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安禄山造反时唐朝兵强马壮,为什么安禄山还敢造反

众妙之门 2023-07-05 02:55:30

安禄山造反时唐朝兵强马壮,为什么安禄山还敢造反

古代造反,基本上都在乱世。那时候,自然灾害频发,民变四起。中央对全国的控制力严重减弱,皇权的威信不在,地方上不服从中央的管理,不听中央的安排。这时候,那些拥兵自重的诸侯们,找个借口造反,那也是很正常的事。而且造反的诸侯都明白,在那时造反,他们成功的希望是很大的。

但安禄山是一个非常意外的情况。当时唐王朝国泰民安,没有遇到什么自然灾害,也没有什么民变,地方上的藩镇也都各安本分,没有谁有异心想造反。安禄山当时虽然拥有三个藩镇的兵力,但也并不算多。然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安禄山居然发动造反,从边关一路杀来,长驱直入,先夺洛阳,再夺长安,居然成功了。那么,究竟是谁给了安禄山这么大的胆子,安禄山凭什么就觉得他能够成功呢?

(安禄山剧照)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古代皇权社会的特点及当时的情况来考虑。

一、皇权的漏洞。

古代皇权社会是一个高度集权的社会。地方的权力小,中央的权力大。臣民的权利小,皇帝的权力大。这样一个特点,可以保证中央处在一种高度统一的状态。

但是这样一种体制,也存在一个明显的漏洞。就是皇帝的存在太重要了。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只要皇帝这个地方出现了问题,整个社会都会出现问题。皇帝一旦被蒙蔽,被撺掇,社会就会出现严重的动荡。

尤其是在兵权上,谁要是稍微有一些异动,就有可能被杀头。网上有一种说法,说秦始皇规定,没有他的命令,就算是都城出现什么问题,在外面的将军也绝对不准把军队带回来。最终,陈胜吴广一呼百应,葬送了秦王朝。这个话虽然极端了一点,但是也说明,在皇权社会,权力结构有多大的漏洞。

唐玄宗的时候,虽说当时国泰民安,天下安定。但是唐玄宗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唐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而安禄山就抓住这一点,把唐玄宗给蒙蔽住了。

他蒙蔽了唐玄宗哪些地方呢?一是唐玄宗喜欢被吹捧,因此他就尽力吹捧唐玄宗。二是唐玄宗喜欢别人忠诚,因此他就尽力表现出忠诚的样子。三是唐玄宗多疑,因此他就利用这一点,让唐玄宗不会轻信别人。就算有人告诉唐玄宗,安禄山造反了,唐玄宗也不相信。

唐玄宗被蒙蔽,唐玄宗不发号施令,因此,大臣们都不敢随便下命令,各地的军镇也不敢随便动用军队。由此,安禄山能够一路杀到长安。

(唐玄宗剧照)

二、信息的盲区。

古代社会,信息不畅。信息不畅的结果,就是大家只能听到有限的声音。尤其在军队里面,长官的声音,就是最正确的声音。

陈胜吴广为什么要打着扶苏和项燕的旗号来起事?因为当时信号不畅,大家并不知道扶苏、项燕已经不在人世。所以都觉得陈胜吴广说的这个话好有道理。

同样的,安禄山告诉士兵们,朝廷中出了杨国忠这样的奸臣,他把皇帝挟持起来,皇帝做不了主。现在,皇帝让我们带部队去“清君侧”呢!士兵们不了解真实情况,觉得这确实是一件大事情。你想啊,奸臣窃命,天子蒙尘,多么严重的问题。所以,大家就跟着安禄山打起来了。他们并不以为他们在造反,反而认为他们在干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就这么着,一直打到了长安。

就算后来发现了错了,但木已成舟,改不过来了。

(杨国忠剧照)

三,拓边的厌倦。

古代皇帝都喜欢好大喜功,开疆拓土,这在古代将士那里,产生了深深的厌倦。

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那是无休无止的苦役。长期在塞外,忍受风刀霜剑。家里面的农活没人干,无法和家人团圆。而且很可能随时随地都有生命的危险,死了也不一定能够被人记住。“可怜无定河边骨,正是闺中梦里人。”“一将功成万骨枯”。就算有功劳,那也是将领的。

但是将领又觉得,就算打胜了,朝廷中有奸臣在皇帝身边进谗言,自己得不到一个好。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仗打得有什么意思呢?所以,将领们也厌倦。

唐玄宗时期,以上讲的特点非常典型,将士们有着深深的厌倦情绪。而安禄山正是抓住了将士们的这种厌倦情绪,鼓动大家杀回去。杀回去就可以建功立业,就可以和家人团聚,就可以封妻荫子,就可以改变命运。

所以,最终大家都跟着安禄山疯狂地打起来,安史之乱就轻易爆发了。

安禄山为什么敢大胆在盛世造反,为什么后面还能成功?

安禄山之所以能够在盛世造反成功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唐玄宗没有知人善用的能力;第二,当时的唐朝军队都在镇守边关,所以京城的防守比较弱;第三,唐玄宗的盛世统治之下暗藏了很深的社会矛盾。首先,唐玄宗虽然懂得如何用朝廷中人,但是对于带兵打仗的事情他完全不明白,更别说知人善用了。唐玄宗时期,其实唐朝的将领很多,有能力的也不少,例如郭子仪、李广弼等,这都是很有军事才能的大将,然而唐玄宗并不重用他们,根本原因就是唐玄宗不懂得分辨将领的能力,在排兵布阵的时候,全凭借自己的喜好来,而那些懂得讨好唐玄宗的武将,又怎么敢奢求他们有强大的军事能力呢。其次,唐玄宗时期,唐朝的军队都镇守在边关地区,所以安禄山才能够轻易造反成功。唐玄宗时期,唐朝边境的吐蕃和突厥等部落势力比较小,所以唐玄宗看准了这个时机,希望在自己统治的时间内,把吐蕃和突厥等部落拿下,以到达开疆辟土的目的,所以唐玄宗把大量的士兵都调去了边疆开疆辟土了,京城的防守也因此削弱了很多,所以安禄山才敢发动叛变。最后,唐玄宗的盛世统治下,暗藏了很多社会矛盾,这也是导致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原因。唐玄宗当时虽然开辟了盛世,然而很多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农民和地主的土地之争、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贫富差太大、贪官污吏压榨百姓等问题始终存在,而这个时候唐玄宗却在贪图享乐,所以安禄山发起了叛乱,因为这个时候反叛能够得到很多百姓的支持。
综上所述,由于唐玄宗不具备良好的识将能力、唐朝的社会矛盾累积太深、唐朝的军队都在边关这三个原因,导致了安禄山敢在盛世的时候造反。

唐玄宗如此宠爱安禄山,为何安禄山还要造反?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胜转衰的转折点,安禄山认了唐玄宗为干爹,认了还没有自己大的杨贵妃为干妈,可以说是非常的受宠了。此外,安禄山还担任了三镇的节度使,可以说唐玄宗对他也是非常的信任了,这样的日子难道过着不舒坦吗?为什么掌握了大权的安禄山还要起兵反唐呢?其实是由三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一、安禄山的胡人血统,本身就不安分。安禄山出生在东北地区的粟特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胡人。我们都知道,北方的少数民族是比较骁勇善战的,安禄山也不例外,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权利,但是他还是要觊觎更大的权利。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之后,安禄山就任职了三镇节度使,这为他后期的反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他才能在暗中招兵买马。

二、安禄山和太子李亨之间的矛盾。虽然安禄山对唐玄宗和杨贵妃关系很好,但是对太子李亨却是非常不屑一顾,这是因为安禄山知道李亨在唐玄宗心目中的额地位并不高。只要李亨被废,安禄山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安禄山就联合了李林甫一起造反,想要扳倒太子,但是李林甫并没有这个势力。后来杨国忠当了丞相,对安禄山的威胁比较大,所以安禄山就决定起兵。

三、安禄山受到其他地方节度使的反对。安禄山虽然得到唐玄宗的赏识称为了三镇节度使,但是对于其他节度使来说,这就是唐玄宗面前的红人,同时也是其他节度使的威胁。唐玄宗其实也是在利用安禄山,以此来控制其他地方节度使的权利。虽然对于唐玄宗是好事,但是对于安禄山来说,他却遭到其他节度使的反对,这也是他起兵的原因之一。

安禄山为什么敢起兵反唐呢?

安禄山起兵之后,开局非常顺利。

一周内席卷河北,三周左右渡过黄河,两周左右攻克东京洛阳,随即大举西进,一路追杀大唐政府军,直奔潼关。

看到这种局面,所有人都吃惊了:潼关危矣,长安危矣!

客观地说:安禄山起兵虽然有出其不意的先发优势,但无论什么优势,都必须有足够多的人来执行计划,否则一切免谈。

今天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安禄山为什么能够网罗足够多的人,跟他一起造反呢?

跟安禄山的官职有关系吗?恐怕有一点,但关系不大。

安禄山官职很高是不错,但再高能高得过唐玄宗吗?安禄山的一切可都是唐玄宗给的。在安史之乱前,安禄山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骄人战绩吗?没有。

至于说安禄山经营关东日久,所以亲信遍布各地。

所谓?知人知面难知心?,安禄山不会操控人心的法术,手里更没有三尸脑神丹这种玄幻级别的神药。当安禄山决定叛变的时候,他凭什么确保手下会跟着他走呢?

军队的确讲究?令出如山?,但当军队首领无法代表手下利益的时候,他绝对会在第一时间被抛弃。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看五代十国期间的张敬达:他不愿意跟随石敬瑭投降契丹,他的手下就把他杀了,带着部队跟石敬瑭走。

什么是汉奸?咱不知道,咱就知道跟着石老大走有肉吃。

诸将每旦集于招讨使营,甲子,高行周、符彦卿未至,光远乘其无备,斩敬达首,帅诸将上表降于契丹。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看看五代十国期间的王处直:他不愿意受朝廷管辖,于是打算和契丹人合作,用这种方式保住自己的独立小王国。

可他的手下直接杀光他的子孙和亲信,表示服从中央安排。

面对这种情形,王处直自然是一肚子火发不出来,整天像个怨妇一样地追问:?你们不是我的马仔吗?怎么敢不听我的话呢??

明年正月朔旦,都拜处直于西宅,处直奋起揕其胸而呼曰:?逆贼!吾何负尔??然左右无兵,遂欲啮其鼻,都掣袖而走,处直遂见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8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