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三藩的势力有多大对比两张地图你就知道了

众妙之门 2023-07-05 11:59:17

三藩的势力有多大对比两张地图你就知道了

康熙在消灭鳌拜后,便决定铲除大清的另一隐患,那就是三藩,三藩即以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以及靖南王耿精忠为首的三位藩王,在消灭清朝的过程,这三位藩王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吴三桂,在投靠多尔衮后,带领部下连下明军58城,打的明军丢盔弃甲,并且还活捉了永历帝,然而吴三桂在成为平西王之后,仍不断招兵买马,妄图与朝廷对抗,庞大的军费耗空了清朝的国库,于是康熙帝决定撤销三藩。

在削藩的一开始,很多人并不同意康熙帝的做法,因为此时吴三桂的势力太大了,一旦撤藩,吴三桂势必会造反,到时就会兵戎相见,那么当时吴三桂的势力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不妨看看这张地图。

这是削藩之前吴三桂的势力范围,当时的吴三桂控制着云贵两省极其周边的一些地区,加上尚可喜和耿精忠,他们三人基本上控制了近七个省的地区,如此庞大的势力,换做任何一个帝王都会感到背后发凉,而康熙果断决定削藩,没有放任三藩壮大,这也是一个十分睿智的决定。

公元1673年,康熙帝决定撤藩,吴三桂不得已起兵造反,由于吴三桂的势力太过庞大,他率领的军队很快占领了全国大半地区,这是1674年吴三桂的势力范围,此时的吴三桂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然而比起精明的康熙,吴三桂还是失败了,康熙采用步步瓦解的做法,先后降服了耿精忠和尚可喜,断了吴三桂的两条臂膀,加上吴三桂部下人心不齐,最终吴三桂还是失败了,吴三桂的一生先降清又叛清,这也让他背上了很多骂名。

清朝初年的“三藩之乱”是指哪三藩?

在清朝镇压农民起义和消灭南明政权的过程中,吴三桂、尚可喜和耿仲明的功劳最大。随着南方局势的稳定,清廷命令平西王吴三桂镇守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靖南王耿仲明之子耿继茂镇守福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藩”。

理论上,他们虽然被称为“藩王”但是不能像以前封建诸侯那样自由管理领地内的土地和人民,行政事务与其他省份一样由朝廷委派的行政官员负责。但是实际上,这三个藩王以其崇高的身份和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在地方上征收私税、越权指挥官吏、开展海外贸易、强行征用百姓,与之前的封建诸侯别无二致。


随着南方局势的稳定,三藩逐渐失去了价值,再加上他们的军费数额巨大,对当时财政并不富裕的清朝政府来说,是一项非常大的开支,随着他们在地方的作威作福,与朝廷的矛盾越来越紧张。

康熙十二年,年过七旬的尚可喜因为和儿子不合,便上奏皇帝现在南方局势已稳,想要撤军回老家辽东安度晚年。康熙帝早就想处理三藩事宜了,就同意了;接着另外两藩也不得不提出撤军的请求,其实实力最强的吴三桂是不想撤军的,可结果得到的回复也是同意。大失所望的吴三桂于是决定造反,三藩之乱就此开始。

吴三桂换上明朝的衣冠,以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的名义控制了云南和贵州,由于当时清朝的统治根基还不稳定,对于吴三桂的号召,以耿精忠为首的地方叛军一呼百应,纷纷起事。但是吴三桂毕竟是60多岁的老人了,尽管初战告捷,但是并没有进击北京的打算,只是想守住一方,成为一方统治者,但是在他刚刚“登基”不就,吴三桂便死去。此后三藩的势力也日渐衰弱,最终为康熙帝所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60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