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第一人!王莽究竟是奸雄还是一个改革人?一起来看看吧!
一提起王莽,相信不少的人都会认为他是一个奸雄,篡汉称帝的罪名一辈子都洗不清,更有人认为,汉朝也正是从王莽这里开始走向了下坡路的。
然而,近现代的胡适先生对他的评价却是极高:王莽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者,他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策,却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他的本家王安石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却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并兼”的人,到末了竟死在斩台上,竟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王莽究竟是篡汉的逆贼,还是真的如胡适先生所说的,是一个先进者呢?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来讲,笔者更支持后者,为什么呢?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廉洁奉公,大义灭亲。
众所周知,王莽的姑姑是王政君,他是王族子弟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青年才俊,生活清减,广交豪杰,和王族中奢侈糜烂之风不同,这也是他能够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叔父王凤的举荐下,王莽开始步入仕途,得到了王政君的重用。
不过,王莽虽然在朝政上舒展自己的抱负,但是,王莽渐渐地厌恶了奢侈糜烂的朝廷之风,于是,他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提出了辞官,带着妻儿躲进了深山里,开始国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而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正是因为这件事,王莽的清名更是让世人敬佩不已。
这件事也很简单,王莽虽然清廉奉公,但是他的儿子却看不惯他的行为,行为嚣张,有一次在惩罚自己的家奴的时候,不小心把人给打死了,王莽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果断地大义灭亲,以一命偿一命的做法,将自己的儿子活活逼死,这才平息了这件事。按理说,在古代的时候,一个家奴,不过是跟牲畜一般,但是,王莽却没有包庇自己的儿子,也正是因为这件事,王莽大义灭亲,名声大噪,赢得世人的好评。
第二,王莽大权在握,却拒绝自己女儿成为皇后。
这个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汉成帝驾崩之后,汉哀帝继位。王莽在朝廷中被汉哀帝一党排斥,索性也就远离朝堂,主动辞官,不过,因为王莽的大名远扬,当时朝堂上就像是一淌浑水一样,不少的大臣纷纷上奏,希望王莽能够重新回归。没办法,汉哀帝只得将王莽请了回来。
后来,汉哀帝驾崩,汉平帝登基,王莽再次受到了王政君的重用,但是,王莽却没有骄纵自负,在为汉平帝选妃的时候,他坚决不让自己的女儿参加选拔,怕的就是王氏一族势力强大,会把持朝政。但是,大臣们一听说王莽的女儿不参加选拔了,纷纷上奏,希望公平选拔。无奈之下,王莽只得让自己的女儿推向了皇宫,而他的女儿,也就成为了后来的孝平皇后。
从这点来讲,以当时王莽的如日中天的势力,他都没有想要取而代之,更何况是后来呢?
第三,王莽在政治上的举措。
更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这两个举措从我们现代的观点来看,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不管是天地或是奴婢,这些举措,极大力度地打击贵族阶层,而王莽位居高位,更是最大的受害者。不过,这样一来,却可以让不少的奴仆和田地得到极大的应用,可以说,王莽的这个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上来讲,是相当先进的。
综上,在笔者看来,王莽虽然篡汉了,在当时来讲,的确是有违常理,但是,功大于过,我们实在不该在一个错误上面紧抓不放,应该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王莽
在1922年写的《王莽》和1929年写的《再说王莽》中,胡适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的史学界称得上是石破天惊的观点:“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他的贵本家王安石虽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却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并兼’的人,到末了竟死在斩台上,至今竟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
王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悲剧的英雄,这样说的原因主要是在于王莽当时所推行的很多政策,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是非常正确的,但由于超出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所以最后以失败告终,而王莽最终也被分尸而死。其实王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他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人物。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王莽所处的时代背景
王莽是西汉末年王太后的侄子,算得上是外戚贵族,西汉末年,政治腐败朝堂,奢侈无度,地方混乱,大量豪强兼并土地,百姓流离失所,生活极其困难,经济凋敝,民心不安,政治危机十分剧烈,皇权出现旁落,在这种情况下,王莽自立为帝,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整个社会是处于非常混乱的一种状况,而且皇室大权早已旁落,中央集权十分衰弱,而王莽在此时所建立的新朝,反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安稳。
二、王莽推行的社会政策
王莽所推行的政策从现在来看其实是并没有错的,甚至和后世的一些政策非常相似,他进行土地改革,将土地分给人民,但由于人民没有劳动工具,并且赋税过高,所以土地改革不仅没有得到地主阶层的支持,甚至连人民也都十分反对,并且他释放奴隶,由于释放的奴隶没有赖以生存的方式,也让奴隶对他非常不满,而王莽的少数民族政策出现严重错误,更是导致最后王莽的政权崩塌。
王莽最终被分尸而死,可以说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虽然王莽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身边的追随者却都坚定的站在他一边,在他被包围之后,他的追随者们依然没有选择逃跑和投降,而是战斗到底,也是让人十分感动的。
王莽,字巨君,西汉末期的宦官,新朝的建立者和王莽新政策的组织者和推行者。王莽在统治期内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如严禁人口买卖,将田地国有化等多种改革创新,更为感到惊讶的或是他让无业人员参加劳动,交纳我国地方税,这一系列对策更让人诧异到无法言说,因此,也有人叫王莽是现代重生者。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具备当代改革创新价值的王莽,为何《资自通鉴》对于他的点评几近尖酸刻薄,众人也不认同呢?第一点,由于王莽废皇上,并把它取代它的,不符当年的擒雄主流思想。第二点是由于称王败寇历史是通过胜者书写的。第三点,王莽政党后继乏人,被当反面典型污名化。
王莽不忠不义的篡位者品牌形象,立即变成反面典型,后人几乎所有的时期创建都需要提到,世代相传,并由此警告篡位者和非正统的继承人也将没有好下场。除此之外,由于有王莽的前车可鉴,在后代还耳濡目染形成了一种纪律,一种不能突破的惯性思维,而且如果谁摆脱这类纪律谁就是千古罪人,同王莽一样不忠不义的千古罪人。如此一来,一代代的流传,一代代的把王莽污名化。
总而言之,在不符擒雄主流思想的情形下,在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者书写的实际下,在后继乏人,被之后皇朝作为反面典型,一步步的诋毁下,黄的都被说成黑的。因此《资治通鉴》里也有对王莽几近尖酸刻薄的描述很平常,后代自然不会认同王莽。
说到王莽,我首先想到的是袁弘林心如主演的电视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该剧的历史背景就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朝野动荡整个社会一片黑暗,然后袁弘饰演的刘秀历经艰辛建立东汉。所以,首先王莽是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奸臣。
书上说,西汉末年也就是公元8年,王莽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权位,开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王莽接受汉末帝孺子婴禅让称帝,建立新朝。王莽从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计八年,中国历朝除了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开篡夺之例。
但其实他德行优秀,小小年纪就家道中落,没有家产万贯,没有耀眼政绩,更没有军功,却在29岁封侯,可想而知他是怎样的德行优秀。然后他还是一位大儒。就这样一个世人眼中完美的人被认为是大汉当仁不让的救世主,也才有了后来的禅让。所以登上帝位之前的王莽好评如潮。就是后来的王莽新政,他闭目塞听一意孤行致使朝野动荡民怨沸腾,才导致新朝短短几年就走上末路。
所以王莽是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但近代帝制结束之后,胡适开始为王莽平反:“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他认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策,“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还没有公平的论定。
历史上有很多权臣,如司马懿 ,大半辈子丰功伟业堪称一代传奇但最后却晚节不保,假如王莽只活到了53岁,死在了登上帝位之前,后人的评价里他就不是一个篡权夺位的奸臣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0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