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商朝最悲催的太子,出生太早错失王位

以史为鉴 2023-07-05 05:57:12

商朝最悲催的太子,出生太早错失王位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微子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自从大禹开创了家天下体制之后,王位的继承,基本都是从众多儿子中挑选出长子来做下一任帝王的。

夏朝如此,商朝出现过100多年的“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的混合继承制度。

到了后世也基本如此,不过也难免频繁出现“废长立幼”的桥段。著名的秦始皇不就是废了扶苏,而立幼子胡亥么。

然而在商末时期,有这样一位太子,他竟然因为早出生了几年,便错失了继承王位的机会,他就是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

商朝君主帝乙在选择后继之君的时候,本来是首选长子子启的,子启的同母弟弟中衍和帝辛都应该排除在继位名单之外。然而在帝乙与众大臣们商议太子人选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其中一位大臣翻出了子启的出生年月,说他出生的时候,其生母还是商君帝乙的妃子,当然也包括老二中衍在内。所谓子凭母贵,他们二人的身份自然就要比后来以王后之尊才生下的帝辛要低一个等级。自然因此身份问题,而错失了王位,归根结底,还是早出生了几年,最终落得个史上最悲催的太子的称号!

传统的力量就是这么可怕,当然从这么一件小事就足以看出商王朝的迂腐之气。或许是帝辛收买了这位大臣来替他争夺王位的,不过这只是笔者个人猜测,信与不信,读者心里自有一杆秤。

子启落选之后的日子并不好过,他频频受到新任商君帝辛的打压,尤其是商纣王的穷兵黩武,独断专行,更甚者,为了一已之私,欺压百姓,致使民不聊生。

最终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终于爆发了大分裂,比干被残忍杀害,活生生掏出心脏而死;箕子被囚禁;子启眼看着性命不保,赶紧出逃,投奔了前来伐商的周武王姬发。

正是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大分裂,给了周武王伐商的巨大战机,又因为子启的临阵叛逃,致使周和商在牧野的大决战仅仅用了一个上午就分出了胜负,此战之后,17万临时组建的商军逃的逃,叛的叛,商纣王自知大势已去,便逃回了朝歌鹿台自焚而亡。

子启的叛变可以算作商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所以在商人看来他是个十足的叛徒。但于他自己而言,却是有机会登上一国之君的重大抉择。他作为商君后裔,在周武王代商立周之后,便把商朝发源地商丘封给了子启,让他做了诸侯国的君主,也就是后来的宋国。他的二弟中衍在其死后成了宋国的第二任君主。

前面所述,微子启虽然错失了商朝君主的职位,但在后来不也做了宋国的君主么,如果他顺利继位商君的话,也难免成为亡国之君,毕竟商朝当时的统治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亡国之势在所难免。他的选择于他自己而言,不失为明智之选!

商朝历代国君的介绍


1.商太祖子履(天乙)

商汤(?一前1588),子姓,名履,河南商丘人,庙号太祖,为商太祖。商朝的创建者,公元前1617一公元前1588年在位,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夏朝商国诸侯,13年为商朝国王。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商人部落首领。


2.太丁(未即位)

太丁(生卒年不详)亦称大丁姓子,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太子《史记》称他尚未成为王就已去世,不过有些人仍然把他列为商朝君主之一。太丁是商朝开国君主成汤之子,但其原名已佚。由于太丁的去世,后来太丁之弟外丙被立为帝。关于太丁的卜辞甚多,因而有考古学家置疑他曾协助商王成汤主持军事。


3.商哀王子胜(外丙)

外丙,商代天子,子姓,名胜,一作ト丙,生卒年不详,汤第二子,汤病死后继位,葬处不明商朝第二代王。商开国君主汤之子,汤的太子太丁早死,乃立太丁弟外丙为王,是为外丙元年,伊尹摄政。外丙即位后三年卒,传位其弟仲壬。一说外丙是商汤的弟弟,汤子太丁叔。商汤卒,太子太丁已先商汤而亡,遂继为王,在位3年。外丙本无继承王位的资格,因汤长子太丁病殁,其子年幼,才由外丙继承商王之位。在位仅3年便得病而亡。


4.商懿王子庸(中壬)

仲壬亦称中壬、燕壬、工壬、其壬、南壬,姓子名庸,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仲壬是商汤之子,外丙之弟,《史记》称他在位四年后去世。兄太丁之子太甲继位。仲壬继位后,由伊尹辅政,基本上遵守汤制定的法制,朝政相对比较稳定,国家日益强盛。


5.商太宗子至(太甲)

太甲,生卒年不详,为汤嫡长孙,太丁子,叔仲壬病死后继位,共在位23年,病死,葬于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太甲,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了《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的头两年,其表现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亲自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居住,让他自己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


6.商昭王子绚(沃丁)

沃丁,亦称羌丁,姓子名绚,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太甲之子,太丁之孙。沃丁继父太甲即位,传说在位29年(公元前1570-公元前1541)。沃丁即位时,仍以伊尹为相。伊尹之后,沃丁以咎单为卿士,即宰相。咎单也是商汤时老臣,他辅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节用宽民的政策,笃行汤法。并且也作了《沃丁》,用以警醒沃丁,发扬祖制,以德治商。沃丁死后,由弟太庚即位。谥号昭王。


7.商宣王子更(太庚)

太庚,又作大庚,误称小庚。姓子名辩,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沃丁之弟,太甲之子继沃丁而即位,在位25年(公元前1541-公元前1516),他死后由子小甲(一说为太庚之弟)继位。谥号宣王。


8.商敬王子高(小甲)

商敬王小甲(?-公元前1500)姓子名高,是中国商朝的第7位君王。《史记·殷本纪》说他是太庚之子,也说他是太庚之弟。在位36年(一说17年),今认为17年(公元前1516-公元前1500)小甲在位时,商代以毫为都,小甲死后,弟雍己继立,商朝始衰。谥号敬王。


9.商元王子伯(雍己)

雍已,姓子名伯,是中国商朝的国王,前任国王小甲之弟,定都于毫。商王小甲死后即位在位12年,荒废政事,商朝开始衰落。雍己在位时商朝逐渐衰落,诸侯不来朝。雍己死后,弟太戊继任。《太平御览》引《史记》说雍已在位12年。


10.商中宗子密(太戊)

据古书记载,太戊在位75年,是商王朝在位最长久的。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民,颇有振作。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国政大修,各小国又纷纷归顺,商朝中兴,《史记》故称太戊在位时,本贤人巫咸为丞相,天下大治,诸侯归附。病死,葬于内黄(今河南内黄县南30里处)。故后代尊称他为中宗。谥号景宗。


11.商孝成王子庄(仲丁)

仲丁,前1413年﹣前1403年,姓子名庄,商朝国王,一作仲丁,太戊子,谥号孝成。太戊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葬于狄泉。中丁在位时迁都于敖(今河南省郑州市附近,一说在今河南省荣阳县东北)。当时,东南方的夷族兴起,仲丁六年,其中的蛮夷进攻商朝,仲丁出兵击退蛮夷。中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继承上的九世之乱,商朝一心度中衰。仲丁死后,其弟外壬即位。


12.商思王子发(外壬)

外壬,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后继位。在位15年,病死,葬于狄泉。仲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开始衰落。外壬死后,由其弟河亶甲继位。


13.商前平王子整(河亶甲)

河亶甲,姓子名整,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外壬弟,外壬死后继位。河亶甲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无奈之下,他北上200公里迁都河南内黄,以缓解内外交困的局面河亶甲还曾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在一些方国的帮助下,使叛乱的诸侯重新安定下来。河亶甲在位9年病死,后葬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境内)。


14.商穆王子滕(祖乙)

祖乙,商朝国王,商王河亶甲子,河亶甲病死后继位,即位后迁都于邢,商朝的 社会 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朝又兴盛起来。在位19年。祖乙在位时,曾四次迁都,公元前1525年,祖乙将国都由相(今河南省内黄县)迁都于耿(今山西省河津市),次年,由于河患,再次迁都于邢(今河北省邢台市)最后一次迁到庇(今山东鱼台)他几次出兵平服了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的威胁,国运再度中兴。甲骨文中称他为中宗祖乙,和太乙、太甲合称为“三示”(意为三位功勋卓著的祖先)。病死,葬于狄泉。由其子祖辛即位。


15.商桓王子旦(祖辛)

祖辛商朝第十四任国王。姓子名旦。生卒年不详。商王祖乙子。祖乙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葬于狄泉。死后由其弟沃甲即位。谥号商桓王”


16.商僖王子逾(沃甲)

沃甲,姓子名逾。生卒年不详。《世本》作开甲,甲骨文作羌甲,商王祖辛弟。祖辛死后继位。在位25年(一说5年),病死,葬于狄泉。沃甲死后,祖辛之子祖丁即位。谥号“商僖王”


17.商庄王子新(祖丁)

祖丁,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名新,中国商朝第16位国王。商王祖辛之子,前任国王沃甲之侄,根据《竹书纪年》,定都于庇(今河北省邢台市),在位共九年(一说32年),死后由侄子(一说堂弟,即商王沃甲之子)南庚即位。谥号“商庄王”


18.商顷王子更(南庚)

南庚姓子名更生卒年不详,商朝第十八任君主。商王沃甲子,商王祖丁堂弟,祖丁死后继位,《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在位6年,病死葬于狄泉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将国都由庇迁至奄(今山东省曲阜县)。死后由祖丁之子阳甲继位。谥号“商顷王”


19.商悼王子和(阳甲)

阳甲,生卒年不详。阳甲在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是中国商朝的第十八位国王,商朝国王祖丁之子,后任国王盘庚之兄南庚死后继位。在位7年曾西征丹山戎,在位期间,商朝再度衰落诸侯不朝谥号“商悼王”阳甲,生卒年不详。阳甲在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是中国商朝的第十九位国王,商朝国王祖丁之子,后任国王盘庚之兄,南庚死后继位。在位7年病死,葬于狄泉。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定都于奄,在位共四年,曾西征丹山戎,在位期间,商朝再度衰落,诸侯不朝。


20.商世祖子旬(盘庚)

盘庚,甲骨文称般庚,名旬,生卒年不详。阳甲之弟。阳甲死后继位。商代第19位国王。


21.商章王子颂(小辛)

小辛,商朝国王,姓子名颂,商王盘庚之弟,商王祖丁之子。盘庚死后继位相传在位21年,之后病死,葬于殷。小辛继位后,放弃了盘庚的治国之策,商朝国运又一次衰落死后小乙继位。小辛也是一种中药名称。


22..商惠王子敛(小乙)

小乙:殷墟甲骨文又作小祖乙、后祖乙、亚祖乙。商王,名敛。祖丁之子,小辛之弟。小乙是庙号,继小辛继位。殷墟卜辞列为直系先王祭祀。在位时让太子武丁去田里耕作,为以后武丁中兴打好了关键的基础。


23.商高宗子昭(武丁)

商代国王。后世称作高宗。传说名昭,为盘庚弟小乙之子。牛幼时,武当在行,了解稼穚之艰难。他即土位后,提说热比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加以重用。武丁还任用甘为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史记殷本纪》称:“武丁修政行德,殷道复兴。”由于武丁将商王朝推向极盛,被称作“中兴之王”。后人又称之为武丁大帝。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向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其中对对方作战动员的兵力,有时三千,有时甚至达五千;对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据殷墟ト辞记载,武丁的配偶妇好还亲自率兵征伐羌方。除了“伐羌”之外,ト辞中还有许多“获羌武丁(?前1191清人绘“用羌”的记载,即抓获了羌人的俘虏并用作人祭的牺牲,且数字惊人。武丁向四方连年用兵,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方国。这些征伐战争,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死后,由其子祖庚继承王位。


24.商后平王子跃(祖庚)

祖庚,生卒年不详。祖庚又称且庚,姓子名跃,商朝第24位国王,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君主前任国王武丁之子。祖庚是武丁的第二子,在位7年病死,被葬于殷(据《竹书纪年》载,他在位共11年,死后由弟祖甲即位)。祖庚有长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死。三弟祖甲为后母所生,为表示不愿与兄长争夺王位,离宫出走。后武丁病死,祖庚得以继位。祖庚弟祖甲在其后立为君王,在位33年,也很有作为祖庚继承了“武丁中兴”的事业,积极开拓,遵行礼制,是一个积极、孝悌的君主。在他统治的数年间,商代的经济文化和国力都十分强盛。在丁、祖庚和祖甲父子三人统治的100余年间,是商代中兴的极盛之期。这一时期,商朝的统治力和国威远播四方,而且以青铜为代表的中原文明也非常辉煌。祖庚在这期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祖甲之后的商代,国力逐步衰微,并最后走向了灭亡。


25.商定王子载(祖甲)

祖甲,又称作且甲或帝甲,商朝第25位国王,姓子名载,生卒年不详。商王武丁第三子,商王祖庚之弟,祖庚死后即位。《史记》称他在位时荒淫无度,商朝再度衰落。《竹书纪年》称他在位三十三年,曾征伐西戎,他在位早期尚能照顾一般民众,但晚期加重繁苛的刑法,造成商朝衰弱。祖甲死后由其子廪辛即位。商代鼎盛时期,高宗武丁偏爱幼子祖甲,打算废太子祖庚而改立祖甲。祖甲认为这是违礼之举,不可强行废立,否则就可能重演“九世之乱”的局面,因此他效法武丁当年之举,离开王都,到平民中生活。武丁死后,由太子祖庚继承王位。这使祖庚非常感动,使立祖甲为王位继承人,祖庚即位7年左右病死,祖甲这才回到王都继承王位。


26.商共王子先(廪辛)

廪辛,姓子名先,商朝国王。生卒年不详。商王祖甲子,祖甲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葬于殷。廪辛死后,由其弟康丁继位。《史记·殷本纪》“帝甲崩,子帝廪辛立。”《竹书纪年》有“冯辛先居殷”的记载,《汉书·古今人表》也有“冯辛”之载。廪辛在位期间,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攻扰商朝,廪辛发兵多次征伐,还征调卫、虎、受等几个部落出兵攻打。但是,始终没有将方国部落征服。


27.商安王子嚣(康丁)

康丁,姓子名康丁,一名嚣,甲骨文作康且丁,又作康丁,祖甲的儿子,廪辛的弟弟。廪辛死后,于前1152年一前1145年在位,在位7年,崩,葬于殷。他死后,由其子武乙继位。康丁,商朝国王,姓子名嚣,《史记·殷本纪》误作庚丁。在位时商朝愈加衰落。死后谥号:商安王。


28.商烈王子瞿(武乙)

武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瞿。商王康丁之子,康丁死后于前1147年继位,在位35年,卒于公元前1113年,死后由其子太丁(也作文丁)继位。武乙作为商代后期的一个重要君王,从个人出发,努力地进行了挽救其王治的举措,但是成效不大。他在神权向王权政治转变过程中起到率作用,但是他生性残暴,贪千被后人评为昏庸的一代君王。雷击而死于渭水流域,葬于殷。


29.商匡王子托(文丁)

太丁,又称文丁。商王武乙之子,于公元前1112年即位,卒于公元前1102年,共在位11年。死后由其子帝乙继位。太丁继位以后,为了解除周人的威胁,采取怀柔政策。周侯季历毫不客气,看看中央没动静,就征伐山西长治地区的余吾戎,余吾戎败而降周。周侯季历向太丁报捷(献上俘虏和战利品)。太丁嘉封季历为“牧师”,牧师有地方伯长的意思,专征伐权太丁希望季牧师帮他安定边陲。季牧师于是又征始呼戎,始呼戎败而降周。过了几年,季历再次打败翳徒戎,把三个翳徒戎大头目送给太丁献捷。太丁看看季历越来越厉害,感觉不是好事,干脆突然下命囚禁季历,并杀了他。而季历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他在位时也曾经出兵征伐归国,但并没将其征服。


30.商德王子羡(帝乙)

帝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羡,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后继位,即公元前1101年继位,公元前1076病卒,葬于殷。在位26年,死后由其子辛(即大名鼎鼎的纣王)继位。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帝乙在位末年,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当时,江淮之间的夷族又强盛起来,准备大举进攻商朝。帝乙在位的第九年,出兵征伐岛夷和淮夷,半路上受到孟方(今河南省睢县附近)的截击。帝乙率领诸侯伐讨孟方,得胜。第二年,帝乙继续南下征伐夷族,到达淮水流域的攸国。帝乙和攸侯喜合兵攻伐夷族,于第二年得胜而归,帝乙在位的第十五年,再次率领诸侯南征夷族。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又被后人称为帝乙大帝。


31.商纣王子受(帝辛)

帝辛,名受,在位30年,后世人称殷纣王。为帝乙少子,以母为正后,辛为嗣。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 社会 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后世评价褒贬不一他荒淫无度,把殷都向南扩大到朝歌(今河南淇县),向北扩大到邯郸、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在这广大地区修建离宫别馆、苑囿台榭;宠爱美女妲己,终日歌舞令乐师新作“淫声”,有所谓“北里之舞”“靡靡之乐”;他还造酒池肉林,酗酒无度。他大肆搜刮,粮食装满了巨桥的仓库,无数珍宝堆满了鹿台。百姓们都怨恨了他,于是被周文王带领的周军灭亡。

皇子争储场面血腥,为何柔弱的李治却成为了太子?

李治能成为太子,应感谢两位兄长和舅舅。没有两位哥哥争储,或许李治成不了太子。没有舅舅长孙无忌使劲,或许李世民会把储位给另外皇子。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着急的大哥救了李治。 李世民最初立的太子是长子李承乾,他在太子之位上稳稳当当的等待接班完全有可能,但李承乾等得不耐烦了,他太着急了,这是他的性格所致。李承乾出生时,李渊很高兴,给这个孙取名承乾,寓意:“承继皇业,总领乾坤”。八岁时就被李世民立为太子,可见从小李承乾就被赋予接班任务。

李承乾当太子时并不是一无是处之人,632年,李承乾到岐州,就留下13岁的李承乾留守监国,可见李承乾从小就具备李世民所要求的能力。634年,李承乾念及“皇帝为寡人造寺,广召名德”。635年,爷爷李渊病逝后,李世民又让李承乾监国,史书评价他“颇识大体、颇能听断”。

但李承乾从小因为有腿疾,走路不同常人,但并不碍事。不过这个毛病,让李承乾总感到与常人不一样,这必然给他心理上带来一种扭曲的不平等。随着两个健全的弟弟越来越大,李承乾后来又患上足疾,走路更显不方便,这种生理上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也越来越强烈。于是李承乾做了一系列让李世民反感的事。

李承乾得到一名能歌善舞的伶人称心,这种不耻之事,李世民当然不同意,不久李世民杀了称心,让李承乾伤心不已。李承乾引突厥人入宫,后来偷偷与突厥人交往,被大臣上报,引起李世民不满。

特别是李泰完成了《括地志》后,李世民非常高兴,不断给李泰增加俸禄,更让李承乾怀恨在心,不久便产生暗杀弟弟的念头,后来暗杀不成功。对于老师及其他大臣在李世民那里“打小报告”之事,李承乾也没有正确看待,居然还想把老师张玄素杀死。这些恶劣的事件累积后,李世民越来越厌烦李承乾,但李世民还没有换储之心,是李承乾着急了,他居然又想出一个恶劣招法,想起兵逼李世民让位,李世民怎么会让儿子成功呢?因此,唐朝初年的2.0版本的“玄武门”变的关键因素还是与当事人李承乾关系大。

但李承乾政变失败而死后,李治还没看到机会,但至少救了李治。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与李治二哥李泰有关系了。

二、错觉的二哥成全李治。 李泰只比李承乾小一岁,史书上记载李泰“才华横溢,宠冠诸王”,李世民对李泰的确喜欢的不得了。在李世民的宠爱之下,李泰享受到了莫大待遇与地位。

李世民对李泰溺爱最终让李泰产生了错觉,他不仅没有体会到哥哥的苦衷,而且一味高调,认为李世民不喜欢李承乾,将来皇位可能就会自己的。其实李泰这种自我感觉良好,恰恰害了他也害了李承乾,因为既使李承乾当不了太子,李泰也当不了。但李泰却看不清其中的门道。

就在哥哥李承乾被废为庶民后,李泰认为当太子机会来了,想谋立储位时,被李世民看出其心计,果断打压。而且李泰还有一事让李世民很反感,因为李泰在李承乾政变上表现出幸灾乐祸,而且着急上位。李世民认为此了将来当皇帝后,一定没有人情味,也会对兄弟大开杀戒,因此果断弃之。于是感觉良好的李泰没成功,成全了李治。

三、强势的舅舅成就李治。 真正让李治成为太子还是舅舅长孙无忌,此人是长孙皇后的哥哥,而且长孙皇后生的两个儿子接连被废,如果再不让李治当太子,那长孙无忌将来地位权势也难保。

其实此时李世民并没有让李治当太子的想法,但长孙无忌却极力让李治当太子。不过李治的表现让李世民很满意。于是李治在舅舅的努力下顺理成章成为太子。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52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