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帝辛被灭国的真相是什么真的是技术失误吗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4 19:07:30

帝辛被灭国的真相是什么真的是技术失误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帝辛灭国真的是技术失误,因征讨东夷被几个诸侯国偷袭得手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现在网上流行着一种洗白帝辛(商纣王)的观点,这种观点中,一种最重要的说法就是,帝辛的失国,并非他自己荒淫无道,而是他在东征东夷的时候,被周部落等诸侯国联合起来,偷袭他的后院,结果造成他顾此失彼而失国。

这种观点的意思显然是,商朝的灭国并非必然,仅仅是一次帝辛在技术上的失误。

不过,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需要说明的是,武王伐纣的时候,帝辛并不在征讨东夷的过程中,他已经抓了大量俘虏回来了。所以不存在偷袭的问题。

至于帝辛是不是乱政,我提出三个问题来分析。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牧野之战中,商朝的老百姓会倒戈相向,反过去帮着周部落的联军,攻打帝辛?

有人说,那在牧野倒戈的,是帝辛从东夷抓回来的俘虏。我们不否认有俘虏,毕竟帝辛在东夷之战中,确实抓了不少俘虏回来。但是,难道倒戈的全都是俘虏吗?如果全都是俘虏,也说明帝辛的安排非常不合理。牧野是都城的最重要的守卫,帝辛的部队,不是打得东夷毫无招架之功吗?他的正规部队哪里去了?为什么不把正规部队守在这里,而要派一些俘虏来打仗?

照理说,在上古时期,参与打仗的都是贵族和平民,奴隶是没有权利去打仗的。所以,在牧野倒戈的,很大一部分可能并非俘虏,而是平民老百姓。

如果老百姓都不支持帝辛,说明了什么呢?难道能说帝辛国内政策很成功吗?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商朝的那些诸侯国,都会联合起来,推翻帝辛的统治?

商朝的诸侯国,与西周的体制是差不多的,也都是商朝征服了的那些部落,或者是臣服于周朝的那些部落组成的。这是在成汤建国的时候,就已经形成的机制,后来又经过了商朝几代君王的发展,完全成熟。

商朝和他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与后期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的关系是差不多的。宗主国并没有完全拥有藩属国,只是一种名义上的拥有。但如果宗主国和藩属国关系搞得好,两国之间可以一直能够保持和平。

帝辛的时候,姬发能够把那么多诸侯国联合起来,一起反对帝辛,只能说明,帝辛做得非常差。而事实上,东夷原本就是商朝的藩属国,在帝辛的时候,关系搞得非常僵,最后帝辛甚至带着军队去把东夷灭了。他这一动作,其实就打破了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的地缘平衡,周部落等诸侯国当然不满,当然要联合起来反对他了。

第三,为什么帝辛家族的人都会反对他,对他表示强烈不满?

帝辛所遭遇的反抗,不仅仅是国内的百姓,不仅仅是诸侯国,还有王室成员。大家对他的做法都非常不满。比干是帝辛的叔叔,他多次劝谏帝辛,最后被帝辛给杀掉。微子和箕子,也都不满帝辛,微子甚至反过去联合周部落,最后被周封国为宋。箕子逃到朝鲜,建立箕子朝鲜。

有人说,帝辛遭到比干和微子、箕子的反对,是因为当时商朝的传位制度是兄终弟及。本来帝辛的父亲帝乙去世后,应该由他的兄弟们来轮番当王的,帝辛强占去了,所以其他人不高兴。

就算是这样,也说明帝辛是造成商朝动乱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他破坏王室的王位继承制度,也不会发生后面的悲剧,商朝也不会就此灭亡了。

对上面三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帝辛灭东夷,引发诸侯国偷袭后院,只是现象,并不是本质。本质就是帝辛乱政。要想洗白帝辛,显然是办不到的。

历史上纣王帝辛是个怎么样的人

统一东夷和中原。

商纣在位期间,积极开疆拓土,这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征伐东夷,为其带来的不仅仅是战争,还对文化的传播有着极大的正向作用。我们看一下郭沫若的评价:
“殷纣王这个人对于我们民族发展上的功劳倒是不可淹没的。殷代末年有一个很宏大的历史事件,便是经营东南,这几乎完全为周以来的史家所抹煞了。”在牧野大战后,“殷人被周人压迫,道路是向着帝乙、帝辛两代经略出来的东南走。”“更透辟地说一句,中国南部之所以早被文化,我们是应该纪念殷纣王的。”因此,“在殷人心目中一定不会把殷纣王看得来和周人所看的那样。他们就要称他为‘武王’,要纪念他,其实都是说的过去的了。“

促动了贵族集团利益。

商纣时期,他一改贵族制度下的用人标准,开始启用普通人,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肯定是为大多数贵族集团的不解,所以在统治阶级的内部开始出现裂缝甚至对立。一旦一个国家的内部出现问题,那么必然会走向衰落和灭亡。

商王朝大势已去,不可能逆势而为。

商朝自商汤始立,之后国都几经迁徙,最终盘庚迁殷才稳定下来。所以叫“殷商”。前后共历经600多年,至商纣而亡。商朝是奴隶社会,但到周朝已经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可以说,商朝的覆亡也是历史向前发展的大趋势。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无法阻挡。

顾炎武说:商亡是必然的,帝辛只是适逢其会,换了任何人,都无法拘救商王朝的命运。在这一点上,帝辛与崇祯帝有惊人的相似之外:比起前几任帝王,都勤政、英明的多,但都“适逢其会”,做了亡国之君。无怪乎崇祯帝临死前仰天浩叹“君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家国沦丧,众叛亲离,此恨曷极!故帝辛自焚,崇祯自缢,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历史往往由胜者书写。

其实在商朝的史料中,商纣王的记录还是比较中肯的。但是经过周朝的加工以后,商纣就变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有不少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往商纣身上泼脏水,甚至还捏造事件,将商纣的形象变成今天影视中的样子。

商纣的昏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灭国,这是那些“正义”的史官以及诋毁他的人的主要依据。可见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并不一定是大家熟悉的那样。对待历史,我们应该客观,也许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事在当时是正确的。

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是不是一代昏君?他们灭国的原因是什么呢?


自古以来,便是成王败寇。那些成功者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自然要说那些失败者如何昏庸,如何残暴,方才会被灭亡,而成功者是如何仁德,如何高尚,方才会胜利。

但是,历史其实并不一定是高尚战胜丑陋,文明战胜野蛮。比如说,蒙古大军就横扫欧亚,在中国历史上更是一再出现金灭北宋,蒙古灭南宋,后金灭明的种种事情。

至于纣王,秦始皇,隋炀帝三位皇帝,一方面他们有大过,但另一方面有大功,他们与那种真正的亡国昏君,比如败坏主业的宋徽宗,汉朝的汉恒帝、汉灵帝是大不相同的。

比如说,纣王。我们现在说纣王坏,一般都会说纣王酒池肉林,炮烙什么的。其实,所谓的酒池肉林,不过就是挖个游泳池倒上美酒,多树几根木签插上烤肉,实在不算什么事情。至于炮烙,历代酷刑比炮烙残酷的还有许多。

我们看一个帝王,主要不是看其私德,而是其国政。

《封神演义》中描写纣王迫害姜皇后,逼反东伯侯姜桓楚,杀掉南伯侯,又拘禁西伯侯姬昌。虽然细节有不同,但在历史上,大体纣王确实做过这几件事。


那么,纣王为何要这么做呢?是因为他闲得无聊,滥杀无辜吗?

不是的。纣王继位之前,天下诸侯尾大不掉局面已经出现。纣王若不再振作,商朝就有亡国灭种的危机。他为了巩固商朝的江山,于是,制造种种机会,将那些拥有强权的诸侯国一一征服。但征服必然会遇上反抗,那个西伯侯姬昌就通过伪装,逃了出去,然后发动了起义。

纣王与西伯侯姬昌之间,其实不像《封神演义》中宣扬的那样,仿佛纣王就是罪恶化身,姬昌就是正义代表。其实,姬昌不臣之心早就彰显,只是商朝大厦将倾,纣王虽然有心振作,但终究还是被姬昌击败罢了。

我们后人说他有过,比如焚书坑儒,其实只是坑了多嘴的两百多个妄议朝政的方士(求仙炼丹之士),我们说修长城死了很多人,其实,秦朝末年许多人叛乱,与其说是老百姓活不下去,不如说是六国贵族打着为百姓的名义进行的一场反扑。因此,在反秦最初,天下各方势力无不是以六国贵族为首,项羽本人便是楚国的大贵族。当时天下的共主,更是楚怀王的后人。


刘邦与项羽之间,则是新兴贵族与老牌贵族之间的战斗,若非项羽分配利益不均,天下诸侯也不会跟着刘邦造反。

还有隋炀帝,历史功勋更是不容抹煞,单单修建大运河一条,便足以让后人感念他的恩德。可惜的是,隋炀帝高估了自己的军事能力,一心想要超越父亲,三次发动对高丽的征讨,结果,一朝兵败,天下易手。既然江山都换了主,骂名自然由他来背。

事实上,所谓的贞观之治完全是建立在隋文帝,隋炀帝数十年辛勤治国的基础上。据说,贞观时期朝廷发放官员的禄米,还是从隋炀帝时期的粮仓中拿取。

商纣王真的那么残忍吗,他都做过哪些坏事?

商纣王确实很残忍,他不但残害百姓,而且错杀忠臣,可以说坏事做尽。

商纣王是后世给他的称呼,其本名帝辛,是商朝最后一任君主,也是历代昏君的开山祖师。帝辛这个人年少时就非常聪慧而且力大无穷,可以说资质还是非常不错的。他继位之后一改商朝之前的颓废,东征蛮夷之地,扩张了很多领土,间接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周边国家和部落的文化、经济交流,可以说是有一定的功绩的。

但人无完人,后世人谈起他时并没有提及其太多的成绩而是一直以其残忍、昏庸、暴戾为话题,一直流传至今。那么他都有哪些暴行和荒诞的事迹呢,可以从享乐和残忍说起。

作为君主,统领子民、坐拥天下应该有一定的享乐权力,但是这个人的享乐可以说是非常奢靡的。最著名的就是兴建了一座酒池和一片肉林,传说他豢养了一大批美女和佣人,最要求这些人整天一丝不挂地在宫里玩耍,饿了就吃树上挂的肉,渴了就喝池子里的酒。并拉上大臣们日夜狂欢。

同时,他还命人建了一座名曰鹿台的地方,把从全国各地搜刮来的珍奇异宝都藏在里面,让大家都来看,以彰显他的威名。

他对自己的臣子和百姓极度地残忍,相传其发明了一种叫做炮烙的刑法,看谁不顺眼就命人将其抓到绑在被火烧得通红的柱子上,然后听肉被烫熟的滋滋声,亦或是为了讨好他的美人妲己,随意将百姓的头砍下来或者将孕妇的肚子划开观看。

如果有大臣谏言他不但不会听众,反而将忠臣都抓去折磨致死,神话故事里有一段是说大臣比干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他,结果被他把心挖了出来就为了证明他不是圣人。

总的来说,他的罪行已经彻底掩盖了他微不足道的那点功绩,是典型的昏君,最后被灭国,自焚而死也是罪有应得。

纣王帝辛真是一个昏君吗?

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天子,本名叫做辛,历史上也叫他帝辛。他去世后,周武王给他一个谥号,叫做纣。于是,人们也就称帝辛为商纣王。从谥法讲,什么样的人才叫做“纣”呢?“残义损善曰纣”。周武王说,帝辛这个人残害忠良虐待百姓,谥号自然是纣王。。那么,历史上的商纣王是不是一个昏君暴君呢?对于夏商时代的历史,现存的史料极少,我们主要的依据,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记载,商纣王“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什么意思?商纣王这个人能言善辩,反应敏捷。朝堂辩论的时候,经常你说一句,他反驳三句。商纣王不但学识丰富,还勇武过人,曾经亲手格杀猛兽。也就是说,商纣王是一个聪明非凡,能文能武的人。

那么,如此能干的人,为什么会亡天下呢?司马迁对此做出了分析: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商纣王非常聪明,知识渊博,言辞犀利,于是经常用此反驳大臣的进谏,掩饰自己的错误。时间一长,才气过人的帝辛越来越觉得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人,放眼天下,谁都入不了他老人家的法眼。商纣王觉得大好河山尽在掌握,于是尽情享受生活。商纣王有哪些罪状呢?其一,贪于淫乐,宠幸苏妲己。其二,修建鹿台,耗费民力。其三,建造酒池肉林,生活腐化。其四,百姓有怨言,就用炮烙刑罚残酷镇压 。不过,若我们仔细分析这四大罪状,就会发现,这些都不是个事儿。

和后世那些荒唐君王比起来,商纣王专宠苏妲己一人,可谓痴情。修建鹿台规模有多大?史书记载,广三里,高千尺。古代的尺寸比现在短。就算是和现在一样,堂堂天下建造一个方圆三里别墅算什么呢?至于酒池肉林就更没什么了,不过就是把美酒倒在人工挖掘的池塘中,把煮好的肉挂在木头上。纣王游走其间,可以随便喝酒,随口吃肉。至于炮烙,本不是商纣王的首创,后世比这残忍的刑罚也多了去了。

也就是说,这四大罪状其实都不是商纣王成为商纣王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西伯侯姬昌势力壮大,最终夺位成功。商朝并非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古代交通极为不便。身为天子的帝辛,只能控制都城附近地区。其他地区都由各部酋长控制。商朝大大小小有几千个国家。这些国家只是名义上臣服商朝天子,其实人事权、军事权、财政权都独立。只是每年要向天子进贡一些礼品――天子都有回礼。最开始,各国的军队都有严格的数量限制,不能超过标准。可是,随着几百年时间过去,大诸侯国吞并小诸侯国,诸侯国中逐渐出现了四大领袖,其中之一,就是西伯侯姬昌。这个“伯”,就是“霸”的意思。

姬昌很能干,他出任西伯侯后,大力发展本土西岐,不断兼并周边小国,势力越来越大。商纣王看了,很不高兴。于是,商朝和西周之间的战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斗争过程中,商纣王一度占据优势,但最终决策失误,亡国亡身!商纣王听说九侯的女儿很漂亮,让他们交人。九侯的女儿不会拍马,得罪了纣王,就被杀了。九侯一怒之下起兵造反,北伯侯也率领大军屯兵边界,为九侯呐喊助威。商纣王派兵征讨,九侯战败,北伯侯被抓捕。商纣王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西伯侯姬昌听到了,连连叹息,兔死狐悲嘛。消息被崇侯虎知道了,他告诉商纣王,商纣王就派人抓捕西伯侯。

姬昌为什么老老实实被抓?因为这个时候商朝刚取得大胜,西周却没有准备充分。造反一家都得死。最后,西伯侯施展种种手段,骗过了商纣王,逃回西岐。从此之后,姬昌就开始和商朝决裂。因为不造反,等待他的就是和北伯侯一样被清洗的命运。另一面,商纣王在用人和决策方面频频出错。比如废掉了贤臣商容,杀掉比干。他越是自大,越是迷恋拍马,结果朝中奸佞遍布,忠臣远离。西岐日益壮大。姬昌去世后,其子周武王姬发即位经过多年经营,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叫板。他率领八百诸侯会盟,攻打商朝。在牧野之战中,商朝军队战败,商纣王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武王入朝歌,称天子,建立周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38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