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那些事儿”之土改大师——周恭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周恭王姬伊扈是周穆王的儿子、周昭王的孙子。周恭王的祖父和父亲虽然将“宗周六师”和“成周八师”败亡,但也狠狠的打击了周边的蛮夷诸国,周朝得到了暂时的安定。摆在周恭王面前的是:如何恢复经济和生产,把亏空的国库充实起来。
分封制的天下始终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各诸侯相对独立,周天子不能从他们那里产生经济效益,反而是每次动用诸侯的力量,都要对他们进行封赏和嘉奖,无外乎就是赏赐奴隶或者土地。久而久之,周天子的土地越来越少,诸侯的土地越来越多。
周恭王觉得这样不划算,就偃武熄兵,节约军费开支,对外上尽量采取和平谈判,避免武装冲突,使人民能专心发展生产。那个时代能创造收益的主要途径就是土地,于是周恭王决定在土地上打主意。
周恭王废除了原来的“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化,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国家从私有土地中收取相应赋税。这种做法就像包产到户一样,甩脱了国家庞大的管理负担,精简了机构。同时鼓励了贵族们不断的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上下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对于周恭王来说,此举还有一大好处就是:私有化的土地必须登记造册,按时缴税,如果不登记的,一经发现,全部充公。这样就使那些贵族们不敢隐瞒,只有如实上报土地,国家的利益就达到了最大化。当然,遭殃的还是那些奴隶和老百姓,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完成沉重的赋税。
周恭王的算盘打得是叮当响,国库充实了不少。但是他的弱军政策也使得周边的西戎又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屡屡进犯周朝的领地。周朝的城邑由于防守薄弱,被西戎不断攻占,甚至快打到周朝的西都镐京了!周恭王没办法,只有拿钱消灾。他调集了各镇诸侯,进京勤王,在大家的共同打击下,西戎败退。但是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等众诸侯一走,西戎说不定哪天又打上门来。所以,在战争年代,强军,才是必要(但不唯一)的出路。
周恭王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他的子孙依然没有!
周恭王这个人还很好色,他为了3个女人,竟灭了一个诸侯国。说起来这个诸侯也不是什么好鸟。
有一次,周恭王巡游西边的地区,到了密国,看见了3位美貌的女子。旁边的密国国君密康公看到后,为了讨好周恭王,便说把这3位美女献给大王。周恭王高兴的回了朝,等着密康公把美女给他送过去。结果这个色迷心窍的密康公看到这3位美女后,竟情不能自已,自己把她们消受了。这下可惹恼了周恭王,以强抢民女、欺君罔上的名义将密国给灭了,然后换成姬姓的人去做国君。
纵观整个周朝,为争美女而大打出手的剧情一再上演。真是历史一大奇观!
而周恭王留给我们的故事,也就到此截止。他死后,被评价“既过能改曰恭”,故谥号“恭王”。
西周距离我们已经过去了三千多年的时间,在历史上人们对西周最为熟悉的一件事就是烽火戏诸侯。西周时期是分封制。在这一时期天下有很多诸侯国。烽火戏诸侯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故事,人们都认为西周的灭亡与烽火戏诸侯有关。
当时的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不断的点燃烽火,通知各个诸侯前来救驾,结果不断的让诸侯上当。结果到了犬戎真的来犯时,周幽王继续点燃烽火,结果各个诸侯没有人前来。最终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是周幽王的错,同时褒姒是个祸水。
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竟然戏弄诸侯,结果将西周弄得灭亡了。要说西周的灭亡,肯定不是周幽王一个人的过错。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历史上对于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有很多版本,《史记》记载了周幽王设置烽火台和大鼓,于是开始不断的戏弄诸侯,让诸侯在长途跋涉中上当,结果诸侯很是不满意。
在《吕氏春秋》记载为烽火是击鼓,这就与史记中的不同了。后来戎兵真的入侵,周幽王击鼓,这时候的各个诸侯没有前往,结果犬戎将周幽王杀死在了骊山之下。那么西周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这就要从西周的历史说起了。
周穆王是具有神话色彩的君主,当时的周穆王武力鼎盛,四方臣服。可是他常年的征战,导致了西周的国库空虚,这就给后来的西周君主留下了隐患。到了周恭王时期,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让西周的国库富裕起来。他想了两种办法。
第一就是大力削减军队,恢复生产,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军费开支。其次就是承认贵族们私自开垦的荒野田地,允许买卖。那么在这之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消减了军队。在当时看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可是周恭王之后,问题就不断的出现。
军队消减了之后,周王室就只能够依靠诸侯的军队,这样一来假如诸侯有不臣之心,那么问题就会接连不断的出现。这也是周幽王时期,烽火戏诸侯中,诸侯自己带兵前往救援的原因。因为当时的周王室,在军队方面是很薄弱的。
兵权的旁落,直接导致了周王室要依靠诸侯的兵力,这就被人“束缚”了。每当士大夫或诸侯为王室征战后,这些诸侯都会被授予很多封赏,大部分封赏都是土地和奴隶,长久之后,诸侯的实力不断增强,其后周王室控制的土地和人口不断减少。
在这样的过程中,周王室不断的缩减,结果有的人就利用权力扩张领土,甚至是很多人都反叛了周王室。到了之后,西周内部同样出现了问题,就是周王室的内部混战。后来周夷王烹杀了齐哀公,稍微遏制了诸侯间的冲突和矛盾。
可是在这之后,很多问题仍然是没有解决。后来的周宣王时期,出现了短暂的中兴,不过这时候的西周仍然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一个优秀的周天子,西周肯定是无法扭转局面的。周宣王死后,周王室对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小人物”失去了控制权。
周幽王时期,第一个出头的是当年周宣王最器重的申国。周宣王与申国是儿女亲家。这时候的申国到了周幽王时期,已经不听从他的话了。后来周幽王被犬戎进攻的时候,周幽王主动出击,要灭掉申国,结果被申国与犬戎联合起来杀死了。
由于当初烽火戏诸侯,结果导致了西周的没落。其次更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周恭王时期的消减军队,这就造成了周王室对西周的控制不断减少。周幽王死后,关中地区被犬戎肆虐。后来虢公翰帮助姬余臣成为了周携王。不过周携王没有成为真正的周天子。
晋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杀死了周携王。于是周携王的势力变得四分五裂。这就代表了西周此时已经彻底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权。周王室完全失去了与当时强大诸侯掰手腕的实力。这样的情况下西周走向了灭亡,消失在了历史上。
谥法中“恭”的有以下的:
尊贤贵义曰恭。尊事贤人,宠贵义士。
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
尊贤敬让曰恭。敬有德,让有功。
既过能改曰恭。言自知。
执事坚固曰恭。守正不移。
爱民长弟曰恭。顺长接弟。
执礼御宾曰恭。迎待宾也。
芘亲之阙曰恭。修德以盖之。
尊贤让善曰恭。不专己善,推于人。
我国古代用“恭”字作为谥号的有晋恭帝司马德文、魏恭帝拓跋廓、隋恭帝杨侑、周恭帝柴宗训、宋恭帝赵?。除了宋恭帝,其他几人都是通过禅让方式将皇位让给了其他人,这些人的“恭”字是从尊重贤人、让位给贤人的意义上来说的,从这里来看其实是美谥。
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土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井田就是方块田。“井田”一词 ,最早见于《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据说,夏朝曾实行过井田制。商朝、周朝的井田制因夏而来。到西周时已经发展很充分。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井田制逐渐瓦解。 井田制就是把耕地划分为一定面积的方田,周围有经界,中间有水沟,阡陌纵横,像一个井字。一人耕种大约100亩(约合今182公亩)。100亩为一个方块,称为“一田”。甲骨文中的“田”字也是由此而来。一井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谓之私田,私田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但实际上并不是每块井田都是900亩,还存在诸如800亩,1000亩这样的特殊情况。 有学者仍然缺乏考古支持下猜想,井田制度可能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由于实际地形地貌的千差万别,这种制度可能从未得到严格的实施。 井田制度是可以还原出来的中国夏、商、周三代社会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可以将它定义为:井田制度是建立在以井田作为一种有效的产权供给制度为基础的中国夏、商、周三代社会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制度结构安排的总体描述;同时也可以解释为微观经济活动如何与宏观价值构造相结合以实现资源包括资源资源与社会资源兑现率最大化的一种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结果,随着这种产权制度的有效性的丧失而失去其现实意义并退出历史舞台。 公元前361年,商鞅在秦国实施改革,主要内容有:“废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井田制的瓦解 春秋晚期,井田制逐渐瓦解了。促成这一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当时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 我国用铁始于商代。七十年代在河北荣城县和北京平谷县各出土一件商代中期的铁刃铜钺,经科学鉴定,刃部都是用陨铁加热锻打成的。这样的铁器,自然是稀罕物。大概到西周末年,铁器多起来。所以《诗经·秦风》中出现“驷铁孔阜”的诗句,这是秦襄公(前777-766)时的诗。用铁形容马的颜色,只有在铁成为习见物之后才允许。大约春秋初期,已有铁农具。《国语·齐语》记载管仲向齐桓公建议:“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美金”是指青铜,“恶金”是指铁。春秋中叶齐灵公时的叔夷钟铭文中有“造 徒四千为汝敌寮“一句,“ ”:是铁字的初文,可见当时官府铁冶炼的规模已相当大了。难怪到春秋末期,铁器在齐国已普遍使用。《管子·海王篇》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一针一刀,……耕者必一耒一耜一铫。”从考古发掘成果看,江苏六合程桥出土有铁条和铁块,长沙龙洞出土有铁削,长沙识字岭出土的铁臿,常德德出土有铁削,长沙一期楚墓出土铁臿、铁削数件,以上这些铁器都可确定为春秋晚期东西。这表明,在春秋晚期,我国南方也已使用铁器了。 牛耕也起源于商代。甲骨文有“犁”之。可见,用牛拉犁启土,在商代就发明了。《国语·晋语》上提到,范氏、中行氏将宗庙的牺牲用来耕田。孔丘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伯牛名耕。晋国有个大力士叫牛耕。牛与耕相连,用作人的名字,反映出牛耕方法在春秋时期得到普遍推广。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为人们开辟广阔的山林,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带来了方便。耕地面积和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了。农业的发展,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以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阶层,有了成为社会基础的可能。井田制的“千耦其耕”、“十千维耦”的集体劳动形式过时了,而分散的、一个体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封建经济形式兴起了。 早在西周中期,就有个别贵族为了额外榨取庶民的剩余劳动,强迫庶民开垦井田以外的空地。这样开垦出来的田地,不可能是方方正正的,也不可能有一定的亩积,是瞒着公室,不纳税的私有物,叫私田。周恭王时的格伯簋铭文记载格伯用四匹马换倗生三十亩田,就是明证,因为公田是不允许用来交换的。到西周末期,私田的存在已相当显著。争夺田邑、交换土地的记载也多起来了。周厉王时的散氏盘铭文记述:矢人侵犯散国城邑,被打败了,便用两块田地向散国赔偿。周厉王时还有两铜器,一个是鬲攸从鼎,另一个是鬲从盨。前者叙述鬲攸从分田地给攸卫牧,而攸卫牧没给报酬,遂成讼事;后者叙述章氏用八邑去向鬲换田,又有良氏用五邑换,结果都顺利成交。贵族们土地私有的欲望不断增长,到周幽王时,连公田都企图据为己有。周王再象原先那样从贵族手里收公田,就引起贵族们强烈的不满。《诗经·大雅·瞻卯》记录了当时贵族们牢骚:“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复夺之。”到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私田急剧增加。诸侯、大夫们富起来。周王便不能任意侵夺他们的田地了。公元前712年,周桓王取郑国田地,就得王畿内苏仇忿生之田作为交换条件。贵族之间为田地争斗、诉讼,也层出不穷了。公元前580年,晋大夫却至与周争鄇田,公元574年晋却锜夺夷阳五田,却犨与长鱼矫争田;公元前533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公元前528年,晋邢侯与雍子争鄐田等等。这些事件,都表明土地制度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开辟和耕种大量私田,需要大批劳动力。而用奴隶制的办法已不能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公羊传》何休注说:当时“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一些顺应新形势的贵族为了招徕劳动人手,改变剥削方式,如齐国田氏向民众征赋税使小斗,把粮食贷给民众用大斗;晋国韩氏、魏氏、赵氏采取扩大地亩,而不增税额的办法,收买民心。这样,奴隶们纷纷从公室逃往私门,“归之如流水。”封建依附关系产生了。春秋时代见於记载的“族属”、“隐民”、“宾萌”“私属徒”,都指的是这些逃来的奴隶。虽然他们身份还不是自由的,但却不同于庶民。他们可以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独立经营农业和与农业有关的家庭副业。他们已经是封建农民的前驱了。奴隶的逃亡,使一些国家的公由,“唯莠骄之”。“唯美桀桀”(《诗经·齐风·甫田》),变成了荒原。井田制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 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的土地较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39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