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末帝孙皓,字元宗,幼名彭祖,又字皓宗,《三国志》原名为孙晧。为废太子孙和之子,吴大帝孙权之孙,在位十七年(年—年),是三国时期孙吴的第四位,同时也是最后一位皇帝。
吴景帝孙休逝世时,太子孙非常年幼。因当时吴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大臣们便合议改立较年长的孙皓即位。孙皓即位后,初期虽然英明施政并多行善举,在西陵之战一度挽回吴国的厄运,但中后期实行暴政并过度役使民力,加深了亡国危机。最终,吴国于年被晋王朝征服,三国时代也因此终结。
孙皓并无庙号与谥号,后世史书中多将孙皓称为吴后主、吴末帝,也有用他即位前的封号乌程侯,或是归晋后的封号归命侯来指代他。
早期生活
孙皓出生于赤乌五年,是吴主孙权三子孙和的长子。孙皓的嫡母张妃是张承的女儿,生母何姬是孙和的一名庶妃。在他出生的同一年,孙和被立为太子,直到赤乌十三年因陷入“二宫之争”被孙权废黜,流放到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太元二年正月,孙权又将孙和封为南阳王,孙和带家眷移居封地长沙(郡治今湖南省长沙县)。不久后,孙权逝世,由十岁的幼子孙亮即位。
孙亮即位后,张妃的舅舅诸葛恪秉持朝政。建兴二年,宗室孙峻诛杀诸葛恪后,借故民间有传言称诸葛恪想迎孙和即位,而剥夺了孙和的王位,并将孙和流放到新都(治今浙江省淳安县),随后赐死,张妃也一同死去。此时的孙皓年仅十二岁,还有三个异母弟弟,何姬为了将孙皓等人抚养长大而保全了性命。太平三年,孙亮被继承孙峻权力的孙綝废黜,孙权的六子孙休被立为帝。
孙休即位后,将孙皓封为乌程侯,命孙皓前往封地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他的异母弟孙德、孙谦也分别被封为钱塘侯、永安侯。在当乌程侯期间,孙皓与乌程令万彧相识,彼此交好。永安七年(魏咸熙元年)七月,孙休托孤于丞相濮阳兴后逝世。在孙休死后,濮阳兴并未遵从他的意愿立太子孙为帝。当时吴国的盟国蜀汉已经灭亡,交趾一带又发生了叛乱,大臣们考虑着拥立一位较年长的君主。已升任为左典军的万彧便向濮阳兴和另一位权臣张布推荐孙皓,称孙皓英明果断,有长沙桓王孙策的风范,并且行事遵守法度。濮阳兴与张布被万彧说服,便一起劝朱太后将孙皓迎立为帝。这一年,孙皓二十三岁。
统治前期
孙皓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一方面,他大行封赏,将迎立有功的丞相濮阳兴,加封侍中,兼领青州牧,左将军张布升为骠骑将军,加封侍中,又把吴国宿将施绩、丁奉升为左、右大司马,以拉拢臣子。另一方面,他发放粮食,救济穷人,从皇宫放出大量侍女让她们可以婚配,并放归宫中圈养的一些野兽,以一系列惠民政策来争取民心。当时人们都把他称为明主。
但一段时间后,治国有成、志得意满的孙皓便显露出鲁莽暴躁、骄傲自满、迷信以及好酒色的一面。此外,他还将景帝孙休的妻子朱太后贬为景皇后,追谥自己的父亲孙和为文皇帝,将自己的生母何姬奉为太后,妻子滕氏立为皇后,将孙休的太子孙及其它三个儿子封为王爵,以加强自己继位的合法性。当初拥立他的濮阳兴、张布对孙皓的转变感到震惊和失望,结果被万彧秘密向孙皓揭发,孙皓将两人处斩,并夷三族。此时,距离两人迎立孙皓才过了四个月。之后,孙皓扶植外戚,将滕皇后的父亲滕牧和何太后的弟子何洪、何蒋、何植都封为侯。甘露元年(魏咸熙二年,晋泰始元年)七月,孙皓迫使前太后朱氏自杀,又软禁了孙休的四个儿子,并杀死了其中较年长的两人。九月,孙皓听信术士之言(“荆州有王气,当破扬州”),又为了防御司马氏军事包夹的迫切需要,决定迁都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这一年十二月,继承司马昭权力的司马炎迫使曹魏禅让,正式建立了晋王朝。
宝鼎元年(晋泰始二年),出使晋国的使臣丁忠回到武昌。孙皓召集群臣宴会,因常侍王蕃酒醉失态而大怒,虽然有滕牧、留平等重臣出面为王蕃求请,但孙皓依然下令将王蕃斩首。孙皓的这一举动令大臣们感到震惊遗憾,贺邵、陆抗后来在年代上疏劝谏时,都有举此事为例来指责孙皓,重臣陆凯(同年任左丞相)更是在上疏中将王蕃比为吴国的关龙逢,隐含有将孙皓比为暴君夏桀之意。当时,晋国因为才吞并蜀地不久,有意与吴国暂时维持和平。但使臣丁忠发现晋国战备有其漏洞,劝说孙皓攻取弋阳郡(郡治今河南省潢川县西),遭到时任镇西大将军的陆凯坚决反对,孙皓表面上赞同了陆凯的意见,并未出兵,但最后还是与晋国绝交了。八月,孙皓分置左、右丞相,左丞相由陆凯担任,右丞相则安排自己的亲信万彧担任。
起初,孙皓迁都武昌后,因土地贫乏,而孙皓施政不当处渐多,所需的供给大多要从长江下游运上来,使江东百姓颇有不满,儿童再度传唱孙权定都武昌时的歌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十月,永安山民施旦聚众数千人起义,劫持孙皓的异母弟永安侯孙谦后向吴故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进发,一路上不断有人加入,到建业城外时已有数万人之多,但还是被吴将丁固、诸葛靓击溃,孙谦被救回。孙皓当初听说施旦谋反的消息后,不仅不担忧,反倒觉得这是应验了之前术士说的“荆州有王气,当破扬州”一事,肯定了自己迁都的决断,命令数百人到建业城大喊“天子使荆州兵来破扬州贼”,来压制之前的晦气。丁固请示皓如何处理孙谦,孙皓下令将孙谦母子一起毒杀,后来他还杀了亡父孙和的嫡子即自己的另一个异母弟孙俊。十二月时,孙皓将都城迁回了建业。
宝鼎二年(,晋泰始三年)夏六月,孙皓下令新建更大的宫殿——昭明宫。为了昭明宫的修建,吕秩二千石以下的官吏都被派往山中督伐木料,昭明宫的修建历时半年,工程耗资巨大,而且耽误了农时。当时陆凯、华核等人上疏劝止,孙皓拒绝听从。
为何说,孙权在后期是个?糊涂蛋?呢? ?暨艳案?。建安二十八年(公元224年),由于孙权猜忌心膨胀,从而引发?暨艳案?,冤杀能臣暨艳,既未起到削弱江东本土势力的目的,反而令江东官场更加混乱,人浮于事,亲手将刚刚萌芽的官员考核升迁的激励机制葬送。 ?吕壹案?。不久,孙权任人唯亲,重用贪婪成性的小人吕壹为中书典校,权力如同汉武帝时期的?直衣秀史?。吕壹为捞取好处,不但以诋毁、诬陷等手段,胁迫官吏屈服?纳贡?,而且睚眦必报,先后对江夏太守刁嘉、湖孰建义校尉朱据等重臣进行严刑拷问,并指使他人进行陷害。当时官场可谓?乌烟瘴气?,就连陆逊、潘濬等重臣也只能暗自忧虑落泪。 ?南鲁党争案?。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因孙权失察,从而引发南阳王孙和与鲁王孙霸的太子之位党争,进而造成陆逊被孙权辱骂后抑郁而亡;陆胤被下狱拷打而死;吾粲被杀害于大狱;顾谭、顾承等族人被流放,死于交州;朱据被孙弘伪造的诏书赐死;张昭之子张休被孙权赐死;张纯被斩于闹市;姚信(陆逊外甥)被流放等。公元250年,孙霸谋图太子之位事泄,被孙权赐死,全寄、杨竺、孙奇(宗室)等党羽尽皆被诛杀。同时,全琮之子全寄、吴景之孙吴安等均被赐死;诸葛绰被父亲诸葛恪毒杀。可以说,东吴的文武人杰基本都在此案之中丧生或流放,严重动摇了国家的人才根本。 ?屡发内斗案?。太元二年(公元252年)正月,由于孙权病逝之前,未能下一道继位诏书,从而引发支持孙和的诸葛恪一派与支持孙亮的孙綝一派党争。结果,孙亮继位;孙和、张妃遭到流放新都,途中自尽;辅政大臣诸葛恪遭到诛杀。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东吴又再次发生朝廷内斗,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诛除孙綝。十月,孙休即位,在位六年病逝。 永安七年(公元264年)八月三日,23岁的乌程侯孙皓在濮阳兴和张布的拥护下即位。
如果孙权病逝前能够指定?好学下士?的最好接班人为孙和,他又岂会被逼自尽,又怎么可能引发多次朝中内斗,孙皓也更不可能有即位的机会。
所以,孙权绝对当不起?一世英名?之称,后期更是一个?湖涂蛋?。
皓,字元宗,又名彭祖,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当年八月即位,不到三月,残暴骄横、多忌讳、好酒色等毛病便令百官尽皆失望,濮阳兴、张布也暗生悔意,认为不应该拥立孙皓这样的人即位。
那么,孙皓即位后有多残暴呢? 十一月,孙皓听信小人进谗,将拥立他的两大头号功臣濮阳兴、张布诛杀,却又将张布的女儿封为美人。这种做法,完全的不知感恩,如果没有此二人,他又何来今日的地位。 甘露元年(公元265年)七月,孙皓逼死孙休的景皇后朱氏,并将孙休的4个儿子流放吴郡的一处小城,半路又遣人将其长次和次子杀害。 凤凰二年(公元273年)三月,孙皓爱妾多次暗中派人到集市抢夺百姓财物,司市中郎将陈声遂将抢夺者绳之以法。对此,爱妾一吹?枕边风?, 孙皓大怒之下,命人找来锯子烧红后,竟将陈声的人头据了下来,并将其尸体丢到四望山下。这种草菅人命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天纪三年(公元279年),司马炎命太尉贾充为大都督,调遣六路大军征伐东吴。即:镇东大将军司马侑进军涂中;安东将军王浑、扬州刺史周浚进军牛渚;建威将军王戎进军武昌;平南将军胡奋进军夏口;镇南将军杜预进军江陵;龙骧将军王皓、广武将军唐彬领兵由水路沿长江东下。但是,这时的孙皓却还在和他的大臣们玩着?醉酒游戏?。孙皓每次筵宴群臣,尽皆强令喝醉。同进,设黄门郎10人,让他们侍立在旁,专门检查醉酒群臣的过失。如:眼神不敬者、言语不尊者等,过失大者立刻严刑拷问,过失小者记录在案,下次再犯,累加治罪。 据《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和《资治通鉴?卷七十九》记载:孙皓的后宫美女本已多达数千(另一说数万),但他依然感到不满足,常命黄门遍行州郡,不断从民间选拔年青女子充实后宫。同时,大臣的女儿也要每年一报,对于年龄达到十五、六岁者,需先让其检阅,不中意者,方允许出嫁。此外,他还特意将城外急流引入宫院内,对于不合心意的嫔妃、宫女、内侍等,立即将其杀死,并丢入水中顺流漂走。有时,还要将人脸皮活活剥下,或将眼珠子挖下来,或将双脚砍下来等,无不令人心寒,但他却乐此不疲。这样的荒唐举动,已丧失了基本的人性,远超恶魔与禽兽,国家又岂能不亡。 最终,于天纪四年(公元280年)春,东吴被灭,孙皓投降后,被册立为中山王、归命侯。
对此,柏杨先生在编写白话版《资治通鉴》时,忍不住感叹道:?《资治通鉴》自公元前四〇三年起,迄今六百六十七年,昏君虽然辈出,但真正的暴君,孙皓却是最突出的。?因此,有人感叹孙皓不应该有这么好的人生结局。
那么,孙皓残暴的人格障碍根源又出在哪里呢?据《江表传》记载: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 以此而言,孙皓即位初始,也有一定的明主风范,但是后来为什么又变成残暴荒淫的昏君呢?这应该和他的出身有极大的关系。
孙皓的父亲孙和,是吴大帝孙权的三子,早先被立为太子。后来,被谋夺太子之位的鲁王孙霸陷害,太子被废。252年,孙和成为孙綝、诸葛恪两大权臣相斗的牺牲品,孙皓的父亲孙和、母亲张氏,尽皆被逼自尽。10岁的孙皓,从此成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父母的亲情呵护永远离他而去,留下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残害与冷酷。面对这一切,孙皓小小的心灵怕是已经开始扭曲变形,进而丧失本性,沉入骨髓。
孙皓投降后,权臣贾充嘲讽他:?凿人眼目,剥人面皮?之事时,他却理直气壮道:?人臣弑君及奸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竟然一点不给面子,令贾充也有点下不来台。
当司马炎让他作《尔汝歌》,想要侮辱他时,他立即举杯唱道:?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既不称自己为臣,也不称司马炎为君,而是称其为汝(你),明显的大不敬态度。
由此两例可见,孙皓根本没有收敛心性的打算,也不怕被治罪或杀头,更没有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战战兢兢?的觉悟。也就是说,他不但对别人的生命漠视,对自己的生命也同样漠视,完全的失去了一个正常人应有的人性,这样的人实在令人心中生寒。
看来,一个人从小的生存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力。而造成孙皓性格疯狂变态的根源则出在孙权身上,是孙权造成了孙皓父母的悲惨结局,而父母的悲惨结局又严重影响到了孙皓的人生成长。所以,刨根揭底之下,孙权才是东吴覆灭的真正掘墓人。
是的。
1.孙皓继位不久,他的骄淫暴虐的习性就显现出来了,他的父亲孙和因为妃子是诸葛恪的侄女,诸葛恪被杀受到了牵连进而丧命。
2.继位不久就杀了曾经拥立过自己的景帝时的宰相濮阳兴和将军张布。接着又杀了景帝的皇后朱氏和四个孩子中两个最大的。
3他的暴虐行为史不绝书,孙皓好酒色,每逢宴会都要让群臣喝到烂醉,稍有不从,就会被剥脸皮,剥眼珠。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孙綝是如何掌握大权的他的下场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