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为什么努尔哈赤会跟着外公王杲呢

以史为鉴 2023-07-05 15:43:14

为什么努尔哈赤会跟着外公王杲呢

公元1574年,明朝建州右卫指挥使王杲叛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出兵平叛,王杲被斩杀,跟外公王杲在一起的努尔哈赤,也成了李成梁的阶下囚!

为什么努尔哈赤会跟着外公王杲呢?这还要从努尔哈赤的悲惨童年说起!

1569年,10岁的努尔哈赤失去了自己的生母喜塔腊氏,继母那拉氏对其极为刻薄,年少的努尔哈赤不甘忍受继母的刁难,在其15岁时,带着满腔愤恨,离家出走,投奔外公王杲,然而仅仅幸福的生活了4年,祖父王杲便成了李成梁的刀下之鬼!

被李成梁俘虏后,本无活命的可能,但李成梁见努尔哈赤生得膀大腰圆,是个练武的好苗子,再加上当时的李成梁已经31岁,依旧没有儿子,便起了爱才之心,将努尔哈赤收为养子,没想到李成梁此举,为大明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几年过去,努尔哈赤更加英武,凭借出众的武艺,很快便成了李成梁左膀右臂,李成梁对这位义子,也是打心底里喜爱,然而小妾一句无心之言,却让李成梁对努尔哈赤杀心大起,可惜提到去杀时,已经人去楼空,最终,努尔哈赤成了大明王朝掘墓人!

一日,李成梁的小妾帮李成梁洗脚,见李成梁脚下有七颗黑痣,很是惊奇,李成梁见状,便洋洋得意的对小妾夸耀道:“我这一生的富贵,全凭这七颗黑痣!”,结果小妾听完,一脸不屑,对李成梁说:“小罕(努尔哈赤)脚下还有7颗红痣呢,怎么解释?”。

李成梁听完小妾的话,面色大变,原来,不久前,他刚接到朝廷一份密折,大意是说万历皇帝前不久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脚踩北斗七星的仙人,闯入万历寝宫,硬说万历睡的龙床是自己的,与万历争执不休,后来,仙人推了万历一把,万历便醒了!

司天监也说东北方有腾龙之气,让李成梁密切关注,想到这一切,李成梁坐不住了,难道自己这位义子,便是万历皇帝梦中脚踏北斗七星的仙人?

想到这里,李成梁赶紧召集兵马,前去捉拿努尔哈赤,可惜的是,李成梁这位小妾,也对努尔哈赤极为喜爱,看李成梁面色不对,便偷偷跑去告诉努尔哈赤,让努尔哈赤赶紧跑!

当李成梁赶到努尔哈赤住所,努尔哈赤早已逃之夭夭,而李成梁的小妾,害怕李成梁怪罪,已经上吊自杀了,恼羞成怒的李成梁一面派兵去追努尔哈赤,一面命人将小妾尸首取下,扒光衣服,狠狠抽了40柳条,但可惜为时已晚,还是让努尔哈赤跑了!

据说,努尔哈赤在建立政权后,很感激李成梁这位小妾,据说,满洲人在收收黍子时,之所以会插柳枝,便是为了纪念这位为努尔哈赤献出自己生命的女人!

满族因何入侵关内且建立了清王朝?

公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占领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无奈之下,只好在北京煤山上吊。太监王承恩陪同而死,明朝灭亡。但是,仅仅只过了一个月,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就降于了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李自成溃败北京城。

九月,顺治皇帝从盛京来到北京,十月一日,他在众人的陪同下于天坛举行了盛大的祭天大典,即皇帝位,下诏“定鼎燕京”,入主中原的清王朝宣告建立。

作为中国汉族地主阶级建立的最后一个大明王朝,经历了“仁宣之台”、“弘治中兴”、“隆庆新政”,将封建帝制文化传统推到了极致,是中国两千年帝王政治的大集成者。中间虽然有奸臣乱国、阉党干政,但是却也有条不紊的推动着帝国运行了将近三百年。为何还是让女真人(满族)最终一统天下,建立了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清王朝呢?

女真人的崛起女真人的祖先是世代居住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据《金史》记载,它在先秦的时候叫肃慎;汉魏之际叫挹娄;北南朝时期叫勿吉;隋朝的暑假叫靺鞨;唐朝的时候以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实力最强。女真人在中国历史上多有建树,曾先后建立过渤海国、金国、东夏等国家或政权。

元朝建立以后,败退的女真人辗转返回到了他们的龙兴祖地,白山黑水之间蛰伏起来。元朝为了打压女真人,就在女真人的聚居地设置了五万户府、东征元帅府,严密地监视着女真人的一举一动。到了明朝,也在女真人的地盘上设置了300多个卫、所,并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把女真分为海西、建州、野人三大部落分而管之。

当时,真正对明朝构成威胁的是居于今天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以西的海西女真,海西女真不仅实力最强,且靠近辽东腹地。明朝将领李成梁曾多次对海西女真用兵,多取得了胜利,致命的打击使海西女真不敢越雷池一步。但是,一个潜在的危机,悄然兴起而不自知,努尔哈赤领导的建州女真趁机崛起。

努尔哈赤出生于贵族世家,从他的六世祖开始就世袭明朝建州左卫指挥使一职。努尔哈赤幼年丧母,三兄弟不受继母待见,父亲塔克世便将三个孩子送到了努尔哈赤的外祖父王杲那里。但当时努尔哈赤的父亲是明朝册封的官员,王杲因为不服明朝对女真人的欺凌,所以,王杲与努尔哈赤的父亲关系并不融洽,王杲也就迁怒于三个外孙子,将努尔哈赤三兄弟当成奴隶看待。

王杲后来率部反抗明朝,被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凌迟处死,努尔哈赤为了避免被杀,抱着李成梁战马的腿,苦苦哀求,终于让李成梁动了恻隐之心,留下了兄弟三人的小命并沦为了书童。

少年的艰难磨难,铸就了努尔哈赤坚强不屈的性格,在他逃离李成梁不久,李成梁以“阿台未擒,终为祸本”为由,说服了明神宗,再次进兵阿台。阿台是王杲的儿子,阿台之妻也是努尔哈赤的堂姐。当时努尔哈赤的祖父昌安、父亲塔克世也在阿台的城中。阿台被部下杀掉,明军破城而入,大开杀戒,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皆被杀害。

努尔哈赤在祖父、父亲被杀后,他不仅没有逃跑,而且径直来到辽东都司讨还公道。李成梁自知理亏,以误杀为由安抚努尔哈赤,给予努尔哈赤“赦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加封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并归还了他祖父和父亲的尸体。

努尔哈赤表面欣然接受,但是仇恨的种子却在他心中种下了,这件事也成为了努尔哈赤以父亲遗留的十三副铠甲起兵时,“七大恨”的第一大恨。

明朝吏治腐败,农民起义连续爆发就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时候,明朝历经万历、天启两朝后,已经是奄奄一息,到了朱由检当政的时候,虽然他有心振兴已经非常困难了。当时的社会矛盾非常突出,朝廷内部结党营私,农民起义不断,再加上不断的天灾,让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终于走到尽头。

面对后金的侵扰,朱由检不仅束手无策,还中了皇太极设下的反间计,亲手杀死了皇太极的生死冤家袁崇焕;国内方面,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连战连捷,席卷山西,攻克太原、太平,兵逼北京城。朱由检虽然也组织各地的明军前来抵抗,但都大多一触即溃,各地官吏更是纷纷开城投降。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之际,大明王朝的国库储备竟然不足四千金,连守城将士的军饷都凑不够。无奈之下,朱由检只好向诸位大臣“劝捐”,希望大家踊跃捐款,共渡国难。

但是让朱由检想不到的是,除了太监王永祚、王德华、曹化淳各捐五万两以外,朝中官员都向皇帝哭穷,内阁次辅魏藻德只捐了五百两。朱由检的周皇后从自己的胭脂水粉钱里拿出五千两,让皇帝的国丈周奎做出表率,为国分忧。周奎却从中克扣了两千两,把剩下的三千两捐了出来。


如此君臣,岂有不亡国?

李自成围困北京城后,城内守军毫无还手之力,纷纷四散逃窜,朱由检的宠臣,守城总管,就是上文带头捐了五万两白银的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了外城广宁门投降,第二天,宦官王相尧、兵部尚书张缙彦,朱纯臣等也纷纷打开了自己把守的内城城门,迎接李自成大军入城。

朱由检心知大限已到,留下了“皆臣之误朕也”的遗言,三尺白绫,为汉民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画上了句号,身边只有一个太监叫:王承恩

蒙古黄金家族没落崛起于16世纪末叶的女真人在北元时期是蒙古人的附庸。北元政权北迁以后,不断与明军作战,形成了北元与明朝的南北对峙局面,蒙古社会进入了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明朝对蒙古进行了为时半个多世纪之久的战争。蒙古内部的内乱时有发生,大大消弱了蒙古大汗和黄金家族的权力和地位,使他们的权威逐渐衰落,而蒙古异姓王相趁机崛起,兼并领地,并企图篡夺大汗之位。虽然达延汗时期有个短暂的中兴,蒙古大汗的汗位又重新回到黄金家族的手中,但是由于统治层内部的斗争,使蒙古再也难以恢复昔日的辉煌。

1604年,成吉思汗的后裔林丹汗登上了蒙古大汗位。林丹汗为了恢复成吉思汗的霸业,以察哈尔部为基础,直接控制了内喀尔喀扎鲁特部、巴林部、巴岳特部、弘吉剌特部、乌齐叶特部等五部,也试图控制蒙古其他各部,同时引进藏传佛教的红教(宁玛派)对统治地区进行精神控制。这一举措触犯了众怒,因为当时的黄教(格鲁派)已经成为了蒙古各部的共同信仰,这也为蒙古各部反抗林丹汗的统治埋下了隐患。

黄金家族虽然没落,但是仍然是一股很大的力量,所以努尔哈赤自崛起之日起,就不敢小看散布建州女真西部的蒙古各部。努尔哈赤顾及林丹汗在蒙古各部的声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最初想与林丹汗结盟,向林丹汗宣称:“与金合谋共伐深仇之大明”。林丹汗识破了努尔哈赤的政治阴谋,不计较与明朝多年的恩恩怨怨,坚决采取了联合明朝共同伐金。

努尔哈赤转而联络不想被林丹汗吞并的蒙古各部,采取离间、拉拢等手段,通过联姻、封爵与蒙古诸部建立了同盟关系,共同对抗林丹汗和明朝。最终,林丹汗败退青海时病逝,年仅43岁。林丹汗去世后,其麾下的军事势力尽归后金,绵延429年的蒙古帝国,364年的大元王朝,267年的北元政权的黄金家族黯然谢幕。

1636年,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旗的旗主在后金统治者的示意下,在盛京召开大会,拥护皇太极为蒙古大汗正统的继承权,并上尊号“博格达彻城汗”。皇太极接受了蒙古大汗的尊号,改国号“大金”为“大清”。从此,清朝皇位的每一位继承者,不仅是大清王朝的皇帝,同时还是蒙古诸部的大汗,都有不同的尊号。

清廷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蒙古各部,废除了蒙古地区几百年来一直维持的万户制度,借鉴满族的八旗制,在蒙古地区推行了盟旗制度,把原来的蒙古各部拆分成了互不统领的若干旗,对蒙古地区进行分而治之,这就大大缩小了蒙古各部领主的权利和领地范围。其目的一方面防止蒙古各部趁机坐大,另一方面又消弱了蒙古内部的联合。

结语女真人(满族)利用中原王朝多乱衰败之际,暗自发力得以逐渐强大,并联合蒙古共同伐明,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统一王朝--清朝。

明朝往事(210)在努尔哈赤反明之前,他的外公为何会被明朝凌迟?

“萨尔浒之战”是场史诗大战,你可以理解为,明朝和清朝的第一次交手。这场战争是明朝灭亡的前兆,也意味着后金力量的崛起,所谓“后金”,你我都知道,它是满清的前身。至于明军为什么惨败,我觉得这并非疑点,而是命中注定,除了国内出了很多乱子外,其实还有一些关键原因,但咱们先放着不谈,在大战打响之前,我得先为各位介绍介绍故事背景。

万历四十四年...

现在的朝廷已经说不上乱了,只有散,散到什么程度呢?比如工部有一百个职位,昨天吏部官员来清点人数,发现只有五十个人来上班,吏部官员非常生气地吼道:“把缺席的那五十个人全部扣除当月俸禄,岂有不上班的理!”后来他才发现,工资没法扣,闹大误会了!因为不是别人没来上班,而是根本没人来上班。

换句话说,就是岗位空缺。五十个人,五十个加班狗,每个人手上都干着两份活,关键还不加工资,谁待得下去?久而久之,人便慢慢走光了,五十个人变成三十个人,三十个人变成十个人,最后,连只鸟都没了。很多重点机构没有运转,国家就生产不出经济,唯一的解决办法,即是开放人才市场,招贤纳士。

当然,明代那时候不靠什么人才市场,想要做官,科举考试是唯一的途径。此时最重要的问题来了,尽管各个机构人员涣散,但科举考试仍旧照常举行,每三年一次,每一次都有大批新人涌入,既然如此,为何岗位还会空缺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皇帝不批。

不是不批,是他每天只想和爱妃晒晒太阳、吹吹暖风,压根儿懒得批。

万历真可谓开了个好头,他这一懒,国家基本停止营业,可一说到这,有朋友便站起来提问了:“你讲得不对啊!大明是个靠官僚体系运作的国家,皇帝罢工,不还有内阁大臣管政吗?”

我只能回答,如果要这么想,你就算没悟到点子上了。

在那段时间里,担任内阁首辅的人叫叶向高,而叶向高的隐藏身份,是东林党人,所以即使是他来招人,选进去的也全是东林党一派,如果你要让东林党人来干活,那真不如不干。

要知道,京城有六部外加厂卫(东厂、锦衣卫),以及两个法司(都察院、大理寺),可这些单位里面,个个都有数不清的东林党人安插其中,真是一团乱麻!这群人成天正事不干,老想着把钱往自己兜里揣,喊出为百姓解脱的口号,却挤破脑袋把百姓的大米偷偷吃了,要我来评价,一个字——衰!

这还不算最衰的,正因为万历怠政、东林党胡来,国内一片乱糟糟,所以外面的豺狼盯上门了。

这只豺狼,叫努尔哈赤,他的功绩不用多讲,名副其实的清朝奠基人,但提起他之前,我必须先提起另一位主角,咱们的老朋友——李成梁。

“李成梁”三个字已经无数次回响在大家的耳边,总得来说,他是一位狠人和猛人,狠到明朝边界没有一个外族不怕他,猛到整片辽东没有一个部落不敢听他的话。以前李成梁的主要目标是抵御蒙古,再时不时教训一些不听话的小群体,但打来打去,十几年来,也没任何对手,直到万历元年,一切都变了。

此时有一个部落正在辽东逐渐崛起,各位听说过,它叫女真,是满族的前身。有个故事是这么讲的,说女真本来是一个大群体,所有人都和平共处,但所谓和平是假的、人是自私的,某一天,女真的内部突然产生冲突、开始混战,打来打去,最后女真又分成了四个小块儿,简称: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黑龙江女真、东海女真。其中最厉害的,即为建州女真。

建州女真虽然够强,但并不让明朝头疼,准确来说,是对李成粱构不成威胁。建州女真呢,也就是努尔哈赤所在的部落,但当时努尔哈赤只能算一根小葱,真正的领头羊,叫做王杲(gǎo)。

王杲,不知何时生、何时卒、属哪地儿,身世很模糊,只得到一条很震惊的消息——他是努尔哈赤的外公。尚且我能确保的是,此人文化水平不低、游说能力极强,以前喜欢在村子里东劝一波、西劝一波,主张自己的政治理念,和顾宪成一样,简称说客,而且这位说客,野心还不是一般的大。

至于王杲是不是发起冲突(在原本女真内部)的人,我不了解、也不做评价,我只知道,他最后成了建州女真的首领,一个极其不愿安分的首领。

早在嘉靖三十六年时,王杲就曾偷袭过抚顺城,还杀光了城内守军,但最奇怪的点在于,王杲并没有伤及城中百姓一分一毫,连一间民房也没搜刮,实在怪异。据一位旁观者回忆道:那天晚上,城头突然燃起烽烟大火,随后只听见一片尖叫声和惨叫声,等敌人入了城,咱才发现他们是附近的狄人(指北方民族),但这群外族人好像对咱没有敌意,既不动刀、也不动手,甚至连一粒米也不抢咱的,只是把城内的士兵杀光了,把武器库也抢了,对了,他们还进了官府,把那些官人全部拉出去砍了头,仅此而已。

如许看来,王杲应该对明廷有着深重怨恨,且不滥杀无辜,可以算作一个有良心的土匪(盗亦有道)。如果你要问我他为什么这样做?理由呢,说来既愤慨、又释怀——因为明朝的官员瞧不起女真人,喜欢欺凌、压榨他们。因此,王杲一气之下,全部宰了,头发也没留一根。

转眼又到了嘉靖四十一年,辽东副总兵黑春奉朝廷之命,前去捉拿叛贼王杲,结果黑将军带了五千个人去,几乎没一个回来,全撂在那儿了。这一仗打完后,王杲的声势大涨,在牡丹江、绥芬河、长白山一带占山为王,日夜饮酒作乐、佳人相伴、金银财宝数不完的花,日子过得那叫相当滋润。

然而,从万历元年的那一天起,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万历元年,辽东总兵李成梁再次受朝廷之命,挥师北上、清剿建州女真。这下王杲没得跑了,李成梁所率领的是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辽东铁骑,而反观一下王杲的混混队,除了力气大点,一个比一个酒量好点,实在别无是处,往敞亮了说,这场战斗的名字,叫作“全面碾压”,大家想象为城管收拾小贩的情景就行。

再之后,王杲被活抓,押赴京城,以凌迟罪处死。

结局并不意外,但唯一不同的在于,李成梁善心大发,收留了一批战俘,确切来说,这是一群小孩,其中有一个名字,正是“努尔哈赤”。当然,不仅如此,还有一点让李成梁十分愤怒——王杲的儿子,阿台跑了。

阿台流落到了附近的营寨,靠着他父亲攒下的人脉关系,在别人家里躲过了明军一次又一次的搜查。在此期间,阿台再接再厉,凭借自己从父亲那学到的游说技巧,拉了一帮又一帮“韭菜”加入自己的队伍,组建了一个全新部落,实际上,也是建州女真的延续。其部落宗旨——解放双手,反抗明廷的暴行。

单论事实,那时候的明廷的确残暴、乌烟瘴气,可你我都清楚,多亏了那群党派分子(东林党)干得好事。

十年后,阿台东山再起,已经在古勒寨(今位于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创立了自己的王城,高居王位的同时,他还不忘对着周围的部落发动侵袭、抢占资源,抢着占着,闹出风头了——因为李城梁盯上了他。

十年前埋下的恶果,今天也该来做个了结。

然而过程出人意料,李成梁终于碰到了一生中最难缠的敌人,不管是以前彪悍的蒙古铁骑、精壮的部落战士、甚至拥有私人军火的边军(造反的边将),一切通通小儿科,打趴他们没得商量,但今天的阿台似乎完全变了一个人,他实在有够顽强,把李成梁搞得头痛欲裂,无奈之下,李大将军只得请来了三位帮手,而正是这三人的存在,竟吹起了明朝的灭亡之风。

第一位,叫尼堪外兰,大家请记住,此人非常爱捣乱,基本算是杀死努尔哈赤至亲的凶手,而另外两位的身份就有意思了,他们一位叫觉昌安,是努尔哈赤的亲爷爷,一位叫塔可世,是努尔哈赤的亲生父亲。

也就是李成梁和阿台的这场大战过后,身为局外人的努尔哈赤却彻底变了一个样,包括他的性情、想法,甚至于志向。努尔哈赤,正在朝着一种极端的方式前行,人们常说,从这一刻起,大明便迎来了它的最终末日。

全文总结:建州女真被李成梁攻灭,其首领王杲被处以凌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65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