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邦为什么不派韩信出兵匈奴而是选择自己御驾亲征

众妙之门 2023-07-05 12:07:23

刘邦为什么不派韩信出兵匈奴而是选择自己御驾亲征

西汉开国大将军、楚王韩信被汉高祖刘邦以莫须有的罪名擒获后,便将其贬为淮阴侯,软禁在京师洛阳。像韩信这样的人,你不让他发挥才能打仗治国,却成天把他憋在屋里,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会出问题,所以他日夜怨望、称病不朝,天天在家里发牢骚,大家都躲得他远远的,恶性循环之下,他一天比一天抑郁。

这一抑郁,就是足足九个月,抑郁的足以把人逼疯的九个月。

这九个月,淮阴侯除了随高祖入关至秦朝旧都栎阳,啥事也没干,他就像一具行尸走肉,在尘世中飘来飘去,徒有头脑躯壳,灵魂却没有一点重量。

而在这个时候,北边儿出大事了,公元前201年九月,高祖紧急将淮阴侯召入栎阳宫中议事,淮阴侯重入庙堂,百感交集,恍如隔世。

原来,匈奴人又开始嚣张了。

二十多年前还是秦始皇的时候,匈奴人曾在他们的首领头曼单于的带领下南侵河套地,结果被秦国名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一顿胖揍,不得已远遁大漠,十余年不敢南下而牧马,直到楚汉相争,天下大坏,头曼的儿子冒顿单于趁机一统北方草原,重占河套草原,到了公元前201年,他的国土范围甚至已远达天山及贝加尔湖,近至雁门晋北,疆域东西一万四千里,南北七千里;军队规模更是达到四十万之众,且全都是骑兵,这是一个让高祖难以安枕的可怕势力,更是一股足以覆灭整个大汉帝国的强大力量。

基于此,高祖将能征善战的韩王信调迁到了太原以北的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以太原郡三十一县为其封国。一则因为故韩地地处京畿重地和洛阳、荥阳、宛县、淮阳等山川险要之间,地理位置太紧要,实不宜封王;二则也可借助韩王信的兵马来防备匈奴大军南下。

这本是个一举两得的良策,然而刘邦错了,大错特错,他错就错在把一只狼送进了狼群之中,结果只能让狼群多一只狼而已。

公元前201年秋,匈奴大军在马邑将韩王信重重包围。韩王信见匈奴势大,便想求和,但高祖却不想求和,他还想在异族面前展示一下新兴大汉的威力,以震慑蛮夷,巩固北方国防,所以一面急派大军前往救援,一面写信叱责韩王信,说他跟匈奴勾三搭四乃通敌之举。韩王信前有匈奴之大兵,后有高祖之疑忌,再加上淮阴侯的前车之鉴、以及被强行北迁的怨恨,他一发狠竟举军投降了匈奴。冒顿于是让韩王信当带路党,领兵与匈奴左右贤王共同南下,进攻太原。

九月,太原城失守。韩王信乃以太原为根据地,继续向南扩张,一直打到了上党郡的铜鞮(今山西沁县),南距洛阳只有两百多公里,这可是大大的不妙,大汉危矣!

光是一个匈奴,大汉不会危矣,虽然匈奴有骑兵四十万,比巅峰时的西楚骑兵还多三十万,但匈奴对汉朝并没有领土野心,最差也可以用子女财帛来解决。但问题是,现在野心勃勃的韩王信跟匈奴联手了,这家伙若是膨胀起来,岂不又是一个石敬瑭?

所以,高祖决定倾全国之兵,跟韩王信及匈奴人来场硬仗,把韩王信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给砍了,把匈奴人再次赶回大漠去!

这是当时亚洲最强大的两个民族之间的决定性战役,高祖不敢怠慢,他把淮阴侯叫来,就是为了听听他的意见。

淮阴侯静静的听完刘邦的战情介绍后,终于难忍心中激动,他刷的一下站了起来,大叫道:“臣闻匈奴有控弦三十余万,请陛下予臣三十万军,一月之内,臣定献冒顿之首于麾下。”

淮阴侯太开心了,他只觉自己那已如死灰般的灵魂重新被一缕晨光点亮,冷冻凝冰的血管中如万流奔涌,那是久违了的热血,那种感觉,就像冬眠千年的躯壳再次被唤醒,白茫茫的世界又有了春的颜色。

——太好了,本以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天下既定,我韩信这辈子也就玩完了,没想到北方还有这么强大的异族在等着我呢!帝国面临新的大敌,我韩大将军又可以再度出山了!嗯,匈奴人都是骑兵,最擅野战,与项羽的作战风格有点类似,但项军是敢打敢冲,匈奴却是更加灵活更加飘忽,我该如何应对呢?淮阴侯心中甚至已经开始偷偷考虑作战计划了。

淮阴侯太天真了,刘邦好不容易夺了他的兵权,岂有再予之乎?要是两个韩信在北方联起手来,与匈奴连成一片,我大汉就完了,这不是搬大石再砸一次自己的脚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果然,只见高祖愕然道:“淮阴侯称病已久,难堪战事,岂可为帅北征?公休矣!”

淮阴侯眼中的光芒顿时散去,像个泄了气的皮球般坐了下来,垂头不语。高祖果然不肯让他出征,他早该想到了。

我有时在想,若刘邦真让韩信挂帅出征匈奴,历史大势会走向哪里,这倒是一个很有趣的课题,是匈奴远遁?是韩信反叛,还是兵仙的传奇就此终结?这当真让人浮想联翩啊…

为什么刘邦要经常自己带兵亲征,而朱元璋却大多坐镇后方指挥?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从底层起家,刘邦最早是个泗水小亭长,朱元璋则只是个平民百姓。开创霸业的路上有无数艰难险阻,因为刘邦和朱元璋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所有的一切都要亲自来做。

在统一的路上,他们必须亲自带兵,或许他们身负主角光环,但他们自身并不清楚。只是刘邦在称帝后也经常需要御驾亲征,而朱元璋在称帝后,基本都在京城坐镇,出征则交给了将领,这其中原因是什么呢?


一、刘邦的统一之路借力较多

项羽、刘邦灭秦之后,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王,刘邦是为汉王,英布为九江王、田都为齐王等等。虽说当时项羽实力最强,但如果能联合众诸侯王的的力量,刘邦的胜算更大。

公元前205年,刘邦以项羽杀害楚怀王为借口,号召天下诸侯王征讨之。随即很多诸侯响应了刘邦,准备一同征讨项羽,这其中就有韩王信、魏王豹、常山王张耳等诸侯王。这次彭城之战刘邦输得很惨,但如果没有这些诸侯王的配合,刘邦或许会更惨。

公元前203年,刘邦采纳陈平、张良的计策,撕毁和项羽的盟约,同韩信、彭越一起合围项羽,这就是著名的垓下之围。韩信本就是在刘邦处起家,彭越也是刘邦盟友,而此次韩信和彭越并未按照约定出兵。


史料记载:

“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

韩信的事业主要依靠刘邦的平台,不过以当时的韩信的实力,完全有可能独自为战,而彭越虽说已经投靠了刘邦,但还是有些摇摆不定。于是刘邦只得提前说好战后分成,换言之,事成之后韩信、彭越都将获得大量封地,这才打动了韩信和彭越,同刘邦一起出兵。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大家出来混也就是图个富贵,没有好处谁愿意给你冒风险。由于彭越、韩信等诸侯的加入,才把项羽围死在垓下,以刘邦本部的实力,很难完全覆灭项羽。所以说刘邦和朱元璋还是有所不同的,刘邦经常要借助盟友的力量,然而朱元璋基本上全是靠他自己。

刘邦终归还是登上了皇位,但那些异姓诸侯王便成了国家的隐患和威胁,这回帮手成了敌人,那么刘邦只得御驾亲征。


二、刘邦忌惮韩信的才能

韩信是刘邦手下头号战将,韩信曾经投靠项羽,并没有得到重用,才投奔了刘邦,在萧何的帮助下,成为大将军,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正是有韩信的帮助,刘邦才能成就大业,在刘邦统一的道路上,韩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羽把刘邦封到了蜀地,对此刘邦颇为不满,毕竟当时约定的是谁先入咸阳谁称王。只是项羽并没有落实,奈何技不如人,刘邦只能忍了。蜀地有天险做屏障,安全系数挺高,但刘邦的志向是征伐天下,就在这个时候上天给刘邦送来了韩信。

史料记载: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

这位史上最强的军事奇才,不仅成功把汉军带了出来,还用计策平定了三秦地区,那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韩信命樊哙修补入蜀栈道,暗地中令部队从陈仓道出兵,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占据关中大部分地区。


从此之后韩信的战力愈发强悍,平灭魏国、攻取赵国,攻必取战必克,天下已无人是他韩信的对手。刘邦起初是非常兴奋的,韩信这种人才可遇而不求,但随着韩信战功的积累,刘邦对其忌惮也越发深刻。

韩信为人野心很大,并且极其擅于带兵,如果韩信自立为王,他刘邦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刘邦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史料记载:

“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脩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

公元前204年,刘邦直接跑到了赵国军营,自称汉王使者。当时张耳、韩信还没有起来,刘邦就直接进去夺走了韩信的兵符,由此可见,刘邦对韩信已经不再信任。如果刘邦对韩信绝对信任,而韩信也能真心实意帮刘邦统帅三军,那之后的战事刘邦大可不必亲临战阵。

事实上,韩信也有不小的野心,而刘邦疑心也很重,命中注定这两人早晚会分道扬镳。


三、朱元璋有大元帅徐达

刘邦拥有韩信,但刘邦不信任韩信,朱元璋则不同,徐达、常遇春是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将领,而他们都全心全意地帮朱元璋做事。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尤其是像徐达这种帅才,更是百年难遇,偏偏好运的朱元璋的就碰到了。

韩信投奔刘邦的时候,刘邦已经是汉王了,而徐达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还在郭子兴军中牵马,一切才刚刚起步,从感情层面上,徐达和朱元璋要深得多。徐达刚毅勇武,擅于带兵,为人宽厚豁达,在军中威信甚高,朱元璋更是委以重任。

在攻伐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中,徐达也立下大功。朱元璋称帝后,依旧是依仗着徐达,几乎每次北伐,徐达都是以元帅之任出征。至正二十七年,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仅用一年时间,收复了燕云十六州,攻克大都,元朝灭亡。

洪武三年,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副将军,出征北元,大败扩廓帖木儿、太尉蛮子。徐达戎马一生,为大明帝国立下赫赫战功,大明第一功臣非徐达莫属。


正是有徐达这种统帅形人才,并且君臣互相信任,朱元璋才敢于坐镇后方,把军事大权交出去,如若不然,他也必定会御驾亲征。当然,明初的名将也实在太多,冯胜、傅友德、蓝玉这种不可多得的人才都在朱元璋左右。

反观汉初,韩信、英布、彭越,他们能力虽强,但无法和刘邦同心同德,这其中刘邦也要负一定责任。

当然,刘邦最大的特点是能治人,灭秦之战他就是打酱油的,大仗都是项羽打的。但他能把一些专业人士笼络到自己身边,从而干掉了项羽。因为自己镇不住下面的大将,所以建立汉朝之后,又挨个杀掉了这些功臣。最后各地方再造反,或者匈奴进犯,他已无大将可用,只得御驾亲征。

朱元璋其实一开始也是亲自带兵打仗的,他可是从一个牵马的一路打到大元帅,在这个过程中,收了一群小弟。因为他镇得住这些小弟,而且在灭掉陈友谅之前,都是他亲自指挥战斗。后来的战斗,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朱元璋也就不再出头了。

两者也有不同,同样建立了汉朝和明朝后,刘邦是真的逼下面人造反了,朱元璋是故意说下面人造反了,目的也是为了杀掉这些对自家王朝构成威胁的大将。


只是没想到,真正对自家王朝构成威胁的并不是那些异姓王,而是自家子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60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