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荆轲刺秦王为何会失败,他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君王

众妙之门 2023-07-05 15:45:23

揭秘荆轲刺秦王为何会失败,他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君王

荆轲刺秦王为何会失败?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相信大家无论从书本还是影视作品中,都比较了解。有人为荆轲感到惋惜。“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是荆轲人生最后荣耀的写照。可惜他失败了,没能刺杀死嬴政。

那么像荆轲这样的剑术高手,为什么会刺杀失败呢?很多人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是会从荆轲的角度出发。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嬴政的武力。嬴政可不单单是一个政治家、战略家。他也是一个具有一定武功的帝王。在国产动漫《秦时明月》中,这一观点就有所体现,嬴政会武功,但剑术一般,拥有剑谱排行榜第一的天问。

从历史渊源来看,秦人的祖先秦非子曾经在周王的手底下养过马,因立下功业,就给了秦非子一块封地,但是他的这个封地,跟别的诸侯王不一样,虽说属于周王朝,但是长期被戎狄占领,所以要想得到这块封地,首先得赶走戎狄。所以秦国的历代君王为了这个“空头支票”长期跟戎狄有着争斗,而且整整打了二百多年,对于世代打仗的秦人来讲,血液里就流淌着战斗的灵魂,这是秦人崇尚武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秦军真正出名的时候是商鞅变法之后,从一个势力平平的国家,变成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秦军也被誉为“虎狼之师”,打起仗来有着不要命的气势,秦人悬赏士兵的方式也比较特别,谁的战功多谁就是老大,根据杀人的数量来分高低,士兵常常为了战功命都可以不顾。再加上当时嬴政大力推广法学,使得秦人比较推崇争强斗狠,民族风气变得彪悍异常。

所以秦人的君主没有以文治国的观念,个个都是可以上沙场征战的猛将。这样一个崇尚武力的国家,连百姓都要学习剑术。就更不用说是秦王嬴政了。

嬴政十三岁继位,二十一岁时在宫廷政变的腥风血雨中,诛杀叛逆。一举接管了秦国的最高权力。显然嬴政绝对不是在“温室中长大的花朵”,而是杀伐果断、智勇双全的一位王者。

当然这并不是贬低荆轲的武力。燕王丹能够挑选荆轲去刺杀秦王,显然对荆轲的武艺十分信任。毕竟,如果一旦荆轲刺秦失败,燕国必定会招致灭顶之灾。为了保险起见,燕王丹让荆轲献上嬴政的仇人樊於期的人头,以此打消嬴政的防备。就在荆轲献图时,用利刃刺向嬴政。如果换做同时期其他国家的君王,估计也就挂了。

南北朝时期东魏的权臣高澄,在商议代魏立齐的时候,就被自家厨子兰京用菜刀给砍死了。兰京不是荆轲,只有蛮力;高澄也不是嬴政,一点武力都没有。所以兰京能够砍死高澄也就见怪不怪了。

但嬴政不同,荆轲是剑术高手,嬴政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用超凡的反应躲过了荆轲的攻击,并拔出佩剑砍伤了荆轲,利用地形完成了反杀。可见,嬴政绝对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君王。不然就算有复活甲,估计也被荆轲杀两次了。

由此可见,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成为“千古一帝”绝非是偶然;但荆轲刺秦王失败则是历史的必然。

荆轲刺秦王,为何惨遭失败?

荆轲刺秦王,可以算的上一次勇举,但由于各方的因素,最终还是失败了

公元前227年,荆轲奉燕太子丹之命携燕国地图以及燕国将军樊於期之首前去拜见秦王,呈上地图之时,图穷匕首现,意图刺杀秦王,但最终刺杀失败,荆轲被杀。

其实从史书记载来说,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可以从其自身以及外部来看。

从外部来说,自然是荆轲的顶头上司燕太子丹,燕太子丹自小作为质子(即人质),被困于秦,数年囚禁生涯让他倍感耻辱,不仅于此,对于质子,秦国没有义务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给他,更何况太子丹本就不是作为燕国的真正的接班人来养育,自然而然造就了太子丹的狭隘心胸,以及短浅的见识。在秦国受尽屈辱的他,回到燕国更是一心想要报复。而且,太子丹刺杀秦王的主要目的在于胁迫秦王,让他归还土地于诸侯,而非杀害秦王,也正是因为这种想法,导致了荆轲刺秦的主要目的在于胁迫而非杀害。而太子丹的多疑也造成了最终刺杀的失败,荆轲刺杀秦王之前,是做了详细的计划,但由于太子丹的多疑,一直在催促荆轲上路,导致荆轲一直等的人并未到来,而荆轲就踏上了前往秦国的道路。

从荆轲自身来看,荆轲虽然武艺高强,但有勇却无谋。刺秦这个计划怎么看都是不可能成功的,为什么呢?首先,秦国作为当时的强国,对于王上的保护,不可能不强。更何况,秦王本人也是武功高强之人,怎么可能放任你刺杀呢?而且,即使荆轲刺杀秦王成功了,也不可能顺利离开秦王宫,秦王不可能白养一群侍卫,这样来看,荆轲亦是必死无疑。况且,荆轲刺秦的前期准备更是不充足,所以更不可能成功。

荆轲为什么会刺秦王失败?

1.他更多的是抱着活捉秦王的目的,而不是杀他。 见倒数第2段“乃欲以生劫之” (最主要的原因)

2.根据文章,荆轲本还有一个要等的同伴,因为太子生疑的缘故让荆轲很生气,没等就走了,只有个草包秦武阳跟着,也许那个友人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见第七段“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3.由于以上两点原因,他错失杀秦王的最佳时机,然后被砍伤了,就更不可能刺杀秦王了

4.另外,秦统一天下有其历史必然性,即使荆轲成功了,也会有另一个“秦王”一统天下,所以,荆轲失败,也是有其必然性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65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