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郭子仪手握大权,为何从不被皇帝猜忌?只因他从不关家中的大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起郭子仪,都知道他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大将,功臣。安史之乱当中,他更是功勋卓著,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大唐的江山将不复存在。然而,虽然他功高震主,但是他从来没有被人猜忌而败落。下面就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自古以来,任何一个统治者最忌讳的就是功高震主,所以历史上就有很多立了大功,得到了天下百姓的爱戴的忠臣义士,却被皇帝用一些手段除掉了。例如,安史之乱期间李光弼,他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当中立了很多的功,被众多百姓赞颂。
在安史之乱过去之后,皇帝原本应该对他进行论功行赏的,然而,不但没有奖赏他,反而还剥夺了他的军权,让他成为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大臣。从此,他满腔热血却无处挥洒,渐渐地他变的抑郁,最终病死了。
除了李光弼之外,还有很多在安史之乱当中立功的功臣在平定内乱之后就被皇帝过河拆桥的。来瑱他是唐朝的大将,同样也在安史之乱当中做出了贡献,然而后来却因为惹怒了皇帝,就被流放了,最后还被皇帝给杀了。
仆固怀恩,他为了平定内乱,可以说是付出极大,其中更是牺牲了自己很多的家人。然而,在平定内乱之后,他并没有得到重用,反而还不断的被人陷害打压,后来他走投无路,只能起兵造反,最终没能成功,只能客死他乡,留下了一世骂名。
虽然有那么多安史之乱的功臣没能够得到好的下场,但是,却有一个奇葩的人因此得到了很好的重用,并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人就是郭子仪,那么他凭借什么能够得到与其他人不同的待遇了,下面就来讲一讲。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后,不但被皇帝封为了汾阳王,而且还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一时间,朝堂中就有很多嫉妒他的人,虽然有人嫉妒,但是却没有人在朝堂之上构陷于他。原因就在于他不像其他大臣那样紧闭大门,还有守卫。
郭子仪敞开大门,一时间成为了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笑谈。其中有一次郭子仪的下属去他家告别,由于郭子仪家没有通报的规矩,所以他就直接进去了,然后他就看见郭子仪竟然在伺候他的妻子女儿洗漱。后来这件事就在京城传开了,郭子仪也一度被人嘲笑。
郭子仪的儿子们看不下去,就跪求郭子仪关闭大门,不让人随便进出。然而郭子仪却不同意,并且还给他们讲了敞开大门的原因。原来郭子仪一直都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敞开大门是为了得到皇帝完全的信任并且让大臣找不到构陷自己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够平安富贵。
郭子仪给他的儿子们讲过之后,他们也都明白了郭子仪所表达的道理,从此王府的门一直都开着。直到郭子仪年迈时候,汾阳王府一脉都没有败落,依旧辉煌如初,儿孙更是多的认不过来。
就这样,郭子仪敞开大门,巧妙的避免了功高震主的危险,得到了皇帝的信任,郭家得以平安的发展。假设郭子仪像其他人那样紧闭大门,他还能显赫的过完一生吗?
在古时候当时那个战乱的年代,实际上是存在着非常多忠心耿耿的臣子的。特别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对国家的忠心度可见是都是非常高的。我们今天说的就是唐朝的大忠臣郭子仪,因为有了他的存在,平定的唐朝当时很多的叛乱。也为唐朝创造出了一个和平的年代,他跟随过唐朝的三个帝王,但是都表现的非常的忠心,因此帝王都对他非常的信任。
郭子仪刚刚开始的时候,是在唐玄宗底下办事的,那个时候唐朝是盛世的年代,但是的话当时有叛军想要造反。而这个时候郭子仪就站了出来,他带领着军队一路的去平定这些造反的叛军。就是在他英勇的带领下,平定了叛乱,也还给了唐朝一个安宁盛世。后来随着唐玄宗死亡以后,唐肃宗继位之后,郭子仪也一直手握着大权,只要是唐朝有战争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
但是后来由于他手中势力过于强大,唐肃宗听信了别人的谗言,就开始想要测试一下,他是否对自己是真的忠心。而郭子仪这个人也是非常的刚硬的,他当时立即就交出了兵权,并且的话还想要隐退。唐肃宗看到一个臣子这样子做的情况下,就非常的感动,后来的话对郭子仪也是很是重用。
而后来随着唐代宗继位之后,当时虽然是已经平定了叛乱,但是唐朝却是受到了吐蕃的攻击。这个时候郭子仪又一次站了出来,他带领着军队不断地一路抵抗着吐蕃的攻击。并且的话在他英明的带领之下,最后抵御住了吐蕃军队攻的攻击。最后导致唐朝在这次战争取得了胜利。而后来他也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想要退休,但是唐代宗舍不得让他离开,因此最后他还是手握大权坚守岗位。?
郭子仪经历了唐玄、肃、代、德宗四朝,而不是七朝。
郭子仪是唐代社会转型期的传奇式人物。他自青年时以武举从军,掌管禁卫军,到老年时被封为异姓汾阳郡王,八十五岁病逝。其半个世纪出将入相,历保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二历鼎司,两升都座,四作元帅,九年中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福禄寿考,善始善终,可为封建社会一大完人。在伴君如伴虎的年代,他在官场上应对自如,游刃有余,并能秉公办事,大有作为,其本身就是一个谜。
今天,人们在观赏《打金枝》等戏剧时,看到的还只是一个遵纪守法、严明治家、大富大贵的郭子仪形象。而真正感人至深的是,郭子仪作为民族英雄,戡内乱、御外患、平安史、削藩镇,抗击异族分裂,维护华夏统一的辉煌业绩。翻开新、旧唐书正史,这些活生生的场景,历历在目。
公元755年冬,北方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造反,率十五万大军自范阳长驱南下,攻州破县,不到一个月,叛军就攻陷了东都洛阳,不日兵临关下。时任九原(包头)太守郭子仪,上书唐玄宗,潼关只可坚守,不可出击莽战。但此建言末被朝廷采纳,大将哥舒翰率二十万唐军出关会战,结果一败涂地,潼关失守。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充任朔方节度使,高举平叛大旗东讨,他先折贼将周万顷、高秀严,收复云中,首战告捷。接着,又在藁城大败史思明数万之众。
公元757年九月,郭子仪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正帅由太子兼任),统兵十五万,其中有借回纥的骑兵四千,从风翔出发,列阵长安城西沣北之滨,与叛军决战。郭子仪全权指挥,敌以小股部队挑衅,唐前军误冲入其包围圈,形势万分危机。郭子仪悉情应变,出奇兵巧袭敌后阵,并催三军将士浴血奋战,腹背夹击中敌军大乱,被杀六万,生俘两万有余。
残敌星夜逃离长安,郭子仪率部马不停蹄,追敌于潼关,又斩五千余人。遂后,郭子仪在新店(河南陕县西)又大败叛军十五万。至此,关中、河东、河南一带全部光复。郭子仪英勇善战,用兵如神,成了收两京、通关陕的第一人。唐肃宗到灞上劳军,感慨地对郭子仪说:“虽吾国家,实卿再造。”
当时局稍微安定,郭子仪遭谗被罢兵权。公元765年,他回华州老家住闲。唐叛将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聚十万之众入侵关中。很快攻下了泾阳,长安告急。朝廷只得重新起用郭子仪,他临时凑集一万人马,奔赴前线。他仗着过去与回纥的老交情,执意昌险去做说服工作。
结果劝降了回纥,打败了吐蕃,杀敌五万,终于化险为夷。这就是史传“郭令公单骑退回纥”的故事渊源。后来,回纥遭灾,要卖给唐朝一万匹马。唐财力拮据,众臣提出不要。郭子仪从巩固唐回联盟出发,力主促成。并请求朝廷扣除自已一年俸禄,作为买马的资助。
“功盖天下不居功,权倾朝野不弄权”,郭子仪赢得了当朝与后世历代官民的敬重。他平生爱国爱民的英雄事迹,至今还在民间广为流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61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苏定方为什么会变成奸臣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