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秦始皇对自己的皇室子孙,那是相当抠门的。尤其是对自己的儿子们,他基本没有将任何封地赏赐给儿子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秦始皇拒绝分封制,从一开始就想做好郡县制。
西周分封天下以后,天下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此后进入东周列国年代,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造成了严重的混乱局面,而周天子根本就没办法管理。
为了纠正这一错误的现象,秦始皇当然不可能把自己的儿子再次封为王。这样又走上了西周分封的老路,他认为几百年以后,他的江山会像东周一样分崩离析。
只能说秦始皇这一点的确想多了,因为他们家两代人就把基业毁掉了,根本等不到几百年以后。秦始皇不把儿子们封为王,就是为了好好搞郡县制。
秦始皇对于亲情,看得很淡。
和自己的宏图大业比起来,秦始皇根本就不可能在乎所谓的亲情。他是千古一帝,就不会过分留恋家里的事情。
他一统六国,随后统一了度量衡、文字,修长城,焚书坑儒等等,做了太多一般皇帝都不敢做的事情,所以秦始皇根本就忙不过来。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史记》
这个时候家里人对秦始皇来说,那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负担。这是很残忍的现实,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有好几个儿子,可是我们知道秦始皇有几个老婆么?
我们甚至连秦始皇的皇后是谁都不知道,换句话说,秦始皇到底有没有皇后,我们甚至都没有搞清楚。
倒不是说秦始皇有多么痛恨女人,如果真的痛恨女人的话,就不会跟他们生那么多儿子了。所以说秦始皇实在是顾不上管家里的事情,这才忽略了立个皇后的事情。
当年秦始皇的母亲和嫪毐生了两个孩子,算起来也是秦始皇的弟弟了,可是秦始皇却当着母亲的面,把嫪毐和两个孩子都给杀掉了。
同时秦始皇将母亲赵姬打入冷宫,发誓永生不得再见面。由此可见秦始皇这个人做起事情来,十分决断狠毒。
他对亲情的看法十分冷淡,反倒是对规矩的看法更加重视。这样的人才能够管理好一个国家,但是与此同时,跟这样的人做亲人,那也是比较累的。
为此秦始皇不分封自己的儿子去全国各地做王,甚至不给他们一个王爵的头衔,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了。
秦始皇的郡县制,是要做全国推广的。
其实在秦朝以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郡县制。只不过那是在各个诸侯国内的郡县制,并没有统一在全国推广。
秦始皇一统六国以后,就让大家提出制度的建议,有人认为要恢复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而李斯则认为广泛推行郡县制,才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
为此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结合战国时期传下来的郡县制,大力在全国进行推广。将全国诸侯国的领土都变成郡县,这样才方便统治。
如果秦始皇这个时候,把自己的儿子全都分封到全国各地,那么他的郡县制该如何在全国推广呢?至少会遇到不少阻碍。
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会属于诸侯国,还是直接属于中央郡县来管辖。尤其是地方豪强们,更是摇摆不定,这些信息,直接关乎他们未来的前程。
为此秦始皇快刀斩乱麻,所有儿子都被出去瞎折腾了,跟你们个人的前程比起来,还是推行郡县制显得比较重要。
秦始皇这个人就是这么拽的汉子,他的儿子们也只能唉声叹息了。在他眼里没什么用处的儿子,管好吃喝就行了,出去做王爵,那就是丢人现眼,反倒是祸害地方。
秦始皇的儿子们,没听说有几个有出息的。
记载中,秦始皇一共有20多个儿子,可是比较著名的就只有公子扶苏和公子胡亥了。那么其他儿子都跑去干嘛了?他们基本都被胡亥给弄死了。
比如说公子将闾三兄弟,被胡亥逼迫自尽而死。公子高在胡亥屠戮兄弟们的时候,主动申请为秦始皇陪葬,得到了胡亥的允许。
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於杜。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於内宫,议其罪独後。二世使使令将闾曰:“公子不臣,罪当死,吏致法焉。”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原闻罪而死。”---《史记》
其中还有六名公子是在杜县被胡亥杀害,十二名公子在咸阳城内被胡亥杀害。由此可见这帮公子都没什么出息。
唯一有点出息的公子扶苏,他是秦始皇心目中的接班人。既然是未来的秦国皇帝,那么自然是不需要分封出去的。
至于胡亥,这种货色就算是分封出去,那也是害人不浅。秦始皇是个有大局观的人,他二十多个儿子如果都分封出去,那么将来天下铁定大乱。
而且这么多孩子到底该怎么分封,这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为此秦始皇索性一个都不分封了,给他们管饭就很好了。
秦皇宋祖才是并驾齐驱的好皇帝。
很多人喜欢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其实我们细细去看,秦始皇和宋太祖,是要比其他两位高出一点的,高就高在了他们俩没有搞分封制。
几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想着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地方上做国王,这是人的一种私心,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汉朝的刘邦和明朝的朱元璋,他们的分封几乎给国家酿成大祸。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建文帝时期的靖难之役都是分封遗留下来的问题。
可是秦始皇和宋太祖就是没有搞分封制。宋太祖的儿子们虽然封王了,可是依旧都留在汴京,秦始皇也是一样,根本就没想过给儿子分封的事情。
历史上的秦始皇朝代是没有封君的,因为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的是郡县制,所谓的渭文君是电视连续剧《大秦赋》中虚构的人物。
在《大秦赋》中的渭文君是秦始皇的伯父,也就是秦始皇父亲嬴子楚的哥哥,因为秦始皇的爷爷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而秦始皇父亲嬴子楚排行居中,那秦始皇至少也有十个大伯,而渭文君就是其中之一。
在电视剧中,渭文君的名字叫嬴升,这个名字也是虚构的,安国君的所有儿子中,除了秦始皇的父亲嬴子楚外,只有一个叫嬴傒的留下名字,其他都没有留下名字。
电视剧的渭文君嬴升地位在渭阳君嬴傒之下,都是秦始皇的伯父,但是嬴傒好歹历史上有这个人,但嬴升在历史上就是查无此人。
再来说说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是郡县制,废除了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几千年的分封制,而渭文君这个称号就是分封制之下的封君,比如商鞅也有封号,叫商君,因为他的封地在商衍,所以叫商君,而渭文君也是封君的一种。
封君是一种特殊的封号,不同于战国时期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战国时期有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分别是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他们就是封君的爵位,封君的爵位低于侯,但是不能独立建国。
封君有封地,在封地内有统治权,可以收取赋税,可以征发封地内的子民为自己作战,但是不能独立建国,比如商鞅,被诬陷谋反走投无路之后,只能回到封地,并且征发封地内的百姓起兵作战,这是封君这个爵位能做到的。
秦国做到封君的还有不少人,都是因为军功获取的,比如武安君白起,也有不靠军功靠关系获得封君称号的,比如宣太后的另外两个儿子泾阳君嬴芾和高陵君嬴悝。
但这些封君称号都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存在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力排众议,实行严格的郡县制,没有任何人可以分封,包括秦始皇自己的儿子,全部没有分封,所以在秦始皇时代,是没有渭文君这样的称号存在的,无论他是谁。
嬴柱为什么不立自己儿子的原因如下:
秦始皇一心想寻求长生不老,妄想永远统治下去。他曾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财力满世界的寻找长生不老之法,他还派徐福带领3000名童男女出海寻找仙丹妙药。
另外,他生前一直大修陵墓,且他自称始皇帝即位者称二世、三世直至万世,所以他也一直在物色合适的接班人,在秦始皇心中,他认为自己的功绩已经超越“三皇五帝”,所以后继之君必须是一个完美的人,很遗憾,自己的儿子中并没有人完全符合他的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分封制是文化的核心,秦始皇决定放弃分封制而采用郡县制,标志着秦始皇放弃了一切分封制度。当然,秦始皇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当国王。
周朝皇室的登基最终导致了国家的大分裂,春秋时期和战国的出现,秦始皇比任何人都清楚,而秦始皇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而努力工作,他怎么可能再次播下分裂的种子?秦始皇有一套别人无法比拟的结构和动力。
一般人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人得到一只鸡狗升入天堂”。他成为了世界的主宰,那么在理性的情况下会分裂成帝国的孩子,毕竟,外来者有自己的人民信任它吗?
他们不知道分封的弊端,但他们会选择忽视分封制度的弊端,总是认为他们的世界应该由他们自己的家庭来管理。有多少古代的封建帝王拥有秦始皇的胸襟和神韵?与其他皇帝不同,秦始皇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还建立了封建王朝制度,即郡县制。
县制的优点是可以避免皇朝内部权力斗争所引起的动乱。
但不幸的是,秦朝时间太短,无法继续存在下去,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这就像是让历史倒退。虽然他也遵循郡县制度,但他也恢复了部分分封制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刘邦远没有秦始皇那么强大和执着。
事实上,秦始皇县的制度是很难实施抵抗。秦始皇接管国家之后,关于法院是否应该设置郡县制的问题,出现了争论。
当时,许多大臣,尤其是李斯的上司王义,都认为楚、燕、齐的前领地与秦国相距甚远,主张分封,将世袭的头衔授予各个贵族家族,李斯认为,分封是周朝混乱的根源。他勇敢地反驳说,周朝建立的分封制度,已经证明是一场政治灾难。
一旦周皇族的亲属得到了他们的土地,他们立即疏远了对方,开始了战争,而皇帝无力阻止他们,所以结论是”不方便安置诸侯”。20世纪90年代再看我一眼,他提出了县制,并被秦始皇采用。
所以秦始皇的儿子都没能登上王位。很明显,朝廷上面的大臣们的建议,都是站在秦朝皇室后面的子女。除了功臣和皇子之外,儒家还反对秦始皇实行县制,废除分封制。当时的儒生春玉岳说,县制是国难之举。
在我国历史上,夏商时期就已经有了君王,可是那些君王也只是王,直到秦始皇时期,才有了不一样的地方。他眼界宽,想要统一天下,而最终他也实现了这个愿望。为了显示自己与那些诸侯王的不同,他给自己定了一个专门的称呼叫做皇帝,而从他开始,之后的封建王朝的帝王都采用皇帝的称号。
改了王的称号,就算后世人们想要忘记他,也不可能忘得了,不得不说秦始皇为了让自己的名字留在历史上也真够心机的了。通过历史我们都知道在其他朝代,皇帝的儿子都是一些王爷,有一定的头衔。
可是提到秦始皇的儿子,我们却没有听说过有什么王的称呼。他有二十几个儿子,按理说应该有很多王,可是我们知道的扶苏和胡亥也都没有被封王,这又是为什么呢?
秦始皇认为一个国家只有一个王,就算他已经改为始皇帝了,可他还是帝王。如果再把他的儿子们都封为王,那么一个国家中王也就太多了。而且封王太多势必会造成他的儿子们不团结,为了争夺权力,很可能会发生兄弟间手足相残的事情,而这是秦始皇不想要看到的。
而且这些王爷如果都想壮大自己的地盘,那很可能才刚刚统一的国家,又会分裂成之前很多个诸侯国的局面,自己就等于白忙活了一场。这么王爷都是自己的孩子,诸侯争霸必然要打打杀杀,这么多儿子,无论谁输了他都会心疼。干脆不给他们封王,这样他们就不会想着扩大自己的封地而互相残杀。
秦始皇已经废除了分封制,如果再给儿子们封王,那岂不是打自己的脸?经过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完成了国家统一,他也看到了分封制带来的弊端。这个时候为了让王朝更加稳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分封制废掉,采用新的制度。于是秦始皇采用了郡县制,这不仅能改变之前分封制的弊端,还能把权力都集中到自己手中。
掌握了大权以后,说话也就有分量了,无论是那些大臣还是儿子们,都会乖乖听话。虽然他这么做是想让自己的统治更加牢固,但是这种制度确实比之前的分封制更加先进。才刚废除分封制,如果这个时候又给儿子们封王,那么那些大臣们肯定会觉得秦始皇说一套做一套,这种打脸的事情他肯定不会做。
丞相王绾提出分封,遭到李斯的强烈反对。王绾曾向秦始皇提出对皇子们进行分封,在他看来,周能存在千年,分封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能让各诸侯国相互牵制,使国家能有一个稳定的环境。秦始皇也觉得王绾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于是就召集群臣一起商量分封的事,但李斯觉得分封很不妥。
刚开始被分封时,这些诸侯王们之间确实很和睦,可是时间一长,他们就开始不满于现状,甚至到了后来开始相互残杀。虽然说分封制让周王朝存在了很多年,但最后周王朝也是败在了这种制度上。秦始皇既然已经称自己是始皇帝了,那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自己打下的基业有千秋万代的发展,自然不能像周王朝一样灭亡。最后秦始皇没有采纳王绾的建议,于是造成了秦始皇的儿子们没有被分封为王。
秦始皇这么希望子孙后代能够万世为王,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到秦二世继位以后,仅仅几年时间他一生的心血就这么被糟蹋了。但是它的灭亡不是偶然,秦始皇为了能让秦朝存在的更长久,已经做出了努力,如果对儿子们封王,没准秦朝灭亡会更快。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颜回偷食米饭,孔子是怎么教育弟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