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元璋,有人造反吗老头回8个字升官

众妙之门 2023-07-04 20:58:18

朱元璋,有人造反吗老头回8个字升官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太祖朱元璋拥有两幅面孔,这两面孔截然不同,可以说互为反面。一副是阴鸷枭狠,一副是慈眉善目,前者用来对待官员,后者用来面对百姓。

朱元璋的阴骘枭狠,不必多说,为整治贪官污吏,朱元璋制定史上最惨无人道的酷刑,如剥皮揎草等等,让人不寒而栗。不仅对待贪官污吏,凡可能威胁其地位的权贵勋臣,乃至其亲属好友、门生故吏,均遭到朱元璋的残酷镇压。

而另一方面,他却体恤民情,爱惜民力,极可能地满足百姓生存上的需求,下令在全国各地设立福利机构,以救济那些贫苦孤弱无依之人。朱元璋也非常关爱老者,洪武十九年,便曾下诏颁布天下,“若贫无产业年八十以上者,月给米五斗、肉五斤、酒三斗,九十以上者,岁加赐帛一匹、絮一斤”,给全国的老人发放福利。

朱元璋之所以拥有两副面孔,与他早年的生活息息相关。朱元璋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深受贪官污吏欺压,因此,他对贪官污吏有种刻骨铭心的仇恨,即使做了皇帝,还是对官僚集团充满不信任,却对曾经与之朝夕相处的平民百姓有种天然的亲切感。

因此,朱元璋的治国政策,也是偏向平民百姓,不仅在生活上给予平民百姓照顾,也尽可能地让平民百姓参与国家治理。

朱元璋拥有底层百姓的朴素情怀,十分敬老,认为他们阅历丰富,处事公道,所以,下令在全国各地挑选一批具有见识才干,德高望重的老人做官,主要担任乡里基层干部,号为乡老人,负责乡里民事纠纷、宣扬教化等朝廷无法直接管理的事务。

当时,各地官员每三年便要入京朝见朱元璋一次,为了检验乡老人的工作成绩,了解基层状况,朱元璋下令让乡老人们跟随官员入京,并接受朱元璋的召见和询问。与官员一样,乡老人也要接受考核,称职者留任,低劣者罢免,甚至惩罚,而优秀者,则可能受到重赏。

洪武初年,便有一位优秀的乡老人,受到朱元璋的破格提拔。此人名叫金大节,今浙江海盐县澉浦镇人,有一年,他跟随当地官员入京朝见朱元璋。朱元璋召见官员后,便亲自招待金大节等全国乡老人,向他打探基层情况。

由于当时明朝建立不久,各地流寇作乱此起彼伏,朱元璋为了解基层治安状况,也为考验这些乡老人的胆识和应对能力,于是问道:“现在还有人造反吗?”

这个问题虽然简单,却不好如何回答,如果回答还有人造反,岂不是说明天下尚未太平,或者有影射朱元璋不得人心之嫌?但如果回答没有人造反,天下盗贼已平,万一有人造反,这岂不是欺君之罪?况且,谁能保证自己所在的区域没有流寇?

因此,在场的乡老人虽多,却无人敢回答,除了有一个例外。这个例外便是金大节,当全场静默气氛越来越压抑的时候,他大声说了八个字:“捕获已尽,唯恐复生!”意思是说,虽然盗贼已经诛灭殆尽,无人造反,但朝廷仍然不可掉以轻心,以免死灰复燃。

这个回答,言简意赅,且无懈可击,既称赞了天下太平,又没有落下把柄,因为金大节已经提到唯恐复生,即使将来有人造反,也不能说他欺君。朱元璋非常高兴,认为金大节有胆识且应变能力强,与那些唯唯诺诺之辈截然不同,于是下令升金大节为知府(上异之,即擢为知府)。

为何李渊造反敢于立刻称帝,而朱元璋造反要广积粮,缓称王呢?

李渊造反后很快称帝,朱元璋却要?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看似采用的是不同的方式,却都是成功者。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是走的适合自己的道路。

先看李渊,李渊是和朱元璋截然不同的人。最明显的就是出身不同。相比朱元璋张口就说:?我本淮北布衣!?李渊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

所以朱元璋一生自傲,没有把谁放在眼里。就是朱元璋的一生没有依仗任何人,完全是靠自己赤手空拳打下大明的万里江山。

相比之下,李渊简直是一个极品官二代。李渊的爷爷李虎,是后魏的左仆射,也就是宰相,被封为陇西郡公。并且成为八柱国之一。

后来后魏分裂成北周和北齐,李虎的同事成了周文帝。到了李渊的父亲李昞的时候,皇帝就变成了隋文帝杨坚,也是李昞曾经的同事。这时候李昞就继承了李虎的唐国公的爵位。


从这里可以看出,由于皇帝经常换,当皇帝可能已经变成了这些贵族的理想。努努力真的可以实现。至少后魏的八柱国,已经有两家已经当了皇帝了。所以后来有算卦的告诉李渊,你也可以当皇帝的时候,李渊并没有吃惊,因为就当时的情况来看,颇有点皇帝轮流做的味道。


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不认为皇帝是哪一家的特权,谁有本事谁做。并且李渊的却确实有本事,七岁接他父亲的班,变成了唐国公。皇帝是他姨夫,独孤皇后是他姨母。这才是真正的官二代。

最重要的不是他的官位和出身,而是李渊这个人。因为出身好的人多了,独孤怀恩也想做皇帝,并且独孤怀恩一家出了两个皇后。但还是被咔嚓了。还有杨玄感,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完了,结果皇位没得到,也被咔嚓了。所以自身能力很重要。

李渊出身贵族,但李渊却没有贵族的架子。据《旧唐书》记载李渊:?倜傥豁达,任性直率,宽仁容众,无论贵贱咸得其欢心!?

这就是创业者所具有的特质:

第一,性格直率,容易让人相信,人品好。

第二,仗义疏财,待人宽厚,喜欢交朋友。

无论是战国时期威震天下的四公子,还是水泊梁山里扛把子的宋江。都是拥有这两种品质。他们的可贵之处就是:无论贵贱咸得其欢心。这点非常重要。意思就是你必须拿这些人真当朋友,而不是须臾应付,做表面工作。

李渊这点做的非常好,尤其是造反后,好多以前跟着他混的狐朋狗友,都来投奔他。包括武则天的老爹武士彟。并且李渊是人真好,以前是交朋友比较真心。造反后是只要有人投奔他,他肯定给别人升官,无论谁来都是这样。据史书记载,李渊最多的时候,一天升了一千多人的官职。这是真大方,这一点十个项羽都比不上。

并且当时李渊还没有当皇帝,还在造反途中,就已经把隋炀帝的官都封出去了。试想一下,这样的李渊谁不喜欢。

李渊让朱元璋没法比的就是,李渊一直有个根据地,就是晋阳。这一点是很多人没法比的。不但朱元璋,刘备,刘邦没法比,就连曹操都比不来。因为晋阳是军事重镇。所以李渊起义的时候是要人有人,要枪有枪,要粮有粮,要兵有兵。并且还是跟突厥人一直玩躲猫猫的边兵。这是其他造反者所不具备的硬条件。

而李渊本人,包括他的几个儿子,为什么一横空出世就震惊世人,特别是李世民。就因为李渊一直镇守晋阳,天天和突厥骑兵玩做迷藏的游戏。从战场中出来的,和突厥的精锐骑兵拼杀出来的晋阳铁骑,掉过头来打长安的时候,你可以想象它无坚不摧的强大威力。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安史之乱?的战况,盛唐就是被调转过来的幽州铁骑打垮的,更何况现在是奄奄一息的隋末。

但李渊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称帝,反而装孙子,天天写信讨好李密。拿下长安后并没有杀人,而是继续封官许愿。并且李渊自己并没有称帝,而是奉代王杨侑为天子,遥尊炀帝为太上皇。直到隋炀帝被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杀于江都宫中。李渊才开始要杨侑把皇位禅让给他。

所以说李渊的情况可以说在历代帝王中仅次于隋文帝杨坚。这种天时是别的皇帝比不来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1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