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武元衡身为唐朝宰相,他是什么下场

以史为鉴 2023-07-05 16:32:20

武元衡身为唐朝宰相,他是什么下场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元衡身为唐朝宰相,为何会被当街刺杀?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唐朝武元衡是武则天的曾侄孙,在唐宪宗朝任宰相一职,人称铁血宰相。早在建中四年,他就因为诗词做得好被点为进士榜首,被德宗称赞有宰相的才能。

武元衡在唐宪宗即位之后深受宠信,得到重用,他在蜀地待了七年之久,因为治蜀有功,所以被召回朝廷。唐宪宗与先代君主不大一样,他希望收服藩镇,在唐中央政权的号召下,大部分藩镇都归顺朝廷,然而淮西、成德及平卢节度使却不服中央统领,因此朝廷决定对淮西用兵。

淮西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十分重要,从淮西到洛阳只需一日的时间,而往东北方向还可切断汴州,汴州是漕运的交通要道,切断汴州相当于卡住了唐中央的咽喉,因此不可不除。

但是唐宪宗一个人坚决除藩是行不通的,当时朝中大臣都对除藩心有惧意,唯有武元衡坚决支持,君臣相得之下,共同商议除藩大计。而成德、平卢两藩也心生恐惧,本着唇亡齿寒的理念,害怕灾祸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因此,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在长安办事处的官员尹少卿便上门游说武元衡,希望他打消撤藩的念头。面对金银珠宝的诱惑,武元衡不为所动,尹少卿便进行威胁,然而武元衡软硬不吃。

于是元和十年六月二日,尹少卿再次登门拜访武元衡,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拜访武元衡,因为武元衡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便遇刺身亡了,当时清晨上朝,天色尚未完全亮起来,所以打着灯笼,刺客先用箭射灭灯笼,然后趁着天色暗的时候杀死了武元衡。

同时遇刺的还有一位主战派官员裴度,他也在上朝的过程中被袭击,裴度身边的仆人十分英勇,与刺客搏斗,而裴度奄奄一息之下逃过一劫,被仆人背回家去,刺客以为得手,又急着脱身,并没有查探他是否真的死去,裴度就这样活了下来,然而身受重伤。这就是著名的武元衡遇刺案。

一日之内,朝中大臣一死一伤,都是主战派官员,幕后真凶不言而喻,他们这么做自然是不想让唐宪宗继续削藩,武元衡对于唐宪宗来说极其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一名大臣,武元衡一死,对于唐宪宗的打击是巨大的,唐宪宗也因此对削藩产生了动摇,然而裴度从重伤昏迷中苏醒过来,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淮西腹心,不可不除”,这才又坚定了唐宪宗的决心,最后成功削藩,武元衡之死给了悲愤的唐宪宗以坚持,重伤的裴度所说的话给了唐宪宗以勇气,这才让事情最终成功,也成就了唐朝最后的一个统一局面。

【唐朝?白居易】中唐诗歌的风云人物


生於大历七年,卒於武宗会昌六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汉族,河南新郑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白居易贞元二十六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他说自己是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暴死在长安,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十岁致仕。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请命的诗人,此时的一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如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闲适诗和讽谕诗是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谕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及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唐朝第一帅哥,又是状元,明明身份敏感为何却当上了宰相?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他能力出众,二是他性格忠厚老实,三是他的家族背景强大。

01、武元衡能力出众

武元衡饱读诗书,他在第一次科举考试的时候,他就一举夺魁,成为了状元郎。后来,他进入仕途,他恪尽职守,每次都把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他在闲暇之余,他喜欢写诗,他的五言诗让很多文人墨士都争相抄阅,他写的191首诗都被收录在了《全唐诗》中。令人惊奇的是,才貌双全的他还吸引了女诗人薛涛的目光,薛涛对他疯狂追求。

02、武元衡性格忠厚老实

有一次,武元衡被人邀请参加酒局,他旁边的一个人嫉妒他的才华,非要让他喝酒,武元衡连连推辞,没想到那个人竟然把酒直接撒在了武元衡的身上,美其名曰要用酒给武元衡洗洗澡,寻常人遇到这种事情肯定会大发雷霆,但是武元衡并没有,他十分冷静地去换了一套衣服,换完衣服以后,他就继续参加宴会,仿佛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03、武元衡家庭背景强大

武元衡是武则天堂兄弟的儿子,虽然李唐宗室很忌惮武则天,但是武元衡实在是太优秀了,唐德宗与唐宪宗都对武元衡赞不绝口,最后他们把武元衡封为了宰相。

武元衡成为宰相以后,他努力为唐宪宗分忧,当时唐宪宗最忧愁的就是地方势力过大,威胁到了他的地位,武元衡得知了这件事情以后,他亲自去各地方的节度使那里查看,最后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66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