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军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明朝时期,虽然不失为古时候一个巨大鼎盛的王朝,但是其战斗力是一直被后人所诟病的,但事实上,很多人都认为明朝的战斗力被低估了,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明朝在军事上的确完成过很多壮举,比如说郑和下西洋时期,就曾经因为受到袭击,直接把人家国家的国王给绑回去了,还有日本那个弹丸之地,丰臣秀吉竟然要率军侵略中国,结果被明朝打败,成为了附属国,而且历史上也出现了声名显赫的军队,比如戚家军就是其中之一,还有更被人所熟知的郑成功,他成功的收复了台湾岛,并将宝岛台湾作为自己的革命根据地,但有意思的是,为何明朝末年就再也没出现戚家军那样的军队呢?
所以,如果我们把明朝比喻成一台电脑的话,那么皇帝无疑就是CPU这个的地方,而最主要的问题恰恰就出在中央处理器,因此,明神宗,明嘉宗,甚至连崇祯都犯下了无法挽回的错误,根据史料记载,明神宗登基之时,当时的明朝正是最为鼎盛的时期,人口大约有一亿多,是建国初期的两倍之多,而且云南,贵州,西川等山地土壤也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开发,这使得耕种面积超过了十一亿亩地,完全是古时候,帝制社会时期的最高峰,这就会推动商业经济发展,商业市区城市大规模出现,并且手工制造业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对外贸易更是频繁交流,欧洲,美洲等大量白银都流入到中国市场当中,思想文化领域的拓展,让国家根本体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甚至还孕育出很多早期启蒙思想教育的优秀学者,他们急于窥视到外面的世界。
而且那时候的明朝有大量的西方传教士进入,这让他们也见识到西方文艺复兴后的科技视界和精神世界,而在军事领域,明朝自打正统年间就已经开始了大面积的军事变革,因此到了万历年间,不管是装备,技术和体制等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成熟的建立,并且从冷兵器部队逐渐演变成冷热双备的军事战略政策,我们在当时的军事,以及科技水平不仅没有落后于西方,甚至还是领先的,正是因为有如此强大的国力,明朝才会完成了万历三大战争,这三场战役分别让我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有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都在享受到和平的待遇,可惜的是,原本的大好江山,正在如火如荼的建立着,却由于在明神宗去世后全部改写了,新继任的皇帝对政务也非常懈怠,破坏了原本的大好局势。
不得不说,把一手好牌给玩烂了,让明朝政治官僚体系遭到了严重的内部破坏,就连正常的选拔人才都遭到了破坏,而那些年龄大的了,也不辞官,就占着位置,不让其他人出头,尤其是士兵和将士都是如此,尤其是后来与帝国大战的时候,你会看到很多老士兵还在服役,这就是出不来戚家军的原因。
戚家军是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创,在明朝时期堪称地表最强军队,有着极其强悍的战斗力,戚家军东南抗倭北拒鞑靼,为大明王朝立下了不世功勋,但是最后却落得个被残酷剿杀的下场。这场剿杀真相到底如何?
戚家军的覆灭在《明史》中没有任何记载,只在《明神宗实录》有寥寥数语——
“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
从这段记载中看,戚家军以兵变为要挟向朝廷索要粮饷,但是遭到了蓟镇督抚使的镇压和残酷剿杀,而没有参与兵变的士兵则被遣返回了南方。抗倭名将戚继光一手创立的戚家军由此而覆灭。
戚家军发动兵变的真相是什么?朝廷为什么会宁愿放弃这样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队?
首先我们要了解戚家军的创建原因和发展历程。明朝初年,由于时局动荡,东南沿海地区常有倭寇为患,到了明朝中期,倭寇已经成为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大患。
▲倭寇形象
1555年,戚继光调任浙江都司佥事,开始了十年的抗倭生涯。但是,那时候明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差,于是戚继光便在浙江义乌征兵创立了戚家军。
据说,着手成立戚家军的时候,戚继光还比较苦恼兵源从哪里找,因为他想找到悍不畏死又团结一心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实在是太难找了,因为绝大部分人都是想安安稳稳惧怕死亡的。
直到有一次,戚继光意外撞见了浙江沿海地区的一次宗族械斗,两方人打得昏天暗地但没有一个人撤退,双方都还在拼了命地想把对方的人撂倒,此时戚继光终于找到自己满意的兵源了。
戚家军创立之后,便开始南征北战,在东南沿海地区打得倭寇闻风丧胆,台州之战、福建之战、兴化之战等重创倭寇,嘉靖44年,戚家军基本平定了东南沿海地区倭寇之患。
▲戚家军影视剧形象
纵观整个明朝历史,大明王朝的主要敌人还是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所以在戚继光抗倭成功之后,朝廷便将戚继光调去了北方抵抗鞑靼。
但是戚继光所领导的戚家军都是从浙江招募的子弟兵,而北方更守边关的士兵大多是来自北方的男儿,时间久了,军中就有了南北之争。
后来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戚继光在朝中的靠山没有了,便有人开始弹劾戚继光。因为戚继光功劳太大,而且戚家军战斗力强悍。自古以来,皇帝都害怕将军拥兵自重,所以万历皇帝就将戚继光调回了北京,而把戚家军留在了蓟镇。后来戚继光又遭弹劾被罢免了官职,最终郁郁而终。
▲戚继光画像
随着张居正病逝,戚继光调走,戚家军在蓟镇的南北之争中就已经处于劣势了。但是此时朝廷还要倚仗戚家军打仗呢,所以不便于撕破脸皮。
万历二十年,丰臣秀吉强攻朝鲜,朝鲜告急,万历皇帝便派遣军队援朝抗倭,其中戚家军便是抗倭主力。
平壤战役,戚家军将领吴惟忠第一个率兵攻入平壤,按理说,吴惟忠应得首功,但是因为主将宋应昌和提督李如松都是北方将领,明明是吴惟忠先攻破的平壤,他们却把功劳给了北方将领杨元。这样一来便激起了戚家军的不满,也为后来的兵变埋下了隐患。
▲戚家军影视剧形象
朝鲜战役过后没多久,戚家军就以兵变为要挟向朝廷要粮饷。自古以来士兵聚众闹事非同小可,搞不好真的会造成兵变,而戚家军又是当时明朝最强的军队,一旦反了,以当时明王朝的实力根本没有能力镇压,所以朝廷决定先下手为强。
而已王保为首的那些北方将领早就看戚家军不顺眼了,于是他们将那些闹事的戚家军骗到了演武场上,将他们就此杀害,然后上报了朝廷,朝廷得知消息后将剩余的戚家军遣返回了南方。
以上就是戚家军覆灭的缘由,自古“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戚家军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幸运没死在战场上,没想到却覆灭在了自己人手中,真是可悲。
因为在浑河之战中,戚家军将领指挥不利,陈策等人不及时撤退,反而轻任下级的自杀式怒战,以及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错误的浑河分兵战术安排,所以在浑河之战中全军覆没。
明末明军与清军的浑河之战,是戚继光侄子统领带着火器的戚家军和四川白杆兵共一万人,和清军三万铁骑进行的一场大血战。
可是戚继光离开之后的戚家军,在组织与训练方面已不复往日的荣光,而唯一能倚仗的热兵器也在满洲骑士面前黯然失色。戚家军先以火器远程打击,杀伤无数。火药用尽再近身肉搏,与后金军激战到入夜,打的八旗军竟然出现了逃兵。
但此时后金援兵赶到,而戚家军旁边的两万关东明军却见死不救,坐视同胞力战而亡,总兵童仲揆战死、总兵张明世战死、总兵戚金战死,都司袁见龙、邓启龙等120余名将领皆力战殉国,戚家军全军覆没。
扩展资料
历史评价:
1、尤其是秦良玉所派川东土司兵面对数倍强敌的壮烈表现,极其令人敬仰。后来的兵部尚书张鹤鸣曾经评说此战:"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柱、酉阳二土司功”。其他明军也大多都英勇刚烈,为人所不齿的贪生怕死者少之又少。
2、这场惊天动地之战,也引起当时朝鲜人的极大观注,时任满浦佥使的郑忠信向李朝报告中说“虏中言守城之善莫如清河,野战之壮莫如黑山(即浑河)《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后来也赞道“虏之死伤亦相当,虏至今胆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3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