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无伤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选择高密呢

众妙之门 2023-07-04 18:33:19

曹无伤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选择高密呢

曹无伤是什么样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著名的鸿门宴众所周知,结局是长腿皇帝刘邦演技好,腿脚麻利,顺利脱险。得到项羽那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点拨,沛公回营,立诛杀曹无伤!可谓是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曹无伤

但是,让后人十分困惑的是,作为军中高级官员的曹无伤为什么要告密呢?其实史记中就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张良曾在即将赴会前,问刘邦自忖自己的士兵武力能否强大到可以对抗项羽?史记描述了刘邦当时的情况,“刘邦默然曰,固不如也”。而在鸿门宴数月后的韩信,在登坛拜将时也曾问过刘邦,刘邦也是同样的回答。

项羽军

曹无伤告密的内容有三点:一是沛公要做关中王,二是沛公想独占秦宫珍宝,三是刘邦想让秦子婴为相!每一点都直戳项羽心窝子!老铁,扎心啦!这时的项羽气氛异常!巨鹿城下,函谷关前,我项羽抗住了秦朝绝大部分精锐,没有我,你刘邦会那么容易就能进入咸阳城?开玩笑!作为政治的老油条,曹无伤看到刘邦拒守函谷关,阻止项羽进入关中,他能想到刘邦唯一一个结果就是必死!背叛,催化剂有两个,一是受到的威胁足够大,二是受到的诱惑足够多!而曹无伤就具备了两者的全部要素。曹无伤告密很可能就是为了明哲保身,或者依靠告密获取进身阶梯!项羽,实在武力太强了!刘邦?没戏!

曹无伤

最后的结果,曹无伤没想到26岁的项羽还是没玩过50岁的刘邦,就像当年纣王把崇侯虎卖给周文王一样,把曹无伤卖给了刘邦!而另外一个彻底的合格告密者,却被三年后新建的大汉王朝封为了射阳侯,项伯什么都考虑到了就是没考虑到天命!项伯受封三年后就死掉了!关于项伯为什么封侯,史记中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汉王与项羽有郄于鸿门,项伯缠解难,以破羽缠尝有功,封射阳侯。”通俗翻译就是,他的封侯筹码是因为他的多次告密行为而累加的!由此看来,曹无伤的告密和项伯一样,可谓是投机取巧且贪生怕死的典型!

曹无伤向项羽献计杀刘邦,为何项羽直接告诉刘邦,出卖曹无伤是无心之过还是故意为之?

鸿门宴这段故事很惊心动魄,它揭开了楚汉争霸的序幕,其中有一个本来很无名的人物,被提上日程,他就是曹无伤。他曾向项羽提供情报,告诉项羽刘邦有称王的野心。可是,项羽在鸿门宴上,却直接告诉刘邦,是你手下的曹无伤告诉我你想称王的。项羽这样做,其实是无心之过,是他自大的表现。

鸿门宴的主角,是项羽和刘邦,刘邦用他的机智和狡黠,逃过了杀身之祸。他回到自己的阵营,第一件事,就是杀了曹无伤。这一段故事的的背景,是这样的。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了关中地区,秦王子婴看到大势已去,只得当了降兵。刘邦听从谋士建议,想霸占函谷关。项羽当时在和大部队作战,过了一个月才率军到了函谷关,他收到曹无伤的一封信,信说告密,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看到信后,想到自己出死入死打仗,这刘邦小儿却直接想当王,真是好愤怒。他决定马上打刘邦,刘邦知道后很紧张,他让项伯从中调停,为了让对方去掉怀疑,他还主动付宴,这才有了著名的鸿门宴。宴席上,刘邦降低姿态给项羽赔不是,他表示,他和将军一块起兵抗秦,自己也没想到能先入关,他根本没有心做大,只想把局势稳定下来,为项羽做前锋而已。您之所以这样,可能是有小人传坏话,让我们兄弟间有了隔阂。

项羽此时马上不加思索地说,还有谁挑拨呀,不就是你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嘛!鸿门宴上他当然是利用自己的机智和狡黠,逃过杀身之祸,回去后,他立马诛杀曹无伤。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西楚霸王项羽很失望,他简直是自己挖坑给自己跳。其实他这样做,是无心之举。

项羽从小就力大无穷,少年得志的他,内心充满骄傲。当刘邦手下曹无伤为了示好,给项羽传信说刘邦想当王时,项羽虽然生气,但是,他太自大了,年轻气盛的他,根本不把刘邦放在眼里,而且,他也不爱搞阴谋诡计。他要的是战场上他跟人真刀实枪地厮杀,而斗心眼,耍智谋,不是项羽擅长和喜欢的方式。所以,当狡猾的刘邦说自己只是为项羽打前站时,项羽就真的信了,他脱口而出曹无伤给过他情报的事。

估计话说出去后,项羽自己也应当后悔了,可是,话说出就收不回来了。

项羽随口就把有意投靠自己一方的曹无伤给出卖一事,可以看出,项羽的勇猛有余,若是论治国谋略,他的确差得太远。

鸿门宴人物形象分析 六个人:张良.樊哙.范增.项庄.项伯.曹无伤

1、张良:沉稳机智,处事不惊,处事有方,知人知己,多谋善断。

张良说:“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他没有听从项伯的建议,而是把事情的始末告诉了刘邦,这说明张良是个重“义”的人,并且对刘邦忠心耿耿。

2、范增:越俎代庖,妄自尊大,骄横急躁,老谋深算等。

在劝阻项羽攻打刘邦时说“急击勿失”一方面表现出他深谋远虑,看出项羽的野心,但话语中却带有命令的口吻。还有在第三自然段宴会中,他在席上“说目项王,举玉玦以示之者三”,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

一方面看出他善于应变,老谋深算,但也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的影响,说明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范增献计,项羽先纳言后食言,关键时刻听信项伯游说之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这说明在用人方面他不太善于会用人,而且刚愎自用,在对待人才方面,他任人唯亲,这在宴会中位置的座次上可看出。

3、樊哙:直率勇猛,忠心不二,粗中有细,粗犷豪放。

4、项庄:勇而无谋,笨桌无能(从它刺杀刘邦连项伯都打不过这个细节)。

5、项伯:徇情,泄密,糊涂蛋。

6、曹无伤:鲁莽草率(私自投奔项羽,卖主求荣可看出)。

扩展资料

《鸿门宴》创作背景

司马迁在元封三年(前108年)接替其父担任太史令,从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创作《太史公书》(后来称为《史记》)。

后因向汉武帝为李陵战败投降匈奴之事辩护而被捕入狱并处以腐刑,在形体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创伤。出狱后任中书令,忍辱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

大约在征和二年(前91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中第七篇即为《项羽本纪》。

项羽作为汉朝开创者刘邦的劲敌,曾与刘邦争夺天下,汉朝历代君主对项羽的态度多是贬大于褒。而司马迁却不同。扬雄《法言》云:“太史迁,曰实录。”“子长多爱,爱奇也。”

正因为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和“爱奇”思想,不以成败论英雄,才刻画出具有鲜明个性的项羽形象。而鸿门宴是项羽一生成败的一个重要节点,因此司马迁浓墨重彩地再现了这一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鸿门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38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