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金辽战争的战争经过及最后结果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5 13:49:35

揭秘,金辽战争的战争经过及最后结果

金辽战争是指中国金朝建立前一年至金朝天会三年(辽国天庆四年至保大五年,1114~1125年),在中国东北部兴起的女真族,起兵反抗直至攻灭辽王朝的战争。辽朝后期,辽国皇帝天祚帝骄奢淫逸,朝政废弛,官僚贵族横征暴敛,互相拼杀,各民族纷纷起来反抗。在辽道宗皇帝在位时,逐步趋于统一的女真各部,已形成拥有10万户的强大部落联盟,占有今黑龙江以东及长白山一带广大地区。辽天庆三年(1113年),完颜阿骨打(人名)继任女真都勃极烈(部落联盟长),厉兵秣马、发展生产,决心摆脱辽朝的统治,起兵攻辽。

  战争经过

金太祖完颜旻(阿骨打)称帝后,于收国元年(1115)正月初五,率军攻克黄龙府后回师。辽天祚帝闻讯,命都统耶律讹里朵、左副都统萧乙薛、右副都统耶律章奴率骑兵号称20万、步兵7万至达鲁古城(今吉林扶余西北土城子),准备攻金,并遣使逼金议和。二十九日,金太祖率军至达鲁古城下迎战,见辽军虽众,但队形不整。遂于高阜列阵。令完颜宗雄以右军冲击辽左军,令左军迂回至辽右军阵后,又命娄室、银术可率军冲击辽中军。金军先后9次冲入辽军阵营,辽军依然固守。金太祖急令宗雄设疑兵以分辽军,宗雄抓住战机猛攻辽右军。

辽军大败,退入达鲁古城。次日凌晨,辽军突围北逃.金军追至阿娄冈。全歼辽步兵。二月,金军一举攻入黄龙府,金太祖命完颜娄室为万户,镇守黄龙府。黄龙府失守后。当年十一月,天祚帝亲率70万大军出征。辽驸马萧特末、林牙萧扎拉率骑兵5万,步兵40万至斡邻泺(今吉林大安南查干泡),企图两路夹击,一举击败金军。阿骨打亲自率军进攻爻剌,双方主力尚未对阵,辽耶律章奴发动兵变.欲立燕王耶律淳为帝。天祚帝得知,被迫从前线西还。阿骨打遂率军主动追击西还的辽军,在护步答岗(今黑龙江五常西)与辽军相遇。此时,金军只有2万,阿骨打决定集中兵力攻击辽主所在的中军,并以左右两翼合击,辽军不备,大败而逃。

在辽军屡屡败北的情况下,辽统治阶级内部不断发生叛乱,金收国二年(1116)正月,辽东京(今辽宁辽阳)裨将、渤海人高永昌拥兵自立,占据辽东50余州。天祚帝先后派张琳、耶律淳募兵镇压。高永昌遣使向金求援,想联结金合力消灭辽朝,被金拒绝。四月,金太祖命斡鲁统率内外诸军进攻高永昌。斡鲁率军南下,与辽军遇于沈州(今辽宁沈阳)击败辽军,攻克沈州。高永昌率军结阵于沃里活水(辽水)以拒金军。金将阇母乘势率军强行渡河,大败永昌军于首山(今辽宁辽阳北),永昌率残军败退东京城内。第2天.高水昌尽发城中士卒与金军决战,又大败。金军乘胜攻占东京。

金军占领东京后,迅速率军西进,准备夺取辽上京。金天辅元年(1117)四月,辽天祚帝命秦晋王耶律淳率军向辽东反击,被金迪古乃、娄室、婆卢火和斡鲁古等军击败。九月,天祚帝为阻遏金军西进,命耶律淳为都统,招募辽东饥民2.8万人,编为8营,号称"怨军",由乾州(今北镇西南)进屯蒺藜山(今阜新北)进行防御,企图阻击金军直入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上京(今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十二月,金军西攻乾州东北之显州,耶律淳率"怨军"乘夜偷袭被击败,金军遂拔显州。徽、成(均在今辽宁阜新西北)、惠(今建平北)、乾等七州相继降金。天辅四年(1120)四月,金太祖亲率金军向辽都城上京临潢府进发。五月,金军进抵上京城下,派遣使者招降。辽上京留守挞不野自恃上京城池坚固,屯积丰厚,企图据城固守。金太祖亲临城下督战,大将阇母率军首先登城。不到半天功夫,外城即被金军攻破,挞不野知城难保,遂率军出降。天祚帝逃往西京(今山西大同)。

天辅五年(1121)正月,辽都统耶律余睹降金。金太祖得知辽内部空虚,兵员枯竭,于十二月命完颜杲为内外诸军都统,完颜昱、完颜宗翰等为副都统,耶律余睹为先锋,统军南下,攻中京。辽人毫无斗志,金军未到,即焚烧刍粮,准备徙民逃遁。六年(1122)正月,金克辽高州(今内蒙古赤峰东)、恩州(今内蒙古喀刺沁旗东)及回纥城,遂进至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北)城下。辽守军闻金军已到,不战自溃,金克中京。然后,金军进据泽州(今河北平泉南察罕城)。

二月,占领北安州(今承德西南)。前锋进至松亭关(今迁西北喜峰口)、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一带。辽天祚帝见金军有直取南京(今北京)之势,便命耶律淳等留守南京,自己率军逃至鸳鸯泺(今河北北安固里淖)。完颜宗翰军出青岭,追击正在鸳鸯泺的天祚帝。天祚帝闻金军将至。遂率部逃入白水泺(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黄旗海)。金军尾随紧追。四月,金取西京后,完颜杲率军直逼白水泺,天祚帝乘轻骑逃入夹山(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西北),山西诸城皆降。十二月,金军分两路进攻南京。一路由迪古乃率领入得胜口(今北京昌平北),一路由银术可率领入居庸关(今昌平西北),恰遇地震,辽军不战自溃,辽知枢密院左企弓、虞仲文等率百官出城奉表投降,金军轻取南京,并命左企弓等抚定燕京(即南京)诸州。至此,辽国境土全部纳入了金朝的版图。七月七日,辽天祚帝率军出夹山,欲收复燕云地区,辽军进至奄遏下水(今内蒙古岱海)被金军击败,逃往山阴(今属山西)。八月,金太祖病逝,其弟完颜晟继位,是为太宗。金天会三年(1125)二月,金军于应州(今山西应县)境俘天祚帝,辽朝灭亡。

战争评析

金辽战争之前,女真族原附于辽,受辽统治,并承担着对辽王朝纳贡的义务。但女真族在反辽斗争中逐步强大,直至摆脱辽的统治。建立了金国,并在金辽战争中,连战皆胜,直到灭亡辽朝。相反,辽国面对日益兴盛的金国,在金辽战争中屡战屡败,连连败逃,直至被金朝所灭。在这种强弱转化之势中,辽国所以由强变弱,直至被自己统治的女真政权所灭,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辽王朝的朝政日益腐败,不修武备,府库空虚,军队毫无斗志,无战斗力,在金军的猛烈进攻下,不战自溃。而金国却逐渐形成了以完颜部为核心的强大统一的军事联盟,并在对辽作战中建立起一套具有女真族特色的国家制度,军队也组织严密,战斗力强,特别是反辽斗争适应了当时女真族社会发展的要求,因而在金辽战争中,逐步由弱变强,由受辽统治,到灭亡辽国,并将辽国境土全部纳入金国的版图。

在金辽战争中,完颜阿骨打充分发挥金军骑兵快速机动的优势,主动出击,出奇制胜。在攻克宁江州,大战出河店,攻占黄龙府以及攻占东京、上京、中京和南京的战争中,金军都是主动出击,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多次打败辽军主力。在辽军每战败逃的情况下,金军乘势主动追击,形成咄咄逼人之势,致使辽军不战自溃,连连逃退。在辽军屡屡败北,金军连战皆胜的形势下,金军绐终能抓住战机,乘势攻辽,步步紧逼,逐一夺取辽朝重镇,终于攻灭辽朝。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的过程与结局介绍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的过程与结局介绍

公元1213年7月至1214年10月,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进行了一场名为“三路攻金”的战役。这是在蒙古和金朝之间的一次战争中,成吉思汗第二次对金中都进行围攻,并分兵三路攻打河南、山东和辽西地区。

经过

在金朝的境内,成吉思汗率领他的部队休整了一年,并在宁元元年的7月再度南下攻打金朝。成吉思汗的军队成功攻占了宣德府和拔德兴府。然后,成吉思汗的部队进军到怀来和缙山地区(现今的北京延庆区)并大败金朝的右丞完颜纲和元帅右都监术虎高琪的军队。成吉思汗趁胜追击,并直接攻占了位于居庸北口的金军据点。

但由于金军借助地形天险作为防御,城门上开火烧铁块,还在城门周围布置了一百多里的铁蒺藜防线,并派出了精锐的将士来守卫据点。

成吉思汗明白直接攻入中原难以成功,于是决定采取迂回战术。他带领主力从飞孤出发,只派少量军队在北口牵制敌人。金廷得知情况后派出术虎高琪阻拦,却在五回岭遭到木华黎的打败。蒙古军趁势向东前进,攻下易州和涿州。

为攻下金国中都,成吉思汗派哲别率军走小路袭取居庸南口,同时令可忒薄刹从北口降入,夹击取得胜利。蒙古军围攻金中都,但城池坚固难以攻克。

崇祯八月,金廷发生政变,完颜永济被杀,完颜珣称帝即宣宗,撤回沿边诸军至中都。为攻金内地,成吉思汗分三路攻占了两河、山东和辽西等地,再度向中都发动攻势。

十月,以三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将右军;自易州循太行山东麓南下,破遂、保(今河北徐水西、保定)、定州(今属河北)、中山、邢、洺、磁(今正定、邢台、永年东、磁县)、相、卫、怀、孟(今河南安阳、汲县、沁阳、孟县南)等州;

至黄河北岸又绕太行山西路北行,大掠泽、潞、辽、沁、平阳(今山西晋城、长治、左权、沁县、临汾)、太原、吉、隰、代(今吉县、隰县、代县)、忻(今属山西)等州而还。左路军由皇弟哈撒儿及斡陈那颜等将之。循海东进,取蓟州(今津蓟县)、乎州(今河北卢龙)、辽西走廊诸郡而还。

结局

中路军由成吉思汗、拖雷及木华黎将之,取雄、霸、莫、安、河间、沧、景、献、深、祁、蠡、冀(今河北雄县、霸县、任丘、安新西南、河间、沧州东南、献县、束鹿东、安国、蠡县、冀县)、濮、开、滑(今河南鄄城北、濮阳、滑县东)、恩、博、济、滨、棣、淄、潍、登、莱、沂(今山东平原西、聊城、济宁、利津西、惠民、淄博西南、潍坊、蓬莱、掖县、临沂)。

泰安、济南、益都(今均属山东)等郡。共破90余郡,两河、山东、辽西数千里,人民尽遭涂炭。三道兵还,会至中都城下,迫金宣宗奉献完颜永济之女岐国公主和金帛、马匹后,成吉思汗率军北还。

点评

此战,蒙古军战法灵活,采取迂回、奇袭战法,突破险关。后又乘金朝内乱,远程奔袭,进行掠掳,削弱金朝实力,为尔后灭金积累了经验。但因成吉思汗尚无据地立国的打算,所以在得到金朝纳贡之后,即撤兵而返。

宋辽战争最后结果

宋辽之战,一般是指自979年宋朝向北征讨以来,终于1004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一系列宋辽间以燕云地区领地争端为主的长期冲突。

背景

五代后唐清泰末,耶律德光扶植石敬瑭攻灭后唐称后晋皇,从石晋朝攫取了幽云十六州之地,并以此为基地,不断袭掠中原。

后周建立初,辽又扶植北汉割据河东,作为附庸以屏蔽燕云。

后周显德七年(辽应历十年,960年),赵匡胤代周称王,建北宋后,辽继续支持北汉与宋抗衡。时南方尚存有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后蜀等独立割据。

为实现统一,赵匡胤在实施先南后北进过程中,曾寻机分兵攻取北汉,试图铲除辽附庸,以便收燕云,但每次进攻均遭辽援兵阻挠而未果。

乾德二年(964年),宋攻北汉辽州,辽遣耶律挞烈率兵6万往援,是宋辽之间首次大规模作战。开宝元年(968年)至二年,宋再次攻北汉,辽又出兵援北汉,被宋兵击退。

直至开宝末年,不仅未能灭北汉,反使宋辽间冲突迭起,矛盾日深。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南方统一大局已定,遂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亲率兵攻北汉。先败辽援兵,继灭亡北汉,为进取燕云创造了条件。自此,开始了长达25年余的宋辽之战。

979年,即位不久的宋太宗赵光义决定挥师向北征讨,一举灭掉十国中苟延残喘的北汉。

辽朝援兵失利,导致宋攻破,灭掉北汉。宋太宗认为辽实力不强,不足畏惧,不顾疲劳,决定挟灭北汉之余威兴师征讨辽。

六月,宋太宗亲征,率10万兵意图收回中原,在后晋时期失去的幽云十六州。宋在突破辽在沙河的防线后围幽州,但韩延徽顽强抵抗,宋久攻不下。

此时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率援兵前来,引诱宋北进,大败之于高梁河,宋伤亡惨重,太宗差点被活捉,幸亏杨业赶来救出才得以身免。

九月,耶律贤派兵攻击北宋,在满城之战中战败,次年又在雁门之战败给杨业,而杨业则由此树立了自己“杨无敌”的英名。

但北宋又在冬天的瓦桥关之战中败给辽景宗率领的势力。986年,宋太宗乘辽圣宗刚刚即位之机兵分三路,二次伐辽。北宋东路兵深入,被辽击溃。

辽随即反击其他两路宋兵,收回失地,在陈家谷之战中更是俘虏宿敌杨业,大获全胜。几年后宋太宗因在高梁河得到的箭伤发作而病逝,北宋转为守势。

澶渊之盟

1004年,辽圣宗和萧绰亲征,宋真宗恐惧之下决定逃跑,寇准劝住后才罢休。在寇准的建议下,宋真宗亲自前往河边上的澶州与辽对峙。

萧挞凛被宋射亡,辽士气低落。于是萧绰决定与宋议和,达成澶渊之盟。条约中规定宋辽为兄弟之国,宋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及绢二十万匹,并确定以白沟河为边界。此后宋辽近一百年没有大规模冲突。

辽圣宗病逝后,辽朝日益衰落,此时强大的女真在白山黑水中崛起。

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向辽开战,并很快攻破都城。宋徽宗不顾与辽多年修好,与金签订海上之盟,联金攻辽,但宋的精锐势力被耶律大石歼灭,以北宋的大败结束。

宋的软弱被金发现,为后来的靖难埋下后患。1125年,金太宗攻灭辽朝,随即南下,宋金之战爆发。

金灭辽的十几年大战里,金军战败过么

因枢密院和三衙实现了“发兵之权”和“握兵之重”的分立,“历数百年而无兵患”。以文制武,兵权分立,对消弭二百多年的兵变,保障社会安定,确是起了好作用,但也产生不少流弊,特别是减弱了宋朝的军事能力。
自北宋迄南宋,枢密院制度大体沿袭。南宋初,因军情紧急,往往由宰相兼任御营使、都督或枢密院长官,御营使和都督侵夺了枢密院长官的职权。自宋宁宗开禧年间始,宰相兼任枢密使,“遂为永制”,废除了由宰相和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分掌文武二柄的旧制。
所以机构冗杂使宋朝很难在短时间内调集大量兵马
哪里有农民一起就去招降流民招降这招兵没个身高标准,没个体重要求,没个素质底线的
这就是宋朝垅兵的后果
在说宋朝那会农民一起多
个地都要镇压
兵在多也忙不过来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嘢狐禅9级2009-02-18北宋建国之初,为了避免“五代十国”时“藩镇割据,内乱不止”的情形重演,宋太祖决定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剥夺权利。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了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同年七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但是,三帅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来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他任何官员都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发兵,却不能直接统军,这样就导致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同时,宋朝经常更换统兵将领,以防止军队中出现个人势力。宋朝的兵力部署可谓“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宋朝的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藩兵。禁军是中央军,也是宋朝军队的主力。厢军是各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则是按机关抽调的壮丁。藩兵是防守在边境的非汉民族军队。
北宋中期以后对辽、西夏等国的战争,使得军事费用增加,对统兵将帅限制太多“权任轻而法制密”,将不专兵,动相牵掣,“元戎不知其将校之能否,将校不知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以谦让自任。”[11]和军纪不明使宋军严重缺乏训练,终日“游戏于廛市间,以鬻巧诱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12]“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

女真灭辽的故事 多少人

女真灭辽即金灭辽战争,也就是金辽战争。

【金辽战争】 金辽战争是指中国金朝建立前一年至金朝天会三年(辽国天庆四年至保大五年,1114~1125年),在中国东北部兴起的女真族,起兵反抗直至攻灭辽王朝的战争。

金辽战争之前,女真族原附于辽,受辽统治,并承担着对辽王朝纳贡的义务。但女真族在反辽斗争中逐步强大,直至摆脱辽的统治。建立了金国,并在金辽战争中,连战皆胜,直到灭亡辽朝。相反,辽国面对日益兴盛的金国,在金辽战争中屡战屡败,连连败逃,直至被金朝所灭。在这种强弱转化之势中,辽国所以由强变弱,直至被自己统治的女真政权所灭,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辽王朝的朝政日益腐败,不修武备,府库空虚,军队毫无斗志,无战斗力,在金军的猛烈进攻下,不战自溃。而金国却逐渐形成了以完颜部为核心的强大统一的军事联盟,并在对辽作战中建立起一套具有女真族特色的国家制度,军队也组织严密,战斗力强,特别是反辽斗争适应了当时女真族社会发展的要求,因而在金辽战争中,逐步由弱变强,由受辽统治,到灭亡辽国,并将辽国境土全部纳入金国的版图。

在金辽战争中,完颜阿骨打充分发挥金军骑兵快速机动的优势,主动出击,出奇制胜。在攻克宁江州,大战出河店,攻占黄龙府以及攻占东京、上京、中京和南京的战争中,金军都是主动出击,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多次打败辽军主力。在辽军每战败逃的情况下,金军乘势主动追击,形成咄咄逼人之势,致使辽军不战自溃,连连逃退。在辽军屡屡败北,金军连战皆胜的形势下,金军绐终能抓住战机,乘势攻辽,步步紧逼,逐一夺取辽朝重镇,终于攻灭辽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62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