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边疆的问题都非常复杂,尤其是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经常跟周边的国家发生磕磕碰碰,比如跟越南在历史上就纠葛不断。越南一直很倾慕中国的文化,但要真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还真的有些不习惯,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上越南曾多次被纳入中国的版图,最终都还要分开过日子。所以,朱元璋也总结出一个经验,将越南列入15个不被征讨的国家。不过这一切却在明朝靖难之役后发生了改变!
越南历史上被称呼为"安南",远离中国本土,交通不便,虽然经过多次征伐,但大多都因为是赔本的买卖,最后都不了了之,只要安心臣服,也没有皇帝愿意去惹这样的麻烦。可是安南的形势却在靖难时期发生了改变,越南本来一直被王族陈氏统治,却被手下大臣黎氏篡位,并大肆屠杀陈氏王族,还不断骚扰明朝的边境,小国占城也因此陷落。
永乐大帝朱棣对此也是非常苦恼,国内刚刚经过大战,边境就来了这么多烦恼,可是面对陈氏后裔和占城国王的哭诉,却又不得不插手,便下旨斥责黎氏父子的行为,称其为整个国家的罪人。越南人一听就怕了,担心明朝出兵平乱,便上表谢罪,愿意迎回陈氏重新回国为王!
永乐皇帝一听也乐得轻松,便安排5000军士护送陈氏后裔回国,没想却中了黎氏父子的计谋,陈氏后裔和五千大军全部被消灭。消息传回朝廷之后,朱棣大怒,决定挥兵80万大军南下,为安南王室和军士们复仇。没多久就攻陷了整个越南,黎氏父子落荒而逃。不过此时问题也来了,陈氏后裔全部灭绝,黎氏父子逃亡国外,当地人中根本找不出像样的人来当这个国王,最后当地人索性投降,让明朝设置"交趾布政司",来管理这个国家。
可惜,越南人虽然仰慕中国文化,却不愿意沦为中国的一个郡县,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一直反抗不断,让明朝军队疲于应对。永乐皇帝去世之后,继位的明宣宗立刻下令从越南撤军,再也不愿意做这笔赔本的买卖。据历史记载,明朝军队每年花在越南的军费多达300万两白银,可是收入最高的一年才7万两,可以说底裤都差点赔光了!
虽然明朝统治越南的时候,当地的百姓生活过得都很好,但是越南人对大明王朝却没有什么好感,越南的历史书中这样描述"北寇凶残,南民困屈",不但将这段历史视为屈辱,看起来没有丝毫的感激之心。一百多年后的1537年,越南又发生叛乱,再次请求明朝出兵,并交出户籍名册名义上再次纳入中国版图。嘉靖皇帝吸取了前人教训,越南仍由越南人统治,只是三年收一次纳贡,给彼此之间都保留了一分余地!
先秦时期交趾地区为百越的一个支系为骆越15分部之一,公元前316年,秦趁蜀国与巴国、苴国交战之际灭蜀国。蜀国王子蜀泮继续与秦军作战,后期带着3万多蜀国军队一路向南进军,先是经贵州到云南一带活跃,当时北边是楚国的领土。后来秦灭六国楚国被灭,蜀泮不得不带领军队继续南下后经广西到达如今的南宁地区。
当时此地属于百越地区,蜀泮带领着高度文明和与秦国久经沙场的3万大军到达雒越后,弱小的雒越部落方国无法与蜀泮抗衡便纷纷依附蜀泮,后来蜀泮和雒越联合一起打败交趾南部的文郎国,这个部落小国被灭后。蜀泮便在交趾地区建立了瓯雒国,称安阳王,自此蜀泮开启了对交趾地区的统治。
秦始皇统一中原六国之后,随后派秦将屠和赵佗等人一起收服百越地区,随后在百越地区驻扎大量秦军并且建立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而当时交趾北部属于象郡管辖范围。秦朝末年南海尉赵佗割据三郡自立并且在此建立南越国,赵佗于公元前210年灭了瓯雒国,并将象郡拆分为交趾郡和九真郡,从此时到汉武帝时期交趾归南越国统治。
汉初,刘邦统一天下最开始不承认赵佗对象郡、桂林郡和南海郡的统治,将此地划归长沙王吴芮的范围。公元前196,汉高祖刘邦又承认赵佗对当地的统治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接受汉朝印绶表示臣服汉朝,为其藩属国。
刘邦死后吕后停止与南越国通商导致双方爆发战争,南越国攻打长沙数县离去,汉朝派兵攻打南越,但不久吕后病逝,汉朝罢兵赵佗自称南越武帝意在脱离汉朝。汉文帝继位后派使者与南越国通好,赵佗自去帝号重新归附汉朝。
前135年,闽越在吞并了东瓯故地后版图大增便向南越进攻,此时赵佗已经病逝将王位传给赵眜,赵眜向汉武帝求援。汉武帝早已经希望将百越地区纳入统治,便采取围魏救赵的方式攻打闽越,之后闽越求和汉武帝趁机让赵眜入长安。赵眜也知道入了长安肯定回不来,便称病派太子赵婴齐入长安做汉武帝的宿卫。
自赵眜统治后期历代南越王都会派公子入长安,公元前113年,南越明王赵兴统治时期,此时南越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均需要汉朝任命,已然成为了汉朝的郡县。不过并未灭亡,后来南越国内归附汉朝派太后樛氏和相国吕嘉爆发冲突,相国吕嘉发动政变杀死南越明王赵兴,立傀儡赵建德为王。
汉武帝知道吕嘉叛乱后为了一统南越国派四路大军攻灭南越国,在越南北部设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管理当地,自此交趾地区重新回到中原王朝统治。自汉以后的东吴、晋朝、南朝各朝代、隋朝、唐朝、五代时期南汉都统治着交趾地区。
唐朝时期交趾地区为静海军节度使管辖区,公元930年,南汉将交趾地区纳入管辖。公元937年,交趾地区发生叛乱南汉高祖刘岩派儿子刘洪操为交王派兵平乱,结果刘洪操死于叛军之手,南汉高祖认为此事不详,他个人很迷信所以就放弃了收复交趾。公元939年,安南叛军首领吴权称王,但是并未设立年号和使用年号,算是割据政权。直到公元968年,丁朝的建立成为安南正式脱离中原的统治,宋太祖时期封其为交趾郡王,成为藩王,此后的前黎朝、后李朝都为交趾郡王。
直到南宋时期,公元1174年,南宋皇帝赐李朝为安南国,从此后安南成为交趾地区的国名,后期的元朝和明朝前期安南国都为中原王朝的藩国。
大明朝洪武时期,朱元璋发布《祖训录》将安南等十五个国家列入不征之国。然而在越南陈朝后期外戚胡季犛当权,公元1400年,胡季犛废少帝宣称自己是舜帝后裔胡公满的子孙自立,让他儿子胡汉仓当皇帝,自己当起了太上皇。但是想要当皇帝需要获取明朝的认可,随后胡汉仓派使臣上书说陈朝子孙已经灭绝,请求册封。后来明朝派使者调查此事确认陈朝子孙灭绝,明成祖朱棣便册封胡汉仓为安南国王。
胡汉仓父子本以为事情圆满结束,结果没有想到陈朝一个王子陈天平逃至老挝,当时老挝也是明朝藩属国,便将陈天平送入明朝。陈天平入应天后碰到了胡汉仓的使臣,使臣见到陈天平满脸惊愕随后下跪叩拜,此事也证明了陈天平的身份。随后明朝向胡季犛问责,胡季犛上书请罪请求将陈天平送回安南继承王位。
公元1405年明朝派五千人送陈天平回国,大明部队进入安南之后一切如常,沿途百姓对大明军队十分恭顺,明军也因此放松警惕。结果明军行至芹站时遭遇胡季犛的伏兵,明军大乱叛军杀死陈天平,许多明军大臣也死于叛乱。叛军向南退却当明军准备反击时叛军已经截断桥梁,并说“我们不敢拒抗天朝,但陈天平不过市井小人,不是王子,不得不把他除掉。小国贫乏,不能招待天朝大军,请回,我们国王自会请罪。”此事一出彻底惹怒朱棣,朱棣本身就是为伟大的帝王,怎么会受如此侮辱更何况安南本身就是自己藩属国。
随后朱棣派张辅率领明军进入安南讨伐,1407年,胡季犛父子和一干大臣被押往南京,由于安南之前本身就是中国领土,朱棣也为了震慑藩国和西洋诸地撤销安南国设置交趾布政司,将安南重新划归中国统治。
不过大明朝对安南的统治并不长久,明成祖时期不仅收复安南,又五征蒙古让郑和南下西洋,大明国力虽然强盛但是连年征伐国库空虚。到了明宣宗时期,一方面明朝官员在交趾当地腐败引起民众的反抗,再加上朱瞻基信奉理学仁义,前有朱元璋的祖训在,后又安南黎利叛乱,明朝派大军数次征伐但是不仅没有成功反而死伤数万明军。
公元1427年,宣德二年,朱瞻基放弃安南,废除交趾布政司,公元1431年,安南黎朝接受册封,安南成为藩属国,安南成为藩属国之后一直侵扰大明边境,曾有人建议收回南。公元1527年后黎朝莫登庸篡权,黎朝皇帝被赶下台,安南陷入内乱。
公元1537年,黎朝黎庄宗请求大明皇帝帮助平叛,第二年,嘉靖帝派大军准备从镇南关入安南,莫登庸见到大军压境无力抵抗,便献上户籍和安南土地于大明。随后嘉靖帝将安南降为属地,设置安南都统使司,安南复为大明国土。
清朝时期安南为清朝藩属国,公元1698年,阮氏家族出兵吞并下高棉奠定如今的版图。之后建立阮朝,嘉庆时期安南国请求宗主国中国赐名安南为南越,当时南越的 历史 范围包括广东和广西等地范围远比安南要大得多。嘉庆皇帝责令广东和广西边防防范安南动向,嘉庆八年,将安南改为越南,并赐阮福映越南国王这就是如今越南名字由来。
时间来到清朝后期也就是十九世纪中期,清朝国力日衰已经无力保证藩属国的安危。法国也在此时侵略越南,当时清朝派冯子材和刘永福的黑旗军参与抗法战争,之后清朝和越南取得战争胜利法国战败。1885年,清朝作为胜利国家与法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越南成为法国的殖民地,清朝丧失对越南的宗主权。
二战时期越南被日本侵略,1942年,中美在商议战后越南问题时,罗斯福提议战后将越南归还中国,但是蒋介石为了取得更多的国际空间放弃对越南的主权,帮助越南独立。二战结束后,1945年越南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中国彻底丧失对安南的统治。
参考资料:《史书》《汉书》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一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王朝。 但《明史》不可全信,原因大家也应该明白,清朝修的《明史》经历过清朝康雍乾三任皇帝百年时间,审稿的也是这三位皇帝,如果说《明史》没被改动一些什么,这是很难让人相信的。(明朝修的《元史》只用了两年左右) 历来大家提起盛世,想到的就是唐朝的「 ”开元盛世”,认为这是「 ”最强盛的盛世”,或者就是「 ”康乾盛世”,认为这是「 ”持续时间最久的盛世”,对于「 ”永乐盛世”,可能有的还不太清楚。 明朝的思想开放程度,非常惊人,比起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丝毫不差。 不过这种情况是明中后期的现象,这里提一下。 明朝的科学发展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出色的一个。 在工业上面,明朝的煤矿开采技术也是遥遥领先于世界水平,而煤矿瓦斯的排除技术,还是中国传入西方的,在冶炼上,明朝就已经出现了「 ”锌铜合金”。 明朝出现的「 ”其他”学派也非常多,瘟疫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 回到正题,「 ”永乐盛世”。 永乐时期,永乐曾经六征蒙古,其中五次是亲自去的,不仅是北方,南西东三个方向也都进行了开拓。(明朝和西方国家也有交战,英国的舰队被明军火炮击退,葡萄牙的海军在海上于明朝海军交战,结果葡萄牙海军败退) 在六征中,除了非永乐带队的第一次是10万人规模(骑兵,不过结局很惨,被北元诱计近乎全歼),其余基本都是30万、50万军队,运粮军队在后方接连不断,而且不止一次是五次,第三、四、五次时间仅仅隔了不到四年,这在其他的朝代都是少见的事情。 北元残部中,最强大的是属于鞑靼、瓦剌两部,而永乐时期,永乐见到谁强大就去打谁。最初的时候,是鞑靼强盛,于是朱棣第一次亲征攻打鞑靼,大军50万,四路出兵,虽然战果有限,但是也算是将鞑靼打的 *** 尿流,造成了鞑靼衰弱,瓦剌变强。 在第二次亲征中,永乐又对瓦剌开始了用兵,将瓦剌打弱,这又导致了鞑靼强了起来。 而后面的三次亲征,不论是鞑靼部,还是瓦剌部,听闻了永乐「 ”来犯”,直接老窝都不要,带着人就跑,根本不敢和明军交战,永乐在蒙古转了一圈,一个人都找不到,只能悻悻而归。 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汉,还是唐,对匈奴,或者突厥用兵,都没有说有这样的优势和情况,至少匈奴和突厥还会交战,双方KO一局,可蒙古铁骑,虽然衰败了,但也不能说真的就弱,可是遇到了明军,经过前面的交战,后面连打都不敢打,只知道跑,足见明朝此时,国力之强。 北方用兵的同时,永乐对于南边的「 ”安南”也没有落下了,数次征讨,镇压安南的叛乱。但安南叛乱不断(这里也能看出来,明军没有使用过屠城这种「 ”以绝后患”的残忍手段),至于之永乐在得到了安南名义上的臣服之后,就撤走了安南的明军,放弃了对这里的侵占。 南北两方,永乐的对外战役基本是取得了胜利,而且都是大规模的作战,但在大规模作战的时候,在明朝的内部,还进行着紫禁城的建造,永乐迁都。 朱元璋的明孝陵,虽然从洪武就开始修建,但是一直到永乐才修建完,是世界文化遗产。 大报恩寺 在南京还有一个「 ”大报恩寺”,这是建筑界的一大奇观,被外国人都啧啧称赞,也是永乐时期建造的,朱棣为了纪念朱元璋的。(不过据说太平天国时期,曾被曾国藩的军队给烧了一把) 还有武当山上修建的「 ”古建筑群”,这也是永乐令人建造的,虽然始修唐贞观年,但永乐时期的大修,(嘉靖时期也进行过修建),才造就出了绵延140里的「 ”古建筑群”,被称之为「 ”悬崖峭壁上的故宫”,同时在联合国文化遗产名单中,它也毅然在列。 还有永乐时期,明朝的漕运,耗资巨大,工程庞大,是伴随着迁都所做的事情。 永乐年,还有一件最耗钱财的事,也就是郑和的下西洋,虽然我们都是喜欢称作是「 ”七下西洋”,但事实上他远航过八次,每一次都是装满了各种珍贵的物品,其船队的规模也是自古王朝没有一个能够比肩的远航船队。 永乐时期编撰的《永乐大典》,其字数达到了几亿多,不同于《四库全书》的删改,它没有任何的删改,直接照单收录。如今仅存的几百卷,实际上,只是当初全本的3%不到,规模之大,自古少有。 这些浩大的工程,每一个都有可能让国家空虚,甚至导致灭亡,但永乐时期,依旧能够全部都做到,并且永乐也没有留下一个满是流民的明朝。 永乐时期,做到了「 ”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即便是《明史》中,都出现了这种评价。 永乐大帝的「 ”永乐盛世”究竟有多「 ”盛”,相信大家已经有了概念,不得不承认:永乐大帝,真猛人也! 明史赞曰: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8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曹成公为什么遭受别人的谴责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