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辅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掌有大权的宦官有很多,最著名的就要属明朝的太监魏忠贤了,但是虽说他的权力很大,但他的职位还是一个秉笔太监,不过是只比知府略高上一些而已。但是历史上确有一位太监,经过努力做到了宰相的位子,他就是唐朝的宦官李辅国。李辅国是在李隆基时期进宫当太监的,后来他又全心全意的侍奉太子李亨,并且成为了太子的心腹。在公元755年时期,安史叛乱爆发了,各路叛军直接打到长安,而唐玄宗仓促逃走,把储君留下来安抚百姓。
在756年时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但是由于他生性软弱,很多的时候都很难做决断,因此就把军政大权交给了对他非常忠心的李辅国,视他为自己的亲信。在他们回到长安之后,李亨马上就加封了李辅国为郕国公。之后,唐玄宗也回到了长安,李亨与李辅国为了预防唐玄宗复位,所以李辅国就在李亨的默认之下对唐玄宗进行了心理打击。他先是把唐玄宗喜欢的三百匹马收回,然后又把唐玄宗迁到了内宫,让他与外界彻底的失去了联系,之后又把高力士以逆党之罪名流放到了巫州。
公元762年唐玄宗驾崩了,而此时的李亨也已是久病在床。朝廷的大事就都由李辅国来全权决定了。为了掌控朝中大臣的动向,他甚至还成立了几十人的情报系统,专门用来打探官员们的行动。朝臣的奏章都得经过李辅国的审批才能被皇上看到,而皇帝的诏书也只有经过李辅国的署名才能实施。群臣都对李辅国的专制敢怒而不敢言,很多的人都是争相的攀附于他,当时的一位宰相都要称他为五父,就连皇室宗亲都要称他为五郎,可见权势有多大。
当李亨去世之后,李豫登基称帝,因为他登基也有李辅国的一份功劳,所以李辅国就更加的猖狂了,他甚至说过让皇帝坐着就行,外事全交给他。唐代宗听了他这话之后就非常的不舒服,就想着要杀掉李辅国,但是因为李辅国根基非常深厚,没有那么简单就能够除掉,因此唐代宗就一边安抚李辅国,一边联系人刺杀他。在不久之后,唐代宗就成功的干死了李辅国,并且把他的头割了下来,扔到了茅厕之中,一名宦官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
宦官李辅国从唐肃宗李亨还是太子时就一直是他的心腹,对除去一直压在李亨头上的奸相杨忠国和逼死宠妃杨玉环囚禁唐玄宗辅佐太子李坐上帝位功不可没。
李辅国在唐肃宗登帝位之后被册封为郕国公并加开府仪同三司,在唐肃宗继位期间,李辅国收拢了朝廷的大半势力,同时还与唐肃宗皇后张氏勾结一块,控制朝政。一时之间李辅国大权在握,权倾朝野,就连唐肃宗的诏书也要有李辅国的署名才能下发。
并且李辅国还帮助唐肃宗儿子李豫,也是当时的太子除掉张皇后以及计划谋权的张皇后的儿子越王李系,让太子李豫得以顺利登基为唐代宗。唐代宗继位后,李辅国仗着从龙之功继续掌权,并且更加嚣张跋扈,并且想要越俎代庖干涉政务。甚至还胁迫唐代宗封他一个宦官为当朝宰相,并尊称其为尚父。
唐代宗一直就对李辅国一个太监干涉朝廷中事各种不满,为了消除他疑虑降低戒备心,一直满足李辅国各种无理的要求。唐代宗在李辅国登上人生巅峰之后,趁着李辅国毫无戒备下就干脆利落的的派人暗杀了他。但是考虑到李辅国历经朝廷三朝,朝廷上到处是李辅国的党羽,根基很深,如果让他人知道李辅国是唐代宗派人暗杀并且宣布其罪证,就会牵连出很多官员势力,这会使手上没有多少势力的唐代宗帝位不稳,给其他兄弟谋权易位的机会,为了不引起朝廷动荡,也为了稳定各方势力人心,唐代宗只能厚葬了李辅国并派人去追查捉捕真凶。
想必说道太监,可以说是最让人看不起的角色,也是最不让人喜欢的角色,宰相大家自然而然想到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物,位极人臣自然是有着非凡的才能和政治手段。
但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总是有些例外的,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刘瑾,慈禧身边的李莲英,这些都是有名的太监,但他们都做到了让百官敬畏的地步。不过这几个太监虽然权利也不小,但跟李辅国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李辅国顶峰时期权利甚至比皇帝还要大。
李辅国,出生于在唐玄宗时期,据说人长得相当丑,这在大唐盛世,人民生活富足都长得白白净净的,显然他的长相不符合当时的主流审美,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李辅国在四十岁之前一直不被人所知,没有成就。
年轻时候的李辅国在大太监高力士手下办事,高力士作为皇朝炙手可热的太监,在当时也是威风不已,朝中大臣也是对他敬重有加,李辅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暗自下定决心,有朝一日也能出人头地,想高力士一样手握重权,享受万人敬仰的地位。后来,在自己努力之下,做到位极人臣的宰相一职。
李辅国作为太监,一直忠心的拥护着太子李亨,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了,唐玄宗因为害怕带着爱妃们逃到别处去了,安排李亨留下来抵抗叛军,后来时机成熟,李辅国拥护太子李亨成功登上皇位,因拥护李亨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亨对李辅国更加的信任。
甚至把军政大事全都交给李辅国全权处理,但当一个人有了权力之后很容易会发生改变,李辅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自己的私心也越来越膨胀,开始慢慢的只想满足自己的私欲了,进而变得不受控制了而
当时文武百官想要面见皇上禀报公事,必须首先经过李辅国,得让李辅国先知道你要禀告什么事情,能不能面见皇上那要看李辅国的心情。后来权力大到可以直接任命朝中官员,大小官员的一切动向举止都在李辅国的掌握中。致使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
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李辅国的手段不一般,虽然其貌不扬,地位卑贱,但随着自己非凡的才能和政治手段,自己手中的权利一步步扩大,最后直接能影响到皇位的选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56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