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唐肃宗为何不救皇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被杀的是张皇后,她在李亨还是太子时被选为良娣,因此又被称为张良娣(以下我们就一直称呼她“张良娣”)。
(张良娣剧照)
张良娣出身于世宦大家,容貌艳丽,身材丰腴,且极为伶俐善言,因此得唐肃宗李亨专宠。然而太监李辅国杀她时,李亨为何不阻止呢?
一、患难夫妻。
张良娣嫁给李亨,是唐玄宗的主意。
在张良娣之前,李亨已经离过两次婚了,一次是太子妃韦氏,一次是杜良娣。倒不是李亨和她们感情不好,而是她们的家人被诬告说有谋反之嫌,李亨为了不受牵连,于是和她们断绝了夫妻关系。
李亨这样做,也有苦衷。因为奸臣李林甫深得唐玄宗宠信,正是他的诬告,让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被唐玄宗赐死。
李亨白捡了个太子之位,却并不高兴。毕竟李林甫初意并非是支持他做太子,所以他活得战战兢兢,担心随时会步入李瑛的后尘。
张良娣是个聪明人,她为了保护李亨和自己,一方面不让李亨和大臣有往来,另一方面事事亲为,不留侍女仆人在身边,以免被李林甫抓住把柄。因此,就连做饭煮茶这样事,都是她自己来做。
(李亨剧照)
二、染指朝政想做武则天。
好不容易熬到李林甫病逝,张良娣和李亨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却又赶上了安史之乱。
在逃亡的路程中,有孕在身的张良娣,一刻不离李亨左右,时刻保护着他。
当时一些吏民纷纷请求李亨收复长安,李亨却一直犹豫不决。还是张良娣劝谏,才让李亨下定决心,与唐玄宗就此别过,转道灵武,并登基称帝,遥奉玄宗为太上皇。
李亨收复长安后,立刻把跟着他吃了不少苦的张良娣封为皇后,不久,张良娣先后给李亨生下二子李召和李侗。
李亨做皇帝后,有三宠:一是大将郭子仪,二是太监李辅国,三是与他共患难的张良娣。
由于李亨体弱多病,郭子仪又常年在外,所以朝中事务,多交给张良娣和李辅国打理。
张良娣是个权力欲很强的女人。自从染指朝政后,便有心想做第二个武则天。她勾结李辅国,不光在朝中重要的职位上安插心腹,还为了得到更多的权力,对大臣们旁敲侧击,想让他们联名上疏,请求李亨给她加尊号。
李亨本是个没有主见的人。经不起张良娣缠磨,本想依从她。却有忠臣谏言说唐朝以来,除了韦皇后曾加过尊号,再无二人。李亨惊得冷汗直流,害怕自己会成为第二个唐中宗。恰逢此时又出现了月食,于是李亨便以天神警示为由,没有答应张良娣。
(李辅国剧照)
三、盟友反目。
既然得不到更多的权力,张良娣便打起了太子之位的主意。
当时太子李俶不光是长子,还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有大功。再加上他贤明,因此深得李亨器重。
张良娣没少给李亨吹枕头风,希望他能废黜李俶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但让她万万没想到,她两个儿子都没活几年,便夭折了。
张良娣并没因此消停,她变本加厉地诬陷李俶。然而此时,李俶由于常年领兵在外,又有郭子仪等老将拥护,因此绝不是她三言两语就能被废黜的。
张良娣眼见李亨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卧床不起。她担心李俶继位后,她必会招到打击报复,所以她便想立李亨第二子李系为太子。
为了能早日让李系成为太子,她矫诏让李俶进宫。同时又让平日依附于她的一众人埋伏在大殿内,准备等李俶入殿后,将他诛杀。
然而,一向和张良娣内外勾结的李辅国,有了自己的小算盘。老奸巨滑的李辅国认为,如果能救下李俶,他必在李俶继位后,保平安富贵。所以他增兵在凌霄门拦截李俶,并把他保护起来。随后,李辅国率领近卫军冲进大殿,将埋伏的一众人等诛杀殆尽。
四、最后的挽歌。
张良娣见李辅国反水,深知大势已去,为了逃命。她在惊慌失措中,逃到李亨病榻前,希望能得到李亨的保护。
然而,李辅国提着刀径直闯了进来,丝毫不顾病榻上已气若游丝的李亨,直拽着张良娣的头发拖了出去。
李亨眼睁睁看着这一幕,早已吓得胆裂魂飞。
不一会儿,又听到门外响起一声女人的惨叫,顿时昏死了过去。
是夜,在位仅6年的李亨便一命呜呼,卒年52岁。
(参考史料:《新唐书》《旧唐书》)
李辅国杀张皇后是政治联盟破裂后政治斗争的结果,也是唐朝开始宦官专权的恶劣结果。
李辅国可不是一般人物,他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在唐代宗时加司空中书令,进入宰相位列,恩宠至极,在历代宦官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也就是他奠定了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局面。
李辅国的出身 李辅国原名李静忠,史书没有记载他来自何地。他少年时就进宫当了太监,因为长得有点吓人,就被分配去养马。没想到这脏活累活一干就是20多年,李辅国一直没被提拔。
李辅国对工作兢兢业业,把马喂得膘肥体壮,工作干得好,却得不到提拔,关键是上面没有人。此后李辅国开始巴结大太监高力士,终于在四十多岁时当上了掌管簿籍的宦官小吏。后来闲厩使,也就是“弼马温”王鉷把他推荐到东宫侍奉太子。
李辅国终于从伺候马到伺候人了,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他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李辅国“外恭谨寡言而内狡险”,“善伺候颜色,承迎志趣”,深得太子李亨的宠信。在人面前总是装出一幅吃斋念佛,慈眉善目的样子,所以没有人防备他。
其实李辅国是忍而不发,静观其变,他一直在等待机会。
李辅国的崛起
李辅国应该感谢安禄山,如果没有安禄山的仓促发难,他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
潼关失守后,唐玄宗父子仓皇西逃。行至马嵬坡,禁军统帅陈玄礼发动兵变,诛杀了奸相杨国忠。李辅国也参与了兵变策划。
当唐玄宗决定逃亡四川,太子李亨惶惶不知去就之际,作为太子詹事的李辅国向李亨献策:“收西北守边之兵,召郭、李于河北,与之并力东讨逆贼,克复二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复安”。
李亨听从了李辅国的建议,北上灵武,原朝中大臣无一人相随,只有几个亲王和李辅国扈从,这就为李辅国创造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到了灵武之后,李辅国又积极劝进。“辅国从至灵武,劝太子即帝位,以系人心。”李亨在李辅国等人的辅佐下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
唐肃宗即位后,对李辅国更加亲近。“擢为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以心腹委之。”先赐名护国,后又赐名辅国。“四方奏事,御前符印军号,一以委之”。
等到长安收复,唐肃宗对李辅国恩宠有加,“及还京师,专掌禁兵,常居内宅,制敕必经辅国押署,然后施行,宰相百司非时奏事,皆因辅国关白、承旨”。就这样李辅国既掌禁军,又掌枢要,权倾朝野,宦官专权的局面开始形成。
李辅国杀后 李辅国和张皇后起初是政治盟友。唐肃宗即位后,张良娣就成为皇后。张皇后对政治非常有野心,她向往和武则天、韦皇后一样,干预朝政。
单凭一己之力,李辅国是不能做到权倾朝野的,他见“张良娣有宠,阴附会之”。两人一拍即合,联手干了不少坏事。
两人合谋谮杀了建宁王李倓,逼走了“权逾宰相”的李泌,逼迫太上皇李隆基移宫。
至于两人合作关系如何破裂的,《新唐书》记载是“张皇后数疾其颛”,也就是说连他的盟友张皇后也恨他专权。所以在唐肃宗病重的时候,张皇后要除掉李辅国,为自己日后的掌权扫清障碍。
张皇后专权的的另一个障碍就是太子李豫。两人素来不和,彼此都想除掉对方。
当唐肃宗病危之际,各种势力剑拔弩张。张皇后要专权,必废太子李豫,除掉李辅国。太子李豫想要登基,须依靠宦官相助。李辅国想要继续专权,须拥立太子。
张皇后想用一石二鸟之计,先联合太子除掉李辅国,然后再废掉太子李豫。
太子李豫很清楚当时的形势,并没有听从,张皇后“更召越王、兖王图之”。李辅国入宫平定了张后之乱,杀死了张皇后,拥立了太子李豫。
李辅国之死 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李辅国因为拥立之功,进一步加官进爵,进号尙父,加司空中书令。
李辅国更加飞扬跋扈,竟对唐代宗口出狂言:“大家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分。”
唐代宗听后,就有了除掉李辅国的念头。但顾忌他掌握禁军大权,便忍而不发。却私下通联宦官程元振,以药子昂代元帅府行军司马,掌握禁军,夺去他的兵权。然后罢去李辅国官职,进封为博陆郡王。不久,又派人于深夜将其刺杀,割下头颅扔到溷厕中。死后唐代宗赠太傅,谥号为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37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