名的戴有祺的书法字,于是戴有祺便成为钦点的状元了。
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刘春霖,
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共1282年间,共录取有姓名记载的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最年轻的状元是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的苏瑰和咸亨四年(673年)的郭元振,当时年龄都不满18岁;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他一生参加科举考试几十次,直到70多岁才自荐考中了状元,了却金榜题名的夙愿。中国历史上虽然出了个女皇帝武则天,却很少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女状元。
只有清朝太平天国时期,20岁的女子傅善祥,参加太平天国组织的科举考试而成为了女状元。
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文人们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激励着无数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勇跳龙门。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又别称“殿元”。又因其位居三鼎甲之首,所以也别称鼎元。[1]
四川籍25人,唐代5人,五代2人,宋代13人,元明清代各1人,大西国(张献忠)2人。
四川第一个状元,是内江人范崇凯,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丙辰科状地及第,大魁天下。范崇凯“善属文,下笔千言立就”,文思十分敏捷。其弟范元凯与之齐名,时称“梧酮双凤”。
四川最后一科状元—骆成骧,资州(今四川资中)人。字公骕。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卒于民国十五年(1926)。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状元。先后就读于成都锦江书院、尊经书院。1895年中进士,殿试置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是清代四川唯一的状元 .
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区,是川东北的阆中。阆中素有“泰蜀孔道”“巴蜀要冲”之称,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历史上,这里不仅孕育出《太初历》、浑天仪的创造者 落下闳,父子天文学家任文孙、任文公,祖孙天文学家周舒、周群、周臣和历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周谯,以及南宋骁将、岳飞爱婿张宪法等历史名人,而且延生了5个状元。他们是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状元尹枢,唐宪法宗元初八年(813年)癸已科状元尹极,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已丑科状元陈尧叟,宋真宗咸丰三年(1000年)庚子科状元陈尧咨,宋哲宗元祜六年(1091年)辛未科状元冯涓。“二尹”既是市内的状元街即为他们的故里。有趣的是,尹枢中状元时年已71岁,9年后病逝,享年80年岁。尹枢是四川也是全国年龄最大的“古稀状元”,又是四川寿命最高的“长寿状元”。“二陈”也是兄弟状元,更是“文武兼备”的状元宰相。陈尧叟,相貌俊伟,博闻强记,“出典方州,入为侍中,课布帛,修马政,减冗官,有足称者。”他才智过人,久典枢密(军政),能悉记军马之籍。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人称“小由基”,有政声。尧叟之弟兄尧佑,进士及第,官至宰相,又是诗人、书法家。“三陈”皆一代名臣,有“贤相”之誉相传阆中市内的三陈街即因他们而得名。
四川先后出了4个状元宰相,除“二陈”外,还有仁寿人何桌和中江人苏易简。何桌,宋微宗政和五年(1115年)乙未科状元,历任中书舍人、侍讲、御史中丞,他一身正气,历刚直不阿,论王黻、蔡京、宋面、童贯等“六贼”奸邪专横十五罪,被贬出知寿州。钦宗继位,进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力阻割地,反对与金人议和。他以资政殿大学士知开封府(首都市长),旋拜尚书右仆射(右丞相)兼中书侍郎,请以康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京城失守。何桌被金兵俘获,绝食而死,终年仅39岁,后人称其为“忠烈状元”。苏易简,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庚辰科状元,时年22岁。苏易简少年聪颖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赡。殿试时,他所试三千余言,援笔立就,太宗赞赏不已,擢冠甲科第一。易简嗜酒,善谈笑,旁通释典,以文章著名,著有《文盲四谱》、《续斡林志》及文集20卷。惜于英年早逝,终年仅39岁。
在四川状元中,还有一些诗人、学者、作家,其中”明代第一才子”杨慎,“小东坡”赵逵和南宋豪放派重要作家张孝祥等最为著名。杨慎(升庵),新都人,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武宗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状元。授翰林修撰,明世宗时升经筵讲书官。世宗为武宗堂弟,世宗欲推举生文兴献王,加封兴献帝称号,杨慎等力谏,逍贬,被遣戍云南高昌卫,流放37年,72岁客死异乡。杨慎自幼警敏,日诵万言,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有“神童”之称。杨慎流放之余,博揽群书,著述甚丰,有《升庵集》81卷,诗词2300余首,杂著100余种,并行于世。“明代记诵之传,涉猎之广,推杨慎为第一”,史称“文坛巨宗”。
赵逵,资阳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辛未科状元。赵逵少时读书数行俱下,尤好聚古书,考历代兴衰治乱之迹,登第后官至中书舍人,刚正不阿,不附权贵秦桧。他善诗文,高宗尝谓之“文似苏拭”,被誉为“小东坡”,著有《栖云集》等。张孝祥,简阳人,少有奇才,读书过目不忘,下笔倾刻数千言。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甲戌科中状元后,即上书请昭雪岳飞,为秦桧所忌,在任建康留守时,又极力赞助张俊北伐,被弹劾落职。后任荆南知府,兴办水利,筑寸金堤,置万盈仓,以储漕粮,颇有政声。后因病退居芜湖,死于中暑,终年只有38岁。张孝祥为南宋豪放派重要作家,他的词意豪迈,不忘恢复,景象壮阔,情辞慷慨,有《于湖集》、《于湖词》等著作传世。另外,还有宋徽宗时状元、《易论》作者冯时行,宋宁宗时状元、《绪云文集》作者浦国宝,均为重庆人,也都是当时四川著名才干。
有趣的是,四川还有个“好运气”状元——即四川的最后一个状元骆成骧。当时原定状元为喻长霖,而骆成骧列在二甲前列,其卷中对策文中有“主忧臣劳,主辱臣死”之语。时值中日甲午战争新挫,此二句八字尤使光绪皇帝深受感动,便以朱笔圈“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八字,将骆成骧从二甲撰为一甲第一名状元。
与此恰恰相反,四川大文豪苏轼却因“一语失状元”。原来,宋仁宗嘉柏六年(1061年)辛丑科殿试后,25岁的苏轼写的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深受主考官欧阳修和其他考官的赞赏。文章提出,刑律与奖赏应从仁爱的观点出发,本着关心爱护百姓的基本思想,采用制法从严,执法从宽的办法,多奖励,少动刑,就可以取得民众的拥护和自觉执行。他还举例说:“尧之时,将杀人,皋陶(司法大臣)曰:‘杀之三(该杀,该杀,早就该杀)。’尧曰:“宥之三(要宽恕,要宽恕,还是赦免了吧)。”文章主张以教育为主,可杀可不杀者不杀,能少杀就少杀;至于奖赏,则可赏可不赏者,则赏之,这样就会取得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经欧阳修和考官们商议,决定取苏拭为状元。但考虑到在琼林宴(皇帝赐新科迸士的宴会)上,皇帝可能问到唐尧和皋陶的对话,出自何经典著作,怎样回答呢?答不出,则显露试官学说浅薄;答错了,涉嫌欺君之罪。于是便派参评官梅尧臣去找苏轼落实出处。东坡回答说,尧是个慈祥宽厚的人,皋陶是个严肃正真的人,根据他们两个人的性格,想象他们会那样讲的。梅尧臣听了,气愤他说:“你年岁不大,却胆量不小,太不严肃了。你怎么能随便地杜撰呢!”结果,苏轼便由一甲第一名状元降为一甲第二名榜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73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你知道吗,宋朝的祖宗之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