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燕昭王封乐毅为齐王,乐毅为什么要坚辞拒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乐毅伐齐期间,在即墨受阻,三年无功。燕昭王身边有一小人进谗言,说乐毅现在攻城一点儿都不主动,还在齐地大做善事,收买人心,恐怕是不想回来了,自己要在那边当王。燕昭王听了,二话不说,在一个宴会上当场把他宰了,之后送乐毅的妻子、儿子到齐国,封乐毅为齐王,乐毅感动涕零,坚决不接受。
为什么乐毅不能接受燕昭王的封赏?很简单,燕昭王诚信待人,对他仁至义尽,如果乐毅真要是做了齐王,部下会怎么想,齐国的百姓会怎么想,天下人会怎么想?
燕昭王
俗话说,诚信是人最大的资本。人在利益面前是会变得,何况是巨大的利益?乐毅率领燕国全国精锐伐齐,如果真的要反叛,燕昭王是拿他没办法的。既然没办法,与其扣押他的妻和子,最后弄得反目成仇,还不如顺水推舟,就封他个齐王:如果乐毅接受了,两国以后就结盟;如果不接受,乐毅以后必会死心塌地的为燕国效力。
燕昭王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这一招太妙了,不仅感动了乐毅,还感动了国内那些大臣,顺便还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很多时候人在大事面前容易犯糊涂,不妨学学燕昭王的妙招,以诚感人:拿出最大的诚意,让他去选择。
本来呢,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可战国时期那些超级大国比周天子实力大得多了,觉得称公、称侯与自己的身份太不匹配,就纷纷僭越起来,也称王了。
称王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几个超级大国搞个聚会,互相称王,比方说魏王和齐王就是这样来的;第二个方法就是自己的国家实力很强,自己称王,其他国家也不敢说什么,比方说秦惠文王。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国王是被另一个国王任命的,何况还是实力很弱的燕王!要是其他国家觉得不爽,起兵来攻,依乐毅手上的那点儿兵力是抵挡不了多久的。
还有一个原因:齐国为什么被打?就是之前齐愍王太嚣张了,惹了众怒。乐毅微弱的兵力就敢称王,这不就是第二个齐愍王吗?前车之鉴啊
燕昭王一见到乐毅,为什么就重用他?原因大致有2条 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一起看下去。
自从燕国复国之后,燕昭王便励精图治,想要向齐国复仇。
可是,齐国人才济济,国力强盛,是当时的三强之一,燕国虽然跻身战国七雄,但仅仅处于末位,没有实力与齐国争雄。
对于燕昭王来说,想要改变现状,首先就是重整燕国。燕昭王深知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一上台就开出优厚条件招募天下人才。
没多久,天下人都知道燕昭王求贤若渴,于是大批人才涌入燕国,而乐毅更是人才中的人才。
在燕昭王君臣的治理下,燕国实力突飞猛进,可是齐国也没闲着,刚刚吞并宋国大部分领土,燕国依然赶不上齐国。
此时,乐毅对时局进行了一番分析:齐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燕国势单力薄,如果想要复仇成功,必须联合中原诸国。
燕昭王觉得有理,派苏代等人游说各国,经过一番努力,燕、赵、韩、魏、秦组成五国联军,以燕国为主力,乐毅统帅全军,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五国伐齐”。
《史记》记载,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
尽管齐国实力强横,但也难以抵御五国联军的进攻,何况齐国内部也不安宁,齐湣王刚愎自用,不听谏言,对百姓施以暴政,久而久之,君臣离心离德,民心丧失。
在短短数年时间里,乐毅率军攻下七十多座城邑,这些都归为燕国领土,齐国仅仅剩下莒和即墨苟延残喘。
《史记》记载,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
从西周到战国近八百年,这是齐国遇到的最大一次危机,而燕国差点吞并齐国全部领土,显然乐毅在这场战争中居功至伟。
乐毅的先祖乐羊是魏文侯时期的将领,统帅魏军攻灭中山国,因此被封在灵寿,其子孙后代就定居在这里。
这是魏国的一块飞地,但是不到二十年,中山又在这里复国,随后又被赵武灵王所灭,因此乐毅便成为赵国人。
乐毅从小便熟读兵书战策,通晓韬略,年纪轻轻便闻名于赵国,有人举荐他入朝为官。
公元前295年,沙丘之乱中李兑将赵武灵王害死,乐毅对此事嗤之以鼻,因此愤然离开赵国到了魏国。
《史记》记载,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
此时魏国的情况也不太好,被秦国打得头也不太起来,同时乐毅也不被魏昭王赏识。
而燕国自从复国后一直没有忘记向齐国报仇雪恨,燕国是个地处偏远的弱小国家,按正常情况是无法克敌制胜的。
于是燕昭王便降低身份礼贤下士,天下贤士涌入燕国,乐毅便是其中之一。
一到燕国,燕昭王就任命乐毅为亚卿,这是仅次于上卿的官位,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
燕昭王之前并不认识乐毅,为何一见面就给他这么高的待遇?原因大致有两点。
首先,当初齐国吞并燕国的时候,引起其他诸侯国的担忧,强大的齐国是所有诸侯不愿看到的。
乐毅向赵武灵王献策,以赵国的“河东之地”交换齐国的“河北之地”,造成齐国打算进军中原的假象,以促成诸侯联合起来反对齐国。
乐毅这样做,间接地帮了燕国一个大忙,正因为各个诸侯联合反齐,才给了燕国复国的时间,否则燕国极有可能灭国。
其次,燕昭王早年在韩国为质子,曾经在赵国待过一段时间,对乐毅“贤能且好兵”的名声应该略有耳闻。
回到燕国后燕昭王求才若渴,对于乐毅这样能征善战的大将,自然会好生款待。
可惜燕昭王去世后,乐毅遭到燕惠王的猜忌,燕国错失了覆灭齐国的机会,让田单趁机复国,乐毅走投无路之下投奔赵国。
乐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著名的将领,曾经帮助燕昭王振兴燕国,在攻打齐国的时候因为受到了当时燕国君王燕惠王的猜忌,所以就选择远离燕国投靠到齐国去了。主要就是因为燕王受了其他人的反间计,认为乐毅攻打齐国是有私心的不想让乐毅的权势过于大的,谁知道他的猜忌让乐毅直接放弃了燕国去到了齐国的地方,燕惠王就失去了这一位大将的。
乐毅因为早年的时候受到燕昭王的重用,所以对于燕国是比较的肝脑涂地的,但是在燕惠王继位之后,本来对于乐毅就有些不喜欢的他一直想找机会来整治乐毅,只不过乐毅在燕国的地位十分大才没有机会下手,燕国攻打齐国的时候是历史上有名的一少胜多的例子,乐毅在这场战役当中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但也遭到了燕惠王对于他的猜忌。
乐毅也是知道燕惠王对于他是不喜欢的,但是毕竟是燕国重用的自己所以就一直在为燕国服务,但是燕惠王为了防备他在战争的时候就派另一个将军来代替乐毅的位置。乐毅对于燕惠王的行为十分不满,认为自己如果再继续呆在燕国恐怕最后会被燕惠王杀掉,自己为了燕国的大业一直在努力着,燕惠王却怀疑自己,乐毅一气之下就投靠了齐国。
燕惠王看到乐毅投靠齐国之后,也是自知理亏就好生的对待乐毅的儿子,但是乐毅对于燕惠王的行为已经是很厌恶,认为这样的君王是不会善待自己的臣子的就没有回到燕国。燕惠王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把好好的大将给气走的人,本来燕国是有可能成为一个大的诸侯国的,被燕惠王搅乱之后燕国的实力也是下降了很多,世人之后也多拿燕惠王来取笑。
乐府 行路难三首 李白 系列:李白诗集(乐府) 乐府 行路难三首
【题解】 「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著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羞」,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的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全诗在高度彷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其一 【原文】 金樽1清酒斗十千2,玉盘珍羞直3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6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 1樽:古代盛酒的器具。2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3珍羞:珍贵的菜肴。羞,通「馐」。直,通「值」。4「停杯」二句:化用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句。5「闲来」二句:垂钓碧溪,《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年老垂钓于渭水边,后遇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而得重用。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抱极大的希望。6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记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济,渡过。
【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像吕尚垂钓磻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其二 【原文】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1赌梨栗。弹剑作歌2奏苦声,曳裾王门3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4,汉朝公卿忌贾生5。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6,拥篲7折节8无嫌猜。剧辛9乐毅十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注释】 1赤鸡白狗:羽毛呈红色的鸡,白色的狗。2弹剑作歌: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做客,觉得孟尝君对自己不够礼遇,开始时经常弹剑而歌,表示要回去。后以「弹剑作歌」比喻怀才不遇。3曳裾王门:《汉书·邹阳传》:「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后以「曳裾王门」比喻在王侯权贵门下做食客。4「淮阴」句:据《汉书·韩信传》记载,西汉开国功臣韩信是淮阴人。他出身平民,父母早逝,贫寒无依。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想侮辱韩信,说:「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并当众侮辱他说:「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韩信注视了对方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裆下爬了过去。街上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是个怯懦之人。5贾生: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许多重要的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6郭隗:战国中期燕国大臣、贤者。燕王哙七年,齐宣王攻破燕国,哙被杀。赵武灵王闻燕国内乱,将燕王哙的庶子职从韩国送回燕国,职被燕人拥立为王,称燕昭王。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拜访郭隗,求计问策。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才,建筑「黄金台」,昭王并尊郭隗为师。此举天下震动,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因此强大起来。7拥篲:拿扫帚扫门。这里表示恭恭敬敬迎接宾客或长者。篲,扫帚。8折节:降低自己身份。9剧辛:战国时燕将。原居于赵。闻燕昭王下诏求贤,乃由赵赴燕。十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曾替魏出使到燕国,燕昭王用客礼厚待乐毅。乐毅谦辞退让,最后终于被昭王诚意所动,答应委身为臣,燕昭王封乐毅为亚卿。乐毅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率军攻下齐国七十余城,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译文】 天地如此之大,为什么单独就我一个人找不到出路呢?我怀抱一腔热血却被逐出长安,心中抑郁万分。我羞于去结交长安里社中的纨裤子弟,和他们一起斗鸡走狗,游戏赌博,以求得仕途上的平坦。和那些达官贵人交往又感觉自己像冯谖在孟尝君门下作客时一样不能忍受,权贵们并不把我当一回事,我受不到应有的礼遇,这种滋味有说不出的苦。韩信未得志时,在淮阴曾受到一些市井无赖们的嘲笑和侮辱。贾谊年轻有才,汉文帝本打算重用,但由于受到大臣灌婴、冯敬等人的忌妒、反对,后来竟遭贬逐。我此时在长安受到的嘲笑、忌妒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呢?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当初燕国君臣互相尊重和信任的情景吗?燕昭王为了使国家富强,尊郭隗为师,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乐毅、邹衍、剧辛纷纷来归,为燕所用。燕昭王对于他们不仅言听计从,而且屈己下士,折节相待,甚至当邹衍到燕时,昭王亲自清扫道路迎接,恐怕灰尘飞扬,用衣袖挡住扫帚,以示恭敬。剧辛、乐毅等感激昭王的恩德,恨不得剖开肚子,拿出自己的肝胆以示自己的忠诚。可是今天朝廷昏庸,像燕昭王这样的明君早已经化为白骨埋葬在乱草中,世间已经没有了,还有谁去打扫昔日的黄金台招揽贤士呢?仕途太难了,既然朝廷容不下,我只有拂手而去,归隐山林了。
其三 【原文】 有耳莫洗颖川水1,有口莫食首阳蕨2。含光混世贵无名3,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4,屈原终投湘水滨5。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6。君不见,吴中张翰7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注释】 1颖川水:传说帝尧曾多次向当时的贤人许由请教,后来表示想把君位传给他,但遭到了他的严词拒绝。他逃到了登封的箕山隐居起来,再也不愿意与世俗社会交往。帝尧派人找到了他,想请他出任九州长官,他跑到颖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这种话。许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从而被奉为隐士的鼻祖。2首阳蕨:蕨,薇,前人误以薇、蕨为同一种草本植物。《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3含光混世:《高士传》记载巢父谓许由曰:「何不隐汝形,藏汝光?」此句言不露锋芒,随世俯仰之意。4子胥既弃吴江上: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楚国人,其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至吴国,助吴王阖闾筑城练兵,发愤图强,后率吴兵攻下楚国都城郢,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阖闾死后,被吴王夫差逼迫自杀。《吴越春秋》中记载:「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5屈原终投湘水滨:屈原早年被楚怀王信任后受奸人谗言与排挤,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后秦兵南下攻破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6「陆机」四句:李白借历史上陆机、李斯的遭遇说明功成应身退的道理。《晋书·陆机传》记载,陆机因宦人诬陷而被杀害于军中,临终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秦丞相李斯辅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官拜丞相,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喟然叹曰:「……斯乃上蔡布衣……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税驾,解驾,指休息。7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性格放纵不拘,酣饮恣游,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晋书·张翰传》记载,有人劝他顾惜点名声,他却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齐王司马冏执政,召授为大司马东曹掾。当时王室争权,张翰托言见秋风起而思吴中莼羹、鲈鱼,弃官还乡。不久,齐王冏败,张翰因得免于难。
【译文】 许由你不是不想接受黄帝的领导吗?那么就别用颖川水洗耳朵!伯夷和叔齐不是不吃周朝的粮食吗?那么就不要吃首阳山的蕨!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并不是真的归隐,只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人生须含光混世,不务虚名,何必故作清高,装作归隐山林,淡泊名利呢?据我的观察,自古以来那些贤人达士,功成名就后如果不退隐的话都会招来杀身之祸。伍子胥最后被吴王夫差逼迫自杀,弃尸江上,屈原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放汉北,最后怀石投汨罗江而死。陆机怀雄才大略还不是被人诬陷死于军中,难道你没听说过「华亭鹤唳」的典故吗?李斯功成名扬后不及早地退隐,以至于在刑场的路上怀念和儿子一起出上蔡东门牵黄犬逐狡兔的日子,这些例子还用我一一列举吗?你们难道没看到,西晋张翰见秋风起而思吴中美味佳肴,弃官还乡因而得免于难,我们真应该像张翰说的一样,只求现在能喝酒行乐,适意人生,管他千载年后是否名留青史,后人对我们的评价又是如何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9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