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世民是历史上出名的疼爱儿子的皇帝,为何他会如此讨厌皇六子李愔呢

以史为鉴 2023-07-05 02:07:54

李世民是历史上出名的疼爱儿子的皇帝,为何他会如此讨厌皇六子李愔呢

唐太宗为何讨厌皇六子李愔,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唐太宗李世民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的第六子为李愔,生母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氏。

李愔最初被封为梁王,任襄州刺史,后改封蜀王,任益州都督,封邑为八百户,后调任岐州刺史。

李愔血液中,遗传了外祖父隋炀帝暴虐的基因,生性残暴,多行不法,常常无故殴打地方官员,游猎无度,屡遭太宗、高宗皇帝的责罚。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最疼爱儿子的皇帝之一,不论儿子如何顽劣,他都能容忍,长子李承乾逼宫谋反,也仅仅受到废为庶人的惩罚。

皇六子李愔胡作非为,父亲屡屡教导,却不思悔改。

李愔就藩之前,就表现出桀骜不驯的个性,所以直到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才获得亲王应该得到的食邑八百户,比同期就藩的亲王迟了整整三年,可见父亲李世民是何等厌恶他。

李愔到了封国,毫无收敛之意,动不动把当地县令狂殴一通,跑老百姓庄稼地里纵马肆意践踏秧苗,弄得当地官员叫苦不迭,百姓怨声载道。

蜀王李愔有个下属叫杨道整,曾好言相劝,让李愔收敛一些。李愔非但不听,反而把杨道整从马上拉下来,一顿拳打脚踢,打得杨道整鼻青脸肿,满地找牙。

唐太宗李世民得知消息,气得破口大骂:“就算是禽兽,你只要善加驯服调教,尚可听命于人;就算是铁石,精心打磨雕饰,也可制作成可用的器物,而你李愔,冷如铁石,简直禽兽不如!”

唐太宗下诏,削去蜀王食邑的一半封地,撤掉蜀王府一半的官员,贬蜀王李愔到虢州任刺史。

唐高宗在位的时候,李愔没有了父亲的训诫,更加肆无忌惮。

御史大夫李乾祐弹劾李愔肆意妄为,唐高宗对这个叔叔十分不满,对皇叔李元景等人发牢骚说:“蜀王游猎无度,经常骚扰百姓,地方官员无辜被责罚。别人奉承他,他就会很开心,别人不听他话,他就会发怒打人,这样的人如何能治理好一方百姓?如今又被告到司法部门,我真为他感到羞耻!”

唐高宗对劝谏蜀王的杨整道进行了奖赏,任命为匡道府折冲都尉,贬蜀王李愔为黄州刺史。

永徽四年(653年),受李恪谋反案牵连,蜀王李愔被废为庶人。

后来,唐高宗于心不忍,又改封庶人李愔为涪陵王。乾封二年(667年),李愔再度获罪被贬,当年死于发配之地巴州。

李恪更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最后为何却会错失皇位?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因为李恪的生母问题,他的生母是隋朝的末代公主;其二就是因为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所以他肯定希望自己的亲外甥登上皇位;正是因为以上两个原因,所以即便是李世民很欣赏李恪,觉得李恪很像自己,但是仍没有选择他做自己的继承人,反而是选择了看上去特别懦弱无能的李治。但是实际上李治其实一点都不软弱无能,从他刚一继位就清算了长孙无忌就能看出来,他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我们今天先来说说为什么李恪没能当上皇帝吧!

首先一点就是即便李世民再喜欢他,但是碍于他的生母是前朝公主,所以满朝文武是不会同意的。假如说李恪真的继承了皇位,他又不可能不认自己的亲生母亲,那么那个前朝公主杨氏很有可能会动摇国家的根本。所以说就冲他的生母,他这一生也和皇位无缘了,即便是他能文能武是个难得的人才。

第二个原因就是李世民在立太子的时候和长孙无忌商量过。长孙无忌在这件事情上绝对是有私心的,出于个人目的,他想要让自己的亲生外甥继承皇位,那么有人会问为何他不选择李泰而是选择李治呢?笔者认为就是因为李太看上去并没有李治那么好操控,而长孙无忌想成为一位权臣必须要找一个看上去性格比较懦弱的帝王,所以他就选中了自己的外甥李治。

李治之所以能够顺利继位绝对和长孙无忌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让长孙无忌没想到的是,他一手扶上马的外甥竟然在自己羽翼丰满之后清算了自己。其实这也是世事难料,原来看上去懦弱无能的李治只不过是心机和城府足够深。

李世民的大儿子最终没有继承皇位,反而是让小儿子继承了,这是为什么呢?

李世民有十四位儿子,分别是太子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吴王李恪、蜀王李愔;庶人李祐;越王李贞、江王李嚣;纪王李慎;赵王李福;曹王李明;蒋王李恽;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是长孙皇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原配妻子,为人贤惠,是一个很好的贤内助,李世民也十分尊重她,所以太子一定要从她的儿子当中选。 

李承乾生于619年,在李承乾八岁的时候,李世民立他为太子。李承乾小时候十分乖巧可爱,聪明好学,深得李世民的宠爱。随后,李承乾仪仗父亲的宠爱,经常不听师父的教训,脾气暴躁,甚至派遣杀手去杀害老师,弟弟李泰得知李承乾的罪行,一度想要夺取他的太子之位。李承乾知道李泰觊觎太子之位,和他立下深仇。

642年,李承乾和汉王等人勾结试图抢夺皇位,实行了逼宫计划,结果以失败告终。但是,李世民并没有追究李承乾的罪责,以他有脚疾为他开脱,并且打算立李承乾的儿子李象为皇太子。在李世民的保全下,李承乾被流放到黔州,两年之后,李承乾病逝。

  李泰和李佑等兄弟为了展开皇位,发动政变,皆以失败而告终。随后,李世民决定将他们贬为庶人。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李承乾被废后,他成为了呼声最高的继承人。长孙无忌一心想拥立皇九子李治为皇太子,便以“房遗爱谋反案”为由,杀害了李恪,并且将他四个未成年的儿子流放。皇六子李愔因“房遗爱谋反案”受到牵连,被贬为庶人,在流放中去世。

  在长孙无忌等朝中大臣的建议下,唐太宗立李治为储君。李治继承皇位后,在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基础上,开创了永徽之治,并且拓展了唐代时期最大疆土版图。

唐朝探秘为什么李灿世民被称为千古一帝?



换句话说,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的皇帝李世民作为历史上的君主,曾经被万千人敬仰,甚至有很多人称他为“千古第一帝”。那么,这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下面老卢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李世民。他出生于公元598年1月28日。他的祖籍是陇西季承。他是唐高祖唐元和窦皇后的次子。他也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诗人。当然,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皇帝,他的经历非常传奇。当初,十几岁的李世民率领数千兵马前往雁门关营救杨迪。后来,他亲自带兵平定了薛、刘武周、窦建德、王等一系列地方军阀。直到玄武门事件的发动,他从弟弟太子李手中抢走了梦寐以求的皇位。所以可以说他是不折不扣的“一下子皇帝”。而且后来在创造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的同时,还通过不断对外扩张疆域,消灭了东突和薛延陀,攻克了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置了安西四镇。统一后,各民族得以和睦相处,以至于被当时唐朝控制下的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唐朝后来数百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当然,尽管如此,如果说他是“千古第一帝”,老鲁相信肯定会有很多读者不服气。因为,如果说起来,中国历史上很多皇帝都做过这些事,比如康熙皇帝。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李世民和康熙帝。一方面,在李世民当皇帝的头四年里,他完成了世界的统治和国家的降临。而康熙皇帝呢?在他60多岁的时候,当时的中国还有很多弊端。直到他的儿子雍正帝上台,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才真正完成了清朝的统治。


另一方面,唐朝皇帝李世民被许多民族尊为“天可汗”,甚至许多邻国都以是唐朝的属国为荣。所以当时唐朝被其他国家称为“天朝”,文明发展程度已经是世界之最。直到现在,美国还有“唐人一条街”。康熙时代的中国呢?但就像井底之蛙,一直与外界隔绝。即使中国在康熙时代就有了先进的火器,比如一门红炮,但是,康熙帝把它封存在一个仓库里,一直坚持使用祖先留下的弓箭和马刀。正因为如此,为八国联军后来入京埋下了隐患。


再次,李世民作为一国之君,在用人上有着特殊的胸怀,真正做到了“五湖四海,不拘一格”。正因为如此,他把仇人、李靖、留在身边,把贫困的人如马周、刘基、张、薛等委以重任,把阿诗娜谢尔、池李、齐比等外国人安置在朝廷,为中国的民族融合和国家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康熙大帝呢?从他手里一直到清朝中后期,曾国藩、左、李鸿章、张之洞等一批汉人被真正聘用到朝廷中担任一些要职。因此,仅从这一点来看,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能超越李世民。此外,当康熙帝花了八年时间扫平三藩时,李世民只用了四年时间就凭借自己的力量打败了几个地方割据势力。比如:薛举、刘武周、王、窦建德、小鲜等人。


总之,为什么老吕说李世民是千古一帝?其实这并不是为了增加我们汉人的威望,而是一个绝对的事实。正如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样,有网友评论说,康熙皇帝虽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他远远落后于李世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7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