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她是清朝晋升速度最快的皇后,可是年仅33岁就去世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5 02:35:22

她是清朝晋升速度最快的皇后,可是年仅33岁就去世

传宗接代在古代是件很重要的事情,皇室妃嫔如果没有生子想要晋升并不容易,不过偶尔也会有例外,例如:道光皇帝的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

钮钴禄氏是清朝非常出名的外戚世家,这个家族上下总共培养出了5位皇后,而且她的祖上还有好几个了不起的大人物。这样的背景让钮钴禄氏的身份无可挑剔,加上她生得貌美,选秀时皇帝对她那是相当关注。

钮钴禄氏入宫时年仅15岁,她一入宫就被赐予了全嫔的封号,这个“全”有着十全十美的意思,意味着钮钴禄氏在道光皇帝心里是个和天仙似差不多的完美女子,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当然,钮钴禄氏不止这点能耐,她是个蕙质兰心的女子,很会讨皇帝喜欢,因此入宫三个月后,16岁的钮钴禄氏就再次得到了晋升,成为了全妃。

很多人可能觉得钮钴禄氏也没啥了不起的,仅仅是个“妃”位。要知道,当时钮钴禄氏只是个16岁的小女孩,而且入宫仅仅3个月,没有为皇帝生育任何子女,可以说是一位单靠美色就能俘获皇帝心思的女孩。

又过了一年,17岁的钮钴禄氏怀孕,道光皇帝欣喜若狂,还没有等她生产就把她封为全贵妃。第二年,钮钴禄氏生下一个女孩,道光帝很开心,似乎并不重男轻女,此女后被封为端顺固伦公主。钮钴禄氏的受宠程度不断增加,接连又生下了两个孩子,一个是固伦寿安公主,一个是皇四子奕詝。道光十三年,恰逢孝慎皇后(道光第二任皇后)薨逝,钮钴禄氏一跃成为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当年中秋节,道光便以皇太后的名义晋升钮钴禄氏为皇贵妃,统摄六宫,此时钮钴禄氏年仅26岁。

第二年,道光十四年,道光召集大臣,宣布钮钴禄氏被册封为皇后,她也因此成为道光的第三任皇后,历史上称为孝全成皇后。从15岁入宫,到27岁成为皇后,钮钴禄氏用12年的时间便走上了人生巅峰,清朝历史上从未有晋升速度如此之快的女人(不含追封的皇后),钮钴禄氏也成为清朝历史上晋升速度最快的皇后。

遗憾的是,道光二十年,钮钴禄氏年仅33岁就香消玉殒了,她的死因迄今为止还是一个谜。她的死给道光帝带来了很大的触动,自此之后,道光经常怀念钮钴禄氏。众所周知,道光的继任者咸丰皇帝的名字叫奕詝,此子正是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的儿子。其实客观来说,奕詝的才华在众多皇子之中并不算出众,道光之所以会立奕詝为太子完全是因为孝全成皇后,可以说奕詝能当上皇帝完全是因为有个受宠的母亲。可惜天妒红颜,钮钴禄氏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如果她能多活几年,说不定能看到儿子当上皇帝。

顺治孝献皇后,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

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 董鄂妃,满旗,比顺治晚一年出生,鄂硕之女,祖籍辽宁。顺治十年,即十五岁时为待选秀女,当时嫁给皇太极十一子和硕贝勒博穆博果尔(时十三岁)。三年后,博果尔就死了,不久,董鄂妃奉诏入宫,立为贤妃,不久封为贵妃。至于博果尔为何十六岁就早早夭亡,其中发生了什么事,各类清史均未提及。

传教士汤若望在他的著作中却写道:“当时顺治皇帝疯狂地爱上了一名军人的妻子,不可抑制。这名军人得知后,十分愤怒,与顺治起了争执,顺治打了他一个耳光。后来,这名军人就死了,军人的妻子进了宫,册封为妃,后又立为贤妃。”显然,这名军人即是博果尔。当时,只有册封皇后时才立诏书,宣布普天同庆并大赦天下,但册封董鄂妃时全用上了这些礼节,可见顺治对董鄂妃的重视与珍爱了。

顺治十四年,董鄂妃入宫不久,就产下顺治第四子,和硕荣贝勒,然而,厄运也随之而来。顺治父亲皇太极的五名皇后和妃子都来自蒙古,孝庄也不例外。她为顺治选的第一位皇后是自己的侄女,后来于顺治十年被贬为静妃。不久,孝庄的侄孙女入主东宫,但显然不得顺治欢心。董鄂妃当时地位仅次于皇后,却是满人,这触怒了孝庄。

董鄂妃分娩后不久,孝庄即召董鄂妃去南苑服侍,董鄂妃只得拖着虚弱的身体前去。谁知,又传来了她那不足三百天的孩子夭亡的噩耗,从此一病不起,拖了三年,于顺治十七年病逝。董鄂妃死后,顺治追封其为皇后,出殡后,顺治就接受了剃度。

为顺治剃度的高僧被捆绑着送至孝庄面前,即将被烧死,忽然传来了顺治已蓄发的上谕。顺治被迫重登宝座,却于顺治十八年正月驾崩,死因为天花,距董鄂妃逝世才三个月。

扩展资料:

董鄂妃的身后殊荣:

顺治帝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后降为侧妃。另一位就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年十四,聘为妃。六月,册为皇后。帝王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是真正让顺治视为红颜知己还是董鄂氏,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董鄂妃

顺治和董鄂妃的故事 董鄂妃不但姿容绝代、才华出众,美而贤,聪慧能文,而且品行清丽脱俗,善解人意。董鄂妃时常陪伴在顺治的身边。

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他们的真挚感情,并非卿卿我我的小夫妻,他们情投意合,相得益彰。淑德彰闻,温惠端敬是对董鄂妃最好的评价。

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22岁。顺治悲恸欲绝,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顺治追封为董鄂妃为皇后,以示褒崇。

顺治为其辍朝四个月,按照礼制,皇后去世辍朝时间也仅仅是五天,为皇贵妃去世而这样的辍朝时间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扩展资料:

董鄂氏的早逝,顺治使看破红尘,万念俱灰。他便产生悲观厌世,企望遁入空门,以求精神上的解脱。他曾命高僧茆(máo)溪森为其削发剃度,决心出家。

孝庄皇太后百般劝解,命人急召高僧大觉禅师玉林琇抵京,玉林琇劝阻了顺治帝削发为僧。顺治从此一蹶不振,终日郁郁寡欢。

这位身体素质本来就十分羸弱的皇帝更加虚弱,结果,在爱妃董鄂氏死后仅半年就染上天花,不久便死在养心殿,追随著他的爱妃而去了,时年24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董鄂妃

顺治帝怎样与董鄂妃认识的 史书并未记载顺治帝如何与董鄂妃相识,只记载了她成为顺治帝妃子,并十分得顺治宠爱。

董鄂氏为八旗著姓(满语中意思为一种生长在水边的美丽小草),清崇德四年(1639年)出生,董鄂氏是满洲正白旗人,她的父亲鄂硕是正白旗的军官,顺治二年以后,鄂硕随军南征,此后的五六年间,都在苏州、杭州、湖州一带驻扎,这使得他的子女自幼受到江南汉族文化的影响和熏染,对孩子们的一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董鄂氏天资聪慧,好读史书,精书法,有一种独特的风韵温柔而善解人意的娴静气质美,而且悟性极高。董鄂氏的才学在当时入关之初的满洲世家女中,可谓是寥若晨星,已经熟读经史子集的少年天子,又焉能寻觅到知音,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董鄂氏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

扩展资料:

董鄂妃的身后殊荣:

顺治帝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后降为侧妃。另一位就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年十四,聘为妃。六月,册为皇后。帝王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是真正让顺治视为红颜知己还是董鄂氏,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董鄂妃

顺治为什么喜欢董鄂妃 因为顺治和董鄂妃之间有爱情啊。顺治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少年天子,相貌堂堂,喜欢汉文化,举手投足之间温文尔雅,董鄂妃喜好读史书,擅长书法,因此,董鄂氏像汉女一样温文尔雅,有股知性美,俩人互相吸引,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所以顺治喜欢董鄂妃。

说到皇帝对女人的宠爱,一般人就会想到这女人定是美若天仙,而在野史笔记的描述中,董鄂氏也确实是美丽动人。只是,董鄂氏究竟长得什么样,已不得而知,但考虑到旗人家的女孩,都得先参加选秀,落选后才能嫁人,那么,顺治和董鄂氏第一次见面应该是在选秀中。

而董鄂氏的落选,说明她的相貌并不是特别出众,毕竟那时的顺治还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少年天子,与其他年轻的满洲贵族一样,美色才是他对异性关注的重点。当然,人都会变,比如顺治。作为清朝入关后第一个皇帝,身在北京的顺治,慢慢对汉文化产生了兴趣,开始学汉语,读汉学的经史子集。

书读多了,也就慢慢有了精神上的追求,顺治对他身边那些满蒙出身、又不读书的女人,也就愈发看不上眼。尤其是他的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女人虽然已美艳著称,但在顺治眼中,她自私、善妒又爱慕虚荣,他们之间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而博尔济吉特氏虽然是孝庄的亲侄女,但眼见着顺治心意已决,而这个侄女也确实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孝庄最终同意废后。只是,孝庄给顺治选的第二个皇后,是她的侄孙女,又是一个从来不读书的女人,顺治的失望也就可想而知了。

实际上,这一切根源在孝庄。大草原出身的孝庄对汉文化并无好感,对顺治读各种经典本就是反对的,在此影响下,能入孝庄法眼的女人,大体上是什么样子,大家也就能想象的到了。也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渴望红颜知己的顺治,在命妇更番入侍后妃时,偶然撞见了董鄂氏。

具体情节虽已不得而知,但董鄂氏从小就随父亲驻在苏杭一带,还喜好读史书,擅长书法,因此,董鄂氏像汉女一样温文尔雅,这股知性美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顺治。而读过书的顺治,谈吐必定不凡,很可能也一下子吸引住了董鄂氏。

毕竟据汤若望记载,董鄂氏的丈夫是个武夫,夫妻之间怕是没什么共同语言,而读过书的董鄂氏也会有精神上的追求。所以,两个渴望知己的人擦出了火花,精神上的追求,让两人成为了情投意合的有情人。而董鄂氏入宫后,也没让顺治失望,她的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成为顺治最好的精神慰藉,顺治对董鄂氏也就愈发的宠爱。

不过,天不遂人愿,这段感情最终以董鄂氏早逝、顺治得天花而死告终,成为让后人扼腕的爱情故事。

扩展资料: 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

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清代少见。其父亦进三等伯,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后追封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不附帝谥,是中国最后一位独立谥号的皇后),史称孝献端敬皇后。清代唯一一位董鄂氏皇后(追封)。

参考资料:董鄂妃-百度百科 清朝顺治年间,董鄂妃到底是怎么死的? 你说的三种都不是,是因为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

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扩展资料:

《清史稿·后妃传》对董鄂妃有如下记述:“董鄂氏,内大臣鄂硕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三宫,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为皇贵妃,行册立礼,颁赦。孝献端敬皇后(1638年-1660年),人称董鄂妃,内大臣鄂硕之女。顺治帝皇四子和硕荣亲王生母。

顺治十三年八月入宫,封贤妃,十二月晋封为皇贵妃。顺治十七年病逝于承干宫,年仅22岁。死后追封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参考资料:孝献皇后_百度百科

顺治有许多妃子,为何独宠董鄂妃? 顺治帝独宠董鄂妃的一个原因,肯定就是因为爱情,如果两个人不是真心相爱的话,顺治帝又怎么敢违抗孝庄皇后的命令。因为董鄂妃,顺治帝做了太多出格的事情,可以说董鄂妃虽然不是皇后,但地位更甚皇后。

顺治帝之所以如此喜欢董鄂妃,是因为他们两个在第一次相见的时候,顺治帝就已经爱上了董鄂妃,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虽然董鄂妃的身份不是那么尊贵,但是顺治帝并不计较,他给了董鄂妃皇后的规格。即便这一点孝庄皇后,看了非常不高兴,但是顺治帝还是照样做了。

众所周知孝庄皇后是一个比较厉害的角色,那时候基本上都是由孝庄皇后说了算,顺治帝根本没有多少权力,但是依然给了董鄂妃最大的纳娶排场。从这一点上我们足以看出他们俩之前的爱情。很可能还有一点是因为顺治帝年轻气盛,有点反叛的意思在里面。所以他要忤逆孝庄皇后的意思,喜欢董鄂妃。 综上所述,我觉得顺治帝之所以如此宠爱董鄂妃,是因为爱情的原因,如果两个人之间没有爱情,顺治帝根本不敢去违抗孝庄皇后的命令。要知道孝庄皇后非常不满董鄂妃的身份,因为她虽然不是皇后,却有着皇后的规格。在这一点上,后宫是非常忌讳的,因此董鄂妃才会如此早逝,顺治帝也是因为董鄂妃的离去,才在董鄂妃离去了三个月后死亡,这就是爱情吧。

顺治有多爱董鄂妃?越详细越好!! 董鄂妃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福临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

这样的升迁速度,历史上十分罕见。十二月初六日,福临还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按照册封皇后的大礼颁恩诏大赦天下。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诏书》。按常规,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的大礼上,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

董鄂妃享受到这种特殊礼遇,表明她得到了顺治不同寻常的宠爱。顺治十四年(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十分欣喜,颁诏天下“此乃朕第一子”,对这个孩子的待遇如同嫡出,大有册封太子之意。

然而这个孩子生下不到三个月就夭折了,顺治下令追封其为和硕荣亲王,为他修建了高规模园寝。

董鄂妃本来就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从此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22岁。

扩展资料:

顺治帝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后降为侧妃。另一位就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年十四,聘为妃。六月,册为皇后。

帝王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是真正让顺治视为红颜知己还是董鄂氏,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

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董鄂氏去世后,顺治为其辍朝四个月,按照礼制,皇贵妃去世辍朝时间也仅仅是五天,为皇贵妃去世而这样的辍朝时间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无法被超越的。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二十七日,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梓宫从皇宫奉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

这在有清一代,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后丧事中也未见过。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梓宫移到景山以后,顺治为她举办了大规模的水陆道场,请108名僧人诵经祈福超度亡魂。

十月初八日,顺治皇帝第五次亲临寿椿殿,为后断七。当年十一月,顺治皇帝以董鄂氏的遗愿,下令停止下年秋决。

还在顺治十七年十一月初八西苑广济两山同时举行孝献皇后仙驭道场继续为逝者超度祈福,

清制中平时皇帝批奏章用朱笔,遇有皇帝或者太后去世时改用蓝笔,过27天后,再用朱笔。而孝献皇后董鄂氏之丧,顺治帝用蓝笔批奏章,从八月到十二月,竟长达4个月之久。

为了彰显孝献皇后董鄂氏的贤德、美言、嘉行,顺治命大学士金之俊撰写《孝献皇后传》,又令内阁学士胡兆龙、王熙编写《孝献皇后语录》。

顺治亲自动笔,饱含深情地撰写了《孝献皇后行状》,以大量的追悼孝献皇后董鄂氏的《御制哀册》、《御制行状》的具体实例,展现了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的美言、嘉行、贤德,洋洋达四千言,内容十分丰富。

顺治对董鄂氏的丧礼大操大办也明知违背她的意愿,但他无法自制,似乎只有如此表示对董鄂氏生前没有晋升皇后的深深遗憾和怀念

在孝献皇后董鄂氏薨逝后仅半年,顺治帝染上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当时正直元旦,无论宫中与民间都张灯结彩准备欢度新年,就在这时皇帝病重的消息从宫中传出。

在钦定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即位、口述遗诏后,顺治皇帝于正月初七日半夜崩于养心殿,时年二十四岁。

清康熙二年,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一起与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合葬于清东陵中的孝陵。

在清东陵中顺治的地宫是惟一没有被盗过的,她与他在身后的确得到了长久的宁静。

清朝皇太极的宠妃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是什么样的人

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的开国皇帝,生于公元1592年,卒于1643年,享年52岁,在位17年。皇太极雄才大略,能征惯战,文武兼备,治国有方;他智除袁崇焕,劝降洪承畴,为统一全国打下基础。然而这样一个以武功著称的皇太极却有儿女情长,他与宸妃的婚恋,堪称佳话。

皇太极时的沈阳故宫中,有所谓“崇德五宫”后妃,这五宫为中官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崇德五宫后妃的地位远高于其他妃子,其他妃子尚有元妃、继妃、侧妃等。皇太极的后妃见于史籍者计有15人,史籍之外的更有多人。

在这众多后妃中,天生丽质者不乏其人,然而皇太极惟独钟爱宸妃海兰珠,在她的身上倾注了夫妻间的全部感情。

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的两个女性已经嫁给了皇太极,姑姑居中宫,享“椒房之尊”,二侄女为永福官庄妃。后来在一次亲戚会面中,庄妃的亲姐姐海兰珠随母朝见皇太极,皇太极见海兰珠切娜多姿,端庄秀美,就生了爱慕之心,再加她久负温良贤淑的盛名,于是顾不得从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已纳了一后一妃,还一定要娶这位美女。第二年海兰珠与皇太极成婚,于是,后宫中出现了一姓姑侄三人同事一夫的新鲜事,海兰珠被封为东宫(天雎宫)宸妃。皇太极对这三位后妃恩宠有加,其中尤以宸妃最受宠爱。

海兰珠与皇太极成婚时已经26岁,并非豆蔻年华,但是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肌肤雪白柔润,丽质天成,决不亚于那些“二八佳人”,同时她又有一种少女不具备的成熟美,再加那贤淑的美德,更受皇太极青睐。此时皇太极已过不惑之年,比宸妃大16岁,二人形影不离,情投意合。皇太极封她为“东宫大福晋”,仅次于皇后,位居四妃之首。东宫也赐名为“关雎宫”,因为《诗经》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取名关雎是对海兰珠姣好容貌的赞美,又是对她贤惠温柔的歌颂。

崇德二年,宸妃在关雎宫生下一位皇子,按长幼排列,这是皇太极的第8子。在过去,即使在中富有子嗣的情况下,宠妃生子,亦有希望成为太子,将来可以继承皇位,何况中宫皇后自人宫以来,一直未生个皇子,立嫡已不可能,那么宸妃的这位皇子很有可能成为太子。

爱妃产子,皇太极十分喜悦,遂创大清以来之先例,大会群臣,盛筵宾客,同时颁发大赦令,释放了许多囚犯。他的理论根据是“自古以来人君有诞子之庆,必颁大赦于国中,此古帝王之隆规”。

然而,前7个皇子诞生时,并未举行什么大型庆典活动,也未大赦。之后,庄妃生第9子,麟处宫贵妃又生下第11子,亦未如此隆重地办理。由此可见,皇太极是将宸妃生的皇八子作为“储君”来对待的。因庞爱宸妃而宠皇八子,也算是“爱屋及乌”吧。

皇八子诞生之庆典,甚至蒙古各部落的首领均来供奉大量贺礼,一时间,盛京(今沈阳)城内热闹无比。此时的皇太极,开疆拓土,称雄于东北,加之娇妻产子,诸事顺遂,可谓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宸妃更是看在眼里,美在心头,喜上眉梢。

可真应了“好景不长”这句俗语,倍受娇宠的皇八子不到1岁便夭折了。痛失爱子,使皇太极十分悲痛,然而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是个男子汉,况且他还有健在的7个儿子,而且两天之后,庄妃又给他生了一个皇子,得子的喜悦在某种程度上又缓解了他的悲痛。庄妃也是他倾心喜爱者,虽不如其姐宸妃,但也是四大妃了之一。

受打击最大的是宸妃,皇八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从诞生到将近1岁,给她带来了诸多辛苦,更带来了难以形容的欢乐。‘母以子贵”,她对皇儿抱着多大的希望啊!然而,这一切都成为泡影。皇儿去后,她朝思暮想。魂索梦牵,白天不进饮食,夜晚彻夜难眠,终日以泪洗面,不久便身染重病。皇太极除多方安慰开导外,又厚赐宸妃财物仪仗,但是,这一切都无法医治她失子的心病。海兰珠终于撒手人衰,命归西夭,年仅33岁。

宸妃病危时,皇太极正率军在前方打仗,作为三军统帅,是不应该离开阵地的。可是,宸妃不是一般的妃子,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皇太极还是决定返京探望宸妃,在作了细致的军事部署后,便启驾返还盛京,一路上马不停蹄。刚人盛京城,就传来宸妃去世的噩耗,来晚了一步,未得与心爱的人诀别。皇太极抢人
大清门,直扑关雎宫,出现他面前的只是宸妃那香消玉殒的遗体。皇太极耐不住巨大的悲痛,哭天号地,泪如雨下。周围诸多官员、皇妃宫女、皇子公主,也跟随皇太极,大哭不已,一时间哭得天昏地暗。

皇太极与宸妃情深意笃,宸妃之死,对皇太极精神打击极大,于是“饮食顿减,圣躬违和”,以致害了一场大病,自此后再没有重返松锦战场,从而也结束了他40余年的戎马生涯。

对宸妃的魂牵梦索,使皇太极难以自拔。自宸妃死后,皇太极频繁地举行各种祭典活动,并请僧道人等为宸妃布道诵经,超度亡魂。皇太极亲撰的祭文,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松锦大战捷报频奏,关外四座重镇全部归属清朝,关外障碍既除,那么挥师人关,逐鹿中原亦指日可待。然而,战争胜利的喜悦,似不能冲刷掉皇太极的悲伤。对宸妃的思念与难解的忧伤,严重损害了皇太极的健康,以致他的身体日渐衰弱,甚至连日常朝政也“难以躬亲办理”。在宸妃去世两年之后,皇太极也病人膏盲,死在清宁宫,灵魂追寻宸妃而去了,享年52岁。

历史记载皇太极是“无疾而崩”,年仅52岁怎么算是无疾而终呢?史学界对他的死至今尚无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宸妃海兰珠的早逝,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以武功见著、驰骋疆场的皇帝,竟有如此真挚的儿女之情,实在令人耳目一新,这也说明了皇帝是人,不是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8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