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魏国为什么迁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刻意突出了秦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对于魏国的仇恨,所以导致不少的朋友都在认为当时魏国会迁都于大梁,主要是受到了秦国的威胁才这么做的,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的吗?战国时期魏国为何要迁都大梁,是因为害怕秦国吗?对此你怎么看?下面小编就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小编认为,秦国威胁的理由是完全站不住脚的。魏惠王时,虽然秦献公进行了简单的变革,并且打赢几次,但是一方面秦献公并没有改变秦国贫穷的地步,反倒因为连年用兵,国家本就频临崩溃。另一方面秦国综合国力比不上魏国,而且魏军主力在其他方向。从迁都时间上看,据记载魏国迁都到大梁应该是在公元前361年的时候,这个时候秦献公去世,秦孝公继位,商鞅入秦。此时正值更换国君,又准备变法,正是时局动荡的时期,根本无力威胁魏国。魏国也未经历马陵之战与桂陵之战,不仅国力雄厚,军队也极为强盛。所以魏国迁都如果说是惧怕秦国,理由靠不住。
小编认为,魏国这次迁都,完全不是因为害怕秦国,而是魏国称霸求发展走的必然之路。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魏惠王迁都是在公元前364年,正值魏国最强盛的时期,秦国也只是刚刚起步而已,尚且构成不了威胁,惧怕秦国的说法何从说起呢?有人说是河西之战,太会扯了,历史上有魏秦之间有五次河西大战。前三次魏国都是大获全胜,压制秦国喘不过气。公元前362年,魏国确实在河西打了次败仗,那也是魏国迁都以后得战争。但很快,魏国名将庞涓从东方战场抽身而出,率领军队打得秦国迁都到了泾阳,秦国依旧不是魏国的对手。
根据当时的地理位置来说,安邑实在是有些太过于偏西了,而诸侯们的争斗都是在东边进行的。况且,秦国在秦孝公时期并没有真正的强大起来,三次在河西打败魏国,也只是侥幸当时魏国的主力和精锐大军都不在河西,当时他们打败的只不过是魏国的普通地方军团而已。当魏国真正的力量爆发出来的时候,秦国的原形完全暴露开来,根本就经不起摧残。要说秦之锐士专屠魏武卒,那还得到公元前293年之后,白起出道才能说起。在这个时候的秦军,还并不能称之为锐士,在魏武卒的眼里也只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
魏惠王也是一个不可一世的主,比之齐闵王有过之而无不及。魏惠王是战国时代第一个真正的霸主级人物,苏秦说他“昔者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北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六国就没有被他打过,但是在公元前353年和公元前344年,桂陵、马的陵两场大战,魏国精锐在东方战场上被齐国歼灭十几万,可谓是元气大伤。秦国在变法后的几十年里,享受了变法所带来的富国强兵的成果,随后开始发动了第5次河西之战。在公元前330年,秦国经过两年的战争,斩首魏军4.5万,夺回了丧失近百年的河西郡。魏国在魏惠王后期,沦落为二流国家,从此丧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小编觉得魏国迁都到大梁真正的原因应该是魏惠王的军事战略,目标东方。魏国的主力一直都是放在东方,而称霸中原是当时走上强国之路的前提。魏国的都城一直在安邑(现在的山西夏县),位于黄河的西边,山多地少。随着魏国国力的不断增长,土地的不断扩张,原本的都城难以支撑一个霸主的需要。而且,安邑靠近国界线,很容易受到他国的攻击,那时可没有“天子守国门”的说法。而且,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达到了顶峰,对标的是东方的霸主—齐国,至于秦国在当时是不受其他国家待见的,因为都认为他们是未开化的野蛮人。
所以综上所述,小编认为出于军事战略和帝国发展,迁都大梁是再适合不过了,而且大梁地处天下之中,进军东方特别便利,都城建设也更加快速。同时,魏国一直也想吞并弱小的宋国,把军事主力部署于大梁,是再适合不过了。当然,魏国迁都时间有待争议,但我比较坚信魏国史书所记载的魏惠王六年,即公元前364年。
魏国迁都大梁当然不可能算是魏惠王的战略失败的,历朝历代,放到哪个国家来说,迁都都是一件大事,这都不是统治者一人就可以决定的事情,毕竟迁都牵扯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当时魏惠王迁都也是有着自己的考虑的,魏国所处的地方四方都是强国,并且中间还有一个韩国夹在其中,因此魏国的国土就被分为了东西两块,这对于魏国来说是十分不好的一种地缘情况了。
虽然魏国在魏文侯时期,就率先改革而成为了当时七国当中的强国,魏国更是向西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但是几十年来,随着秦国商鞅变法以来的国力的大大加强,因此魏国对秦国也是难以招架的。并且此时魏国也是大不如从前的,国力也是在迅速的下降了,赵国、韩国都在挑衅着魏国的霸权地位,因此魏国当时所处的环境还是比较危险的。
再加上魏惠王便 权衡利弊之后,认为此时的魏国对秦国已经没有什么必胜的可能了,但起码还是可以把秦国挡在河西的,因此西部相对东部来说还是比较安稳的。所以稳定东部的局势是当下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因此魏惠王在公元前360年决定从安邑迁都到大梁去,以便于魏国去进行中原争霸。
而在魏惠王迁都伊始,魏惠王迁都的正确性也得以显现,当时赵国、韩国被魏国所遏制住了崛起的趋向,这也巩固了魏国的霸主地位。但是魏国后来几次在战争中的失败使得魏国的国国力是迅速衰弱。不过魏国当时国力的衰弱,也并非是由于魏惠王迁都大梁,而在于魏惠王它不愿意去纳入一些人才,这就使得大量的人才离开了魏国。比如秦国自秦孝公以来的几个名相皆是魏国人,而这些人也是魏惠王不曾去招用他们,这才让他们离开魏国的。
我认为魏惠王迁都大梁是一件事情,是他做的所有事情当中最错误的一件事情没有之一,他做这件事情没有远见,并没有为迁都之后的后果做打算,根据史记记载,马陵之战就是在魏惠王迁都大梁之后发生的,如果他没有迁都大梁这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很小。
春秋战国其实没有准确的分界线,不过历来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为点,这里暂不赘述。
三家分晋之后的韩、赵、魏和原来的燕、齐、楚、秦四个诸侯并称为?战国七雄?,就当时的地理位置而言,三晋是中原的中心,得三晋才能得天下,后来纵横家们的合纵连横,也是争相拉三晋进入各自的阵营。
但,战国初期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并不是后来统一华夏的秦国,而是三晋之一的魏国,但魏国的强大只维持了两代半,魏文侯,魏武侯是那两代,而那个半代是魏惠王。
那么,魏国为何会一步步失去霸主地位?从魏惠王迁都开始,已注定要没落。
魏惠王为何要迁都大梁?不是因为被秦国打怕了,他是打算称霸中原,这件事我们还得从魏惠王说起。
魏惠王的前半生和后半生。
魏惠王,名叫魏罃(yīng),《战国策》里记作魏婴,在位52年,他即位时期是魏国最为鼎盛的时期,经过魏文侯的改革和魏武侯的南征北战,魏国强大一时,可以说魏婴摊上了一个出色的爷和一个优秀的爹。
魏婴的前半生,可以说是极为辉煌的,他重用庞涓为大将,军备实力大增,并且在徐州和齐威王相互承认对方的王号,魏国的霸主地位得到巩固。
但魏婴的后半生,可以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败家子,东败于齐,南辱于楚,西丧地于秦,几乎把周围的各个诸侯全得罪了,结果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弄得灰头土脸。
关于魏国的衰落和两次大战脱不了干系,分别是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这两战让魏国的魏武卒几乎损失了大半,从此一蹶不振,但除却这两次战争,还有一次战略重心的转移对魏国衰落有着手足轻重的关系,它就是魏国的迁都。
魏国迁都的具体时间。
魏国原来的首都在安邑,此地距离秦国比较近,在魏惠王时期,魏国首都正式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所以魏惠王又被称为梁惠王(《北征记》记载:魏惠王徙都于宋州宋城县,号梁王),但关于魏惠王具体是什么时间迁的都,却有所争议。
《史记》以及后来的《资治通鉴》里认为是魏惠王31年迁的都,也就是说是在公元前339年前后,此时魏国是已经衰落了,因为致使魏国衰落的两次大战已经落下了帷幕,而此时的迁都,是因为秦国崛起了,不仅夺回了河西之地,还占领了魏国的安邑,魏国迁都是迫得不已而为之。
但还有另外一种意见,认为魏国是在最为强盛的时期也就是在魏惠王9年(公元前361年)进行的迁都,著名历史学家杨宽先生所著的《战国史》中就明确地支持了这一点,而让杨宽先生得到这一论断的主要来源是《竹书编年》。
这就要说下《竹书编年》为何要比《史记》可信了,这是因为这本书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也就是说《竹书纪年》属于战国时期的产物,远远要比西汉的《史记》和北宋的《资治通鉴》更能真实反应当时的历史。
魏国正值鼎盛迁都的依据。
当然,除了《竹书纪年》的记载之外,还有其他论据来证明魏惠王是在魏国最为鼎盛时期进行的迁都,首先是魏惠王又被称为梁惠王,假如魏国是在魏惠王31年才进行的迁都,那么魏惠王被史书称为梁惠王的概率就比较小了,就像人的名字一样,叫了几十年的名字,哪会那么容易改变。
我们接着来孙膑把魏国打残的两次大战,而这两次战争孙膑的打法都是?围魏?,而他围的地方是魏国的必救之地(史书称:是攻其必救),此地不是安邑而是大梁,孙膑如何断定大梁是魏军的必救之地呢,这是因为此时魏国已经迁都了,不然假如魏国没有迁都,此地即使再繁华,孙膑也不敢拍胸脯说大梁是魏军的必救之地。
我们把目光再次转向安邑,桂陵之战是魏国和齐国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而西方正在崛起的秦国瞅此机会,立即挥师东进,一举占领了魏国的安邑,假如此时安邑还是魏国国都的话,魏国不可能气定神闲地两年之后在进行战略反攻吧。
魏国夺回了安邑之后,在逢泽之地主持召开了诸侯国的集会,这次会议共有12个诸侯国参加,秦国也在其中,秦国对这次会议的态度是暂时不是魏国对手,遵其为霸主麻痹魏国是上策,从这里看,假如安邑还是魏国首都的话,秦国都占领过别人首都两年,还自认不是对手,这不符合常理把,再加上魏国此时极强的号召力,完全不似被别人占了国都的模样,所以魏国的迁都应该就在魏国最为强盛的时期进行的。
飞鱼说:
魏国为何要迁都大梁?经过分析我们得出了魏国是在魏惠王继位初期,也就是在魏国最为强盛时期进行的迁都,所以魏国迁都其实并不是被秦国打怕了,从安邑到大梁,魏国的战略重心随之南移,魏惠王的终极目的是意图称霸中原。
但不得不说魏惠王的迁都大梁是一步臭棋,魏国一步步失去霸主地位,也是从魏惠王迁都开始的,在定都大梁之时,强大的魏国已注定了要没落,这是因为魏国大梁处于四战之地的中心位置,并且四周无天险可以依托。
既然无天险那就只能苦心经营城池,你还别说,魏惠王把大梁城建造的那是相当的坚固,到了战国末期,魏国人就凭借大梁城的坚固挡住了秦军灭魏的铁蹄许久,但最终被王贲水淹大梁城,从而灭亡了魏国,当然这是后话。
在和平年代,大梁城这样的位置,有利于发展经济和稳定政治,但在战争年代,这种地理位置就比较危险,处在四战之地并不可怕,但要注重发展周围可靠的盟友,但魏惠王仗着自己强大的国力,却奉行四处开战的政策,于是在战国前期称雄称霸的魏国,魏惠王彻底把自己打弱了,直至最后被秦国彻底灭亡也没能再次崛起。
战国时期,魏国就像一战二战期间的德国,被列强环绕,地缘政治决定了魏国和德国必须自强 而自强又必须打败甚至征服四面的强国,但实际上国家实力又达不到,战争一扩大到灭国之战就肯定被围攻。这就使魏国和德国走上了自强、进攻、破敌、被逆转,灭亡的地缘政治局面。地处中央地段在自己实力强悍时先灭掉一处敌人,让自己有时间发展力量,然后再一一干掉其他对手,不然等对手发展起来自己会被慢慢耗死。魏国就是这样自己玩死自己,仗着自己前期实力强悍不为以后做准备,结果自己实力虚弱时被四面耗死。
魏国四战之地,说明可以肆意进攻周遭诸国,也可以被周遭诸国群攻。三家分晋初期,三国联盟,暴打周遭诸国。但是,比较三国都有自己打算,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三国受外力威胁,尚可团结一心,但是依然不会长久。魏灭中山,赵国咋想。和老猫枕咸鱼啥区别?在就是,秦国并没有那么弱到,可以轻易被魏国亡国。秦国立国于宗周,百余年与戎狄苦战,国君被戎狄所杀,都没一团散沙,泯灭历史。
魏国可以压缩秦国生存空间,但是秦国可以另辟天地。后期,秦夺魏国西部领土,魏国得宋故地。三家分晋时,魏国在中原的势力范围不大,只有河内从温县到邺城一段狭长的走廊,但魏国硬生生地杀出重围,从宋郑韩楚手中拿掉了河南上千里的土地,使中原地区硬生生地出现了一个大型诸侯国,在那个大争之世不得不说是个奇迹。魏国迁都大梁,就会同时面临赵齐楚秦四强,很难成功。
魏文侯时期,魏国的策略是集三晋之力共进退,东和齐,南御楚,西攻秦。非常成功,使魏国成为三晋之首,制霸诸侯。只是后来到魏惠王时期,称霸已久,自信心极度膨胀,想吞并赵韩而不得使三晋离心,有四面出击到处树敌,才使得魏国霸业功亏一篑。这里还要提一下庞涓,这位虽然不如吴起孙膑,但是眼光还是不错的,极力主张只西进攻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0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楚武王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敢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