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庄宪皇后做了25年的太子良娣,死后才被追封为皇后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5 12:08:43

庄宪皇后做了25年的太子良娣,死后才被追封为皇后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她是唐朝皇后,做了25年的太子良娣,死后才被追封为皇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庄宪皇后王氏是唐顺宗李诵的皇后,但是她的晋升之路很坎坷。因为李诵的父亲唐德宗李适的身体太好了,所以李诵足足当了25年的太子才得以登基,而作为李诵的妻子,王氏自然也当了25年的太子良娣。在唐德宗去世后,李诵继位成为唐顺宗,然而登基没多久,李诵就中风瘫痪了,没有办法册立皇后。仅7个月,李诵就被迫禅位给儿子李纯,自己做太上皇,而王氏直接就从太子良娣被封为太皇太后。后来在王氏死后,李纯才将她追封为“庄宪皇后”。从这件事中,我终于可以知道为什么古代有的太子明明已经有了储君之位,却还是会谋反了。原来无论是太子还是太子妃,想要成为天下最尊贵的人,甭管有没有才干,首先第一要素是身体要好,寿命要长,至少要熬得过皇帝,否则就会像李诵和王氏这样,当了25年的太子和太子妃,登基没多久直接变成了太上皇后太皇太后。

庄宪皇后王氏的身世是很显赫,我们都知道东晋时期琅琊王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人才辈出,而庄宪皇后的先祖正是出自琅琊王氏的旁系,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身世,王氏后面才能被选入宫。庄宪皇后王氏是琅琊郡临沂人,她的父亲王子颜曾任金紫光禄大夫。庄宪皇后若是出自这样的大家,那么教养必定不会差到哪里去。现在我们常常会在电视剧中看到一些皇族女子,千金小姐胸无点墨,行事跋扈,从而被误导,以为古代权贵家的小姐都是嚣张霸道的。事实正相反,庄宪皇后出生于官宦之家,也算是书香门第,其父亲是很注重培养她各方面的能力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家风,使得庄宪皇后王氏后来长成了一个知情识趣,端庄大方,很有大家风范的大家闺秀。

王氏长相姣好,又蕙质兰心,于是年纪轻轻就以良家子的身份被挑选入宫。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王氏入宫要服侍的人不是唐顺宗李诵,而是唐顺宗的爷爷唐代宗。她刚入宫时,唐代宗就封她为才人,但是此时的王氏才13岁,实在太小了,唐代宗见她性情温和,便将她赐给了自己的孙子,也就是后来的唐顺宗李诵。不得不说,唐代宗的做法是很正确的,一来王氏与李诵年龄相仿,两人更适合在一起。二来王氏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姑娘,后来李诵在中风后深陷险境却能保住太子之位,这其中王氏出了不少的力。王氏虽然性情温和,但并不死板,不会过于恪守礼仪,再加上夫妻两个都很喜欢诗词音律,因此志趣相投,很快就如胶似漆了。公元778年,王氏为李诵生了个儿子李纯,也就是后来的唐宪宗。

王氏一开始嫁给李诵是当孺人,后来李诵成了太子,她才升为太子良娣。当时的太子妃是萧氏,但是因为萧氏的母亲得罪了皇帝,后来就被皇帝趁李诵不在时杀了。这之后李诵曾多次要将王氏立为太子妃,但都被王氏拒绝了。如果不出意外,那么李诵的前景是很明朗的,即在父亲唐德宗去世后继位当皇帝。不过,别家太子的皇帝之路受阻都是因为太子之位被兄弟或后宫妃子所觊觎,到了李诵这里,阻止他成为皇帝的原因竟然是父亲唐德宗身体太好了。因为唐德宗身体好,寿命长,所以李诵当了整整25年的太子,而王氏则整整当了25年的太子良娣。也许是心中忧虑过多,还没等到继位,李诵就先病倒了,瘫痪在床。这下一股新的危机就慢慢滋生了,一个瘫痪的太子,怎么当皇帝呢?

此时的李诵应该是绝望的,因为他也知道一个瘫痪的太子是无法掌管这个天下的。就在太子府上下一片灰暗的时候,关键时刻确实太子良娣,也就是后来的庄宪皇后站了出来,给了李诵希望。她很聪明,在李诵生病后只做3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亲自照顾太子,不让别人有机会趁机陷害或杀死太子,同时稳住太子府中的人心,避免府中传出谣言。第二件事就是每天早上都去给皇帝汇报太子的病情,让皇帝能直接知道太子的情况,不会被有心人蛊惑,从而影响了太子在皇帝心中的储君形象。第三件事就是让儿子李纯多与朝中大臣走动往来,拉拢大臣们的心,以获得大臣们的支持,而在王氏的冷静处理下,李诵的太子之位竟然奇迹般地没有被废,反而顺利登基了。

但是李诵登基成为唐顺宗后,病并没有好,反而日渐加重,到了口不能言的地步,而王氏并没有嫌弃他,反而一如既往地亲自照顾他。唐顺宗本来是想册立王氏为皇后的,可惜他行动不便,说话都困难,仅在位7个月,他就不得不把帝位禅让给儿子李纯,自己被尊为太上皇,而王氏则从太子良娣直接被尊为太皇太后。在唐顺宗死后,唐宪宗李纯因为迫于群臣的压力,不得不将王氏迁出宫外养着,因为对母亲心有愧疚,于是唐宪宗在王氏死后,将她追封为“庄宪皇后”,并遵从她的遗嘱将她和唐顺宗合葬在一起。

在我看来,庄宪皇后无疑是个很沉得住气也很有才干的女人。一般的女子可能无法忍受做25年的太子良娣,就算暂时当不上皇后,可能也要当上太子妃。但是庄宪皇后王氏在这25年里没有生过其他野心,始终都以太子良娣的身份陪伴在李诵身边,而没有唆使鼓动他去篡位。其二,在李诵瘫痪之后,庄宪皇后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一边悉心照顾李诵,一边把他打点好一切,从太子府,到皇帝,再到朝中,最后保住了丈夫的太子之位,助他成功登基。从这些举动都可以知道庄宪皇后是个很有政治能力的人,但难能可贵的是,在李诵当上皇帝后,她依然像从前那样照顾他,没有取而代之的念头。所以说,庄宪皇后是担得起这个皇后之名的。

顺治孝献皇后,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

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 董鄂妃,满旗,比顺治晚一年出生,鄂硕之女,祖籍辽宁。顺治十年,即十五岁时为待选秀女,当时嫁给皇太极十一子和硕贝勒博穆博果尔(时十三岁)。三年后,博果尔就死了,不久,董鄂妃奉诏入宫,立为贤妃,不久封为贵妃。至于博果尔为何十六岁就早早夭亡,其中发生了什么事,各类清史均未提及。

传教士汤若望在他的著作中却写道:“当时顺治皇帝疯狂地爱上了一名军人的妻子,不可抑制。这名军人得知后,十分愤怒,与顺治起了争执,顺治打了他一个耳光。后来,这名军人就死了,军人的妻子进了宫,册封为妃,后又立为贤妃。”显然,这名军人即是博果尔。当时,只有册封皇后时才立诏书,宣布普天同庆并大赦天下,但册封董鄂妃时全用上了这些礼节,可见顺治对董鄂妃的重视与珍爱了。

顺治十四年,董鄂妃入宫不久,就产下顺治第四子,和硕荣贝勒,然而,厄运也随之而来。顺治父亲皇太极的五名皇后和妃子都来自蒙古,孝庄也不例外。她为顺治选的第一位皇后是自己的侄女,后来于顺治十年被贬为静妃。不久,孝庄的侄孙女入主东宫,但显然不得顺治欢心。董鄂妃当时地位仅次于皇后,却是满人,这触怒了孝庄。

董鄂妃分娩后不久,孝庄即召董鄂妃去南苑服侍,董鄂妃只得拖着虚弱的身体前去。谁知,又传来了她那不足三百天的孩子夭亡的噩耗,从此一病不起,拖了三年,于顺治十七年病逝。董鄂妃死后,顺治追封其为皇后,出殡后,顺治就接受了剃度。

为顺治剃度的高僧被捆绑着送至孝庄面前,即将被烧死,忽然传来了顺治已蓄发的上谕。顺治被迫重登宝座,却于顺治十八年正月驾崩,死因为天花,距董鄂妃逝世才三个月。

扩展资料:

董鄂妃的身后殊荣:

顺治帝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后降为侧妃。另一位就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年十四,聘为妃。六月,册为皇后。帝王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是真正让顺治视为红颜知己还是董鄂氏,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董鄂妃

顺治和董鄂妃的故事 董鄂妃不但姿容绝代、才华出众,美而贤,聪慧能文,而且品行清丽脱俗,善解人意。董鄂妃时常陪伴在顺治的身边。

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他们的真挚感情,并非卿卿我我的小夫妻,他们情投意合,相得益彰。淑德彰闻,温惠端敬是对董鄂妃最好的评价。

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22岁。顺治悲恸欲绝,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顺治追封为董鄂妃为皇后,以示褒崇。

顺治为其辍朝四个月,按照礼制,皇后去世辍朝时间也仅仅是五天,为皇贵妃去世而这样的辍朝时间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扩展资料:

董鄂氏的早逝,顺治使看破红尘,万念俱灰。他便产生悲观厌世,企望遁入空门,以求精神上的解脱。他曾命高僧茆(máo)溪森为其削发剃度,决心出家。

孝庄皇太后百般劝解,命人急召高僧大觉禅师玉林琇抵京,玉林琇劝阻了顺治帝削发为僧。顺治从此一蹶不振,终日郁郁寡欢。

这位身体素质本来就十分羸弱的皇帝更加虚弱,结果,在爱妃董鄂氏死后仅半年就染上天花,不久便死在养心殿,追随著他的爱妃而去了,时年24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董鄂妃

顺治帝怎样与董鄂妃认识的 史书并未记载顺治帝如何与董鄂妃相识,只记载了她成为顺治帝妃子,并十分得顺治宠爱。

董鄂氏为八旗著姓(满语中意思为一种生长在水边的美丽小草),清崇德四年(1639年)出生,董鄂氏是满洲正白旗人,她的父亲鄂硕是正白旗的军官,顺治二年以后,鄂硕随军南征,此后的五六年间,都在苏州、杭州、湖州一带驻扎,这使得他的子女自幼受到江南汉族文化的影响和熏染,对孩子们的一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董鄂氏天资聪慧,好读史书,精书法,有一种独特的风韵温柔而善解人意的娴静气质美,而且悟性极高。董鄂氏的才学在当时入关之初的满洲世家女中,可谓是寥若晨星,已经熟读经史子集的少年天子,又焉能寻觅到知音,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董鄂氏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

扩展资料:

董鄂妃的身后殊荣:

顺治帝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后降为侧妃。另一位就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年十四,聘为妃。六月,册为皇后。帝王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是真正让顺治视为红颜知己还是董鄂氏,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董鄂妃

顺治为什么喜欢董鄂妃 因为顺治和董鄂妃之间有爱情啊。顺治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少年天子,相貌堂堂,喜欢汉文化,举手投足之间温文尔雅,董鄂妃喜好读史书,擅长书法,因此,董鄂氏像汉女一样温文尔雅,有股知性美,俩人互相吸引,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所以顺治喜欢董鄂妃。

说到皇帝对女人的宠爱,一般人就会想到这女人定是美若天仙,而在野史笔记的描述中,董鄂氏也确实是美丽动人。只是,董鄂氏究竟长得什么样,已不得而知,但考虑到旗人家的女孩,都得先参加选秀,落选后才能嫁人,那么,顺治和董鄂氏第一次见面应该是在选秀中。

而董鄂氏的落选,说明她的相貌并不是特别出众,毕竟那时的顺治还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少年天子,与其他年轻的满洲贵族一样,美色才是他对异性关注的重点。当然,人都会变,比如顺治。作为清朝入关后第一个皇帝,身在北京的顺治,慢慢对汉文化产生了兴趣,开始学汉语,读汉学的经史子集。

书读多了,也就慢慢有了精神上的追求,顺治对他身边那些满蒙出身、又不读书的女人,也就愈发看不上眼。尤其是他的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女人虽然已美艳著称,但在顺治眼中,她自私、善妒又爱慕虚荣,他们之间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而博尔济吉特氏虽然是孝庄的亲侄女,但眼见着顺治心意已决,而这个侄女也确实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孝庄最终同意废后。只是,孝庄给顺治选的第二个皇后,是她的侄孙女,又是一个从来不读书的女人,顺治的失望也就可想而知了。

实际上,这一切根源在孝庄。大草原出身的孝庄对汉文化并无好感,对顺治读各种经典本就是反对的,在此影响下,能入孝庄法眼的女人,大体上是什么样子,大家也就能想象的到了。也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渴望红颜知己的顺治,在命妇更番入侍后妃时,偶然撞见了董鄂氏。

具体情节虽已不得而知,但董鄂氏从小就随父亲驻在苏杭一带,还喜好读史书,擅长书法,因此,董鄂氏像汉女一样温文尔雅,这股知性美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顺治。而读过书的顺治,谈吐必定不凡,很可能也一下子吸引住了董鄂氏。

毕竟据汤若望记载,董鄂氏的丈夫是个武夫,夫妻之间怕是没什么共同语言,而读过书的董鄂氏也会有精神上的追求。所以,两个渴望知己的人擦出了火花,精神上的追求,让两人成为了情投意合的有情人。而董鄂氏入宫后,也没让顺治失望,她的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成为顺治最好的精神慰藉,顺治对董鄂氏也就愈发的宠爱。

不过,天不遂人愿,这段感情最终以董鄂氏早逝、顺治得天花而死告终,成为让后人扼腕的爱情故事。

扩展资料: 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

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清代少见。其父亦进三等伯,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后追封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不附帝谥,是中国最后一位独立谥号的皇后),史称孝献端敬皇后。清代唯一一位董鄂氏皇后(追封)。

参考资料:董鄂妃-百度百科 清朝顺治年间,董鄂妃到底是怎么死的? 你说的三种都不是,是因为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

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扩展资料:

《清史稿·后妃传》对董鄂妃有如下记述:“董鄂氏,内大臣鄂硕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三宫,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为皇贵妃,行册立礼,颁赦。孝献端敬皇后(1638年-1660年),人称董鄂妃,内大臣鄂硕之女。顺治帝皇四子和硕荣亲王生母。

顺治十三年八月入宫,封贤妃,十二月晋封为皇贵妃。顺治十七年病逝于承干宫,年仅22岁。死后追封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参考资料:孝献皇后_百度百科

顺治有许多妃子,为何独宠董鄂妃? 顺治帝独宠董鄂妃的一个原因,肯定就是因为爱情,如果两个人不是真心相爱的话,顺治帝又怎么敢违抗孝庄皇后的命令。因为董鄂妃,顺治帝做了太多出格的事情,可以说董鄂妃虽然不是皇后,但地位更甚皇后。

顺治帝之所以如此喜欢董鄂妃,是因为他们两个在第一次相见的时候,顺治帝就已经爱上了董鄂妃,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虽然董鄂妃的身份不是那么尊贵,但是顺治帝并不计较,他给了董鄂妃皇后的规格。即便这一点孝庄皇后,看了非常不高兴,但是顺治帝还是照样做了。

众所周知孝庄皇后是一个比较厉害的角色,那时候基本上都是由孝庄皇后说了算,顺治帝根本没有多少权力,但是依然给了董鄂妃最大的纳娶排场。从这一点上我们足以看出他们俩之前的爱情。很可能还有一点是因为顺治帝年轻气盛,有点反叛的意思在里面。所以他要忤逆孝庄皇后的意思,喜欢董鄂妃。 综上所述,我觉得顺治帝之所以如此宠爱董鄂妃,是因为爱情的原因,如果两个人之间没有爱情,顺治帝根本不敢去违抗孝庄皇后的命令。要知道孝庄皇后非常不满董鄂妃的身份,因为她虽然不是皇后,却有着皇后的规格。在这一点上,后宫是非常忌讳的,因此董鄂妃才会如此早逝,顺治帝也是因为董鄂妃的离去,才在董鄂妃离去了三个月后死亡,这就是爱情吧。

顺治有多爱董鄂妃?越详细越好!! 董鄂妃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福临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

这样的升迁速度,历史上十分罕见。十二月初六日,福临还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按照册封皇后的大礼颁恩诏大赦天下。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诏书》。按常规,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的大礼上,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

董鄂妃享受到这种特殊礼遇,表明她得到了顺治不同寻常的宠爱。顺治十四年(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十分欣喜,颁诏天下“此乃朕第一子”,对这个孩子的待遇如同嫡出,大有册封太子之意。

然而这个孩子生下不到三个月就夭折了,顺治下令追封其为和硕荣亲王,为他修建了高规模园寝。

董鄂妃本来就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从此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22岁。

扩展资料:

顺治帝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后降为侧妃。另一位就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年十四,聘为妃。六月,册为皇后。

帝王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是真正让顺治视为红颜知己还是董鄂氏,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

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董鄂氏去世后,顺治为其辍朝四个月,按照礼制,皇贵妃去世辍朝时间也仅仅是五天,为皇贵妃去世而这样的辍朝时间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无法被超越的。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二十七日,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梓宫从皇宫奉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

这在有清一代,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后丧事中也未见过。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梓宫移到景山以后,顺治为她举办了大规模的水陆道场,请108名僧人诵经祈福超度亡魂。

十月初八日,顺治皇帝第五次亲临寿椿殿,为后断七。当年十一月,顺治皇帝以董鄂氏的遗愿,下令停止下年秋决。

还在顺治十七年十一月初八西苑广济两山同时举行孝献皇后仙驭道场继续为逝者超度祈福,

清制中平时皇帝批奏章用朱笔,遇有皇帝或者太后去世时改用蓝笔,过27天后,再用朱笔。而孝献皇后董鄂氏之丧,顺治帝用蓝笔批奏章,从八月到十二月,竟长达4个月之久。

为了彰显孝献皇后董鄂氏的贤德、美言、嘉行,顺治命大学士金之俊撰写《孝献皇后传》,又令内阁学士胡兆龙、王熙编写《孝献皇后语录》。

顺治亲自动笔,饱含深情地撰写了《孝献皇后行状》,以大量的追悼孝献皇后董鄂氏的《御制哀册》、《御制行状》的具体实例,展现了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的美言、嘉行、贤德,洋洋达四千言,内容十分丰富。

顺治对董鄂氏的丧礼大操大办也明知违背她的意愿,但他无法自制,似乎只有如此表示对董鄂氏生前没有晋升皇后的深深遗憾和怀念

在孝献皇后董鄂氏薨逝后仅半年,顺治帝染上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当时正直元旦,无论宫中与民间都张灯结彩准备欢度新年,就在这时皇帝病重的消息从宫中传出。

在钦定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即位、口述遗诏后,顺治皇帝于正月初七日半夜崩于养心殿,时年二十四岁。

清康熙二年,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一起与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合葬于清东陵中的孝陵。

在清东陵中顺治的地宫是惟一没有被盗过的,她与他在身后的确得到了长久的宁静。

问唐朝所有皇帝,皇后。

主条目:唐朝君主列表和唐朝皇帝世系图
唐朝和武周(618年-907年)
唐朝(武周前)(618年—690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武德 618年-626年[注 18] 献陵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626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 贞观 627年-649年[注 19] 昭陵
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 永徽 650年-655年
显庆 656年-661年
龙朔 661年-663年
麟德 664年-665年
乾封 666年-668年
总章 668年-670年
咸亨 670年-674年
上元 674年-676年
仪凤 676年-679年
调露 679年-680年
永隆 680年-681年
开耀 681年-682年
永淳 682年-683年
弘道 683年 乾陵
中宗
(被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6日 嗣圣 684年 定陵
睿宗
(被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年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 文明 684年
光宅 684年
垂拱 685年-688年
永昌 689年
载初 690年 桥陵
武周(690年-705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则天顺圣皇后 武曌 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3日 天授 690年-692年
如意 692年
长寿 692年-694年
延载 694年
证圣 695年
天册万岁 695年
万岁登封 696年
万岁通天 696年-697年
神功 697年
圣历 698年-700年
久视 700年-701年
大足 701年
长安 701年-705年
乾陵
唐朝(武周后)(705年-907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中宗
(复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705年2月23日-710年7月3日 神龙 705年-707年
景龙 707年-710年 定陵
恭宗
殇皇帝 李重茂 710年7月8日-710年7月25日 唐隆 710年
睿宗
(复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710年7月25日-712年9月8日 景云 710年-712年
太极 712年
延和 712年 桥陵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年9月8日-756年8月12日 先天 712年-713年
开元 713年-741年
天宝 742年-756年 泰陵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年8月12日-762年5月15日 至德 756年-758年
乾元 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宝应 762年-763年[注 20] 建陵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年5月18日-779年6月10日 宝应 762年-763年
广德 763年-764年
永泰 765年-766年
大历 766年-779年 元陵
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 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 建中 780年-783年
兴元 784年
贞元 785年-805年 崇陵
顺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年2月28日-805年9月5日 永贞 805年 丰陵
宪宗 圣神章武孝皇帝 李纯 805年9月5日-820年 元和 806年-820年[注 21] 景陵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0年2月20日-824年2月25日 长庆 821年-824年[注 22] 光陵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年2月29日-827年1月9日 宝历 825年-827年[注 23] 庄陵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7年1月13日-840年2月10日 宝历 825年-827年
大和 827年-835年
开成 836年-840年[注 24] 章陵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0年2月10日-846年4月22日 会昌 841年-846年[注 25] 端陵
宣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忱 846年4月22日-859年9月10日 大中 847年-860年[注 26] 贞陵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年9月10日-873年8月15日 咸通 860年-874年[注 27] 简陵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年8月15日-888年6月19日 乾符 874年-879年
广明 880年-881年
中和 881年-885年
光启 885年-888年
文德 888年 [注 28] 靖陵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888年6月21日-904年9月22日 龙纪 889年
大顺 890年-891年
景福 892年-893年
乾宁 894年-898年
光化 898年-901年
天复 901年-904年
天祐 904年 [注 29]
无[注 30] 哀皇帝
(后梁太祖谥)
昭宣光烈孝皇帝
(后唐庄宗追谥) 李柷 904年9月26日-907年6月1日 天祐 904年-907年
前任:
元贞皇后独孤氏 唐朝追封皇后
618年追谥 继任:
文德皇后长孙氏
显示▼隐藏▲






唐朝皇后(附大燕皇后、大齐皇后、武周追封皇后及追封、尊封皇后)

唐朝皇后
唐太宗
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

唐高宗
皇后王氏# - 则天顺圣皇后武瞾

唐中宗
皇后韦氏#

唐睿宗
肃明顺圣皇后刘氏~

唐中宗
皇后韦氏#

唐殇帝
皇后陆氏

唐玄宗
皇后王氏~

唐肃宗
皇后张氏#

唐德宗
昭德顺圣皇后王氏

唐昭宗
积善太后何氏#

追封皇后
唐先天太上皇
先天太后益寿氏

唐献祖
宣献皇后张氏

唐懿祖
光懿皇后贾氏

唐太祖
景烈皇后梁氏

唐世祖
元贞皇后独孤氏

唐高祖
太穆皇后窦氏

唐义宗
哀皇后裴氏

唐中宗
和思皇后赵氏

唐睿宗
昭成皇后窦氏

唐让帝
恭皇后元氏

唐玄宗
贞顺皇后武氏# - 元献皇后杨氏

唐奉天帝
恭应皇后窦氏

唐肃宗
章敬皇后吴氏

唐承天帝
恭顺皇后张氏

唐代宗
贞懿皇后独孤氏 - 睿真皇后沈氏

唐顺宗
庄宪皇后王氏

唐宪宗
懿安皇后郭氏 - 孝明皇后郑氏

唐穆宗
恭僖皇后王氏 - 贞献皇后萧氏 - 宣懿皇后韦氏

唐宣宗
元昭皇后晁氏

唐懿宗
惠安皇后王氏 - 恭宪皇后王氏

武周追封皇后
周始祖
文定皇后太姒

周睿祖
康惠皇后姜氏

周严祖
成庄皇后裴氏

周肃祖
章敬皇后刘氏

周烈祖
昭安皇后宋氏

周显祖
文穆皇后赵氏

周太祖
孝明高皇后杨氏


玉京太后涂山氏

大燕皇后
燕光烈帝
皇后段氏

大圣周帝
皇后辛氏

大燕追封皇后
燕光烈帝
哀皇后康氏

大齐皇后
黄巢
皇后曹氏

其他皇帝正室
唐兴圣帝
夫人辛氏 - 王太后尹氏

唐肃宗
太子妃韦氏

唐代宗
广平郡王妃崔氏

唐顺宗
惠太子妃萧氏

周太祖
夫人相里氏

其他皇帝生母
(列出帝王为子)
唐德明帝
女修

唐奉天帝
刘华妃

唐承天帝
张宫人

燕光烈帝
夫人阿史德氏

注:#者为生前被废或身后被剥夺皇后资格。~者为生前被废、身后再追封为皇后。

唐朝王皇后怎么死的

你问的是哪个王皇后?
唐朝一共四个活着的王皇后,却有两个都是被废幽死的。
而这被废的两个都悲催的遇到了姓武的,惨遭悲剧。
第一是高宗废后王氏,第二个是玄宗废后王氏,二人都是被废而死。
应该说高宗废后最惨,是被武则天迫害而死。

第三位王皇后是德宗皇后,被册立当天就驾崩了,也挺悲剧的。
第四位王皇后是顺宗皇后,丈夫登基没几天就被迫退位,她还没被册封就成了太上皇后,正常死亡的。

下面史料来自旧唐书后妃列传

高宗废后王氏,并州祁人也。
父仁祐,贞观中罗山令。同安长公主,即后之从祖母也。
·····永徽六年十月,废后及萧良娣皆为庶人,囚之别院。
武昭仪令人皆缢杀之。后母柳氏、兄尚衣奉御全信及萧氏兄弟,并配流岭外。
遂立昭仪为皇后。
寻又追改后姓为蟒氏,萧良娣为枭氏。
·····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萧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于酒甕中,曰:“令此二妪骨醉!”
【【数日而卒】】。
中宗即位,复后姓为王氏,枭氏还为萧氏。

玄宗废后王氏,同州下邽人,梁冀州刺史神念之后。
上为临淄王时,纳后为妃。
上将起事,颇预密谋,赞成大业。
先天元年,为皇后,以父仁皎为太仆卿,累加开府仪同三司、邠国公。
后兄守一以后无子,常惧有废立,导以符厌之事。
有左道僧明悟为祭南北斗,刻霹雳木,书天地字及上讳,合而佩之,且祝曰:“佩此有子,当与则天皇后为比。”
事发,上亲究之,皆验。
开元十二年秋七月己卯,下制曰:“皇后王氏,天命不祐,华而不实。造起狱讼,朋扇朝廷,见无将之心,有可讳之恶。焉得敬承宗庙,母仪天下?可废为庶人,别院安置。刑于家室,有愧昔王,为国大计,盖非获已。”
守一赐死。
【【其年十月,庶人卒,以一品礼葬于无相寺。】】
宝应元年,雪免,复尊为皇后。

德宗昭德皇后王氏,父遇,官至秘书监。
德宗为鲁王时,纳后为嫔。
上元二年,生顺宗皇帝,特承宠异。
德宗即位,册为淑妃。
【【贞元二年,妃病。十一月甲午,册为皇后,是日崩于两仪殿。】】
临毕,素服视事。既大殓成服,百僚服三日而释,用晋文明后崩天下发哀三日止之义,上服凡七日而释。
谥曰昭德。

顺宗庄宪皇后王氏,琅邪人。
曾祖思敬,试太子宾客;祖难得,赠潞州都督,封琅邪郡公;父颜,金紫光禄大夫、卫尉卿。
后幼以良家子选入宫为才人,顺宗在籓时,代宗以才人赐之,时年十三。
大历十三年,生宪宗皇帝,立为宣王孺人。
顺宗升储,册为良娣。
后言容恭谨,宫中称其德行。
顺宗即位,疾恙未平,后供侍医药,不离左右。
属帝不能言,册礼将行复止。
及永贞内禅,册为太上皇后。
元和元年正月,顺宗晏驾,五月,尊太上皇后为皇太后,册礼毕,宪宗御紫宸殿宣赦。
太后居兴庆宫。
后性仁和恭逊,深抑外戚,无丝毫假贷,训厉内职,有母仪之风焉。
【【元和十一年三月,崩于南内之咸宁殿,谥曰庄宪皇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60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