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晋襄公是怎么断送了晋国的命运的

众妙之门 2023-07-05 00:37:30

晋襄公是怎么断送了晋国的命运的

晋襄公的优柔寡断注定了晋国的命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与晋文公的雄才大略相比,晋襄公作为守成之主,其作为要稍为逊之。晋襄公继位的时候,晋文公当年的重臣赵衰、先轸、栾枝、胥臣等,基本尚在朝中,而且已经是晋国不可或缺的股肱之臣。此时晋国国力如日中天,那么,晋襄公将如何来维持其父亲的霸业呢?

晋文公时期的国策是:西结秦国,南克荆楚,东进中原。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争斗,也自晋文公开启。晋楚称雄,中原罹难,各诸侯国在数年之间,时而倾向楚国,时而倾向晋国。这种局势其实非常有利于晋国,但晋襄公并未用好这种优势,反而受制于朝臣,数年间便养虎为患,卿大夫阶层从文公时期的崛起,到襄公时候的发展,再到灵公时期的壮大,归根结底还得怪罪晋襄公。

晋文公在世时,铁腕治国,推行法制。文公其人,经历过浪荡之苦,身边的重臣也跟他是患难之交,与晋文公共谋天下霸业。到晋襄公之时,这些臣子作为有功之臣,对晋襄公遂有不敬之意,这也是先轸敢于怒斥晋襄公的缘由。但晋襄公对老臣们,只有遵从之意,毕竟这些老臣资历深厚,战功卓著,晋国政坛还得仰仗他们。

晋襄公没有经历过储位之争,也没有在战场上经历过厮杀,对天下格局的判断,更多也是来自于这些叔伯。老臣们尚且为自己在外浴血奋战,自己又有什么理由拒绝他们呢?因此,先轸居功自傲,想要打破晋文公时期的秦晋之好国策时,晋襄公竟找不到任何理由加以拒绝。虽然先轸攻打秦国并没有错,但以臣子之意,改变一国国策,还是出天下之所料。

晋襄公欠缺君王之风,在于其过于优柔寡断,甚至于在与秦国交恶之后,听从后宫女人的劝解,放走秦国俘虏孟明视等将,期图与秦国重结盟好,占据胜利先机,却采取求和之策,晋献公的以退为进,其实就没有进,只有退了。幸好晋国此时战将如林,国力尚强,否则晋国之势,恐怕自晋襄公时就将衰败。先轸及时掰正晋襄公,晓以厉害,这位晋襄公马上又改变了主意,派人追赶缉拿孟明视,可惜已经晚了。

可以想见,晋襄公在朝中重臣的眼中,根本就不是个值得尊敬的君主。晋襄公显然对朝政格局洞若观火,然而却没办法改变,卿大夫团队们已经成型。幸运的是,晋襄公终于等到老臣们的去世,先轸、先且居、赵衰、栾枝、胥臣相继离世。历史给了晋襄公整顿朝政的机遇。

不幸的是,老臣的后人们,也已经成长起来。晋襄公重组晋国政坛,一方面压缩军队,从五军拆撤为三军,尤其是将那些新兴势力扶持到重要岗位上,如士谷任中军将,梁益耳任中军佐,箕郑父任上军将,先克都任上军佐。本来六卿之中,尚有老臣嫡系。但,按照晋襄公部署,老臣派系的力量被大面积削弱,这对他们而言,当然不能接受。

狐家、赵家、栾家、胥家在此次调整中受到的影响最大,直接就跳出来,反对晋襄公的调整。面对老臣势力团队的反对声音,晋襄公的软弱性格暴露无遗,他立马改变了初始方案,让狐家赵家皆入六卿之列,与自己信任的派系平分六卿之位。晋襄公本来是想以此平衡双方矛盾,却未曾想朝令夕改,两边都不讨好,而且当年有功之臣胥家栾家仍未被纳入六卿之列,各方矛盾潜藏暗涌,内部争斗逐渐滋生。

崤之战,秦国在春秋最大的败仗,为何被晋国断了归路?

崤之战,我认为是秦国战略上的失误,首先包括君王秦穆公在内妄图打破自己被束缚在中原西部的局面,打开东进的大门,发对对于晋国的属国郑国的战争,千里作战,在攻打郑国无果之后,原路返回,在晋国领土崤山一代被晋襄公所带领的军队设伏,全军覆没,三军被俘。其中主要原因包括三点:急功冒进、千里作战、出师无名

我们知道在战国时期秦国嬴政,击败了其他六国,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但是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付出了秦国几代国君的努力。

在秦国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国家的一步一步博弈过程中,胜者居多,而也有败绩。比如发生在公元前627年的崤之战。

当时是秦穆公执掌秦国,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在他执政期间,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对于东进的需求更加迫切,以期待扩大地盘。

但是扩张,面临晋国这一强大的对手。这让秦国很是头疼,包括秦国国君在内的上上下下都期望寻找一个突破口,打开往外的大门。

机会恰巧的到来了,当时郑国和晋国结盟,两国国君刚刚仙逝,秦国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事实证明他们犯了急功冒进的错误,成为一个美丽的陷阱。

秦穆公不顾大臣蹇叔的劝阻,排遣孟明视等三位大将军,率军数十万,经晋国长途奔袭攻打郑国。这引起晋国的不满,决定对其反击。

秦国大军经过晋国,晋襄公故意将其放过。而阴差阳错,秦军奔袭的计划泄露,三位将军无功而返,原路返回到晋国崤山一代,被晋襄公设置的伏兵尽数消灭,三位将军被俘。

晋悼公是怎么死的?

可能跟栾黡有关。
晋悼公(前586年-前558年),姬姓,名周,一作纠,又称周子或孙周。为惠伯谈次子,其祖父桓叔捷为晋襄公的小儿子。在堂叔晋厉公被弑后,被迎立为君。在位时重用吕相、士鲂、魏颉、赵武等人,惩乱任贤,整顿内政,晋悼公四年魏绛推行“和戎狄”的策略,同戎狄相处融洽。联宋纳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将晋国霸业推至巅峰。
《左传 襄公十年》:宋公享晋侯于楚丘,请以桑林。荀罃辞。荀偃、士丐曰:「诸侯宋、鲁,于是观礼。鲁有禘乐,宾祭用之。宋以桑林享君,不亦可乎?」舞,师题以旌夏。晋侯惧而退入于房。去旌,卒享而还。及着雍,疾。卜,桑林见。荀偃、士丐欲奔请祷焉,荀罃不可,曰:「我辞礼矣,彼则以之。犹有鬼神,于彼加之。」晋侯有间,以逼阳子归,献于武宫,谓之夷俘。逼阳,伝姓也。使周内史选其族嗣纳诸霍人,礼也。师归,孟献子以秦堇父为右。生秦丕兹,卒尼。
《左传·襄公》:邾人伐我南鄙。使告于晋,晋将为会以讨邾、莒,晋侯有疾,乃止。冬,晋悼公卒,遂不克会。春,王正月,葬晋悼公。晋人执莒子、邾子以归。郑子蟜闻将伐许,遂相郑伯以从诸侯之师。穆叔从公。齐子帅师会晋荀偃。书曰「会郑伯」,为夷故也。晋荀偃、栾黡帅师伐楚,以报宋杨梁之役。
晋国自文襄之世后,长期陷于卿族争权夺利的泥潭中(见于晋国六卿),无法自拔。晋襄公崩逝后,赵盾、郤缺、荀林父、士会、郤克、栾书相继执政,实际上就是赵氏、荀氏、范氏、郤氏、栾氏相继专权,一步步蚕食晋国君权。晋卿间的专权稍有收敛,为晋国复霸各尽己力。但六卿强于公族的趋势已不可避免。景公、厉公奋发图强,于前575年鄢陵之战打败楚共王,晋国收回部分霸权。晋厉公骄奢,自以为不可一世。时“三郤”权势熏天,引起了中军元帅栾书的不满,栾书诬陷三郤欲通楚谋反,谋立孙周。厉公以胥童族灭三郤,胥童顺势将栾书逮捕,厉公又存妇人之仁,纵栾书。后厉公游匠丽氏,栾书联合荀偃(亦称中行偃)擒厉公而弑之。国不可一日无君,栾书以孙周贤且幼,提议立孙周,众卿应允,栾书乃遣荀罃、士鲂往迎孙周于雒邑,悼公就在这种内忧外患下登上了晋侯的宝座。
悼公辞了周简王和单襄公,与荀、士二人离开雒邑,入晋至清源,栾书、荀偃、士匄、韩厥等一班卿大夫,齐集迎接,悼公开言:“寡人羁旅他邦,且不指望还乡,岂望为君乎?但所贵为君者,以命令所自出也。若以名奉之,而不遵其令,不如无君矣。卿等肯用寡人之命,只在今日。如其不然,听卿等更事他人。孤不能拥空名之上,为州蒲(即晋厉公的名)之续也!”。栾书等权贵皆战栗再拜:“臣等愿得贤君而事,敢不从命!”仅仅一段登基前与群臣的寒暄,看似官腔,实际上既对栾书等权臣罪恶行径的严厉警告,又在逼自己的臣下盟誓,忠于君王。栾书退下后就窃窃的同僚下属说道:“新君非旧比,当以小心事之。”
栾书,这个已事三朝的权臣,有着弑君案底的阴险政客,对自己有着拥立之恩,却又时刻威胁着君权的正卿,怎么处理他?悼公的感情是复杂的。但是就在即位不久,悼公雷厉风行的剥夺了栾书的中军元帅之位,命其回家养老,同时另提拔栾书的嫡长子栾黡到朝中做官,作为对栾书的报答。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将国家的生杀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朝中物色才德兼备之人,以为国用。
悼公打破常规,将下军将韩厥一口气提拔为中军元帅,以替栾书之职,以吕相、士鲂、魏颉、赵武为卿,荀家、荀会、栾魇、韩无忌为公族大夫,让他们教育卿的子弟恭敬、节俭、孝顺、友爱。命士渥浊为太傅,让他学习范武子士会的法度;右行辛为司空,让他学习士蒍的法度,栾纠为御戎,管辖校正官,让他教育御者们明白道理,荀宾为车右,管辖司士管,教育勇士们以待时而用.而且规定卿士没有固定的御者,专门设立军尉管理这些事。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佐之,魏绛为司马,张老为侯奄(侦查长),铎谒寇为上军尉,籍偃为上军司马。
荀罃(亦称智罃)是荀林父之侄,荀首之子。在邲之战中为楚军所俘虏,后返回晋国,地位还不如其侄中行偃。但是九年的漫长铁窗生涯中,已经炼狱出荀罃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忠君体国的政治节操。晋悼公的继位,给了不遇之才荀罃重新腾飞的机会,真可谓英雄识英雄。悼公上任后,即开始重用荀罃,智氏崛起。
韩厥是谦谦君子,悼公对他是绝对的信任,上任伊始,就以之取代栾书为正卿,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韩厥告老后,悼公还是比较器重韩无忌与韩起,韩氏也是在晋悼公之后才得以复兴。
赵武(即赵氏孤儿)是赵盾之孙,赵氏大宗唯一的血脉,虽出名门却生于草莽,幸韩厥求情,才得以续嬴姓之嗣。赵武没有遗传到赵盾的强势,却袭取曾祖赵衰之低调,重信义,崇礼让,这个很对悼公的胃口,成为晋悼公重点扶植对象。
魏氏是晋国崛起最晚的世卿,魏氏小宗令狐氏的魏颗与吕氏的魏錡都曾分别位列卿士,大宗进入六卿,则始于魏绛。魏绛贤能,颇有胆略,深为晋悼公所器重,常以国事委之。晋悼公虽为明君,但也免不了对魏绛的偏爱。自晋悼公后,魏氏才名正言顺的进入六卿行列。
中行偃本也是忠君之士,但是没经得住栾书的挑拨,竟干出了弑君的勾当。在悼公朝,中行偃是不甚得志的。职位先后被韩厥、荀罃、士匄超越,甚至出现了不升反降的奇怪官运。与其说是中行偃的礼让,不如说这是晋悼公在操纵六卿职位的升迁。直到前560年,荀罃逝世后,经过晋悼公长期的观察与检测,中行偃才得以迎回这一迟到的尊荣。
士匄是士会之孙、士燮之子。范氏自士会立氏以来,士会、士燮都是良臣贤士,范氏也在六卿当中人缘较好。士匄刚出道,就位列上军佐,起点很高。但是晋悼公却对士匄不感冒,无论士匄有多能干,工作有多勤劳,悼公就是不让其执政。后来的事实证明:悼公有先见之明,士匄是个制造内讧的高手……
栾书有弑君的案底,绝对不能再任职了,栾书也永远存入了历史档案。晋悼公还是给栾书的嫡子栾黡安排入了“八正”。但是栾黡似乎并不好用,总有反对上级的“傲骨”,时常不论时间不论地点,如泼妇般的表演,在天下诸侯面前出丑卖乖。悼公亦看出栾魇难当大任,栾黡终其一生,稳居在下军将一职,既无降职,也无升迁。另外悼公还专门安插为事稳重的魏绛为下军佐,辅助栾黡。
晋悼公在位时期,是晋国最大的分水岭,晋悼公是继晋文公后晋国最杰出的君主,也是他将晋国的霸业再次推向巅峰,晋悼公之前的狐氏、赵氏、先氏、郤氏都曾有过很大的权势,极盛一时。在悼公复霸过程中,表现优异或者中规中距的世卿大族演化成权分晋政的六卿,表现极差的栾氏,在晋悼公死后不到八年,惨遭灭门之祸。值得一提的是晋悼公精心培育的赵氏、韩氏、魏氏、智氏不但成功的遏制住了原有贵族的专权,而且幸运的生存到了最后,都成为晋国最后的大世族。后智氏欲阴谋代晋、韩赵魏瓜分晋国,却是晋悼公始料不及的。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5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