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五代十国中每个朝代的国名都是怎么来的有着什么寓意

众妙之门 2023-07-05 05:33:59

五代十国中每个朝代的国名都是怎么来的有着什么寓意

从907年到960年,虽只有短短的五十余年时间的光景,可在中原地区却经历了五个朝代。这五个朝代,又与同时期内其他地区先后并存着的十国政权,合称五代十国。在《水浒传》的引言中,施耐庵引用了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字尧夫),为感叹五代时期干戈离乱,而写的一首诗: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然而,五代虽然都是短命王朝,但是这五个朝代名称却绝不是随意而取的。而都是经过当政者费尽思量才定下的,那么这五个朝代名称又分别有何来历呢?

梁(907~923年);梁朝为朱温所建立。唐末,朱温随黄巢起义,为黄巢部下骁将。后其见黄巢不能成事,便背叛了黄巢而归降了朝廷,而被唐僖宗任命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而后,朱温便以汴州为根据地,吞并周围其他藩镇。渐而,朱温成了唐末的最大藩镇,并受封为梁王。最终,朱温废唐称帝,便以梁为国号。

这"梁"乃是源於地名,朱温的根据地为汴州(即今河南开封)。汴州在战国时期为魏国的国都大梁所在地,而在先秦时期有“以国都而代国名”的习惯。所以,魏国也被称为梁国(孟子见梁惠王即源於此),汉初彭越的梁国以及刘武的封国-梁,皆为故魏之地,而“梁”也就成了故魏之地的代称。朱温受封为梁王以及其以“梁”为国号,皆因其势力根基在故魏之地。

唐(923年—936年):唐的建立者为沙陀族人李存勖。在唐朝中期,突厥别部沙陀族先后遭受到了回鹘、吐蕃的侵扰。后便在其首领的率领下归唐,而被大唐安置在盐州(今陕西定边),其首领被赐李姓。黄巢起义时,沙陀族首领李克用帮助大唐收复长安有功,而被封为河东节度使,治太原。而后又被进封为晋王,是除了朱温之外的最大藩镇势力。

朱温废唐建梁之后,晋国视梁朝为闰朝(伪朝的意思),仍奉唐朝正朔,使用唐朝的年号。而后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掉了梁朝,建立了新政权,便以唐为国号,其用意也就不言自明了。

晋(936年—947年);晋的建立者为历史上著名的卖国贼石敬瑭。而石敬瑭却系沙陀族人,只要自身能富贵当上皇帝,又怎么会顾及后世,而怜惜华夏的国土呢?石敬瑭为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在后唐末年,其为河东节度使,而这里是唐末五代时期的沙陀族势力根据地,该地在历史上被称为晋。再则,“大唐”的政治影响力也微乎其微了,而石敬瑭又非李姓,便以“晋”为国号。

汉(947年-951年);汉的建立者也为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刘知远也同样为沙陀族人,但其家世寒微,既居汉地,便冒汉姓刘氏。既然其冒姓了刘氏,便想与历史上的极为强盛的大汉王朝扯上关系,其便以“汉”为国号。

周(951年—960年);周的建立者为后汉大将郭威。而郭氏乃源於姬姓,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其叔虢仲於西虢(今陕西宝鸡附近,周平王时期,迁至今河南省三门峡附近,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封其叔虢叔於东虢(今河南荥阳附近,春秋时期为郑国所灭)。而"虢"通“郭”,该两支虢国灭亡后,其后裔子孙便以郭为姓。郭威因郭姓源於周朝宗藩,便以“周”为国号。

什么叫五胡十六国?什么叫五代十国?两者有何区别?

了解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最著名的国家大分裂时期,其中尤以五胡十六国持续的时间最长,造成的破坏最为巨大,造成的影响也是史无前例。这种动荡我们几乎可以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开始算起,期间只经历了西晋这一短暂的统一时期,一直到隋朝建立,各地的割据政权才真正意义上的消失。

然而隋朝仅仅存在38年,彼时的中国再次混入混乱。而晋朝灭掉东吴统一全国后,也仅仅保持这种局面37年就发生了八王之乱,进而就是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时代来临。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从东汉末年,即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开始,一直到隋朝建立(581年),中间一共经历了397年的政权割据的时间,减去晋朝统一的37年时间,这一混乱的局面也持续了360年。

这一时间仅次于春秋战国的549年,五代十国的乱局则只持续了72年。那么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和春秋战国并列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分裂期,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之间有什么差异之处呢?

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的不同之处

毫无疑问,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都是中国最混乱的时期,它们有整体上的相似,但也有局部的差异,这是不同时期体现的不同结果。譬如五胡十六国的根源在于汉朝时期南匈奴的内附,这一点在《徙戎论》中也有提及:

建武中,以马援领陇西太守,讨叛羌,徙其余种于关中,居冯翊、河东空地,而与华人杂处。数岁之后,族类蕃息,既恃其肥强,且苦汉人侵之。

所以说五胡十六国的起因在于古代中国时期狭隘的民族观念导致的,也就是所谓的“华夷观”,但其实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种“华夷观”却在五胡十六国的大混乱逐渐遭到了消解,虽然总体来看它依然还是存在的,并且占据主流地位。

而这种民族隔阂的消弭实际上我们应该感谢梁启超,由于他所提出的“中华民族”概念,使得几千年来的民族隔阂得到了消解,1902年,他在《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写道: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四海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生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这是梁启超最早提出的“中华民族”概念,后在孙中山的继续阐述下,“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具有巨大包容性的多元化民族集合体概念。

有人说,清室推翻以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这话实在错了。说五族共和,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化成一个中华民族……并且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应该说这是近现代以后取得的一个重大的成果,有力消除了以前存在的内部矛

相比较于此,五代十国的起因则要简单的多,主要就是因为安史之乱后藩镇做大,尤其是河朔三镇(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

这三个藩镇势力强大,几乎已经是半独立和高度独立的状态,但这只是唐末藩镇割据的一个小小缩影,最终唐朝被宣武节度使朱温篡位后宣告灭亡。不过,如果我们把视线拉的再长远一些,实际上安史之乱也是胡人掀起的一场大动荡,其中安禄山就是一个胡人:安禄山,营州柳城杂种胡人也,本无姓氏,名轧荦山。母阿史德氏,亦突厥巫师,以卜为业——《旧唐书·安禄山》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五代十国实际也是过去那个年代异族掀起的一场大动乱,当然它的目的性没有五胡十六国时期那么强烈,内部诱因也没有五胡十六国那样复杂。

所以它的影响相对于五胡十六国来说较弱一些,但是从长远来看,宋朝也因为五代十国造成的影响而饱受困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宋朝太弱,而是辽国、西夏、金国太强,虽然这和宋朝自身的政治意识也有莫大的关系。

总的来说,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有总体上的相似,有局部的不同,这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不同历史现实造成的结果。

但不管怎么说,这两段大分裂时期对彼时的中国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是巨大的,这就让它们无法和春秋战国时代相提并论,毕竟春秋战国混乱归混乱,但那到底是一个百家争鸣,各种学术思想爆发式增长,而且也是一个充满道义的年代。

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黄金时代,现今中国文化基本上就是建立在春秋战国时代所诞生的文化思想之上,也可以说中国文化的发展就是不间断的对春秋战国时代文化思想的解读和消化。

为什么有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又指什么求大神帮助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而后汉仅仅四年,后周九年,都不足十年。其实,即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 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勗的后唐所灭。 后唐有比较开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 石敬瑭认比他年纪小的契丹帝为父,被契丹帝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但源源不绝的财富却流入契丹人的国库,以至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下以向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付关系,但契丹人用挥兵南下灭后晋,虏石重贵来作为答案,并在开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 后晋灭,但辽政权无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 他的儿子刘承佑因杀大将郭威不成却被郭威所代为大周,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后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们的经营下,后周渐强,并逐步统一中国,但柴荣的继承者是七岁的小孩,无力掌管天下,终大将赵匡胤在陈桥被手下黄袍加身,代周立宋。后来宋王朝在赵匡胤的经营下,终统一中国,结束五代时的大分裂。 这一段历史,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断强大,他们互相勾结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之中,除刘崇的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它们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后梁的一倍,而最长的吴越,竟达八十五年之久。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于公元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吴的开创者杨行密,在镇压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中被唐朝提升为淮南节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建都扬州。到杨溥在位时,丞相徐温等立杨溥为天子,国号吴。 但此时,杨氏大权早已旁落。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废杨溥自立,国号唐,建都金陵,改姓名为李昪,史称"南唐"。到后主李煜时,为北宋所灭。 唐壁州(四川导江)刺史王建,从894年开始,先后兼并西川、东川和汉中之地。后梁建立,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子王衍继位,以奢侈荒淫、刻剥百姓著称。925年,后唐庄宗派兵灭前蜀,用孟知祥(李克用侄女婿)为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 926年,孟知祥入成都,整顿吏治,减少苛税,攻占东川。934年,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当年孟知祥死,子孟昶继位,又攻取凤州,疆域与前蜀相同。但孟昶和王衍一样,刻剥惨毒,奢侈成性。965年为北宋所灭。 吴越的创建者钱镠,在893年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节度使。不久,因讨越州军阀董昌有功,升任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吴越王,都于杭州,拥有两浙之地。这一地区战争很少,生产发达,经济繁荣。钱氏政权五传至钱俶,于978年降北宋。 唐末,马殷割据湖南。907年,后梁封他为楚王,都于潭州(长沙)。927年,后唐又封其为楚国王。马殷死,诸子争立,政局混乱,951年被南唐攻灭。但南唐灭楚不久,楚将刘言又起兵击败了南唐军,继续据有湖南。以后刘言被其部下杀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权又先后统治湖南。963年为北宋所灭。 893年,王审知随其兄王潮据福州,897年,继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909年,后梁封他为闽王,据有泉、汀等地。王审知死后,继位的都是暴君,内乱不休,945年被南唐攻灭。 905年,刘隐为唐静海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大彭郡王。隐弟刘龑继位后,扩大了势力范围,于917年称帝,国号越,建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史"南汉"。南汉君主都极其奢侈,统治十分残暴,境内阶级矛盾非常尖锐,971年为北宋所灭。 907年,后梁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24年,后唐庄宗封他为南平王,都于江陵,仅有荆州一地,至唐明宗时才得归、峡二州,是十国中最弱小的一国。963年亡于北宋。 北汉为后汉高祖弟刘崇所建。951年,郭威代汉。刘崇据河东之地,在太原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北汉"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契丹,赋繁役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979年亡于北宋。

五代十国到底是哪“五代”,哪“十国”?一口气读懂

唐朝灭亡后,短短五十三年,半个世纪,却在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五个朝代、十个国家。这些国家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吴国、南唐、前蜀、后蜀、闽国、南楚、南汉、荆南、吴越、北汉。

为什么,五代这几个国家的前面都有一个后字呢?原本,这五个国家:梁、唐、晋、汉、周,前边并没有“后”字。因为这五个国家的名字,之前已经有人用过,后人为了区分所以加了“后”字。而“五代”,这也只是为了增加辨识度的一种叫法。

实际上,它们大多在中原地区控制着较小的地盘,所以并不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朝代。除“五代”之外,其余地方的小割据政权,前前后后共有十个,被称之为“十国”。

五代的后周,原本处于良好的发展形式中,但不幸的是,太祖郭威早早的就病死了,留下了孤儿寡母。这才有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五代十国给人的印象,一是模糊,二是乱。这段时间确实是大乱特乱,乱到什么程度呢?十四个皇帝里,有十二个皇帝的子孙都被团灭。今天,我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五代十国。

这一切还要从一个姓朱名温的人说起。公元903年,梁王朱温杀害了唐昭宗,又于公元907年,唐天祐四年,逼迫小皇帝唐哀宗下诏“禅位”于他。

这个朱全忠,就是我们所说的朱温。全忠,乃唐僖宗赐名。可惜,这份美好的期望落空。朱全忠,非但不全忠,根本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朱温他本是黄巢手下的大将,后来投降了唐朝。而黄巢也在沙陀族首领李克用的围追堵截中被他的外甥杀死。

用而在归顺唐朝之后,凭借兵权在握,一步步逼近皇权。被逼无奈的唐昭宣帝只好宣布禅让。五代刚刚拉开序幕,十国早已蠢蠢欲动。

由于唐僖宗之后的继任者唐昭宗,对李克用一直不放心,所以就授意朱温攻打李克用,又派王建率领禁军出兵四川。结果王建有去无回,在四川拥兵自重,成了四川的土皇帝。在唐灭亡后,他在四川建立了蜀国。这便是十国中的“前蜀”

因为朱温的进攻,导致李克用手下大将刘仁恭叛变,割据河北。这也让李克用到死都耿耿于怀。

当年的四月,朱温便宣布称帝。可能是觉得自己的名字太晦气,于是,更名为朱晃。国号为大梁。以汴梁为东都,洛阳为西都。将哀帝废为济阴王,后惨遭鸩杀,唐王朝灭亡。

而这朱温之“瘟”,便开始以毫无人性的方式四处蔓延。五代十国中许多小政权的建立都与朱温有关联。同年,朱温本意拉拢臣属,巩固自己的势力,封了几个蕃王。

封王审知为闽王,势力范围在今福建,后建立十国之一的“闽国”又马殷为楚王,在今天的浙江,建立十国之一的“南楚”。封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在今天的湖北,建立十国之一的“南平”。

封刘隐为大彭郡王,在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后建立十国之一的“南汉”。大唐一个偌大的帝国,在朱温手中土崩瓦解。

朱温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于是开始了他梦寐以求、荒淫无耻的生活。竟然让他的众儿子的媳妇前来侍寝。

谁伺候得好,就立谁的丈夫为太子,真是猪狗不如。后来也因继位问题,朱温被自己的亲儿子朱友珪杀掉,在位六年,时年61岁。

后梁承帝朱友珪在弑父后登基,完美诠释了朱家荒淫无道的基因。其弟朱友贞密谋政变,朱友珪被杀,在位一年,年仅29岁。这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放过谁”,自作自受。

后梁末帝朱友贞,在位十一年。在晋王李存勖(李克用之子)建立后唐,对后梁发动总攻。朱友贞命亲信将其杀死,后梁灭亡。终年36岁。

李存勖终于为老李家报了家仇国恨。然而,李存勖原本不姓李,以至于他也并非汉人。本姓朱邪,祖上为沙陀酋长。他的祖父因镇压兵变有功,被唐皇赐姓李,并正式编入宗谱。

所以,他也一直以李唐后裔自居。这也开启了,五代中四代被沙陀族统治的 历史 。

公元923年,后梁龙德三年,四月,晋王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国号大唐,史称后唐。十月,后唐大军攻入后梁东都开封府,后梁灭亡。随后,后唐灭前蜀。不幸的是,后唐庄宗李存勖于“兴教门之变中被杀”在位四年,时年42岁。

李克用养子李嗣源即位,史称后唐明宗。在位七年。李嗣源在位期间杀贪官,体恤民情。后因纵容藩镇,使得各方势力崛起。后来因病去世,时年67岁。

后唐闵帝李从厚,即位后,潞王李从珂起兵叛乱。李从厚逃至魏州,不仅后被弑身亡。在位仅仅五个月,时年21岁。

后唐末帝李从珂,乃后唐明宗李嗣源义子,因无力抵挡石敬瑭与契丹的进攻,于洛阳自焚,终年52岁。后唐亡。

后晋高祖石敬瑭,在位六年,他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因为君臣之间相互猜忌,后起兵造反。被困于太原后,向契丹投降,并割让“幽云十六岁”。称契丹为父,史称儿皇帝。后来病逝,时年51岁。

后晋少帝石重贵,在位三年,为石敬瑭养子,算是一个比较有骨气的人,即位之后,不肯称契丹称为父,坚决要称孙。

可是,契丹只想当爸爸,不想当爷爷。于是,契丹进攻后晋,石重贵投降,后晋灭亡。石重贵病逝于被押往契丹的途中,终年61岁。

反抗契丹的将领,最为有名的是后晋大将刘知远将军。在契丹人被赶回老家后。刘知远入主中原,史称后汉高祖。

在位两年,跟随唐明宗李嗣源及晋高祖石敬瑭时,颇有战功。契丹俘虏后晋少帝北去,称帝即位。在位期间,各地割据。后来病逝,时年54岁。

后汉隐帝刘承佑,在位三年,猜忌权臣,引发了郭威叛乱。被杀,时年22岁。后汉灭亡。

后周太祖郭威,在位四年,是 历史 上少有的清廉勤政的明君。 因病驾崩,享年51岁。后周世宗柴荣,在位六年,是郭威的内侄、养子。即位后励精图治于统一大业,后因病去世,年仅39岁。

后周恭帝柴宗训,在位一年,即位时年仅7岁,重用赵匡胤。后经“陈桥兵变”,禅位于赵匡胤。后周灭亡。后被封为郑王,十三年后去世。

唐天祐四年(907)四月,朱温(全忠)称帝,更名晃,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原唐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仍用唐天祐年号,据河东与后梁对峙。其后,晋王逐渐攻取后梁河北之地。

后梁龙德三年(923)四月,晋王李存勗(克用子)称帝于魏州,国号大唐,史称后唐,改元同光,以魏州为兴唐府,建东京,以太原府为西京、真定府为北都。十月,后唐大军攻入后梁东都开封府,后梁灭亡。

十一月,后唐定都洛阳(洛京)。同光三年(925)三月,以洛阳河南府为东都。十一月,后唐灭前蜀,遂尽有前蜀之地。

应顺元年(934)闰正月,后唐剑南东西两川节度使、蜀王孟知祥称帝,建都成都府,国号蜀,史称后蜀,后唐复失蜀地。清泰三年(936)十一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攻入东都河南府,后唐灭亡。

在后唐期间,与其并峙或一度并存的其他割据政权(势力)尚有不少。

在十国当中,江的南吴最为强盛,可惜好景不长,之后被南唐的李昪篡得其位,并由此建立南唐。吴越、闽国之地也尽归南唐。

占据湖广之地的主要有荆南、楚国、南汉。南唐随着野心的膨胀,不断地吞食着周边的小国,楚国也落在了南唐的口中。

但是,南唐也因不知休 养生 息,连年的争战使得国力锐减。最终,败给了后周。前蜀、后蜀占据着蜀地,蜀地向来富甲一方。其国力之强盛,仅次于早期的南唐。然而,也因处于富庶之地,“饱暖思淫欲”,被后唐庄宗李存勖吞并。

北汉,是十国之中,最终覆灭的一个小国。它地处北方,乃后汉刘氏的后裔建立。在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后,于公元979年一统中原大部分地区,十国告以终结。

史书中提到的“五代十国”,究竟是哪“五代”哪“十国”?

史书中提到的五代十国是指同一时期的中原五国政权更替和南方十国的政权更替。五代是指中原地区的五个国家的政权更替,十国是指同一时期的南方十个国家的政权更替。所以五代十国是指当时这一时期(约公元907年至959年共计53年的时间)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政权较多,非常分裂不统一。具体的解释如下:

一、五代十国?政权分裂的特殊历史时期

五代十国应该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政权较多且非常分裂的特殊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据记载大概是公元907年至959年间50余年的时间。

二、五代政权介绍

1、后梁政权:公元907-923年,开国国君是朱温,定都开封、洛阳。

2、后唐政权:公元923-936年,开国国君李存勖,在当时混乱的政权更替中开创了?明宗之治?定都洛阳,但在当时混乱的历史时期也只是昙花一现。

3、后晋政权:公元936-947年,开国国君石敬瑭,定都洛阳开封,石敬瑭是当时那个特殊时期涌现的众多草莽英雄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4、后汉政权:公元947-950年,开国国君刘知远,定都开封又名东京,因刘知远性格爆裂,统治期间残暴无道,所以其政权仅仅历时三年就破灭了。

5、后周政权:公元951-960年,开国国君杨行密,定都东京开封,后因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导致后周政权彻底破灭。

三、十国政权介绍,十国政权割据

1、南吴政权:公元902-937年,开国国君:杨行密,东都江都府和西都金陵府。

2、南唐政权:公元937-975年,开国国君:李升,定都江宁府,即现在的南京。

3、吴越政权:公元907-978年,开国国君:钱镠 ,定都杭州。

4、南楚政权:公元907-951年,开国国君:马殷,都城:长沙。

5、前蜀政权:公元907-925年,开国国君:王建,定都:成都。

6、后蜀政权:公元934-965年,开国国君:孟知祥,定都:成都。

7、南汉政权:公元917-971年,开国国君:刘,名及字不详,定都兴王府。

8、南平政权:公元924-963年,开国国君:高季兴,定都:江陵府。

9、闽国政权:公元909-945年,开国国君:王延钧 ,定都:长乐府、建州。

10、北汉政权:公元951-979年,开国国君:刘旻 ,定都:太原府。

五代十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权频繁更替,各类政权割据南方,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民不聊生,说是一段非常黑暗的历史时期也不为过。历史也证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也为最后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52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