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史上最牛王爷,一生历经三个朝代,六次担任宰相,李世民为他写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萧皇后有个弟弟,此人刚正不阿,隋朝灭亡后,居然在唐朝混得水生水起,深得李渊李世民两代君主器重,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九位。
这位幸运的隋朝外戚,正是大唐开国功臣萧瑀。萧瑀的身份很复杂,他既是隋炀帝的小舅子,其妻和李渊又有姑表兄妹关系,所以,萧瑀除了是大唐开国功臣,也算得上唐朝的贵戚。
其实,萧瑀还有一个更高贵的身份,他的高祖父是南北朝时期梁朝开国之君梁武帝萧衍,父亲是后梁明帝萧岿,萧瑀年仅九岁,就被封为新安王。不过,随着隋朝的一统天下,萧瑀的王爵自然作废,但由于姐姐的关系,他摇身一变成为隋朝贵戚,并被隋炀帝任命为中书侍郎。
萧瑀堪称史上最牛王爷,官场不倒翁。从后梁王爷到隋朝外戚,这只是他身份的第一次蜕变。萧瑀为人耿直,尽管被姐姐萧皇后和姐夫隋炀帝抚育长大,但萧瑀对隋炀帝的骄奢淫逸依然犯颜直谏,一点也不顾及亲情,弄得隋炀帝常常气冲斗牛。萧瑀见隋炀帝对他言不听计不从,也逐渐失望。
隋朝末年,李渊起兵,修书一封,请萧瑀前来辅佐。萧瑀的老婆是李渊母亲的侄女,两人有亲戚关系,加之他又对隋炀帝失望,于是欣然答应李渊的请求。萧瑀一到,旋即就被李渊封为宋国公,授光禄大夫、户部尚书之职。
唐朝建立后,萧瑀一直处于政治中心,成为当朝显贵。但由于他生性耿直高傲,屡屡忤逆圣旨,又常在朝堂上与众臣争论不休,大吵大闹,故而多次被李世民贬职。
可每次李世民贬完萧瑀的职后,又念起他的好来,不久又恢复萧瑀的职位。故而,萧瑀一生,得以六次出任宰相(因为他也曾被六次罢免宰相之职)。李世民为何明知萧瑀脾气臭,却屡屡对他予以重用呢?其一,萧瑀有宰相之才;其二,萧瑀对李世民忠心不二。
当初,李世民与李建成争位,萧瑀明知李渊更偏向李建成,却义无反顾地支持李世民。李世民感念旧恩,对萧瑀念念不忘,还曾为萧瑀写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称赞萧瑀是个久经考验的忠臣,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值得托付大事。
萧瑀的一生,历代三朝,六任宰相,名列凌烟阁,不可谓不风光。怎料,到了晚年,他却因与同僚关系不睦,屡屡顶撞李世民,遭到罢免。起初,李世民想给萧瑀留个面子,暗示他主动辞职。可萧瑀不知是没领悟,还是故意装聋作哑,依旧安然权位我行我素,气得李世民亲自手诏将萧瑀免职,并罢免一切爵位,贬出京城。
这次萧瑀再也没能像以往那样咸鱼翻身。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他因姐姐萧皇后去世备受打击,加上又身染重疾,不治病逝,享年74岁。萧瑀死后,李世民又开始念及萧瑀的好,下诏赠司空、荆州都督,谥曰贞褊公。
隋炀帝跟萧瑀共同生活多年,从晋王到炀帝,他看着萧瑀成长,跟萧瑀感情很深,关系很好,萧瑀长大成人了,一表人才,学问知识更是第一流的,便任命他为内史侍郎。可萧瑀秉性耿直刚烈,对隋炀帝的骄奢无道,屡次劝谏,炀帝对此大为恼火。
大业十一年(615年)八月,炀帝巡行北部边塞,突厥始毕可汗侦得此事,便亲率几十万精锐骑兵图谋袭击隋炀帝。隋文帝时以皇室宗女身份嫁给突厥可汗的义成公主暗暗派快使将此消息报告炀帝,炀帝赶忙避入雁门关内坚守该城。突厥大军层层包围雁门关,形势十分危急。萧瑀劝谏炀帝,赦免高丽。可突厥大军撤走后,隋炀帝又懊悔听取萧瑀公开宣布赦免高丽的建议,当即免去萧瑀内史侍郎之职,贬任河池(今陕西凤县东北)太守,并且要他立即赴任 。 萧瑀的妻子是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李渊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李渊与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当年两人同在隋朝做官时交情也很好。李世民带兵进攻薛举,萧瑀和妻子独孤氏设家宴款待。席间,李世民恭敬地说:“表姑、姑父,小侄离京时父王特备家书一封,请姑父母赴京共商朝政。”说着将信取出,交给萧瑀。萧瑀拆信一看,只见李渊说道:“……瑀弟胸怀万机,才智过人……请速来京师,共辅社稷……”萧瑀放下书信,对李世民说道:“社稷危之,明主有出。表哥相召,怎敢违命……”。
家宴一结束,萧瑀当即写信派人快马送往长安,说自己随后就到。接着收拾行囊,立即启程。河池所有兵马,均交给李世民。李渊见萧瑀夫妇来到,十分高兴,盛宴款待。立刻授萧瑀为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为民部尚书(即户部尚书)。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当太上皇,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前朝宰相,只有萧瑀一人直到贞观二十年还始终在权力中心活动。但也六起六落,即六次拜相,六次被罢相,甚至削去爵位,被贬出京。
萧瑀处事严厉刻板,刚直不阿,上朝言事言词简括直率,屡次逆忤圣意。一次,当朝论事,萧瑀与陈叔达意见不合,在朝堂上愤怒地争论,太宗几次都制止不住,满朝文武乱作一团。唐太宗初登帝位,有树威震慑大臣的心理。二人如此放肆,顿时怒不可遏,推倒御案,拂袖而去,随即传出一道圣旨:“萧瑀、陈叔达身居相位,然言语失态,皆有对皇上不恭之罪,一并罢免所有官职,回家闭门思过。”这是萧瑀在唐太宗贞观年间第一次被罢相。
萧瑀本来心高气傲,为唐朝筹划多年,殊多建树,罢官回家,越想越气,悲伤不已,竟然大病不起。太宗闻知,也觉得自己有些过激,想到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社稷江山,当即传下圣旨,任命萧瑀为太子少师。萧瑀病情好转,入宫谢恩,唐太宗也好言宽慰,又把女儿许配萧瑀之子萧锐。皇帝和大臣成了儿女亲家。
贞观元年(627年)六月,尚书右仆射封伦病故,萧瑀被罢尚书左仆射之后,此位也一直空着。至此,尚书省二仆射之位皆虚,百官无首。太宗诏任萧瑀恢复尚书左仆射。这是萧瑀在贞观年间第二次出任当朝首相。
萧瑀严厉清正,不肯容人之短,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贞观元年十一月末,复出后来满五月就再度罢相。原因是唐俭出使突厥,萧瑀请他藏封家书给避难突厥的姐姐萧皇后。唐俭走后,嫉恨萧瑀的人告发萧瑀私通书信于亡隋皇后。查明情况后又第三次出任宰相。
兵部尚书李靖带兵征讨突厥杀了突厥颉利可汗的妻子、隋室的义成公主。萧后感念她的恩情,悲痛不止。萧瑀上奏弹劾李靖。有人乘机进言,说萧瑀弹劾李靖不当。贞观四年七月,太宗任命萧瑀为太子少傅,免去御史大夫,不再参议朝政,萧瑀第三次被罢相。
贞观八年,太上皇李渊中风,于第二年五月去世。李渊的丧事办完后,李世民颁诏,起用萧瑀“特进”,参与政事。这是萧瑀第四次拜相。萧瑀第四次出任宰相一年以后,因急躁、偏狭再次被罢相,并且贬出京城,出任歧州刺史。这是第四次罢相。
贞观十七年四月,太子李承乾谋反。李世民命长孙无忌、萧瑀、李世绩等审理此案。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册立晋王李治为新太子。以萧瑀、李世绩为相。这是萧瑀第五次拜相。贞观二十年,萧瑀与同僚多不合,关系紧张,并且屡屡逆忤圣意,李世民极为怨愤。因念他忠诚耿直,不忍再度废黜他,希望他能自动辞职,以保全面子。最后惹怒了李世民,李世民亲写诏书罢免了他的相位和全部封爵、封邑并且贬出京城,这是萧瑀第六次罢相。 萧瑀在太宗期间为宰相时,曾以历史上分封子弟贵戚为藩屏的得失,建议太宗分封子弟为王而被采纳。
萧瑀不贪财好利。他为隋臣时,田宅很多,后这些田宅被唐高祖李渊分赐给功臣。萧瑀归唐后,李渊将田宅归还给他,他却将其全部分给宗族,自己只留下宗庙一座,以作祭祀。
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萧瑀位列第九。 武德九年(626年),诸皇子间明争暗斗,李渊偏向于长子李建成,对次子李世民心存疑忌,想除去他。萧瑀不顾个人得失,坚决支持李世民继位。
1. 纳在古文中的意思 1、收藏;收入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白话释义:认识、采纳正确的意见。
2、“纳”假借为“接纳”;接受
几以不纳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白话释义:几乎由于不被收留而死。
3、缴纳,贡献
九江纳锡大龟。——《书·禹贡》
白话释义:九江贡献了一只大乌龟。
4、使进入
三纳之而未克。——马中锡《中山狼传》
白话释义:三次进入但没有成功。
组词如下:
缴纳、纳闷、纳罕、纳粹、收纳、出纳、归纳、版纳、哂纳、消纳、吸纳、纳谏、纳贡、纳粮、容纳、交纳、纳降、采纳、纳税、纳入、纳贿、接纳、纳妾、纳凉、赔纳、谷纳、纳囊、纳室、纳访、纳还、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纳,丝湿纳纳也。从糸,内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纳,丝品湿漉漉的样子。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内”作声旁。
组词解释:
1、缴纳:交纳。多用于交付规定的财物给公家。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他缴纳会费愿做会员;又宣称自己的学校房屋还宽阔,也愿意作为妇女收容所,到万一的时候收容妇女。”
2、纳闷:因为怀疑而发闷。
茅盾 《子夜》八:“尤其使他纳闷的,是想不通以后应该怎样去‘做’公债。”
3、纳罕:诧异;惊奇。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4、纳粹:德语Nationalsozialistische(Partei)的缩写Nazi的音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 德国 国家社会党,是以 希特勒 为首的最反动的法西斯主义政党。
5、收纳:收留,容纳。
鲁迅 《坟·未有天才之前》:“做土要扩大了精神,就是收纳新潮,脱离旧套。”
2. 纳在古文中的意思 1、收藏;收入 察纳雅言。
——诸葛亮《出师表》 白话释义:认识、采纳正确的意见。 2、“纳”假借为“接纳”;接受 几以不纳死。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白话释义:几乎由于不被收留而死。 3、缴纳,贡献 九江纳锡大龟。
——《书·禹贡》 白话释义:九江贡献了一只大乌龟。 4、使进入 三纳之而未克。
——马中锡《中山狼传》 白话释义:三次进入但没有成功。 组词如下: 缴纳、纳闷、纳罕、纳粹、收纳、出纳、归纳、版纳、哂纳、消纳、吸纳、纳谏、纳贡、纳粮、容纳、交纳、纳降、采纳、纳税、纳入、纳贿、接纳、纳妾、纳凉、赔纳、谷纳、纳囊、纳室、纳访、纳还、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纳,丝湿纳纳也。
从糸,内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纳,丝品湿漉漉的样子。
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内”作声旁。 组词解释: 1、缴纳:交纳。
多用于交付规定的财物给公家。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他缴纳会费愿做会员;又宣称自己的学校房屋还宽阔,也愿意作为妇女收容所,到万一的时候收容妇女。”
2、纳闷:因为怀疑而发闷。 茅盾 《子夜》八:“尤其使他纳闷的,是想不通以后应该怎样去‘做’公债。”
3、纳罕:诧异;惊奇。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4、纳粹:德语Nationalsozialistische(Partei)的缩写Nazi的音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 德国 国家社会党,是以 希特勒 为首的最反动的法西斯主义政党。
5、收纳:收留,容纳。 鲁迅 《坟·未有天才之前》:“做土要扩大了精神,就是收纳新潮,脱离旧套。”
3. 纳翻译文言文的技巧方法 文言文句子翻译除了涉及到语法和词义的知识以外,还需要了解修辞格、文化意义以及特定的历史条件等常识。
文言修辞格在高考中较多出现的是比喻和借代。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保留“原修辞格”还是“还其本来面目”。
例如: (一)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 比喻的本体作为“结论”,喻体是推断结论的“原因”,是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这样的句子,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按照原句的“格式”直接翻译,即保留“原修辞格”:井底之蛙,不可能与它讨论大海的问题;夏虫,不可能与它讨论结冰的问题。 (二)乃使蒙恬北筑 长城而守藩篱。
(贾谊《过秦论》) (三)大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史记》) (二)(三)中的“藩篱”和“秋毫”如果直接翻译就是:篱笆围墙;秋天鸟身上新长的细小羽毛。
显然与文意不合。那么,我们只能“还其本来面目”:把“藩篱”译为“边防屏障”;把“秋毫”译为“细小的东西”。
是保留比喻的修辞格,还是直接把比喻意义翻译出来,要看文章的具体情况。我们只要遵循一个原则:译文意思既明白清楚,又生动形象。
又如:(四)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苏轼《留侯论》)“草野”是借代,那么如何翻译,才能使得既保留文意的准确性,又显示文意的生动性。
让我们来作一个比较。 草野:直译――荒草野地;意译――民间;直译加意译――荒草野地的民间。
三种翻译方法都属于“信”(译文准确地表达原意,不曲解原意)和“达”(译文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没有语病)。但是从“雅”(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表达得生动优美,再现原文的风格和神韵)的翻译要求看,前两种情况似乎略逊色些。
所以,可以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使得文意准确通顺又生动优美。 翻译“比喻”和“借代”,以“明白”、“生动”为遵循的准则。
文化意义中最多出现的是委婉辞。由于政治、民俗、习惯等原因,古人说话,常常采用一种迂回的表现方法,不把意思直接说明白。
所以我们在翻译时要透过字面体会到作者的“真情”所在。 例如: (五)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贱息舒祺,虽少,愿未及填沟壑而委之。
(《战国策》) (六)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慧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
(《养竹记》白居易) 古人一般情况下,讳病讳死,所以不直接说出“死”这个字眼,而且根据死者的地位,又有许多“等级”的表述。这种“委婉”的说法我们今天也使用,只是没有古人那么繁文缛节,那么等级鲜明。
这类“委婉”,我们翻译时一般均可以直接地译成“死”的意思。 (七)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沉金玉于江。
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国语》) 古人在下对上(臣对君、晚辈对长辈、妻对夫等)的对话中,在涉及违背道德的事情上,在外交辞令的交流时,往往大量地使用委婉语言。
画线的内容意思是“有全副武装的兵士五千人,如果将他们致于死地,那么一个就可以顶上两个,这样就等于用一万名战士来同你作战了”。这样说,在外交辞令上既坚持强硬有理的尊严,又显得委婉恰当。
高中课文《秦晋肴之战》较多地出现“委婉”的用法。这类“委婉”,我们翻译时要把“真情”直接翻译出来,使得整个句子的含义通顺、清楚。
委婉的方法较多地运用于人物的语言中。由于说话人身份的不同,说话人之间地位的不同,说话时环境场合的不同,以及礼节、习俗的不同,委婉语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翻译时一定要把委婉的“豪华”外衣脱去,把文意的“真情”翻译出来。 翻译“委婉”语,以“准确”、“清楚”为遵循的准则。
文言文中涉及到的修辞以及文化,往往是与作者所在的特定的历史条件相吻合的,所以在翻译句子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了文章(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 切记:修辞、文化、历史一个也不能少。
4. 上便宜,每见纳用 出至哪篇文言文 萧瑀,字时文,后梁明帝子也。瑀爱经术,善属文。性鲠急,鄙远浮华。 晋王为太子,授右千军。即帝位,拜内史侍郎,数言事忤旨,稍见忌。高祖入京师。招之,挈郡自归,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吏部尚书。秦王领右元帅,攻洛阳,署瑀府司马。武德元年迁内史令,帝委以枢管,内外百务悉关决。或引升御榻,呼曰萧郎。瑀自力孜孜,抑过强违无所惮。上便宜,每见纳用。手诏曰:“得公言,社稷所赖。朕既宝之,故赐黄金一函,公其勿辞。”
是岁,州置七职,秦王为雍州牧,以瑀为州都督。诏尝下中书,未即行,旁让其稽,瑀曰:“隋季内史诏敕多违舛,百司不知所承。今朝廷初基,所以安危者系号令。比承一诏,必覆审,使先后不谬,始得下,此所以稽留也。”帝曰:“若尔,朕何忧乎?”初,瑀关内田宅悉赐勋家。至是,还给之。瑀尽以分宗族,独留庙室奉祠。
贞观初,帝问瑀:“朕欲长保社稷,奈何?” 瑀曰:“三代有天下所以能长久者,类封建诸侯以为藩屏。秦置守令,二世而绝。汉分王子弟,享国四百年。魏、晋废之,亡不旋跬。
此封建之有明效也。”帝纳之,始议封建。瑀谕议明辩,然不能容人短,意或偏驳不通,而向法深,房玄龄、魏征、温彦博颇裁正之,其言多黜,瑀亦不平。会玄龄等小过失,瑀即痛劾,不报,由是自失,罢为太子少傅。九年,复参预政事。
帝尝曰:“武德季,太上皇有废立议,顾联朕挟不赏之功,于昆弟弗见容,瑀于尔时不可以利怵死惧,社稷臣也。”又曰:“公守道耿介,古无以过,然善恶太明,或有时而失。”卒,年七十四。诏赠司空、荆州都督,陪葬昭陵。
赞曰:梁萧氏兴江左,实有功在民,劂终无大恶,以浸微而亡,故余祉及其后裔。自瑀逮 ,凡入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盛装。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萧瑀别名时文,是南阳后梁明帝萧岿的儿子。萧瑀喜爱佛学,会写文章。他性情刚直严峻,轻视鄙弃浮华不实。
晋杨广当太子时,萧瑀任太子左千牛。他登上帝位,被任命为内史待郎,多次说话违反断帝心意,逐渐地被疏远了。
高祖李渊进长安后,招呼萧瑀,他献出河池郡投奔的唐朝,被授光禄大夫头衔,封宋国公爵号,任民部尚书字职。秦王李世民兼任右元帅,进攻洛阳,萧瑀任秦王府代理司马。武德元年(618),升任内史令,高祖把机要事务委托给他,宫庭内外各项政务全都让他参与处理。有时带他坐上御榻,亲切地喊他“萧郎”。萧瑀勤恳努力孜孜不倦,批评过失纠正错误无所顾忌。每当提出有益的建议,都被采用。高祖亲笔写诏书说:“您的意见,有利于国家,我很珍爱,所以赏赐一函黄金,您切莫推让。”
这一年,要在七个州设置官署,秦王担任雍州牧,任命萧瑀为雍州都督。高祖的诏书发到中书省,没有即时执行,高祖责备他们拖拉,萧瑀说:“隋朝末年,内史宣布的诏令常常前后矛盾,各主管官吏不知该听哪种。如今开始创建基业,号令关系到国家安危。每当 一项诏令,一定要反复核对,对前后统一的,才能下发,这就是潜督的原因。高祖说:“是那样,我还担心什么呢?”当初,萧瑀在关内的田地房屋都交高祖赏给了功臣,到现在,都还给了他。他全部分给了族人,只留下祠堂祭祀祖先。
贞观初年,太宗询问他:“我想永保江山,该怎么办?” 萧瑀说:“夏商周三朝能够长久保住天下的办法,都是分封诸侯作为保卫中央的藩国。秦朝设置郡县,两代就灭亡了。汉朝把亲属功臣封为王侯,国运也有四百年。曹魏、晋朝废除分封制,没转过身来就灭亡了。这就是分封制的显著效果。”太宗采纳了这个意见,开始商议分封国公刺史。
萧瑀议论朝政聪明善辩,但是不能宽容别人的不足,有时存心诡辩观点不一,但他一向法度严谨,房玄龄、魏征、温彦博都不能裁断辩驳,他的意见多数不被采纳,心也里愤愤不平。碰巧房玄龄等人犯了小错,萧瑀就拼命弹劾,太宗不予理踩,因此反而给自己造成损失,贬为太子少傅,后来授予特进这个空衔,再任太常卿。后来出任河南道巡大使。贞观九年(635),又调回朝廷参与政事。
太宗曾说:“武德末年,太上皇有废除建成号立太子的想法,但我立有无法奖赏的功卿、建成、元吉不能容我,萧瑀那时不理他们的利诱威胁,真是个失系国家安危的大臣。”所以写诗赐给他说:“疾风知劲草,版荡识诚臣。”又对萧瑀说:“您守志不移刚直不阿,古人也无法超过,但是善恶分得太清楚了,有时也失去分寸。”
去世时,七十四岁。遗嘱命令用单层的衣服人敛,安葬不要选择日期。诏令追认他为司空、荆州都督,安葬在太宗预先为自己的昭陵墓地。
每当提出有益的建议,都被采用。
5. 纳整理高中文言文中“连用两个单音词”的句子 并解释次的古义和今义 往往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起义》) 处处,到处 会计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会,聚会;计,商议 何苦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怎怕,怕什么 垄断 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山川阻隔 自信 宁信度,无自信(《郑人买履》) 相信自己 结束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整装 实弹 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冯婉贞》) 装上弹药 不好 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不美(指相貌) 即使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即,就;使,让 留意 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 考虑 老子 遥见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老人 丈人 愿丈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 老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长辈 牺牲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祭祀的牛羊等 可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可以;以,凭, 烈士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有志节操守的男子 无论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更不用说 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世隔绝的地方 扶老 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辞》) 指拐杖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出身低微,行为鄙鲁 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扩大 感激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感动奋激 深入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长距离进入 有意 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有某种打算 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 愿意 有时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论积贮疏》) 按一定时间 鞠躬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恭敬,谨慎 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弯下身子 中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夹杂着 稍稍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渐渐 无赖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 活泼玩皮 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 为非作歹 于是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在此,在这上 大风 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麻疯病 小生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年轻人 虽然 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 虽然如此,但是…… 中心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叶公好龙》) 心里 以为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把……看作 作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写文章 不避 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不亚于、不次于 人情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人的通常情况 县官 今募天下人入县官,得以拜爵(《论贵粟疏》) 朝廷 或者 或者曰:……(《封建论》) 有的人,有些人 指示 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出来给……看 约束 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信约 前进 于是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上前;进,进献 因而 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趁机 美人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嫔妃 以往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这里到那里 宣言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扬言 亲戚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父母兄弟 地方 今齐地方千里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其实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它的果实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他实际上 横行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纵横驰骋,所向无敌 北面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面朝北,指臣服 殷勤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关切、问候 中国 率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 指现在中原地区 不过 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矣(《赤壁之战》) 不超过 形成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 形势形成 从事 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官名 妻子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妻子儿女 初一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 刚刚开始 所以 入叩所以(《狱中杂记》) 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原因的虚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用来,靠它来…… 风流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杰出、英俊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繁华景象,流风余韵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咏怀古迹》) 学问才华,雍容风度 具体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形体齐备 故事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所以,事情……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旧例 口舌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代指言辞 无聊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处境困窘,没有依靠 慷慨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指南录〉后序》) 理直气壮,意气激昂 山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崤山以东 祖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 祖辈与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62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