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金宣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坑爹”这是一个网络词语,一提起这个词语我们总能想到一些在历史上坑爹的货色,如秦二世胡亥,使得秦始皇嬴政以及前数代秦王的努力从此付诸东流,令无数人叹息痛恨。
不过,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一些“坑儿子”的货色,我们今天文章的主人公金宣宗就是这样的,他不顾大臣劝谏,先是将国都南迁,随后又发动南征,使得国内四分五裂,百姓民不聊生,金国的灭亡几成定局。就在金宣宗把金国的家业败的差不多的时候,这个家伙直接撒手人寰,把烂摊子丢给了儿子完颜守绪,完颜守绪苦心支绌,奈何大势已去,金国最终走向灭亡,完颜守绪自缢而死。或许是出于对完颜守绪被爹“坑”了的同情,为其上谥号为“哀”,是为金哀宗。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公元1211年八月,长城附近的野狐岭战云密布,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率领九万蒙古铁骑在此迎战四十余万金国大军,战争一触即发。因为金军统帅完颜承裕、胡沙虎、独吉思忠等人的指挥失误,导致在人数上占尽优势的金军却处处被动挨打,最终导致金国四十余万大军全线溃败,精锐部队在此役中损失殆尽。
公元1213年,金国与蒙古在怀来再次展开决战,在这一战之中,同样因为主帅的指挥失误,金军再遭惨败,金国从此只能被动防御,处处挨打。
经过了这两场战役,金国最高统治者完颜永济(卫绍王)的无能被放到了最大,并且,因为卫绍王完颜永济对朝中大将赏罚不分,导致了大将胡沙虎发动宫廷政变,完颜永济死于争辩之中,而胡沙虎又因骄横跋扈而被权臣术虎高琪杀害。就在这种情况之下,金世宗庶长孙、金章宗异母兄完颜珣在大臣的拥立下登基即位,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金宣宗。
放弃中都,迁都汴京
就在金宣宗在中都城完成登基大典,龙椅还没坐热的时候,蒙古兵分三路攻打金国,河北大地陷入一片战火之中,除去中都城、大名府城、真定府城等天下闻名的坚城还在金军控制之中,其余郡县全部被蒙古大军攻陷。
在这种情况下,金宣宗遣使向蒙古求和,再送出了大量金银财宝之后,成吉思汗与金国达成和约,下令退兵。
随后,金宣宗见金军无力抵御蒙古军,想要南迁,朝中稍有见识的大臣纷纷上书反对,四百太学生更是上书陈列迁都利弊,希望金宣宗能够带领军民坚守中都。可是,独断专横的金宣宗以“大计已定,不可中止”、“中都缺粮,难应时变”为由拒绝。在与蒙古达成和议的第二个月,金宣宗率百官打着“南巡”的旗号,迁都南京汴梁城。
得知金宣宗放弃中都的消息后,在关外奋战的金军将士认为被抛弃了,而且契丹残留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不久,耶律留哥发动叛乱,随后,金军大将蒲鲜万奴率军叛乱,至此,关外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而蒙古方面得知金宣宗放弃中都南迁汴梁的消息后,成吉思汗勃然大怒,下令再度征伐金国,曾经令蒙古大军撞得头破血流的中都城,此时的城内百姓已是心如死灰,蒙古大军迅速便将这里攻占。
随着金宣宗的南迁和中都城的失陷,河北、山东、河东陷入了战乱之中,一些野心家们趁机自立,使得金国能够直接控制的仅剩河南大部、河东和关中部分地区,国力江河日下。
失之于北,取之于南
在这种情况下,南宋方面对金国的国策也开始有了调整,在一番争论后,宋宁宗放弃乔行简提出“联金抗蒙”的策略,采用了真德秀提出“断绝岁币,以观后效”的策略。
宋宁宗的想法很简单,与其选择一个不熟悉的对手,作为日后的邻居,不如扶持金国这个十分了解的“敌人”作为邻居。岁币这种弱国向强国缴纳的“保护费”,在此时的宋金之间已经不适用了,宋宁宗断绝岁币不过是南宋需要平等的地位罢了,只要金宣宗肯稍微低下头,宋宁宗很快就会向金国提供各方面的支援,保证金国能够延续下去,继续作为南宋的屏障。
可是,金宣宗并没有这样做……
收到南宋断绝岁币的国书后,权臣术虎高琪与一帮居心叵测的大臣提出“失之于北,取之于南”的策略,教唆金宣宗发动南征,讨伐南宋,补充在此前与蒙古作战中的损失,金宣宗架不住这一群人的“劝谏”,在公元1217年,悍然对南宋发动了进攻。此时,蒙古大军正在攻略河东,兵锋直指河东战略要地——太原府。
因为金军不宣而战,南宋起初吃了不小的亏,但是随着名臣赵方、名将孟宗政等人率军抵达前线,宋军渐渐稳住了阵线,并且开始向金军发动反攻。
此时的金国在西面因为西夏彻底倒向蒙古,关中不断受到西夏军的袭扰;在东面,汉人武装“红袄军”声势浩大,已经威胁到金国的核心统治区;在北面,蒙古大军正在攻略河东,关外又落入耶律留哥、蒲鲜万奴等人手中。对于金国而言,三个方向的形式都不容乐观,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南征,撤军前往这三个方向,稳定局势。
于是,金宣宗在取得小小战果后,向南宋抛出橄榄枝,出人意料的是,宋宁宗态度坚决,绝不与金议和,甚至连金国使臣都不允许踏入边境,金宣宗恼羞成怒,兵分三路再度发动南征,结果三路大军接连败北,金国损失惨重,不仅连河东重镇太原被蒙古军攻陷,金国只能借助黄河防御外,还丢掉了南宋这个最后的可能是盟友的国家。
从此之后,金国风雨飘摇,进入了灭亡的倒计时,公元1224年,金宣宗在汴京去世,太子完颜守绪即位。仅仅十年之后,蔡州城失守,金哀宗完颜守绪自缢而死,金末帝完颜承麟死于乱军之中,曾经称霸东亚的大金帝国自此灭亡
公元1233年十一月,南宋名将孟珙奉命率军两万,配合蒙古大军合围金国小朝廷最后的驻地——蔡州城。经过三个多月的苦战,金将武仙救援蔡州失败,蔡州金军陷入了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窘境之中。次年正月,金哀宗深知金国大势已去,自己不愿为亡国之君,遂将皇位传给了大将完颜承麟,希望他能在城破之时突围,延续金国国祚。
公元1234年正月十一,孟珙亲率宋军攻破蔡州南门,突入城中,金末帝完颜承麟率百官与将士奋起抵抗,金哀宗见城已破,遂自缢于幽兰轩。得知金哀宗死讯,金军将士纷纷死战,最终金末帝完颜承麟、丞相完颜忽斜虎皆死于乱军之中,立国一百二十年的金国随之灭亡。
金哀宗执政的这十年,金国既有回光返照的光辉时刻,也有权臣乱政的黑暗时光,我们又该如何去看待这位在历史上争议极大的“亡国之君”呢?
公元1223年十二月,那位智商常年不在线,还极其爱折腾的金宣宗突然去世。此时,太子完颜守绪尚在回京的途中,尚未接到金宣宗死讯,野心勃勃的金宣宗庶长子、太子完颜守绪的二哥完颜守纯便趁机发动政变,企图阴谋换篡位。
哪知因消息走漏,太子完颜守绪得知了金宣宗死讯,星夜兼程赶回了汴京城,控制了枢密院,而后又调集了三万禁军守卫宫城,将完颜守纯及其党羽全部软禁,自己扶灵登基,是为金哀宗。
在挫败了兄长篡位的阴谋之后,面对着老爹留下的烂摊子,金哀宗也无奈了……
金宣宗在位时期,因忌惮蒙古兵锋,进行了“贞佑南迁”,使得黄河以北疆土或是落入蒙古手中,或是落入一些野心家的手中,南迁之后的金国朝廷能够有效控制的地区仅剩河南全境,关中、河东一部,国土大面积缩水。
而后,又因南宋断绝岁币,金宣宗又以“失之于北,取之于南”的理由发动了南征,结果不仅给了蒙古趁势攻陷重镇太原的机会,还使得“枢府武骑尽于南伐”。可以说,此时的金国不仅失去了西夏这个小弟,还因为这场南征激怒了极有可能加入己方阵营的南宋,再加上虎视眈眈的蒙古,金国几乎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
所幸,此时主持攻略西夏、金国的蒙古名将木华黎病逝,而成吉思汗又在西征的路上,一时之间蒙古群龙无首,便停下了对金国的攻势。
金哀宗趁此良机,一改此前对西夏、南宋的敌视态度,连忙遣使重新与两国修好,而后又在国内大胆启用了一批能臣骁将,如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胥鼎等人,并且针对金宣宗时期的弊政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使得金国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恢复。
公元1225年年底,成吉思汗回到了蒙古草原,这才得知了木华黎死讯和西夏与金国重新缔结盟约的消息。为了彻底剪除金国羽翼,成吉思汗抱病发动了对西夏的灭国之战。夏末帝遣使向金哀宗求援,金哀宗仅仅只把此前两国交战之时,金国掳掠西夏的人口以及俘虏放回,并未派出援兵驰援西夏。
而后,金哀宗又趁蒙古大军主力进攻西夏之时,于公元1226年主动出击,收复了平阳、太原等重镇,重新稳固了此前赖以抵御蒙古大军的“关河防线”。
不仅如此,为了激励将士战心,金哀宗下令为殉国的将士修建了忠勇庙,又多次亲自前去祭拜,以此褒扬这些将士。
公元1227年,夏末帝开城投降,西夏灭亡,与此同时,成吉思汗在六盘山病逝,蒙古大军遂偃旗息鼓,暂时停止了对金国的进攻。
可是,此时金哀宗又犯了历史上大部分“前明后暗”的君王都会犯的错误——贪图享乐。在蒙金战事稍歇之时,金哀宗便开始大兴土木,选拔秀女,充实后宫,开始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在此期间又重用了一批奸佞小人,其中便有那位血债累累的蒲察官奴。
在金哀宗大兴土木,营建宫殿之时,完颜陈和尚率四百忠孝军大破八千蒙古军,取得了大昌原之战的胜利。可是,此时的金国已然积重难返,纵然如完颜陈和尚、完颜合达等人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是在蒙金战争的大势面前却不值一提。
公元1231年十一月,窝阔台命拖雷率四万偏师强行借道南宋境内,进攻关河防线侧后,自己则会率军南下,配合他一举歼灭金军主力。其实窝阔台此举是包藏祸心的,他想要借南宋与金国之手,打压甚至是消灭拖雷,所以窝阔台并未按时出兵牵制金军主力。
哪知拖雷有惊无险的成功“借道”南宋兴元府,抵达三峰山一线,与匆忙赶到的三十万金军主力展开决战。此时,敌众我寡,按理来说,拖雷只能固守待援,等待窝阔台大军合围金军主力。可是,此时的窝阔台才刚刚出兵攻克了河中府,尚未渡过黄河,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感到钧州三峰山一线。可就在此时,天降暴雪,匆忙赶来的金军准备不足,非战斗减员严重,士气低落,拖雷趁机突袭金军,一举歼灭了金军主力,擒杀金军大将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等人,史称“三峰山之战”。
在三峰山之战后,金哀宗见主力死伤殆尽,良将又悉数战死,金国已然大势已去,便匆匆逃出了汴京城,使得汴京沦陷,金国宗室遭遇了比北宋灭亡还要屈辱的“青城之祸”。
就在金哀宗一路辗转逃到归德,重新聚集了数万将士之时,因金哀宗君臣关系失和,蒲察官奴发动政变,软禁了金哀宗,屠杀金哀宗随行大臣三百余人,随行将士三千余人,使得金国最后的元气在归德消散。虽然不久后金哀宗诛杀蒲察官奴,再度重掌大权,可是此时归德形势恶化,此时摆在金哀宗面前的仅有逃亡蔡州这一条路了,而后便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的发生……
纵观金哀宗的一生,其实对金国是功远大于过,亡国之责也不能全归结于他一人身上。在天下大势面前,金哀宗虽无力挽狂澜的能力,但是也曾做出积极抗争,更何况金国早已在野狐岭之战、“贞佑南迁”后便元气大伤,积重难返,灭亡已成定局。
在三峰山之战后,金哀宗曾审视自己执政的这十年,发出过“国家南渡二十年以来,所在之民破田宅,鬻妻子,以养军士。今敌至不能迎战,徒以自保。京城虽存,何以为国!天下其谓我为何等人!朕思之再三,存亡自有天命,只有不负国民就好!”的感叹,最后逃到蔡州,选择了“君王死社稷”。不管怎么说,金哀宗的气节永远值得我们钦佩!
公元1234年,蒙军和宋军在蔡州城下集结,他们的目的则是攻下这个金国最后的据点,覆灭金王朝。在此之前,长时间的攻城战已经让蒙军接近崩溃,而蔡州城摇摇欲坠就是攻不下来,此时,宋将孟珙给蒙古人带来了大量的粮食,这就像一支强心针,解救蒙军的同时,金国的末日也到了。
宋军掘开柴潭、蒙军掘开练江,蔡州失去了最后的屏障,在蒙宋联军的猛烈进攻下,蔡州终于陷落。金哀宗在城中自缢身亡,立国一百余年的金王朝终告一段落。金国灭亡后,南宋的危机并没有解除,因为他们要独自面对最强大的蒙古骑兵,那么为何南宋要选择连蒙灭金,这个决策正确与否?
一、联金灭辽的经验教训
在蒙古崛起之后,中原局势极为复杂,有强大的蒙古,衰弱的金国,还有徘徊的党项人,作为最南边的南宋,他的决策至关重要。
我们把时间倒退到公元1120年,当时宋徽宗的定下的策略是联金灭辽,后世证明这个决策是个败笔。辽国曾经是东亚最强的国度,在很长时间内和北宋相安无事,澶渊之盟证明契丹人还是很守信用的,但宋徽宗的错误决断断送了北宋。
宋军仓促出兵,想趁机夺回燕云十六州,别看宋军数量不少,却在残破的辽军面前败得一塌糊涂。此次战役不仅没有任何效果,还让金国人看到了宋军的不堪,于是在剿灭辽国之后,金国马上调转枪口对向北宋,懦弱的徽钦二帝随即成为女真人的阶下囚。
这奇耻大辱让每个宋朝人牢牢记在心中,所以在面对蒙古崛起、金国逐步衰亡的情况下,宋朝人并没有急于决断,而是冷眼旁观。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南宋很久之前就注意到了北方的动向,公元1196年,丞相余端礼就曾上疏宋宁宗:“万一鞑靼得志,直犯中原,或虏酋逃遁,逼近边界;或恐中原有豪杰,皆当为备,但不可张皇。”
对于新势力的崛起,宋廷采取了谨慎的态度,绝不轻易行动,而是加强守备,静观其变。之所以大家都很谨慎,一定程度上就是源于联金灭辽的经验教训,在局势没有明确之前,帮助任何一方都可能陷入危机,直到1133年,金国的灭亡进入倒计时,宋廷才决定联蒙灭金。
二、金宣宗对南宋开战
金国和蒙古是世仇,所以蒙古攻打金国也在情理之中,野狐岭之战,金军损兵四十万,元气大伤。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再次伐金,虽然后来蒙军退走了,但金宣宗还是十分恐惧,于是他放弃了中都,南迁至开封。
迁都对国运影响很大,况且当时的金军还有一战之力,如果固守中都,可能会把战争时间拖长,或许还有一丝转机。金宣宗南迁和赵构不同,金宣宗是皇帝主动南迁,而赵构在称帝之前只是位亲王。徽钦二帝的不作为导致了灭国之祸,赵构南迁反而保住了赵宋一支血脉。
南迁后的金宣宗已经惶惶不可终日,他本该联合周边政权,一致对抗蒙古,这才是上策。偏偏金宣宗反其道而行之,为了找回丢失的脸面,贸然对南宋开战。在女真人的思想中,南宋就是怂包和懦弱的代名词,所以他们想从南宋抢夺部分土地和资源,再用这些钱对付蒙古。
想法是不错,操作起来就太难了,因为金国开启了两线作战,这种作战方式风险较大,如果有强大的国力做基础,可能还有取胜的把握,而现在的金国实力大减,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事实上,在南宋也有不少人在支持连金抗蒙,唇亡齿寒的道理所有人都懂,如果金国灭亡,南宋将无所依靠,在生死存亡之际,最重要的已经并非仇恨,而是活着。意外的是,金宣宗打破了这一可能性,宋金战争再次开启,战争持续了六七年,宋金合作便再无可能。
本来西夏、南宋、金国如果联合对抗蒙古,还是有胜算的,然而这几位互相死掐,给了蒙古一份厚礼。
三、宋金世仇
公元1126年,金国攻破开封,北宋宣告灭亡。古语有云“士可杀,不可辱”,在压倒性战力面前,失败是正常的,死亡是无法避免的,而金国却做了最无礼的事,他们不仅俘虏了徽钦二帝,还掳走了大量皇室妃嫔女眷,百般凌辱,这是宋朝人无法接受的,也是仇恨的源头所在。
南宋的皇帝们虽然软弱,但朝中总会有主战派存在,如岳飞、韩世忠、吴玠、虞允文、韩侂胄、辛弃疾等等,无论成败,他们都在抗金的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敌人誓死不屈。
在商议联蒙灭金的问题上,还有是很多人支持的,人是情感动物,再理性的人也会冲动的时候,面对国仇家恨,联蒙灭金是最理想的选择。
四、不可一世的蒙军
蒙古帝国自创建以来,几乎没有败绩,他们总是以弱胜强,总能干净利索地消灭敌人,野狐岭一战金国损失四十万兵卒,金军在他们面前总是不堪一击。
公元1232年,拖雷率兵进攻开封,由于潼关有重兵防守,蒙军绕过了潼关,于是潼关守军只得出城去勤王。殊不知蒙古人诡计多端,采用了疲劳战术,在三峰口设伏,加之“僵冻无人色,几不能军”的天气影响,金军死伤殆尽,这支最后的精锐之师,也失去了战力。
当时蒙古骑兵的单兵素质和整体战术,皆是最强大、最先进的,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在如此攻势之下,金国的灭亡已经无法挽回。野狐岭之战金军元气大伤,金宣宗南迁,加速了国家的灭亡。金哀宗想挽回败局,他停止了对宋战争,但一切已经晚了,明眼人都看得出,金国已经回天乏术。
1233年,史弥远下令出兵,帮助蒙古覆灭金国,这个决定多少有些无可奈何,金国已经必定要亡,帮助蒙军可以缓和宋蒙矛盾,也能减缓蒙古入侵南宋的脚步,可以最大化止损。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绝对实力面前,外交和谋略开始变得苍白无力,只有强大自身才是硬道理。
在当时来讲,连蒙灭金是最正确也是唯一的选择,但蒙古人早就对南宋觊觎已久,想让他们停下征伐的脚步是不可能的,所以宋蒙之间的战争也无法避免。
仁宗崩,帖木迭儿复居相位,锐意报复,属其党何志道,诱世延从弟胥益儿哈忽诬告世延。逮世延置对,中途遇赦。世延以疾抵荆门,留就医。帖木迭兀遣使录至京师,复使人讽世延啖以美名,令告引同时劾己者。世延不听,乃坐以违诏书不敬,又谋害宰相,当外极刑。帝以事在赦前,不允。帖木迭儿更以它事白帝系之,刑曹逼令自裁,世延不为动。逾年,胥益儿哈忽亡去,中书左丞相拜住屡言世延亡辜,命出狱养疾。先是,帝猎北凉亭,顾谓侍臣曰:?赵世延,先帝所尊礼,而帖木迭儿妄入其罪,数请诛之,此殆报私怨耳,朕岂能从之。?侍臣皆即头称万岁。帖木迭儿在上京,闻世延出狱,索省牍视之,怒曰:?此左丞相罔上所为也。?事闻,帝语之曰:?此朕意耳。?未几,帖木迭儿死,事乃释。世延侨于金陵。
泰定元年,召还,除集贤大学士。明年,出为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四年,入朝,复为御史中丞,又迁中书右丞。诏:赵世延顷为权奸所诬,中书宜遍移天下,昭雪其辜,仍加翰林学士承旨、光标大夫。经筵开,兼知经筵事。又加同知枢密院事。
泰定帝崩,燕铁木儿迎文宗于江陵,使世延分典机务。文宗即位,世延仍以仍史中丞兼翰林学士承旨,以疾乞归田里,诏不允。用中丞崔彧故事,加平章政事,居前职。天历二年正月,复除江甫行台御史中丞,行次济州,三月,改集贤大学士,六月,又加奎章阁大不士,八月,拜中书平章政事。冬,世延至京,固辞,不允。诏以世延年高多疾,许乘小车入内。至顺元年,诏世延与虞集等纂修《经世大典》,世延屡乞解中书政务,专意纂修。帝曰:?老臣如卿者无几,退之言,后勿复陈。?四月,仍加翰林学士承旨,封鲁国公。六月,燕铁木儿言:?向有旨,惟许臣及伯颜兼领三职,今赵世延以平章政事兼翰林学士承旨、奎章阁大学士。?引疾以辞,帝曰:?朕重老成人,其令世延仍视事中书,果病,不领铨选可也。?七月,监察御史葛明诚言:?世延年逾七十,智忠衰耗,固位苟容,无补于事,请斥归田里。?诏中书议之。燕铁木儿言:?世延以年屡乞致仕,臣等以闻敕?世延旧人,宜在中书。御史之言,不知前旨也。?帝曰:?御史言,世延固难任中书,其仍以翰、奎章之职任之。?是年,世延乃乞病归,养于金陵之茅山。二年,改封凉国公。
元统二年,诏赐世延钱四万缗。至元元年,仍除奎章阁大学土、翰林学士承旨、中书平章政事、鲁国公。明年五月,至大都,十一月卒,年七十有七。至正二年,赠世忠执法佐运翊亮功臣、太保、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追封鲁国公,谥文忠。世延尝较定律令,汇次《风宪宏纲》行于世。
五子,野峻台,次月鲁,江浙行省理问官;次伯忽,夔州路总管,天国初囊加台据蜀叛,死于难,赠推忠秉义效节功臣、资善大夫、中书右丞、上护军,追封蜀郡公,谥忠愍。
野峻台,由四川行省左右司郎中、西行合监察御史、河西廉访副使,转黄州路总管。湖广既陷,朝廷察其材,擢四川行省参知政事,命与平章吱住讨喊。咬住军五千,分锐卒八百,使野峻台为前驱。贼方据巴东县,攻拔之。是时,归、峡等州皆方贼所守,野峻台破贼江上,斩溺无算。归、峡平,又进拔枝江、松滋两县,乘胜趋江陵。贼出阵清水门,鏖战至夕,贼退入城。黎明,贼出战,咬住止军百步外,先大陷阵,贼飞枪剌野峻台,杀之。事闻,赠荣禄大夫、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凉国公,谥忠壮。
阿巴直,一名国安。国宝将卒,以子世荣幼,命阿巴直袭其职。兼文州吐蕃万户府达鲁花赤。后以国宝功,赐阿巴直金虎符,进昭勇大将军。十五年,讨叛王吐鲁于六盘山,获之,请辞职授世荣。帝曰:?人争,汝证,可以敦薄俗。?录其六盘功,迸昭毅大将军、招讨使,世荣袭其父职。
弟:钦木儿,佩金符、管军万户;质儿瓦台、主浑,俱佩金符、营军千户。
月乃合,字正卿,本雍古部,后征于静州,曾祖帖木儿越哥,金马步军指挥使,因以马为氏。父马庆祥,本名昔里吉思,金凤翔府路兵马都总管判官。大军克凤翔,昔里吉思尽室自焚。其仆抱婴儿出,即月乃合也。金宣宗南迁,赠昔里吉思镇国上将军、恒州剌史,从祀于褒忠庙。
月乃合,幼好学,每奋而自誓曰:?吾爷死于国难,吾纾家难可也。?金亡,北渡河,见宪宗于藩邸。帝嘉其端谨,使佐断事官卜儿只。月乃合概然以治道自任。政事修举,有能名。
南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宋蒙双方联手围困蔡州,最终一战灭金,宋军由江海、孟珙率两万余宋军,自京湖地区北上攻取蔡州,金哀宗自缢而亡,金末帝死于乱兵之中,金国的灭亡,宣告了蒙金战争的结束,也宣告了宋蒙战争的开始。
后世一直在争论,南宋和蒙古联盟是自寻死路,重蹈了海上之盟的覆辙,也就是联金灭辽,最后导致金国直接把北宋也灭了,前车之鉴啊,南宋朝堂也是争论得不可开交,是联蒙还是联金,这成为南宋的一道难题。
但是我要说的是,南宋在绍定六年,彻底敲定了联蒙灭金的计划,并不是错误的,可以说利大于弊,联蒙灭金和联金灭辽的具体情况,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首先金国的态度可谓是影响南宋的决策,那么在金国面对蒙古处于劣势时,给南宋传到出的是什么态度呢,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只要金国还有一口气,首选的绝不是联合南宋共同对抗蒙古,而是从南宋身上咬下一口肉,只有才?将死?之时才会假意和南宋联合。
这基本上就是从金宣宗时期开始的策略,金宣宗南迁汴京后,为了补充国力,大举征讨南宋,希望向南扩张,以弥补和蒙古交战时的损失,但是金宣宗时期主导的南征,非但没有取得预想的战果,反而是让宋军打出了气势,算是给了南宋练兵的机会。
金宣宗时期的错误决策造成的结果就是,让南宋支持联金抗蒙的声音备受打压,毕竟你想联盟,也要看人家的意思啊,可以说在金宣宗时期,的确是宋金联合最佳的时机,金国尚有余力,如果有南宋在后发提供钱粮支撑,未必不可也蒙古一战,只是金宣宗时期定下的基调,让宋金联盟缺乏根基。
而到了金哀宗时期,哪怕是金廷已经从汴京逃亡,先后迁都归德府和蔡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和汝南,一路逃亡的金哀宗也是没有放下姿态和南宋联合,其先后授意武仙和粘哥完展趁机攻取南宋的川蜀汉中之地。
武仙这个人,我之前提过,曾是金哀宗被围蔡州时,最后实力可以救援蔡州的地方势力,但是他提出了西取蜀地,立为根基的计划,金哀宗也只能支持,但是武仙最终被孟珙所击败。
《金史.哀宗本纪》八月癸酉朔,以秦州元帅粘哥完展权参知政事,行省事于陕西。谕以蜡书,期九月中征兵上会于饶丰关,欲出宋不意,以取兴元。
同时,已经逃到蔡州,奄奄一息的金哀宗也并没有把所有希望都压在武仙身上,他授意粘哥完展调集兵力,趁南宋不备,一举攻取兴元,大概就是今天的汉中市一带,当时的粘哥完展所部大致在今天的天水市。
可见即便金国早已是危亡在即,但是只要还有一丝可能,金国的决策就不会是联合南宋对抗蒙古,而是攻占宋境,以图后举。
这也是金国地理位置决定了,加在南宋和蒙古之间,即便宋金联合,金国还是要独自面对大部分的军事压力,想要南宋大举北征也不太现实,同时随着和蒙古的战争中越发处于劣势,金国也是急于摆脱困境,那么西进夺取蜀地是一个绝佳的选择,既可以把战火引向南宋,也可以找到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不仅可以延续国祚,也可以伺机而动。
所以说这些都导致宋金联盟缺乏足够的基础,不能一直寄希望于南宋热脸贴冷不屁股吧。
而反观南宋这一方面,对待联蒙还是联金,决策上是很慎重的,在蒙金战争大部分时间,只要金国不主动招惹南宋,南宋都是保持各不相帮状态的,对于蒙古借道攻金的请求,南宋也都是拒绝,所以拖雷曾经强行攻入宋境,由汉水东下进入河南地界,随后就爆发了三峰山之战,金军大溃。
要说南宋在决策上有什么问题,可能在派兵围攻汴京的事情上有待考量。
《宋史.理宗本纪》(绍定五年)时宋与大元兵合围汴京,金主奔归德府,寻奔蔡州,大元再遣使议攻金,史嵩之以邹伸之报谢。
也就是三峰山之战后,南宋曾派兵联合蒙古围攻汴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这个是没有必要的,毕竟此时金国虽然衰亡在即,但是也必要帮助蒙古踹金国一脚,南宋要做的就是一点,休养民力,整兵备战。
除此之外,南宋做的也没什么错误的事情了,本来内部对于联金抗蒙就有分歧,加上金国作死的行为,国仇家恨之下,南宋没有采取联金的策略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意思的是,金哀宗在彻底绝望的时候,做过最后一次尝试,那就是派人去南宋,寻求联合,金哀宗还说过这些话,?
宋人负朕深矣。朕自即位以来,戒饬边将无犯南界。边臣有自请征讨者,未尝不切责之。
?
也就是南宋辜负他了,说的话也是扯淡了,说没有侵犯南宋边疆,当初也不知道是谁觊觎南宋的川蜀之地了,这可以说是金哀宗在蔡州绝望的低吼了,真的是没有别的办法了,蔡州一城之地绝不会成为扭转蒙金战局的关键,需要外援,但是唯一外援南宋表示没兴趣。
蔡州被围,金国想向南宋传达唇亡齿寒之意,可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底是,当时的金国已经不具备?唇?的地位了,若是南宋在当时选择联金,那么无异于直接和蒙古开战,这不利于南宋备战计划,而且就散击败了蒙古,国力衰微的金国能够给南宋提供足够的庇护吗?答案是完全不可能。
所以在绍定六年(1233年),南宋敲定联蒙灭金的策略时,南宋做的不是选择题,因为已经不存在联金抗蒙的空间了,金国灭亡在即,金国尚有联合价值的时候,南宋内部还可以争论一下,但是当金国已经几乎名存实亡的时候,谁还会支持联合金国。
《孟少保神道碑》公言:?倘国家事力有余,则兵粮可勿与,其次当权以济事,不然金灭无厌,将及我矣。 ?
孟珙对于当时的局势评价还是比较准确的,也就是说,面对蒙古即将灭金的局面,南宋没有坐视不理的实力,假如南宋有足够的实力击败蒙古,那么的确可以按兵不动,择机而动,但是显然蒙古灭金后是不会停止征伐的。
所以既然蒙古灭金是大势所趋,南宋要做的就不是坐观成败,而是要主动进攻,一来是向蒙古展现军力,令蒙古不轻视南宋,二来是主动攻金,获取足够的战略防御空间。
最终南宋选择了联蒙灭金的策略,由江海、孟珙有京湖之地率兵两万北上,于蒙古大军合围蔡州,蔡州没有外援,城内缺粮,军无斗志,金国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金史.哀宗本纪》十二月甲戌,尽籍民丁防守,括妇人壮捷者假男子衣冠,运大石。
《宋史.孟珙传》金人驱其老稚熬为油,号「人油包」,人不堪其楚,珙遣道士说止之。
蔡州城内老弱妇孺都被金人征调守城了,更为残忍的是用老人小孩熬油,在宋蒙联军攻城时用以烫伤攻城将士,可以说蔡州成为了人间炼狱。
对于蔡州之战,《元史》中记载是倾向于宋军没有起到太大作用的,整体上的定位就是,宋军是帮助蒙军攻城的,是来打下手的,不过从《金史》中可以印证,首先攻入蔡州城的是宋军。
《金史.哀宗本纪》亟出捍敌,而南面已立帜。俄顷,四面呼声震天地。南面守者弃门,大军入,与城中军巷战,城中军不能御。
孟珙率部首先攻入了南门,因为当时宋蒙双方为了避免误伤,所以划分了各自的辖区,南门是归宋军围攻的,入城后于金军巷战,同时打开西门,蒙军得以入城,之后就是金军残部在巷战中就逐渐被消灭了,金哀宗自缢,末帝战死于乱军中,金国灭亡。
有意思的是,蔡州之战,宋蒙双方灭金后,瓜分了钱粮,所作出的态度。
《宋史.理宗本纪》命王旻守随州,王安国守枣阳,蒋成守光化,杨恢守均,并益兵饬备,经理唐、邓屯田。
《元史.塔察儿》塔察儿留中原,分兵屯守黄河上游,阻遏宋朝军队。
可见宋蒙双方都知道对方的心思,南宋是积极整兵备战,知道灭金后,很快就是和蒙军交战,而蒙古则是有意防备宋军可能的北伐行动,打蔡州时尚能同心协力,但是金国一灭,双方都知道,对方成为了自己的下一个对手,从这一点来看,也能看出,南宋执行联盟灭金的策略,并不是糊涂,南宋也深知灭金后,必然要面对蒙古南下,但是南宋已经别无选择。
总的来说,蒙、金、南宋三方对峙局面的发展,金国的决策影响甚大,其作死般的选择了两下作战,不仅徒耗兵力,还将南宋推到了对立面,南宋想要和金国联盟的机会都没有,直到金哀宗逃难到蔡州,大势已去的金国已经不具备和南宋联合的资本,亡国也是自己作出来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5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