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做了什么样的梦为何不敢称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曹操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个诸侯,早在董卓之乱的时候,曹操就讨伐了董卓。只不过这时候的曹操官职还不算太大。经过了赤壁之战后,三国初期的局面逐渐形成,这时候的东吴和蜀汉都开始建立。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
这一战役的失败,让曹操有了新的想法,就是他颁布了《求贤令》,主要内容就是“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也就是其中的唯才是举,让曹操吸引了很多人才。这些人都为曹魏建功立业。
古代的时候,人们是非常重视解梦的。时至今日也是如此,古代的时候出现了一本叫做《周公解梦》的书,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姬旦。不过没有得到证实。不得不说周公解梦一书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现如今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不重视解梦了。
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完全可以解释梦境的形成,不过在古人看来,梦境是有所寓意的。历史上记载了很多奇怪的梦,否则也不会出现周公解梦这本书。即使是现如今科学发达,很多古人的看法依然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包括周易就是其中之一。
古代的时候,不管是皇帝,还是王公大臣,乃至百姓,对梦境都是很重视的。这其中也包括曹操。曹操在快要病逝的时候,将司马懿召集到身边,告诉司马懿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就是三只马在吃“槽”。这个梦当时的曹操是非常不解的。
后来根据历代历史的发展来看,司马懿的后代将曹魏篡位。由此建立了历史上的晋朝。不过在当时来说,曹操肯定是不理解这个梦的。即使是到了曹丕时期,曹丕请来了一个非常乱厉害的算命先生,他叫做朱建平。此人精通相术,曾经给曹丕相面。
他告诉曹丕可以活到八十岁,结果曹丕活了四十岁就死了,为什么朱建平不敢说实话呢?这只有朱建平自己才知道了。多半的原因是因为朱建平不敢说出实话,他怕曹丕一怒之下杀死自己。与朱建平相比,曹操遇上了一个实在的算命先生。
当时的曹操实施唯才是举,后来自称魏王。这时候的曹操成为了天下的诸侯国之一。一天晚上,曹操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自己不知道什么意思。这样的情况下就想要找人解梦,于是就找到了一个算命先生。于是曹操找到了算命先生。
根据梦境,曹操描述了自己做的梦,梦到了一条飞龙和一条蛟蟒,飞龙在天上飞,蛟蟒在水里游。算命先生听闻这样的梦,不仅脸色大变。原因就是此时的曹操已经是魏王,这个梦对曹操是一种警示。算命先生只说了八个字“飞龙犹在,蛟蟒不成”。
古代的飞龙是代表皇帝的意思,看皇帝的龙袍就知道了,皇帝的服饰上几乎都存在龙。蛟蟒代表的是权臣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曹操做不成皇帝。现在天子还在,就算蛟蟒在厉害,你这条蛟蟒是成不了气候的。由此曹操一生没有称帝。
这时候的汉献帝还在,显然曹操称帝就是东汉的叛臣,曹操之所以会做这样的梦,肯定与这个有关。不过到了曹丕时期,无论是东汉的环境还是对待汉献帝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此汉献帝禅位曹丕,曹丕成为了历史上的魏文帝。
曹操贸然称帝,必然会引起政敌和拥汉派的舆论,这样的场面绝对不是曹操愿意看见的。因为当时大部分追随曹操的人,都是心中忠于汉室的,因为汉献帝在曹操手中。由此说来东汉在当时还有机会。不过最后东汉气数已尽。
曹操的这个梦,让曹操一生没有称帝。这时候的曹操做的是对的,假如曹操贸然称帝,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如果称帝,他手下有部分人是不会认可的,这样只会窝里反,给孙刘机会。这样的结局肯定是曹操不愿意看到的。
作为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一生的所作所为,现在也是颇让人拿捏不准评价他的尺度,有人给他正面的评价,有人认为应该是负面,也有人中立。其实,在曹操死之前,已经完全具备了称帝的条件,有能力也有势力,但是曹操却并没有这样做,反而是他的儿子曹丕,直接夺了汉献帝的皇位。为什么曹操至死都没有称帝?因为汉献帝的一句话,让他一直忌惮。
三国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控制了汉献帝以后,曹操基本掌控了当时东汉的实际大权,曹操说东,汉献帝不敢向西,一切都得乖乖听曹操的,在一开始,曹操尚遵守君臣之礼,对汉献帝十分恭敬,然而随着曹操的功劳越来越大,尤其是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便越来越不把汉献帝放在眼里,曹操的手下也有人劝他篡汉自立,此时的曹操志得意满,还真有这样的念头。
然而,曹操深知,自己称帝的时机还没有到来,虽然自己统一了北方,然而天下人心仍向汉不向曹,一旦自己称帝,势必会得到天下人的征讨,到那时自己就会陷入孤立的境地,这也是曹操最不愿看到的事。
一次,曹操觐见汉献帝,完全没有遵照朝廷礼仪,不把汉献帝放在眼里,汉献帝看到曹操的举动,不禁十分生气,于是对他说了这样14个字:“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你能辅佐我,就谨遵一个臣子的本分,如果你不想辅佐我,那我就把皇位让给你。曹操听了汉献帝的这句话,不禁大惊失色,从此再也没有动过称帝的念头,那么曹操为何这么害怕汉献帝呢?
曹操虽然把汉献帝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然而汉献帝也是十分聪慧的,他并不想只做一个傀儡,汉献帝曾经做出衣带诏这样的事,曹操对此仍心有余悸,曹操深知,一旦把汉献帝逼急了,难保他不会鱼死网破,而一旦到了那一天,曹操就会成为天下人声讨的对象,即使曹操实力再大,也不敢与天下人为敌。
当然,曹操之所以没有称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想做汉贼,曹操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他宁愿做一个像周公那样的辅国之臣,也不愿做王莽那样的篡国之贼,因此,他才会至死没有称帝。
曹操之所以不称帝,是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的,与其个人经历和当时局势的政治考量有着很大关系。
我是长史如歌,我用心聆听岁月里流淌的旋律,以文章再现历史中跳动的音符。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将继续奉上自己对历史的见解。
一、曹操曾经是忠于汉室的热血汉子
曹操在东汉末年虽为权臣,飞扬跋扈,手段狠辣,把汉献帝压制得死死的,并且诛杀了很多忠于汉室反对自己的大臣,十足一个即将篡位的大奸臣。但在早年曹操却是一个忠于汉室的热血汉子,为维护汉室朝廷作出了不少贡献。
曹操年轻时曾经担任过掌管洛阳北部区域治安的洛阳北部尉。洛阳乃天子脚下,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多如过江之鲫,即老百姓说的一块砖头掉下来都能砸着三个大官。有些大人物及其亲属仗着身份为非作歹,而无人敢管。曹操上任后,严厉执法:
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
十常侍之一蹇硕的叔父违反宵禁规定夜行,被曹操打杀,于是?京师敛夡,莫敢犯者。?
后来,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即后来官渡之战时弃袁归曹的那位)、沛国周旌联合了一众人物想要废黜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将这件事与辞官隐居的曹操商议,想要曹操加入他们,曹操坚决拒绝,后来王芬事败自杀,许攸逃亡。
董卓入京后,废少帝改立汉献帝,因董卓长期在西北,于京师内没有自己的人脉,于是封当时已广有名望的曹操为骁骑校尉,想要拉拢曹操,曹操于是更名换姓逃出洛阳,到陈留散尽家产,募集义兵,起事讨伐董卓。
从这些事上来看,曹操在早年是个不畏豪强(当然以曹操自己的出身背景,他也是豪强之一)、执法严明、深明大义、忠于汉室之人。这样一个人为什么成为正统史书上唾骂的奸臣,演义小说中讥讽的大白脸呢?
二、曹操是在腐朽黑暗的东汉末年社会中一步步转变的
但凡一个人从一个思想跨越到另一个思想,有许多内因和外因共同施力,而外因往往是促进内因转化的动力,正所谓量变导致质变。腐朽黑暗的东汉末年社会就是导致曹操从忠臣一步步走向权臣的外因。
曹操由于在担任洛阳北部尉时,执法严明,不徇私情,于是得罪了不少达官贵人。如果是一般人,达官贵人们要摆布他,如同捏死一只蚂蚁般。但曹操父亲曹嵩官至太尉,养祖父曹腾是著名宦官,曹操背景深厚,达官贵人们不敢过分,只好把他明升暗降,调离洛阳。
汉灵帝光和三年时,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联合密谋诛杀专权乱政的宦官,结果泄密反被宦官所杀,曹操上书朝廷,言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被杀害,朝廷遍布奸臣,好人没有出路,言辞痛切,而汉灵帝却无视。再后来虽然曹操也多次上书朝廷进谏,但朝廷越来越昏乱,曹操知道汉室已经无法匡正,于是不再进谏。
再后来,曹操目睹讨伐董卓的诸侯庸碌无能,争权夺利,又互相攻伐,以至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更是进一步促进了他思想的变化。
曾经热血正义的曹操就是在这样黑暗的环境下,一步步走向了原本思想的另一端,
三、曹操之所以终其一生未篡汉称帝,有着复杂的原因
曹操虽然据丞相位,总揽军政大权,架空皇帝,最后称魏王,加九锡,距离皇位仅一步之遥,但始终没有迈出这关键性的一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汉室虽然衰微,但由于时间尚短,仍是天下人视为正统所在,许多士大夫对汉室仍怀有深厚感情,就连曹操自己的部属也不乏有这种心理的人,如荀彧。曹操如果推翻汉室皇帝,必然天下大哗,成为众矢的之,上一个这样做的袁术已经成为愚蠢的榜样了。所以,当孙权上书不怀好意地劝曹操称帝时,曹操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
2.?挟天子以讨不臣?正是曹操在政治上的法宝,汉室天子在手,正可以利用他的名义下达各种命令,但凡不从命者,即为对汉室的不臣,讨之有名。这样一个有力武器在手,如果轻易就废了,无异于自废武功,得一皇帝虚名而失去大义,对精明的曹操来说,极不划算。
3.从曹操个人来说,虽然曹操最后视皇帝为无物,多加欺凌,但由于早年作为汉室忠臣的经历和思想,难免会在灵魂深处留下烙印,自己取而代之称帝,只怕有心理上的障碍。
其实,曹操对于称帝有着自己想法,其对属下群臣劝进时就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周文王奠定了周王朝的基础,其子武王推翻了殷商而代之。曹操以周文王为例,是希望自己儿子代汉称帝,自己为后代打下基业,死后追封皇帝就可以了。
至于后来曹丕逼迫献帝禅位,登基称帝,是因为天下大势已定,汉室衰微多年,人人都知道匡扶不起,朝廷内的异己也铲除殆尽,称帝的条件业已成熟,至于东吴孙权,川蜀刘备是否称帝,已不影响大局了。
长史如歌评说:曹操作为高明的政治家,对于称帝一事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注重实际,不因虚名而迷惑,为后人立下基业,仅求死后得一皇帝虚名足矣。这一点上,胜过在汉室仍在,群雄环伺的情况下就急于称帝的袁术多矣!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从上面就可以看出,曹操活着的时候自始至终,最高也就是被封为魏王,也没有敢进一步的发展,其实以曹操的实力想要称皇道帝,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为什么曹操没有称帝呢?是曹操不敢吗?
答案是否定的,曹操身为一代枭雄,估计最终目标也是成皇,但是当时条件并不允许,首先当时是汉末,儒家忠君思想仍然在。刘家还是唯一的正统。这个时候要是称帝的话,会冒天下而不为。成为众帝。曹操是不允许这样的。
其次,当时曹操年事已高、要是称帝的话,就会引起一大部分的改革。为了魏国发展得更好。所以曹操到死都没有称帝。曹操的愿望、最终也被他的儿子曹丕实现了。也算是满足了曹操一生一只想做而不敢做的一个愿望吧!
因为当时曹操若是称帝,那么孙权和刘备就有可能会联合起来对付自己,而且从当时的局势来看,曹操不敢冒然称帝。其次曹操也不想称帝,他想做周文王那样的人。
建安元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就是个傀儡帝王,朝中大权完全掌握在曹操的手里。首先有董卓的前车之鉴,董卓已经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所以曹操不想和董卓一样,也不想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就没有废掉汉献帝。还因为曹操的祖上都是曾经的汉朝大臣,而且当时汉朝推行的是儒家文化,讲究的是忠孝仁义。曹操也许是心里迈不过去背叛忠臣名义的那道坎,所以曹操不想称帝。其次,当时局势是三国鼎立的局面,天下还没有完全统一。曹操的势力集团仅限在北方,东吴孙权和西蜀刘备割据一方,实力都不容小觑。如果曹操称帝,孙权和刘备若是结成联盟,自己的胜算太小了,很有可能自己的性命都不保。所以曹操不在乎帝王的头衔,保存自己目前的实力最重要。
虽然曹操没有称帝,但是他已经完全控制了这个傀儡帝王汉献帝。朝中所有的政策完全由曹操制定。即使对外宣称的是天子诏令,基本上所有的事情完全由曹操说了算。曹操不是帝王,却在做帝王在做的事情,虽不称帝,但却掌握着一个帝王该有的全部实权。虽为丞相的官职,但却享受着一个帝王的优厚待遇。
曹操自己不称帝王,是权衡所有利弊之后,最明智的决定。既没有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也没有成为众矢之的,还实现了自己的野心和政治抱负,也为自己的儿子曹丕日后称帝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曹丕称帝后,追封曹操为?魏武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3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看完正史人设崩塌,刘备还是那个刘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