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袁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历史上姓袁的皇帝有两个,一个叫做袁术、另一个叫做袁世凯!
然而,这两个相差了十几个世纪的人,称帝后的际遇简直一模一样,都是众叛亲离,愤忿而亡。
不过,相比于袁世凯的开历史倒车,自掘坟墓,袁术当年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
作为四世三公家族,汝南袁氏的嫡子,他的起点在当时的群雄之中,基本是最高的,形势也是最好的。
脑袋上顶着“四世三公”的头衔,身份威望自然是没得说。特别是汝南袁家这股势力在袁绍出走河北之后,基本上是他在把持。这股力量可是很牛的,“门生故吏遍天下”,不然当年大将军何进也不会把袁绍袁术拉到洛阳去,还不是为了拉拢袁家。
撇开身份不谈!
他袁术占据着淮南富庶之地,要兵有兵、要粮有粮;手底下更是有着孙坚这样的猛将。
孙坚何许人也?孙策和孙权的爸爸,当年关东联盟讨伐董卓,就数他孙坚最厉害。在各路军阀都畏惧董卓不敢进军的时候,是他孙坚站出来,打得董卓溃不成军,收复了洛阳。
袁术称帝的玉玺也是孙坚这时候在洛阳的污水池里给他捞出来的。
所以,袁术大军的战力绝对是没得说。
更厉害的是袁术还有个同为顶级军阀的哥哥袁绍。
袁绍很厉害啊,占据了河北,那也是个富庶之地啊,手底下兵多将广,谋士如云。
张郃这样的大将,在里面只能算个二流;而审配、田丰、许攸这些人,随便一个出来都是曹操光着脚也要去迎接的顶尖谋士。
论实力,比之袁术都还要强上三分。
当时的曹操在他们两个面前,只能是个弟弟,被夹在中间,进退维谷。
毫不夸张的讲,当年要是袁术能和袁绍联合起来,拿下曹操问题不大!进取天下,也是时间问题啊!
可惜,袁术自己太作了!
他有三大败笔!
第一,没有和老哥哥袁绍搞好关系!
袁术和袁绍两人,乃是同父异母的亲弟兄!老爹都是袁逢。只不过袁绍是庶子,袁术是嫡子。后来袁绍因为伯父袁成膝下无子,被过继到其名下,这才有了袁术和袁绍是堂弟兄一说。
因为袁绍是庶子,母亲只是一个普通婢女,袁术一直看不起袁绍。不过后来袁绍过继到了袁成名下,有了些地位。二人关系稍微有些缓和。后来兄弟二人凭借着家族势力和自身能力斗创出了一番名堂。
特别是袁绍,他知道自己出身不行,所以很争气,少时便因诛杀宦官而成名,后来在关东联盟中,更是被推为盟主,为天下群雄执牛耳者。
而他后来也没有回到家乡创业,而是带着一批心腹在河北打拼,搞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袁术则是回家乡创业,制霸淮南!
原本兄弟二人一个在淮南一个在河北,利益冲突不是太大。可是后来袁术动了称帝的心思。心想袁绍作为家族一员,肯定得辅助他啊。可是袁绍偏偏有其他心思,他想当另立新君,当权臣。
二人意见不合,谁也不帮谁,就此翻脸!
袁绍开始对袁术老铁孙坚动手,袁术也和袁绍死对头公孙瓒等人走到了一起,兄弟二人,自此兵戎相见。后来袁术别袁术联合好基友曹操所击败!
第二,袁术不该那么早称帝
袁术当年得到孙坚捞起来的传国玉玺之后,非常膨胀,全然不顾天下形势,早早的就称帝了。这事儿办的可真够傻的,汉献帝还在呢?当时天下臣民依然遵奉汉室。你袁术称帝不是和天下对着干嘛?
结果被群殴!
第三,没有搞好和底下人的关系
袁术这个人跟他哥哥一样,不是太会搞人事关系。底下可以说时众叛亲离,连半个儿子孙策叛他而去。
所以袁术完全有机会的!
当年袁绍找到他的时候,袁术完全可以先听袁绍的,拥立汉宗室刘虞为帝。这个刘虞颇有贤名,在幽州一带更是深得民心,连乌桓这些外族也依附他。袁术只要帮助袁绍扶持刘虞上位,他们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是占据绝对优势。
当然,就算是后来称帝了,他在前期依然是有机会的。
比如对手底下人孙策好点儿,不要言而无信,说好的九江太守你也不给人家,不叛你才怪。
自己作死,能有什么办法?
袁术是三国时期第一军阀。不管是在有关三国的游戏中还是影视剧中,袁术这个人的存在总是很莫名其妙,不管是哪一个版本,他的画像都是阴险狡诈的样子,就是这样其貌不扬的他还敢称帝?其实他历史上真正的实力可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那样。
一、袁术袁术是汉末时期极为重要的一个军阀,但是他这个人常常被游戏公司或者历史学家所忽视,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时间,整个关东地带只有两股势力,一个是袁绍,另一个就是袁术,他们各自为营,但又彼此相互包围着,所以将袁术称为第一军阀,他当之无愧。后来后辈孙权称帝,很多人在谈及袁术的实力时,都将孙权和袁术分开,其实不应该这么分,必须要把孙家和袁术连在一起。袁术在最巅峰的时期几乎把全国最富庶的产粮地区都占据了下来,由此就可以见得袁术的势力范围之广阔。差点儿称帝的袁术,他的政治头脑也并不是很差,他在称帝之前在汉末时期也是说一不二的大人物,政治地位相当高,与此同时,也有非常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以上的这些都说明袁术是一个具有强大的统率力,武力也比较强悍,在治理和政治方面都极为优秀的人才,但是他崛起的速度有多快,败亡的速度就有多快,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在《三国演义》中被虚构出来的孙策。
二、称帝原因当时的袁术听信了民间流传的一些俗语,从而让他错误的觉得自己就应该称帝,就是说他认为自己有当君王的命,这使得他的心中非常高兴,人就是这样,一旦跌入了自己的幻想之中,就很难走出来了。作为现代人,我们可能理解不了,那时候的谐音梗真的有很多人是相信的,袁术就因此特意把这些消息传播出去,令我们现代人想象不到的是,真的有很多人拥戴他,可见,这样一句随便的民间流传的舆论,真的可以蛊惑不少百姓。总的来说,袁术也算得上是因祸得福。
袁术的地位并不低,有称帝的心思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他的实力我们从历史典籍中也有目共睹。
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
作为三国时期第一个称帝的诸侯,袁术既没有刘备那样可以收拢一大批文臣武将的能力,也没有曹操那种聪慧又狡诈的头脑,那么他何德何能,可以坐上帝王的宝座呢?
这里就得从袁术的身世开始说起。
袁术,字公路,是一个名副其实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他生于东汉四世三公名门之家,家族在当时有着很大的名望。
袁家内的人历代都会出高官,关系网遍布朝堂内外,不仅如此,袁术还是朝廷元老司空袁逢的嫡次子,相比于袁绍庶出身份,袁术自然要高贵得多。
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袁术,他的起跑线就要领先大部分人,这一点从他被举荐为孝廉,而后直接升任中郎将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
要知道,刘备一开始可是以织席贩履为生,而袁术却直接成为很多人穷极一生都达不到的中郎将,其中差距可见一斑。
再来看看曹操,曹操生在宦官世家,他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这身世条件和袁术一比,自然是大大不如。
至于东吴的孙家众人,诸如孙坚、孙策、孙权,在这个时候还是袁术的部下,所以袁术的高起点是值得所有人羡慕的。
再者,袁术本人的志向也是十分远大,或许是出身于大家族的原因,袁术一开始就有了一颗不甘于人下的心,他想的是,既然乱世已经到来,我为何还要做臣子呢?风水轮流转,皇帝也该换个人做了。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袁术得到了大汉的传国玉玺。最初,玉玺是在孙坚攻入洛阳后,于城南的?甄官井?内寻得,袁术知道这个消息后,瞬间就急了眼,他以孙坚的妻子做要挟,想把玉玺据为己有。
在回师的路上,孙坚不幸身亡,而孙策是个聪明人,他没有被手中的传国玉玺所迷惑,相反的是,他知道玉玺是一个烫手山芋,必定会给自己带来祸端,于是,孙权就顺势把玉玺给了袁术。
得到玉玺之后的袁术,整日对之爱不释手,玉玺在手,他的心里开始膨胀起来,他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理应登基称帝。
袁术的膨胀其实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拿到了传国玉玺,更深层次的一面,是他当时的确有这份膨胀的实力。
那时,袁术控制的地方非常多,包括扬州六郡、荆州、豫州等等,对比此时的袁绍,只是盘踞在一个冀州之内,实力强大,自然也就盟友众多,诸如吕布、公孙瓒,都是袁术的铁杆盟友。
而且,当时的袁术称得上是兵强马壮,他坐拥17万大军,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要知道此时的曹操才仅有7万兵力。
种种累加在一块,袁术便坚定了自己那颗要称帝的心,于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不顾手下文臣武将的反对,毅然在寿春称帝。
当皇帝自然要有仪式感,因此袁术设置?三公九卿?,建立祭祀用的祭坛,而在铺张浪费方面,袁术更是做到了极致,他的宫殿非常奢华,里面富丽堂皇,各种美食、器具应有尽有,后宫妻妾更是有数百人之多。
而与之对应的,袁术手下的军队却是食不果腹,士兵一度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再加上袁术整日沉迷酒色,身边的人也都纷纷离他而去。
众叛亲离的袁术最终被各路诸侯群起而攻之,在逃亡的路上呕血而死,结束了他的一生。
看着就气,挥霍着别人想得却得不到的资源天赋等等,却硬要不珍惜浪费,你看着不来气。就说一个明星吧,上戏毕业,186的身高,浓眉大眼的长相,天生吃这行饭的模样。虽然这些年没有大火,可是跟董璇的婚姻却甜的让人别有一番岁月静好的感觉。
特别是取了一个古典婉约的老婆,温润翩翩如他,站在一起,旁人看着都开心。
我那会儿就觉得以后要拍组这样的皂片小酒窝,也长得超级可爱,妈啊。简直就是人生赢家。记得有次录节目。介绍说他俩是朋友介绍认识的,但是彼此都很满意。还分享了一个两人相处的细节,就是每晚睡前都会对彼此说:“爱你爱你,晚安哦。”谁不想要这样和和美美的家庭,然后他就出轨了别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4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吴太伯是什么样的人第一任吴国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