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出谋士?三国时期的谋士有哪些来自陕西?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陕西省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国时期,这里也是人才辈出。那么,有哪些三国谋士的故乡在今天的陕西省呢?
三国时期,今陕西省一带出现过不少的名人。如位列"五虎上将"之一的名将马超、制造翻水车,改进织绫机,重现指南车的发明家马钧、曾和刘封一同镇守上庸的孟达等等。
谋士则有蜀汉的法正,曹魏的杨修和杜预等,咱们今天重点介绍法正和杜预。
东汉熹平五年(176),法正出生于扶风郡郿县,也就是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一带。法正出身名门,其祖父法真是当时的大儒,不但精通儒学,还在谶纬等神学方面有所造诣。又因其高风亮节,被时人称赞为"百世之师"、"玄德先生"。法正的父亲法衍则官至司徒掾、廷尉左监。
因祖辈重视教育的传统,法正从小就博览群书,智慧卓群。建安初年,陕西一带发生饥荒,法正便和同乡孟达一同前往益州牧刘璋处避祸。但刘璋无识人之明,所以法正过了很久才只是被任命为区区新都令,又迁为军议校尉。
这样的待遇显然和法正的能力是不匹配的。他心中感到不满,常常和担任益州别驾的好友张松一同感叹刘璋"不足与有为"。
后来,张松认为刘备雄才大略,可以在他手下施展自己的才华,便劝说刘璋结好刘备。也是在张松的推荐下,刘璋派出法正为使,刘备对待张松、法正都"皆厚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这与刘璋的态度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于是二人决定投靠刘备。
后来,刘璋听说曹操将要攻下汉中,担心他会一鼓作气讨伐益州,便心神不宁。张松趁机进言说迎刘备入蜀,让他北上攻打汉中,为益州保驾护航。刘璋欣然同意,派出法正率四千人迎接刘备,见到刘备后,法正悄悄嘱咐道:"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於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建安十七年(212),刘备从成都出发,假意率军攻打汉中。出发不久,张松就因密信被兄长告发而伏诛。
很快,刘璋又命令各关卡不得给刘备放行,二人的矛盾彻底激化。一年多后,刘备攻下成都,法正则立刻开始了对世家大族的安抚工作,以维护新州牧刘备的统治。
此后,法正又参与了激烈的汉中争夺战,并用计扰乱大将张郃,并对其猛攻,逼张郃向夏侯渊部请求援军。
法正趁夏侯渊部兵力减少大举进攻,黄忠将夏侯渊一举击杀,战争开始向利于刘备的方向发展。刘备拿下汉中,自封汉中王后,法正被任命为尚书令,地位一度高过诸葛亮。不过,在刘备称王的第二年,法正便溘然长逝,史载:"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
另一位故乡在陕西的谋士活跃于三国晚期。
曹魏黄初三年(222),杜预出生于京兆杜陵,也就是今陕西西安一带。杜预也是出身名门,他的祖父杜畿被封丰乐亭侯,官至尚书仆射,死后更是被追赠太仆。杜预的父亲杜恕曾官至御史中丞,但被弹劾而免官。
杜预从小热爱学习,《晋书》称他"博学多通,明于兴废之道"。司马家把持朝政后,司马昭启用了许多贤才,其中就包括杜预。景元四年(263),魏国发三路大军攻打蜀汉,杜预在率领十余万大军的主将钟会帐下担任幕僚。后来,钟会在蜀地造反,但很快死于兵变,这场动乱中,"僚佐并遇害,唯预以智获免。"
咸熙元年(264),杜预参加了一部法典的编订工作。这部法典直到司马炎建立晋国后才完成并被颁布,它就是《晋律》,因为主要由张斐、杜预编撰,所以它又名《张杜律》。
咸宁四年(278),一直与吴国隔江对峙的名将羊祜病重。临死前,他推荐杜预为自己的接班人,于是杜预受封镇南大将军。杜预于次年担任西线的统帅,随大军攻灭了吴国。
太康五年(285),为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杜预在回京上任途中去世,享年六十三岁。武帝司马炎追赠他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谥号成侯。
蜀国的著名谋士:诸葛亮、庞统、徐庶、法正、费袆、孙乾、马谡、姜维、糜竺、蒋琬、杨仪、马良、谯周、黄月英、董允、向宠、许靖 、董和、诸葛瞻、陈震、向朗、阎芝
吴国的著名谋士:张昭、周瑜、鲁肃、虞翻、诸葛瑾、陆逊、顾雍、濮阳兴、张温 、程秉、步骘、严畯、诸葛恪、陆抗、骆统 、张纮、吕范、张承、吕蒙、阚泽、吾彦、薛综、全琮、孟宗、张休、王惇、周鲂
魏国的著名谋士:郭嘉、荀彧、荀攸、程昱、刘晔、满庞、吕虔、司马懿、邓艾、韩浩、华歆、崔琰、钟会、司马朗、夏侯玄、董昭 、桓范、杨阜、戏志才、钟繇、司马孚、郑冲、陈群、陈泰、陈矫 、贾逵、辛毗、司马攸、贾充、羊祜 、王睿、蒋干、王朗、司马昭、司马师、杨修、丁仪
至于前期消亡各势力的著名谋士:
吕布的谋士:陈宫,张邈,李丰,薛兰
董卓的谋士:李儒,李肃
张绣的谋士:贾诩 刘表的谋士:蒯良,蒯越,韩嵩,王粲 马腾的谋士:韩遂张鲁的谋士:阎圃,杨松刘焉:张松,庞义,黄权,刘巴,王累,秦宓,王甫孔融:王修刘岱:袁遗陶谦:陈登,陈圭袁术:杨弘,韩胤,金尚,阎象,袁胤公孙瓒:严纲、公孙范,关靖,阎柔公孙度:公孙康,杨祚,卑衍 刘虞:魏攸袁绍:田丰,沮授,辛评,郭图,许攸,逢纪,高柔,审配,沮鹄,荀谌,王琰,田畴,审荣,陈琳何进:卢植,皇甫嵩,朱隽,王允,杨彪,马日碑,袁隗,张温刘繇:周昕,笮融,赵昱严白虎:严兴张杨:董昭张燕:卞喜韩馥:荀谌 王朗:没有记载孔岫:没有记载王匡:没有记载张超:没有记载鲍信:没有记载乔冒:没有记载韩玄:没有记载金旋:没有记载赵范:没有记载刘度:刘贤张角:张宝,张梁,马元义,唐周,波才,张曼成 ,徐和,司马俱,郭大,陈败,万秉 士燮:士壹,士异,士微,孟获:带来洞主,孟优卑弥呼:难升米,伊声耆,都市牛利,壹与,卑弥弓呼匈奴:厥机,弥加,左贤王,柯比能,彻里吉,塌顿,呼厨泉,白虎文,步度根
三国十大谋士排名
第一名:诸葛亮,智力100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
第二名:郭嘉,智力99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曹操帐下谋士,官至军师祭酒,有“鬼才”之称,是曹操部下最为得力的谋士之一。后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第三名:庞统,智力98庞统(179-214年8月29日),字士元,荆州 襄阳(今湖北 襄樊)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击中去世,时年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坡。
第四名:贾诩,智力97贾诩(147—224),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军事家、谋士。三国时期被称为毒士、鬼才,善用计谋,被称为三国最聪明的人之一。先在李傕帐中任谋士,后又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在宛城用他的计策打败了曹操,张绣兵败后他劝张绣和自己都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都用他的奇计。曹丕称帝后,官封太尉、魏寿亭侯。死时七十七岁。 第五名:司马懿,智力97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其孙司马炎(即其次子司马昭之子)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晋宣帝。 第六名:荀彧,智力96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谋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官至汉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数十年,后人敬称他为“荀令君”。 荀彧的祖父是荀淑,为朗陵令,是东汉末年名士。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少有才名,故得免于讥议”(《后汉书·荀彧传》)。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后,大为惊异,称其为:“王佐才也”(《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第七名:徐庶 ,智力96徐庶生卒 (? — 约232) 字元直 古名 徐庶 汉族,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见于《史书》)。先归刘备,辅佐刘备治理新野,先后败曹军新野讨伐队,被曹操器重,纳程昱计赚徐母至许都以胁迫庶弃刘从曹。徐庶至孝,从曹后其母自缢死,庶至曹营终生不发一计。 第八名:陆逊,智力96陆逊(183-245)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历任东吴大都督、丞相。吴大帝孙权兄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于公元222年率军与入侵东吴的刘备军作战,以火攻大破之。后因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葬于苏州,至今苏州有地名陆墓。 第九名:田丰,智力95 田丰(?-200)字元皓,钜鹿(今河北巨鹿一带)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操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后因谏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 第十名:法正,智力95法正(176—220),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东北)人。东汉末年名士,本为刘璋部下,刘备入蜀时归于刘备帐下。刘备自称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连哭泣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法正深受刘备信任,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由此也可见法正地位之高,甚至盖过了关羽、张飞、庞统等人。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魏国的程昱和郭嘉。 第十一名:荀攸,智力95 荀攸(157-214)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三国时期魏臣,战术家,荀彧之侄。曹操的重要谋士之一。荀攸行事周密谨慎,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荀攸死于曹操伐吴路上。正始年间追封谥号敬侯。 第十二名:李儒,智力94李儒,三国人物,(生卒 144 — ?),籍贯 凉州陇西临洮[今甘肃临洮] 。 三国演义中他是董卓的女婿、谋士,为董卓所亲信,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堪称智囊。董卓趁乱进京、说降吕布、废立皇帝、迁都长安等举动,均离不开李儒的参谋之功。汉少帝刘辩被废后不满,李儒奉董卓之命,亲自带人入宫,毒死刘辩。后王允使“连环计”离间董卓、吕布,李儒劝董卓放弃貂蝉而换取吕布的效忠,董卓最终没有听从,死于吕布之手。董卓死时,李儒卧病在家,被家仆捆绑献出,处斩于市曹之中。。”)。 第十三名:沮授 ,智力94沮授(?-201),字公与。 袁绍手下谋士。是三国时期广平人,从小有远大志向,喜欢谋略。先是冀州别驾,当茂才,当了两次县令,韩馥入主冀州时当韩馥的别驾,被韩馥推荐为骑都尉。袁绍占领冀州,就投奔了袁绍。沮授对袁绍可说是尽心辅佐,多献良谋,但多不被采纳,最终于官渡战败后被曹操所禽,拒降而死。 第十四名:鲁肃,智力93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属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和战略家。早年袁术问其名,请为东城长,鲁肃看袁术定不能成就霸业,便经周瑜的推荐,成为孙权的参谋,很早就为孙权谋划了成就帝业的战略计划,深受孙权器重。赤壁战前,鲁肃在联合刘备、劝说孙权抗曹等方面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在之后协助周瑜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赤壁战后,鲁肃从大局考虑,又劝说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继续巩固孙刘联盟。周瑜去世后,鲁肃接任他的位置,负责处理荆州事务。 第十五名:姜维,智力92姜维(202-264)字伯约。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蜀汉末期的军事统帅。蜀国大将军,第五代执政大臣。诸葛亮北伐事业的继承者。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南)人。少孤,好郑氏学,才兼于人。曾为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官至大将军。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既有胆义,又兼心存汉室深得诸葛器重。随诸葛出祁山,久经沙场,累立战功。姜维继诸葛之略,以攻代守,伺图中原,恢复汉室。又思实际:由是练西方风俗,欲以羌胡为翼,断陇西所属,拓界厉兵。于是伺机十一次兵伐中原,降李简部、斩魏将徐质、破大敌王经,一时挫魏国之威。又段谷胡济失约退败。侯和为艾破。奈先费祎裁制,后宦臣黄皓弄权,互有胜负,悉未成功。及后主降艾,敕维降,维乃佯降于会,策会反,图中原欲以杀会重扶汉室,乃事败,维及妻子皆伏诛。 第十六名:程昱 ,智力:92程昱(141 — 220)字 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阳谷]人士,程昱魏卫尉、追赠车骑将军。本名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为昱。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昱同县中大姓薛房击之,度等破走。东阿由此得全。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辟昱,昱不应。时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后绍、瓒相攻,瓒胜,令岱遣绍妻,岱问昱,昱劝从绍,岱从之。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刘岱为黄巾所杀。太祖临兖州,辟昱。太祖与语,说之,以昱守寿张令。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厉吏民,拒城坚守。又兖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太祖还,表昱为东平相,屯范。袁绍使人说太祖连和,太祖欲许,昱谏止。天子都许,以昱为尚书。兖州尚未安集,复以昱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先主失徐州,来归太祖。昱说太祖杀先主,太祖不听。顷之,昱迁振威将军。昱收山泽亡命,得精兵数千人,乃引军与太祖会黎阳,讨袁谭、袁尚。谭、尚破走,拜昱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太祖征荆州,昱料孙权将多与先主兵,以御太祖,后果应之。昱性刚戾,与人多迕。人有告昱谋反,太祖赐待益厚。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魏国既建,为卫尉,与中尉邢贞争威仪,免。文帝践阼,复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增邑三百户,并前八百户。分封少子延及孙晓列侯。方欲以为公,会薨,帝为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第十七名:邓艾,智力92邓艾(197-264)字士载,义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擅自行事,遭司马昭疑忌而被收押,被卫瓘派遣的家将田续所杀害。 第十八名:陆抗,智力91陆抗(226—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名将陆逊次子,孙策外孙,三国末期吴军著名军事家。经典战役:西陵之战。 第十九名:羊祜,智力91羊祜(221—278),字淑子,西晋大臣,泰山南城人(祖籍新泰羊流)。羊祜乃西晋开国元勋,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为妻。曾拒绝曹爽和司马昭的多次征辟,后为朝廷公车征拜。司马昭建五等爵制时以功封为钜平子,与荀勖一起共掌机密。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在之后的十年里,羊祜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一方面又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并在吴将陆抗去世后上表奏请伐吴,却遭到了众大臣的反对。咸宁四年,羊祜抱病回洛阳,同年十一月病故,并在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 第二十名:钟会,智力91钟会(225-264)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人。三国时魏国谋士、将领,曹魏大臣钟繇的儿子。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在征讨毌丘俭、诸葛诞其间,钟会屡出奇谋。被人比作西汉谋士张良,又曾为司马昭献策阻止了曹髦的夺权企图,钟会得以成为司马氏的亲信。名士嵇康被杀,便是他的主意。景元年间,钟会独力支持司马昭的伐蜀计划,从而发动伐蜀之战。灭蜀后,钟会大力结交西蜀名士,打击邓艾等人,打算自立政权,但由于手下官兵不支持钟会的行动而发动兵变,钟会与姜维等人皆死于兵乱之中。 注:1)排名不包含君主类(如曹操) 2)个人观点,智力一样可视为排名不分前后 3)欢迎楼下补充,鸡蛋口水谢绝
第十名:徐庶
《三国志》上书: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这徐庶,乃刘备麾下第一任军事,此人的才能,让张飞、关羽等人发自内心的佩服,而自从徐庶加入刘备后,也助刘备接连取胜,当年刘备也是在他的建议下,才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
曹操知道徐庶是他成功路上的挡路石,便使出阴招,捉了徐庶的母亲,逼徐庶前往曹营,但他却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这便是所谓的“身在曹营心在汉”。
第九名:鲁肃
鲁肃,乃孙权麾下谋士,当年正是他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并且助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这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孙权甚至专门为他设立了赞军校尉一职,并将其奉为老师。只可惜鲁肃因病早逝,年仅46岁,他死时,无数人为他举哀。
第八名:陆逊
陆逊出生于江东大族,21岁那年入孙权幕府,并迅速获得孙权的赏识,他巧夺荆州,关羽兵败被杀;火烧连营,大败刘备,蜀汉元气大伤,经过诸葛亮等人长达5年的休养生息才逐渐恢复,陆逊之谋略,着实令人叹服。
第七名:田丰
此人乃袁绍部下首席谋臣,他自幼聪慧,为人刚直,早早为袁绍出谋杀了公孙瓒。后来曹操和刘备闹翻,出兵攻打刘备,田丰第一时间让袁绍赶紧乘机攻打曹操的老巢,结果袁绍随便搪塞了他,气得田丰连连叹气,说袁绍不会把握机会,袁绍听了心里自然不乐意,从此疏远田丰,后来还把他关了起来。
曹操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大喜,说道:“袁绍必败。”果然,袁绍败走,曹操也承认,若是当时袁绍听了田丰的话,胜负尚未可知也。
第六名:司马懿
和以上几位谋士比起来,这司马懿的小心思可要多得多了,他虽然身在曹营,但又不甘心屈居于曹操门下,当他顺利得到曹氏一族的信任后,便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后来魏明帝曹叡临终时,还托孤于他,接下来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司马氏成功夺权。
第五名:诸葛亮
其实把诸葛亮放在“谋士”的排行里,是颇有争议的,因为人们更倾向于将其归为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而不是“谋士”,但之所以还是让其入榜,是因为诸葛亮的智慧,实在令人称奇,无论是火烧博望、草船借箭、空城计等计谋,还是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等发明,均是惊世之作,只可惜北伐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第四名:庞统
庞统乃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当年刘备入川之时,就是在庞统的帮助下,才拿下了成都,只可惜庞统在率众攻城,不幸被飞箭射中而死,年仅36岁,英年早逝。
第三名:郭嘉
郭嘉,曹操帐下著名谋士。其实在很多人心里,这郭嘉才是三国第一谋士,《三国演义》中的他,可谓“算无遗策”,但史学家们研究过正史后,认为《三国演义》中一些情节只是罗贯中编造的,郭嘉并没有那么神。
而且在三国众多谋士中,郭嘉的谋略是最“玩心跳”的,当年曹操东征吕布受挫欲退兵,郭嘉让其强攻;曹操打刘备,害怕袁绍偷袭,郭嘉却让他放心大胆打,袁绍不会来;征乌桓时郭嘉又让曹操兵行险招,当然了,曹操是赢了,但是好几次都差点没了命。
抛开被“神化”的部分,郭嘉的能力,依然是当年拔尖的,史书更是称其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第二名:荀彧
很多人对荀彧的印象,总是停留在“管粮草、搞后勤”上,认为此人不善谋略,不过是政治厉害,那么这就大大低估了荀彧,他不但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并且以奇谋扼制袁绍于官渡,在面对吕布叛乱时,仍能镇定地保全兖州三城,而荀攸、陈群、郭嘉等人才,也是荀彧举荐的,由此可见,荀彧不但善谋略,识人能力也相当了得,他所举荐的人才,共同支撑起了曹操集团,荀彧也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第一名:贾诩
论智谋,贾诩不见得是当年众多谋士中的第一,但他却是三国时期,唯一得到善终的谋士。贾诩祖上,乃西汉长沙王太傅贾谊,贾氏一脉可谓正统儒学豪门。自幼接受良好教育的贾诩,举孝廉出身,起家郎官,后成为军司马董卓部将。董卓死后,他化身为谋士,依附于多人手下,并2次献计大败曹操,曹操对其简直恨之入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1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