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他当上皇帝后迫害亲弟弟,还被后人称颂

众妙之门 2023-07-04 23:58:18

他当上皇帝后迫害亲弟弟,还被后人称颂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郑庄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曹植有名的七步诗,讲得是曹丕当上皇帝之后,为了铲除自己的弟弟,逼曹植要在七步之内做一首诗,否则就要治他死罪。才高八斗的曹子建也并非浪得虚名,饱含着热泪做了这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诗中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更是深刻地刻画出生在帝王家的兄弟之间争夺王位的无奈与可悲。

后世有名的兄弟之争要属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康熙的几个儿子王位之争了。两个故事不同的版本不断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之上,成为了唐朝影音、清廷剧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从我们后代的角度来看,不论是雍正残害他的几个兄弟,还是唐太宗"被逼无奈"杀害他的哥哥李建成,也不论他们在位时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迫害兄弟这点永远都是都成为了他们的污点。但是在他们之前,也有一位君王,迫害了自己的弟弟,却没有被人指骂,反而被人称颂。

郑庄公应该算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了,但是在他的霸主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郑庄公出生的时候,母亲姜氏难产,受了很大的痛苦,所以郑庄公从小便不受母亲疼爱。与之相反,姜氏很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共叔段,多次在郑庄公的父亲武公面前谗言要把太子郑庄公废掉,立自己小儿子为太子。不过武公多少还是深明大义的,最后还是没有废掉郑庄公。

武公死后,郑庄公刚刚继位,母亲姜氏便为自己小儿子讨要制地作为封邑,因为制邑地势险要,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军事要地,所以郑庄公自然不想给,但在姜氏的威逼之下,郑庄公最后也只得把京邑给了共叔段。京邑乃郑国大邑,城垣高大,人口众多,且物产丰富。共叔段到了京邑,整顿军备,与他的母亲武姜阴谋袭击郑都。

共叔段在京城的反常举动引起了人们议论,大夫祭仲对庄公说:“凡属都邑,城垣的周围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所以先王之制规定:封邑大的不超过国都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不合法度,您怎么能容忍呢?”郑庄公很无奈的说:"姜氏要这样,我哪里能避开这个灾祸呢?"

不久之后,共叔段果真袭击郑国国都,姜氏作为内应。不过知晓一切的郑庄公将计就计,不费吹灰之力便打败了共叔段。由于共叔段搞得民怨四起,京邑的百姓也早就背叛了他,最后共叔段也只能逃出郑国,凄惨地度过自己的余生,而百姓们对此还鼓掌喝彩呢!

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前,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曾疯狂地迫害他,二人最终的结局如何?


明仁宗朱高炽虽然是成祖朱棣的嫡长子,并且很早便被册立为储君,但由于他体型肥胖、身患残疾,个人形象比较差,所以朱棣对其很是不满意,屡有改易储君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朱高炽的两位亲弟弟朱高煦、朱高燧便站出来,通过各种方式来诬陷、排挤兄长,意图夺取他的储君之位。
朱高煦、朱高燧为了扳倒兄长,除了不断地在其父面前大进谗言外,还将他的心腹僚属解缙、杨溥、黄淮等人或迫害致死,或诬陷入狱,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朱高炽虽然处境危险,但苦于其父对他猜忌很深,所以不便、不敢公开辩白,只能采取隐忍的态度。
朱棣虽然不喜欢朱高炽,但对他的儿子朱瞻基却是极为溺爱,正因如此,解缙在皇帝面前大夸特夸太孙聪慧,认为他将来必能成为一代明君。朱棣闻言深有感悟,便就此打消改易储君的念头。再加上朱高煦、朱高燧行事过于嚣张,从而引起朱棣的警觉、申斥,才使得朱高炽侥幸的躲过一场场危机。
然而,朱高煦、朱高燧并未就此罢手,为了扭转败局,不惜上演“最后的疯狂”。永乐二十一年五月,明成祖卧病在床期间,朱高燧为了篡夺皇位,一方面指使亲信散布皇帝不喜欢太子、有意传位给他的谣言,一方面则又授意太监毒死皇帝,以便让自己尽快上位。
然而,朱高燧的阴谋尚未实施便被告发,明成祖闻讯大怒,在严厉申斥逆子的同时,还将同谋者全部处死。此事过后,朱高燧被其父彻底抛弃,再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次年,明成祖驾崩,太子朱高炽在历经磨难后即位,是为明仁宗。
在常人看来,正因为朱高煦、朱高燧在此之前曾疯狂地迫害明仁宗,就算他们是皇帝的亲弟弟,也理应遭受重罚,即使侥幸不被杀头,也要落得被废黜、幽禁的结局。可让世人没想到的是,明仁宗非但没有惩罚两位弟弟,反而对他们以礼相待,甚至在发现朱高煦、朱高燧依然有谋逆的举动后,也都是采取笼络的态度。
据史书记载,明仁宗登基后,贼心不死的朱高煦依然对皇位怀有觊觎之心,为此命长子朱瞻圻在京窥视朝廷举动,并派遣心腹入京伺机叛乱。然而还没等朱高煦采取行动,朝廷便得到奏报,对此明仁宗并未采取惩罚手段,而是下旨将朱高煦召至京城,不仅对他温言劝慰一番,还增加其俸禄,赏赐宝物数以万计。
事后,明仁宗命朱高煦返回乐安,并将朱瞻圻册封为汉王世子,其余儿子均封为郡王。朱高煦猖狂、悖逆到如此程度,明仁宗却依然对他采取笼络的态度,度量不是一般的宽宏。
至于朱高燧,因为在其父驾崩前闹出那般大的动静,所以在兄长即位后一直比较低调,由是深得明仁宗的嘉许。然而在背地里,朱高燧并没有放弃“东山再起”的野心,为此不止一次地跟朱高煦密谋反叛。明仁宗对此虽有耳闻,但却装作不知道,并且还大幅增加朱高燧的俸禄以示恩宠。
明仁宗在位8个月间,利用各种手段来安抚两位弟弟,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根本没有感化他们。洪熙元年,明仁宗驾崩,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次年八月,朱高煦便在乐安举兵造反,而朱高燧则在彰德准备呼应。明宣宗闻讯后御驾亲征,很轻易地便平息叛乱,消息传至彰德后,朱高燧甚至还没做好反叛的准备。
叛乱平息后,明宣宗不忍心处死自己的叔父,便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并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然而朱高煦是个死不悔改的主儿,在某日接受明宣宗的视察时,竟然趁皇帝不注意,伸出一脚将他绊倒。明宣宗对叔父的举动恼羞成怒,下令将他锁在铜缸中,然后在周围点燃木炭,最终将他活活烤死。
至于朱高燧,大臣们的建议是将他废黜或处死,但宣宗却并没有这样做,而只是命人把群臣的奏议送给他看,让其好自为之而已。朱高燧见到这些奏议后大惊,于是连忙上表向侄儿谢罪,明宣宗见三叔很识趣,便就此打消惩罚他的念头。此后,朱高燧又在赵王的位子上坐了6年时间,直到宣德六年才病死。
史料来源:《明史》、《明成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

历史朱棣的三个儿子结局是什么?

朱棣的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长子朱高炽当了皇帝之后,仅仅只过了一年的时间就生病死掉了。次子朱高煦死的最惨,他被自己的亲侄子活活的烤死了。三子算是朱棣儿子里面最好命的一个吧,虽然曾经谋反过,但是朱瞻基并没有对付他,反而是让他安稳的活到了50岁,是病死的。

大儿子: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出生于公元1378年,当时其父朱棣乃是明朝的燕王,因为朱高炽幼时深受祖父明太祖朱元璋的喜爱,所以朱元璋就册封了年幼的朱高炽为燕王世子,让他将来承袭燕王的爵位和权势。

朱高炽天生仁厚安静,他酷爱美食和文学,除了箭术之外,对行伍打仗之事并不太感兴趣,而且因为其天生有脚疾而且身体肥胖,所以这个大儿子在能征善战的朱棣眼中并未受到过多的重视。在朱棣的思维中,儿子应当与父亲性情相近,但有脚疾的长子朱高炽却喜文避武、喜静厌动,实在没办法日日将其带在身边亲自调教培养。然而在祖父明太祖朱元璋的眼中,长孙朱高炽却是个喜好读书、言行有度、端稳持重的好孩子。

公元1395年,被朱元璋钦定为燕王世子的朱高炽,被祖父明太祖进行了若干“品性测试”,通过对国事和军务的我问你答,朱元璋认为长孙朱高炽性情仁厚、颇有见识和胸襟,直言这个皇孙有“君人之识”并大加褒赞。

朱高炽21岁那年,父亲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4年后,善于攻伐的朱棣大获全胜,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下了大明的皇权,于公元1402年6月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2年的君王统治。

明成祖朱棣功业卓著、能力超然,通过他的文功武治,大明迎来了安泰繁荣的顺治时代,史称“永乐盛世”。

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欲确定大明的储君人选,当时朱棣的心目中已经属意将嫡长子朱高炽册立为太子。

然而朝中的大臣却各有想法,有相当一部分人还伺机推举二皇子朱高煦为太子,理由就是朱高煦曾在靖难之役中勠力追随在朱棣身边并立下了赫赫战功,完全当得起“文武全才”这几个字。

心有动摇的朱棣转过头又征求大臣解缙、黄淮、尹昌隆3人的意见,黄淮和尹昌隆适时拿出了“立嫡立长”的立储传统论调,而解缙还不失时机地进言道:皇长子仁孝,立之则天下归心。好圣孙则可保大明三世无忧。

解缙口中的“好圣孙”恰恰指的是朱高炽的儿子、朱棣最疼爱的皇孙朱瞻基,因为重臣解缙的一句良言,使得明成祖朱棣如梦初醒,很快就册封了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隐含的目的就是希望未来大明的江山社稷,将由自己最疼爱的好皇孙朱瞻基来承袭、统治。

明成祖朱棣薨逝后,太子朱高炽即位为帝,朱高炽当上皇帝的时候已经年过四旬,健康状况并不太好的他上位后就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使得整个大明整肃一新、焕发了出了新的气象。

可惜,体胖多病的明仁宗朱高炽于公元1425年猝然薨逝在皇宫之中,终年47岁的朱高炽从登基到过世才仅仅做了10个月的皇帝,满朝文武皆哀恸难过、伤心不已。

二儿子:朱高煦

朱棣二儿子朱高煦,身高七尺,相貌英俊,武艺超群,骑术很高,早年跟随朱棣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朱棣看在眼里,在各方面都和朱棣最为相似,在立太子的时候,朱棣的天平是倾向朱高煦的。但是朱棣最终还是选择了大儿子朱高炽,而将朱高煦封为汉王,封地是云南,但他却一直居住在南京不走,依旧想找机会谋取太子之位。放任手下的兵,胡作非为,终于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被强制分到了安州,但是夺位之心不灭。

朱高炽死后,儿子朱瞻基继位,也就是明宣宗,这时朱高煦模仿老爹的行为,想造侄子的反,朱瞻基并没有将曾经谋害自己的事情放在心上,反而还给了他很多赏赐。这些对朱高煦来说都不能满足,毅然决然地选择布老爹的后尘,起兵造反。可惜的是,他没有老爹的运气和能力,起兵不久便以失败告终。

投降后的朱高煦被贬为庶人。但是朱高煦夺位之心不死,在一次明宣宗来拜访他时,还想着将皇帝绊倒,这让明宣宗大为恼火,遂下定决心处死朱高煦,还将他的家人诛杀了,朱高煦的悲惨下场正是印证了"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的说法。

三儿子:朱高燧

朱高燧是明成祖朱棣的三皇子,与朱高炽和朱高煦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朱高燧天性鲁莽、行事冲动,从小最喜欢跟着二哥朱高煦玩耍嬉戏,因此成年之后,朱高燧就仿佛是二哥朱高煦的跟班随从一样,总是受到朱高煦的指使和摆布。

永乐二年,朱高燧被父皇朱棣册封为赵王,但因为朱高燧是徐皇后和朱棣最为宠溺的小儿子,所以他被封王之后仍然奉命留居在京城之内,始终过着极受宠爱而且逍遥自在的日子。由于朱高燧总是恃宠而骄、任性妄为,所以他曾屡屡做下触犯法令之事。一开始,因朱高燧拥有着当朝三皇子的特殊身份,故他那些作奸犯科之事得以被暂且姑息纵容。

虽说朱高燧一直与二哥朱高煦关系密切,但那并不意味着他对皇位没有半点觊觎之意。身为大明嫡出的皇子,朱高燧亦曾想过先联合朱高煦扳倒太子朱高炽,然后自己再静待时机除掉二哥朱高煦,一举坐上大明的皇帝宝座。

不久,曾犯下诸多违法之事的朱高燧被拥护太子的朝臣揭露了累累罪行,明成祖朱棣大为光火,当即就下令褫夺了朱高燧的冠服并诛除了一直辅佐他的长史顾晟。

生性仁厚的大哥朱高炽害怕父皇会责罚过重,便在朝堂上跪地求情,希望父皇朱棣饶过弟弟朱高燧一回,给朱高燧改过自新的机会。

明成祖朱棣薨逝后,当上皇帝的朱高炽并没有“翻旧账”、寻找由头惩治曾经对自己不利的朱高燧,反而还顾念手足亲情厚赐了朱高燧、对这个亲弟弟照顾有加。

明宣宗朱瞻基继承大统之后,因为二皇叔朱高煦心中犹怀恨意而不得不将其处死,但当一众大臣上书提议要彻查朱高燧的时候,朱瞻基心里很清楚三皇叔朱高燧再无谋逆之意,因此他力排众议,坚定地维护了朱高燧的声名,不仅放了三皇叔一马,还对其宽待优抚,彰显了一代帝王的仁厚和大气。

公元1431年10月,因病终老的朱高燧在当了29年赵王之后善终离世,终年50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4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