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级的社会中,因为人们的身份与地位不同,所以承担与享受不同等级的义务与权利。即便他们付出劳动的等级不同,却能换来相应等级的回报。比如,为皇家效命,不管是皇室贵胄,还是公卿大员,都能领带属于自己的那份俸禄。那么,服务于内廷的宦官们会不会发工资呢?他们辛苦地位皇室操劳奉献,不会都是“义务劳动”吧?NO!虽然宦官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身份比较尴尬,但他们也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也是凭自己劳动吃饭的。
对于任何人而言,出卖劳动,换取报酬,拿到俸禄,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所以,无论在哪个年代,太监是可以领取工资的。太监们通常分为不同的品级,依照自己的品级领取俸禄。
不过,虽然太监是有品级的,但是在朝廷发放俸禄的时候,太监领到的俸禄与同一级官员领到的数量是不同的。比如,按照明朝那个时候的职官俸禄惯例,正四品的官员每年可以领到的俸禄大约为144白银,而太监因为不需要养家荫子,按照规定,他们所得俸禄还不到正四品官员的10%。由此可见,宦官们会领工资,只不过数量比较少罢了。
然而,虽然太监的俸禄比较少,但是也有一些太监相当富有。比如,明英宗时期的那个大太监王振、武宗时期的太监刘谨以及熹宗时期的太监魏忠贤等,都是家财万贯的大富豪。只不过,他们之所以能聚集这么多财富,是因为使用了贪污受贿等不法手段。
至于工资的具体标准,历代不太一样
近代清朝太监中无官职之太监月食分为三个级层:
一级太监月食银三两,米三斗,公费制钱六百.
二级太监月食银二两五钱,米二斗半,公费制钱六百.
三级太监月食银二两,米一斗半,公费制钱六百.
如果是有品级的太监
四品宫殿监督领侍月食(每月俸禄)银八钱,米八斗,公费制钱一贯三百.
五品宫殿监正侍月食银七两,米七斗,公费制钱一贯二百.
六品宫殿监副侍月食银五两,米五斗,公费制钱一贯一百.
七品执守侍月食银四两,米四斗,公费制钱一贯.
八品侍监月食银四两,米三斗,公费制钱七百
宫女的我没查到具体的数字,不过宫女回忆录里慈禧太后的贴身宫女月钱是二两银子
至于说寄钱回老家,多半是托人带回去了!
银子与米粮和现在的钱币大约换算: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
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
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
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
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
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
值较低
3
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
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
凑整数,便于换算
根据相关史书记载太监的工资仅仅就是当时同一级别官员的1/10。虽然太监工资比较少,但是太监往往可以因为身份便利的原因收取其他官员的贿赂。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太监就是刘瑾在他当太监的5年中成功让他暴富。
当时虽然太监的身份比较尴尬,但是他们是凭着自己的劳动赚钱的。太监也有固定的工资,到了明清时期,这些太监都有一定的品级。这就说明这些太监可以按照自己身份的等级来获得相关的收入。要知道每一个等级的工资是不一样的。按照当时明朝给官员发放的工资来讲,正四品的官员每年有144两白银。而由于太监身份特殊的原因他们不用养活家人,所以正四品官员同等级的太监只有这些官员的1/10。所以当时太监的工资比较少。但是太监除了正式的工资以外,每年还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赏赐。由于太监一直是在皇宫里生活的,所以遇到后宫嫔妃生子以及君主结婚的时候也比较多。每当皇宫出现这样重大事件的时候,太监们往往都会得到比较多的赏赐。不仅如此,除了这些金银赏赐之外皇宫每个季节还会有绸缎名贵的书画等物品。这些物品往往价值不菲。当时这些太监收到的这些赏赐,已经远远高出了他们自己的工资。虽然在明朝太监的工资比较低,但是太监手中掌握的权力也比较大。所以当时在明朝太监以权谋私的现象非常严重。当时有一个太监叫刘瑾,他平常深得君主信赖。于是文武百官每次要见君主的时候,必定要经过刘瑾的同意。在这时这些文物百官为了讨好刘瑾就会给他很多的钱财来贿赂他,所以在他当太监的5年之内成功让他从身无分文变成了身价2000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70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开国十大将中年龄最小的是谁
下一篇: 东汉首位太子刘强的生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