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伯温临死前都说了什么,为何能在百年之后应验呢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4 16:40:29

刘伯温临死前都说了什么,为何能在百年之后应验呢

对刘伯温预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分天下诸葛连,一统天下刘伯温。刘伯温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辅佐朱元璋夺得江山。在古代,人们普遍比较迷信,因为刘伯温的预言神乎其神,所以他被人们成为神仙。他临死前说了一句话,百年之后果然应验。

刘伯温又名刘基,是浙江青田人,从小饱读诗书,小小年纪就考中秀才。他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有着特殊的爱好,对象纬之学尤为精通,在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战事中频频立功。刘伯温的虚心好学和过人才智,让他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人们都称他有为政诸葛孔明之才。

朱元璋灭元的过程中,有人向他推荐了刘基,朱元璋爱才心切,立马派人请刘伯温出山,刘伯温也知道朱元璋为人正直,便成为了他的谋士。在刘伯温的帮助下,朱元璋先后打败陈友谅和张士诚,直到最后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这时候朝中的李善长与刘伯温有一些过节,常常在太祖面前诋毁刘基。但是当李善长犯错受罚的时候,刘伯温还在为他进行开脱。太祖被他宽广的胸襟震撼,便要立刘基为丞相。

刘伯温立马回绝:换丞相就如果换梁柱。这件事情马虎不得,只有结实可靠的梁柱才能使房屋更加稳固。后来李善长辞官后,太祖向刘伯温征求意见,问道谁更加适合做丞相,并列举了刘宪,汪广阳,胡惟庸等人。刘基虽然与刘宪私交甚好,但是他认为刘宪并没有做丞相的气度, 汪广阳也不合适,胡惟庸比较难以控制,后来,刘伯温说的话全部应验了。

刘伯温因为心直口快,得罪了胡惟庸。刘基晚年归隐后,身患风寒恶疾,朱元璋便让胡惟庸前去看望,刘伯温照着胡惟庸拿来的药方对症下药后,感觉浑身难受,他觉察到自己命数已尽,便把自己的儿子们叫到跟前说:我死之后,家族的爵位也会被夺回,尽管整个家族会面临灾难,但是你们不用担心,到了第五代的时候,家族将有一名武官得到重用。

过了好几十年后,明孝宗为了颂扬刘伯温的功德,便对他的后人进行了表彰,并且封其为处州指挥官,而这位武官正是刘伯温的第五代子孙,刘伯温的预言又一次应验了。直到现在,人们往往将刘伯温和姜子牙诸葛亮等人相提并论。亲爱的朋友们,你怎么看?

刘伯温临死前留下了11字的什么遗言,帮后代逃过了杀身之祸呢?

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大臣,作为功臣,一般都没有什么好结局,特别是遇上疑心重的皇帝,功臣就会死得更惨。而刘伯温作为一名文臣,他既没有功高盖主,也没有做出不利于国家的事情,可是,他最后还是惨死了

在他临终前,他交代了这件事,后人皆说他忠心。那么,一代谋士刘伯温,为何会惨死呢?他临终交代的事情又是什么?(欢迎加入【昆仑榜】社群,这里是“历史经典发烧友的聚集地”!!有学者李彦龙老师的互动和分享,还有每日的历史、经典、和个人成长的智慧分享。我在这等你哦,私信回复1 即可获得入群方式。)

患病又受陷害,告老还乡刘伯温作为朱元璋身边的功臣,一开始也是身居高官的,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刘伯温为弘文馆学士,同年,又封他为“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可是,朱元璋却在后来,赐予刘伯温归还家乡。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洪武八年正月,也就是封赏后过了四、五年,刘伯温感染了风寒,提出还乡,朱元璋同意了。他回家之后,朱元璋就让胡惟庸带着御医前去看望。胡惟庸是当时的权臣,权倾朝野,并且和刘伯温一直不和,刘伯温曾经建议朱元璋不要任胡惟庸高官。

这时候,胡惟庸前去探望刘伯温,不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吗?果然,刘伯温照着御医开的方子去抓药,结果服用之后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他总是觉得肚子里面有石头,十分难受。

到了二月份,刘伯温抱病去见朱元璋,婉转地跟朱元璋反映了这个情况。朱元璋能够当上皇帝,肯定是很聪明的,怎么会听不出来。但是,朱元璋只是安慰了他几句,并让他回家好好休养,这让刘伯温彻底寒了心

三月下旬的时候,刘伯温已经无法自由活动了,他由长子刘琏以及朱元璋派遣的特护人员陪同,从京城返回家乡。回家之后,他拒绝家人和乡亲给他找来的一切药物,只是勉强维持正常的饮食

从这件事看来,刘伯温起初是因为患病,才会告老还乡。皇帝表面上看似是关心他,派人带御医去看望他,实际上,派去的却是他的死对头。

就在刘伯温怀疑死对头陷害他,前去朱元璋面前告状的时候,朱元璋却只用三言两语安慰他,并没有在意他是否被陷害,这才让刘伯温伤心欲绝,回家之后就想直接面对死亡。

刘伯温本来就患病很痛苦,还被陷害,最后只能抱病而终,一位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就这样陨落了。不过,刘伯温在临终前还交代了“天文书”的事情,能够利于天下百姓,这足以表现他的忠心。即使朱元璋伤了他的心,他依旧想尽力为百姓做点事情。

死前交代儿子献“天文书”刘伯温回家后不久,便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交代后事。他交代完家里的事情之后,就叫长子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对他说:“我死了之后,你就立刻将这本书献给皇上,一刻也不能耽误,从此之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

接着,他又对次子刘璟说:“当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之间循环相接,如今的朝廷最应该做的,就是当政者要尽量休养道德,法律规章则要简要;平时如果能以身作则,用道德来感化群众,效果一定会比刑罚要好,对百姓的影响也比较深远。这样一旦部下或者百姓犯错了,也能用仁厚的胸怀为对方着想,所制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公平服人、警醒人能改过自新。法律简要,不仅能让百姓懂得遵守,还可以避免百姓不适应,建立政府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这样一来,上天就会保佑我朝万年。”

停了一会儿,他又继续说:“本来我还想亲自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献出我最后的心意和毕生所学。但是现在胡惟庸还在当权,写了也是没用的。不过,等胡惟庸下台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的遗言。等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再向皇上报告吧!”

刘伯温临终前说的这番话,实在是一个忠臣的良苦用心。他让儿子献“天文书”,也就是代表他已经把他的毕生所学上交给皇帝,他一生的预言、看相都很准,但是有了他自己这样的结局,他不愿意后代再走他的老路,于是上交“天文书”表忠心,同时也是请求朱元璋放过他的后代。

他提出的当政者应该以德服人,制定简单的法律,然后能够让百姓信服,明朝才能存万年。这是他对统治国家的看法,如果明朝的皇帝都按照他这样去做,那明朝就不会越来越腐败,最后也不会导致阉党掌权,皇权旁落。

最后他说的是他自己个人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和胡惟庸是死对头,胡惟庸还在朝堂一天,朱元璋就不会想起他的好。即使现状是他已经快离世了,他仍然相信皇帝会想起他,那个时候他的儿子再转告这番话,用以表明刘家的忠心。

刘伯温虽然没有什么大过错,但是,他的惨死是当时朝堂状况逼的,皇帝的不管不顾、死对头掌权,因此失去了生的希望。他最后的遗言,足以看出他对明朝廷还是很忠心的,不然也不会说那么多政治上的看法,还希望他的儿子转告给皇帝。

那这本“天文书”里面到底写的是什么呢?据后世猜测,应该是与“烧饼歌”一样,对未来的一些推测,甚至还有人说,“天文书”能够前推五百年,后算五百年,谁得了这本书,谁就可以得到天下。

估计刘伯温也知道朱元璋对他的忌惮,希望上交这本书能让朱元璋放过他的家人。因为他特地交代自己的后代不要学这本书里的东西,不学自然就不懂得;不懂得,就是个平凡人;是平凡人,朱元璋就不会在乎他们了,这样他们的命也就保住了。

刘伯温一世忠良,患病之后还被陷害,最后在家中等待死亡,临终前还不忘国家前途。可怜他一生为国谋划,算尽天机,却算不到自己的命运,最后只能郁郁而终

后人曾这样评价他:“从来没有见过为开国建功立业还有传世好文章的像先生这样的,先生可以说是千古中的豪人啊!”刘伯温的计谋以及功绩,是后世广为传颂的,他的惨死实在令人唏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35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