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之为最有“刚”的朝代,在这个朝代里没有和亲、没有割地,更没有两宋时期的年年纳税上供,大明朝一度繁荣昌盛,万国来朝。
然而,在强大的王朝也不可能永世传承,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之下,明朝也走到了历史的终结点。但是,有很多忠君爱国人士,对明朝有着极其强烈的好感,以至于即使明朝灭亡,依然有很多人想尽办法光复大明朝。
不过,有人想光复明朝,就有人想坑害明,大朝朝也出过一个败类,他做的坏事儿足可以遗臭万年,甚至所有知道此事的人,都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就是这个汉人像清政府提出了恶贯满盈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从而给天下汉人带来了一场大屠杀。
这个人便是明朝的孙之獬,此人是山东淄川县人,曾高中进士,并在明朝任职。但是,由于此人人品不佳,且贪慕权势,所以一直没有受到重用。可是此人为了官位,不惜投到当时的大太监魏忠贤麾下,并希望借此官运亨通。
可是好景不长,在明朝皇帝朱由检即位以后,权势滔天的魏忠贤迅速倒台,同时他所有的亲信悉数被抓,而他也受到了牵连。不过他因为只是魏忠贤手下的一个小喽啰,所以并没有被判死罪,只是被赶出京城,削职为民,令其回到家乡,反省思过。
公元1644年,明朝已经到了灭亡时刻,李自成率领的义军攻占了北京城,而此时的满清铁骑也在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的带领下迅速过关。孙之獬闻得清军过关的消息,便将全家剃头,并率领一家老小几十口人亲西迎清军。
清军一看这个汉人如此懂事,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便没伤害他,而是让他跟随清军一起攻占明朝各个关隘,随后清朝为了收买人心,更是将他作为明朝降臣的典范向推广开来。
清朝刚得到江山时,为了收买人心对汉朝官员的管制很松,甚至允许汉人穿着明朝官服上朝。不过清朝皇帝有他自己的要求,那就是需要汉臣站在一侧,清臣站在另一侧,中间要有一条很宽的过道,以此来区别清臣和汉臣。
而孙之獬为了讨好清朝统治者,在精心准备后,不但将辫子剪成与清朝臣子一样的形状,就连服装也故意更换成清朝臣子该穿的服装,甚至还想站到清臣一侧,讨好清朝的统治者和诸位大臣。
不过清臣哪里看得起这个小人,在他们眼里,自己就比汉人高贵,所以清臣的队列不可能允许他的加入,因此他在清人队列中碰了钉子,只能垂头丧气的回到汉臣队伍中。而此时所有的汉臣恨透了这个没有骨气、出卖祖宗的小人。于是所有人都紧紧的挤在一起,不让他进入队伍之中,有些汉臣甚至放声大笑,嘲笑他在摇尾乞怜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笑了。
这一下可把他惹急眼了,此人本来就是一个小人,什么不要脸的事儿他都能做出来。他在心里想:你们不都说我是摇尾乞怜的哈巴狗吗?不都嫌弃我剃发求荣么!那大家就把头发都剃掉,看看以后谁还会笑我剃发求荣。
说干就干,当天回家他就给满清统治者写出一份奏折,并呈给满清皇帝,书中写道:“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满清皇帝看到奏折以后龙颜大悦,他越来越觉得孙之獬实在是太会溜须拍马了,并且他的这个想法很好。确实应该这么做了
于是皇帝立即下旨,全国执行此命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随后又在这条命令的基础上增加了新规定:那就是全国服饰必须统一,必须参照大清帝国规定的服饰来穿,否则格杀勿论。
正是由于孙之獬的一句话,造成了汉人的巨大伤亡,千千万万不愿意剪发的百姓、官员,都被砍了脑袋,浮尸遍野,而他最终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被愤怒的老百姓乱刀砍死了。
清朝颁布“剃发令”、“更衣令”
顺治元年(1644)五月初三日,摄政王多尔衮在给故明内外官民的谕旨中下令:“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是为剃发令。汉人的习俗,原本是将头发束在头顶;而满人的习俗,则是在头发中间编成发辫,垂于脑后,周围剃去。强制汉人剃发,改变民族习俗,实质是要在精神上征服汉人。之后不久就发布了更衣令和缠足令,具体时间已无从查考,清史稿中未记载.
清朝的颁布“禁关令”
颁布“禁关令”
清兵入关后,多尔衮就在1644年下令严令禁止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这就是“禁关令”。清初满洲人倾族入关后东北人口更加稀少,满清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借口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与“禁关令”相关的词汇除了“禁关令”外,还有两个:“柳条边”和“闯关东”。为了严格执行“禁关令”,从顺治年间开始,清朝政府不惜代价于满洲境内分段修筑了一千多公里名为“柳条边”的篱笆墙——满洲长城,也称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至康熙中期完成。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为“老边”;自开原东北至至今吉林市北的为“新边”。边墙以东的满洲严禁越界垦殖,边墙以西则作为满清的同盟者蒙古贵族的驻牧地。直到历史已经进入到了19世纪,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成千上万的农民破产,满清政府却禁关令依旧。于是,破产农民不顾禁令,冒着被惩罚的危险,源源不断地“闯”入东北,这就是“闯关东”的来历。到了清末,国际上列强步步进逼,尤其是沙俄对东北虎视眈眈。在此形势下,清廷不得已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至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建立后, “闯关东”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断,新中国成立前夕达到近4000万人。
因为满人想要通过剃发这件事情彻底打击汉人的信仰和自信,从思想上牢牢的统治和把控好汉人,同时这也是满人对自己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满人因为易服剃发令引发汉人不满和反抗,造成社会动荡,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清朝初期多尔衮就发布“剃发令”,指的是让汉人剃头留辫子,这就是所谓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后来又颁发全国“易服”的命令。“剃发令”迅速让所有汉人感到气愤,华夏文化十分重视发式,在《孝经》当中就曾提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人们在成年之后,除了有必要的修剪都不可以随意的剃发,男女基本都把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上。
于是孙之獬向清政府朝廷提议让汉人剃发留辫,孙之獬上书表示清朝君主已经平定了中原,万事都处在崭新的时期,但汉人的衣冠束发还保存着旧体制,应该让天下人服从君主。孙之獬的话深得多尔衮的心,本来多尔衮就想彻底征服中原,于是采纳了的提议并很快下达“剃发令”,以十日为限,文武百官、军民,一律剃发像满洲人的样式,反对者一律按逆臣贼子处置,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男子头上留着长辫子成了清朝人的标志。
许多地方都引发了可歌可泣、壮烈的事情,比如“江阴八十一日抗清起义”。当时江阴地区的人民宁死都不剃发,并与清军展开战争,一个小小的城池与二十多万清兵和炮弹的攻击之下拼死抵抗了八十一天,当城池攻破之后,整个城池的人没有一个投降,纷纷壮烈殉国。不仅“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事件都让人触目惊心,因为“剃发令”丧命的人数达到一千万人。
不仅如此,皇太极也要求自己的满族子弟要多读书,建立八旗官学,所有八旗子弟都进官学面读书,也正是因为这种措施让清朝的发展逐渐壮大。但是在服饰和发型上面,清朝的统治此却固执的不愿去接受明朝的制度反而要坚持满足人的习性。这是因为,大清朝的统治者想保持自己的民族习性,像是发型和衣服这种外在的形象虽然表面但却深入人心,如果连这些都变了,就相当于满人连民族的习性都没有了。
满人入关之后不惜余力也要剃发易服F,即使全国汉人都反对,也不松口,这是文化的不自信和统治者的残暴行为有体现。不过后来满人还是被汉化,彻底的融入到了了中华文明的大家庭当中。
剃发,本来是满族独有有的风俗,让人把额角以上的头发剃掉,把剩下的头发编成辫子,清政府以征服者自居,下令剃发梳辫,是企图消除明朝统治的痕迹,强迫汉人改变传统的生活习俗,而从衣冠装束直接到精神观念,都象满族人一样,成为清朝统治者驯良的羔羊。
清朝初期强制向整个国家推行剃发令,最重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压制汉人反抗的心理,想让他们被同化,所以就都留满族男性的发型。不过在剃发令实施的初期遭到了大规模的反对,还让清政府一度放弃施行剃发令,但最后却有有人提出重新恢复剃发令,而且执行此次剃发的力度要残暴许多。这也是清政府比较鲁莽的一次举动,一旦处理不好各路起义就会爆发,那清朝刚刚建立起的威严可能就要被破灭了。
顺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大清王朝在实际带头人多尔衮的领导下,成功入关进驻北京紫禁城。同年,经过王公贵族的一致同意,恭迎幼主顺治皇帝入驻北京。大清王朝正式开启问鼎中原之模式。
进驻中原之初,大清的统治还是十分不稳定的,甚至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大清王朝虽然占领了大明王朝首都北京,但是中原绝大多数领土并未在大清控制之下。当时的情况,中原至少同时还有两个政权与大清并立,一个是以李自成为首,从北京退居西安的大顺政权,另一个则是在大明王朝陪都南京,由明朝藩王(福王)建立的大明王朝政权,史称南明弘光政权。起初,这三家政权就纸面实力而言,笔者认为,南明弘光政权应该最强,大清则略强于大顺。
笔者早在之前的文章中,详细论述过李自成大顺政权和南明弘光政权,最终被大清一一灭亡的过程,本文就不在详述。总之结果就是,大清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平定了大顺和南明弘光朝廷。面对大清王朝所向披靡的气势,很多纨绔公子的明朝藩王们和一些拥兵自重的前明武装势力都望风而降,形势发展之顺利,简直大大超出了多尔衮等满清贵族们的预期。过快过好的发展形势也让满族贵族们膨胀起来,他们认为整个中原已成囊中之物,大清铁骑只要走上一走,所到之处就会被轻而易举地划入大清版图。尤其是最高领导人多尔衮,此时并没有保持之前惯有的头脑清晰而做出了一个极其错误的决策——剃发和易服!
汉人自古以来就有成年男子不剃发的习俗,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面对满族统治者剃发之要求,自然是不答应。为了让前明百姓屈从于剃发易服之命令,清朝采取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手段,妄图以性命之危,迫使百姓就范。
多尔衮之所以要强行推行剃发易服之令,无非是要通过改变前明百姓的特性而屈从于大清的统治。
让满清当权者意想不到的是,这道剃发易服的命令,激起了全国各地反清复明之大潮。纷纷揭竿而起。这些有志之士通过自身影响力,甚至是散尽家财组织当地百姓抗击清政府军队。他们这种自发的保卫家乡和拒绝剃发易服而改变民族特性的活动,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而又悲壮的故事。
最为著名的抵抗清廷剃发易服之斗争,当属“江阴八十一日”保卫战。
清廷剃发令自上而下通告全国,当命令来到江阴之时,当地有志之士们对于清廷这一倒行逆施的行径极为愤慨,他们当机立断,决定宁可断头也不剃发。遂由在前明做过典史的阎应元和陈明遇为领导,以“反清复明”为号,组织城中乡绅百姓与清廷抗争。
关于这场抵抗之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这场战役充分体现出底层百姓,为保民族气节而宁死不屈之大义,同时也吹响了各地“反清复明”之号角。同时,我们更不应该忽视,在仅凭一城为依靠和一城百姓为军,在职位卑微的二位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的带领下,居然能够有效抵御住清军一波又一波的强攻,属实是可歌可泣。而南明弘光朝廷的大佬们坐拥高位却毫无建树,相比之下可谓是相形见绌。
话到此处,有一些史实还是要澄清一下。一个需要澄清的是史可法领导在扬州城抵御清军攻击十日之久,其实真正的史实是扬州城仅用一两日就被清军占领;另一个需要澄清的事件就是“江阴八十一日”,江阴城确实是守了八十一日之久(近三个月),但是击杀清廷亲王之类的战果,后世对其真伪还是有争议存在的,不过的的确确抵御了清廷一波波主力大军的攻击,其中博洛(后封端重亲王)、尼堪(后封敬谨亲王)都领军攻打江阴城,这应该是南明至今最为可圈可点的一次抗击之战了。最后在孤立无援的情境之下(阎应元和陈明遇派人到浙江求援,但是并没有得到南明方面的支援),导致城池失守。
当时有志人士特地写了一副对联,赞扬江阴百姓视死如归之不屈精神:“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后来,在福建称帝的隆武帝得知江阴百姓的忠贞不屈,感动和惋惜良久,并且发自肺腑地说:“吾家子孙即遇此二县(指泾县和江阴)之人,虽三尺童子亦当怜而敬之。”
除此之外,在江阴城抵御清军之同时,嘉定也自发组织了拒绝剃发的抗清活动,只是嘉定的抵御战斗并没有取得江阴一般的成果,只抵抗三日便被清军攻下。
尽管这些抗清事件的记录有些不符史实之处,但是其最后都遭到清廷无情地屠城的事实,却是真真切切,毋庸置疑。笔者认为一些史籍对于这些事件记录之错误,应该是主观故意所为,其用意就是借此激发更多“反清复明”的有生力量。
正是在如此这般“反清复明”的浪潮之中,南明继弘光政权和潞王监国政权失败之后,又建立了很多新的匡扶大业的政权,其中鲁王朱以海监国政权就完完全全是浙东抗清志士拥戴而立,还有唐王朱聿键建立的隆武政权等等。以至于后来的大顺残部联合南明地方政权抗清也是基于这“反清复明”的大环境之下。
多尔衮等清廷权贵,低估了广大汉群众的民族气节和不惜以死抗争之决心,冒大不韪而强制推行这“剃发易服令”,结果引发了一波波的“反清复明”之浪潮,同时也制造了一幕幕的惨案。说实话,想要达到“剃发易服”这一目的并不需要如此愚蠢的强硬手段,只需要随着统治者的不断深入,大部分汉人自然而然地就会跟随旗人贵族之风,自愿剃发易服。如此一来,自然也不会对满清初期统治带来如此之大的隐患。
当然,即便是多尔衮等满清权贵犯下如此大错,最终还是达到了全民剃发易服,服从大清统治的目的。但是,笔者需要强调的是,要不是南明时期各路政权的无能和互相倾轧,以及大顺与南明等政权之间的互相争斗排挤,不见得他满清就能够坐稳这江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39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周昭王姬瑕为什么会死在楚国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