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朝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任何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发生一些改变,比如说文化、习俗、装扮、甚至是血脉,都会有一些改动,只不是大小的问题。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前期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打败了明朝,还击溃了起义的李自成,可以说战斗力绝对不低。可是,在这之后,我们纵观整个清朝,就会发现它的军队战斗力确实越来越菜,最后直接成为了垃圾一样的队伍,面对强队,连作战的勇气都没有了,只剩下逃跑了。那么,为什么它的战斗力会下降的这么快?
首先,就是在清朝建立的前几十年里,国家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安定。在国内,有一些明朝的遗民和臣子不屈服于清朝的统治,一直在强烈的反抗清朝,在历史上这么多的朝代当中,估计反抗下一个朝代最激烈最为顽强的估计就是明朝了。确实,不说其他方面,但就骨气这方面是历朝历代中最硬的。也正是这样才让清政府一直忙于平定叛乱。
还有更大的隐患就是藩王,也就是吴三桂那三个原来明朝投降止呕后封的藩王,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后来终于还是叛乱了,有时经历了艰难的抵抗才平息下来。这还不算完,南面的台湾同样是一个大问题,清朝还没有水军,于是就招降施琅,让他训练水兵,又去收复台湾。
此外,还有边疆上的问题,一方面是蒙古的游牧民族的不断侵扰,是不是还要去征战,尤其是葛尔丹的进军。而沙俄也是不怀好心,时常占领边境土地,还要与他们去战争周旋。可以说这几十年来就没有停止过征战,使得八旗子弟烦透了战争,颇受战争之苦,已经无力打仗。
另外,当时满族人口毕竟没有汉族人口多,而军队里也是满汉参杂。而由于满族人的地位或者待遇都是强于汉人的,但也仅仅是对于那些贵族和王室。所以在打仗期间,经常会出现逃兵现象,没有谁是真正的愿意以死效命。尽管清朝对于战场上出现逃兵颁布了法律,一旦抓住或者是处死或者是流放,但依旧无法遏制住这种情况发生。
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在中后期,由于很少有战乱,所以那些八旗子弟开始了声色犬马的生活,整日里不是遛鸟赌博,就是流连于青楼,让他们失去了那种安危的意识。而随着不断地和外族的通婚,也让他们的血脉变得越来越淡薄,骨子里的那些骁勇善战的精髓都不见了。特别是后来鸦片的流入,不仅仅是满族,全国人都出现了体质上的问题。
因为打江山的时候八旗兵面对的是明朝的军队,所以有压力就有动力,后来入关了自然会享福呀,堕落了就弱了战斗力下降也是必然的。
明朝灭亡之后是清朝,而当时灭亡明朝,清朝的最主力的军队是八旗兵,据说这支军队大部分都是由满族人组成的。当然后来为了笼络人心,拉拢那些降将所以组成了汉八旗和蒙八旗。八旗军的制度是兵民合一制度,不仅仅是军队,更是一个政治团体。
在最早进攻明朝的时候,当时也叫女真人,率领的军队大多数都是八旗兵,然后综合各种因素战胜了明朝,入了山海关。这个时候八旗兵就开始了整改,而我们知道最开始只有4个旗子,后来才变为八旗,再后来延伸为汉八旗和蒙八旗,入了关当然就不需要去大规模的调动八旗兵,用地方的一些士兵就可以了,而且还有别的营部军队,作为当时的功勋战队八旗兵,都开始享受生活了。
就像李自成的军队一样,入了山海关之后,战斗力开始急速下降。八旗兵因为身份原因,所以更得到当时天子们的信任,大多数都用于管理或者是驻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能够接触到花花世界而因为一些政治原因,在清朝的时候,八旗兵的出身就很重要,一出来就是含着金汤勺出来的。
长期的花天酒地享受会让他们战斗力急速下降,所以八旗兵入关后实力就开始遽然下降。
清朝先祖们是以勇武著称的游牧民族,但问鼎中原后战斗力迅速衰退,主要原因是只学会了汉人的安逸腐化,磨灭了自己的斗志。作为清朝最重要的八旗部队,也变得堕落下去,丧失了最重要的战斗力。
八旗制度的弊端:八旗制度规定旗人不能像汉人一样以耕种谋生,制度规定他们生下来的唯一职责就是当兵,由清政府每月供给八旗子弟钱粮。可随着时间的发展,八旗制度的弊端就暴露出来,和平时期,国家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来当兵,可八旗子弟的人口却越来越多。
这样就造成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官职,但是没有任何权利,名义上带兵打仗的军官实际上是武术都不会的闲人,第二种就是兵员满了,有些人干脆连官职都没有,每个月领着朝廷俸禄,工作就是享受生活,吃喝玩乐。
而且八旗制度还规定:旗人不准从事生产,不允许做生意,不允许自谋生计,不允许离开驻地。在如此狭小又无事可做的空间里,他们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堕落。
在清朝最后的几十年,八旗子弟已经退化到完全靠鸦片、古董、赌博、玩鸟,以及躺茶馆和泡澡堂子之类消磨空虚岁月的地步了。祖辈的功勋总有耗尽的那一天,这种福气反而导致清灭后大部分毫无谋生手段的八旗子弟只能依靠下九流勾当谋生的悲惨结果。
所以总而言之,八旗的骑兵自打入关内后大多靠着祖辈立下的功勋俸禄过活,就这种每日呼朋唤友,遛鸟逗狗,胡吃海塞,完事儿去烟柳巷子狎妓,吃喝嫖赌,不管多么出色的军队最后只能从狼变成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诸葛恪的生平如何他为何会被刺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