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年羹尧手握重兵,依旧被雍正皇帝三招两式解除

以史为鉴 2023-07-04 16:09:37

年羹尧手握重兵,依旧被雍正皇帝三招两式解除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有人说年羹尧手下有几十万军队,雍正摆平他似乎让人不理解。

其实,年羹尧没有几十万军队。雍正时期,全国军队人数不过五十多万人而已。从康熙五十年后的西南运兵,常常是三四万而已;西北用兵时,年羹尧、岳钟琪等人共掌兵力也不够十万。但请注意,他们无论调兵还是布防以及军事计划都要事先禀报雍正。

对其解职、废掉年羹尧的亲信等都非常顺利。年羹尧和朱元璋手下的那些大将们一样,基本属于“安稳接受、引颈受戮”。

(1)清朝的制衡体系非常完善

至于有人拿年羹尧手下人做督抚也视作自己的军事范畴,这其实太小看“制衡”了。督、抚只是指挥者,掌兵者却是总兵,且一省内起码有“十个互不统属的部门”。比如你巡抚运筹粮草但主要干事儿人却是布政使,布政使归户部官,你巡抚只是等级上高于或平级,但布政使可不是巡抚的下属。再加上,隐形“特务系统”,制衡的力量无处不在。

另外,还有按察使、学政、将军等都和你不是直属关系,巡抚、总督的制衡者还有很多,而且你能否坐稳巡抚、总督也要看你的能力以及你的根基和坐此职长短。对于这些人,雍正对付年羹尧都仅仅是“圣旨”就能削其权,其他人更不在话下了。

(2)年羹尧没有控制军队的可能性,军粮、职务任命、供给皆可皇帝“从容”任命,皇帝根本不惧你

年羹尧控制在多的军队也没用,人家不怕他,特别是军事将领间。别人怕他、敬他更不是因为他有军功。

“军功”“战功”在我们凡人、后人看来很牛,但在许多将领看来不服气的人可能更多。诸如“不就是皇帝信任你嘛,让我打比你强得多”的人,永远是大面积存在的。不断地让你的下级有取代你的心,是制衡的主要办法。

(3)明清儒家“忠君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再加上年羹尧的汉八旗身份,他根本没有“造反”的可能。但其“武人性格”导致“蔑视皇权”引来杀身大祸

年羹尧作为已经被满化的汉人,其奴才身份很难使其有“造反”的可能。再加上,自宋后,和平时期军事将领权力再大都不敢造反。明初朱元璋手下的将领们哪个不是牛气哄哄,但在朱元璋的屠刀下哪个不是引颈受戮?

因此,年羹尧的种种“蔑视皇权”的行为,我们只能说其“武人性格”导致。

雍正是如何一步步瓦解年羹尧势力集团的?

大家好。


雍正二年,是年大将军的人生巅峰。雍正二年三月,年大将军只用五六个月,就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变,封一等功,位极人臣。半年之后,年大将军风光回京,衣锦还乡,雍正皇帝高度重视,专门让礼部拟定仪注,甚至打算让各省督抚同时进京,作为陪衬,但是因为四川巡抚蔡珽反对而作罢;


不过,正所谓“盛开之际,凋亡之时”,年大将军怎么也想不到,短短一年之后,自己便被锁拿进京,身败名裂。


从雍正皇帝角度来看,在政治上,既然西北叛乱已经平定,年大将军不再有用, 此时手握重兵,就相当于身怀杀器,怎能让人安心? 雍正考虑年大将军翰林出身,才兼文武,又是实在亲戚,可以出将入相,不如将其留任机枢,明升暗降,削其兵权,这样不仅能够化解兵患,而且能够保全功臣,一举两得,但是年大将军在京期间,所作所为,傲慢无人,不知收敛,致使雍正放弃这个想法。


甚至对于雍正皇帝的敲打提点,年大将军也没用心体悟。


比如,雍正皇帝当着年大将军和文武百官的面,大吐苦水,皇帝有皇帝的难,大臣有大臣的难,总之各有个难,希望大家都能相互理解,“各尽其道”。


虽然对着群臣讲话,但是里面很多内容,是在提醒年大将军,比如:


· 如舅舅隆科多、年羹尧谓予无乐乎?立功, 便当祸不旋踵矣。 (雍正用词很重,年大将军要是再不收敛注意,便当祸不旋踵。)


· 凡有保举,不过各就其平日所知,岂能尽保其将来?如广西布政司刘廷琛, 原系年羹尧所举,今行罢斥矣 ……在年羹尧、朱轼不过一时误举,无大关系。(雍正打一巴掌,再揉一揉,搁在今天,涉嫌PUA员工。)


· 如近日岳周一案…… 且岳周将现银二万两向年羹尧求荐布政司 ……(相当于告诉年羹尧,你的那些破事,自己早就知道)


· 即如近日赏兵,则相与谣言曰:此大将军年羹尧所请也。 夫朕岂冲幼之君,必待年羹尧为之指点,又岂年羹尧强为陈奏而有是举乎? (言辞越来越狠,这些谣言从何而来?多是年大将军逢人自夸、党羽添油加醋,完全不给皇帝面子)


· 年羹尧之才为大将军、总督则有余,安能具天子之聪明才智乎? (虽然话是雍正说的,但是年大将军胆敢比肩天子,也是犯了大忌)


可惜,年大将军正是春风得意,对于这些敲打提点,没有太当回事,最终导致雍正皇帝对其各种不满集中爆发,这才决心拿下年大将军。


雍正皇帝本来可以擒贼擒王,趁着年大将军孤身在京期间,一举拿下。


但是,雍正皇帝思量再三,还是决定放虎归山,徐图倒年。一方面,年大将军西北大胜, 旋即诛杀功臣,兔死狗烹,名声实在不好; 另一方面,拿下年大将军之后,西北局势将会如何,实在难以预料,年党地方权臣是否可能联合政敌胤禟、满蒙各部,对抗中央? 没有充分部署,仓促应对,可能又是一场三藩之乱。


于是雍正开始部署,对于年党军政权臣,进行分化拉拢。对于这些大臣而言,此时也是身家性命的十字路口,是继续跟着年大将军,还是果断跳到雍正皇帝阵营?怎么选择,还是要看谁的赢面更大一些。


除了川陕总督年大将军本人之外,西北各省督抚主要包括:


· 直隶总督李维均: 雍正二年十一月,皇帝有了倒年念头,第一个就私信通知了他,李维均虽然有所表态,但是“阳为参劾,阴图开脱”,没有断绝关系,彻底离开年党阵营;直到雍正三年七月,因为替年羹尧藏匿财产等等罪名,革职抄家。


· 陕西巡抚范时捷: 雍正二年十一月,调回北京,改任汉军镶白旗都统,由浙江巡抚石文焯接任陕西巡抚;


· 四川巡抚王景灏: 雍正二年七月刚刚上任,半年时间,没有多少根基,然而前任四川巡抚蔡珽,与年羹尧素不对付。雍正二年十一月,就在给王景灏的朱批上打过招呼,“年羹尧今来陛见,甚觉乖张,朕有许多不取处,不知其精神颓败所致,抑或功高志满而然”。


· 河东盐运使金启勋: 雍正三年三月,原陕西巡抚范时捷,揭发原西安知府金启勋,于雍正二年八月用兵郃阳县,致死大批无辜百姓一案,责令年大将军自查;同时任命刑部侍郎伊都立担任山西巡抚,掌握军事重镇,接管河东盐场,断了年大将军盐税收入。


· 甘肃巡抚胡期恒: 雍正三年三月,革职治罪,被召回京;


· 甘肃提督、年党二号人物、头号大将、奋威将军、岳飞后裔岳钟琪: 对于岳钟琪,雍正皇帝一打一拉,百般抚慰;岳钟琪也知道,除非年羹尧下定决心、起兵造反,而且一举成功,否则年羹尧失势之后,自己身为汉人、手握重兵,又是年党核心,只有死路一条,不过雍正皇帝许诺,要是积极参与倒年的话,川陕总督这个位置就是你的。只是年岳两人,真有过命交情,犹豫数月,难以抉择,最终决定“君恩友义,轻重自分”。雍正三年三月,兼任甘肃巡抚,统辖青海、甘肃两省;


· 署理四川提督纳泰: 雍正三年三月,调回京城,由銮仪使赵坤前往署理。


此时,年大将军虽然身在西安,但是 西北地区各省实际已经脱离他的掌控, 做好以上部署之后,雍正三年四月传下旨意:


· 免去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务,调任杭州将军;

· 川陕总督一职,由甘肃巡抚岳钟琪代为署理;至此, 绿营军易主;

· 调回宗室贝勒延信,担任西安将军,延信也是平定准噶尔叛乱中的北路军主帅,率军从青海入藏,被康熙盛赞“经自古未辟之道,烟瘴恶溪,人迹罕至,身临绝域,歼夷丑类,勇略可嘉”,军中威望不输年大将军。至此, 八旗军易主;


年大将军再无翻身之力。


除了做出重要人事任免、瓦解年党集团,雍正皇帝还做了四件事情。


一是控制九弟胤禟, 年大将军一旦决心叛乱,必然需要师出有名,雍正如何即位一向存在瑕疵,此时胤禟就在西宁, 如果两人联合,师出有名,手中有兵,甚至可以串通蒙古诸部,哪怕没有挥师北上,依托黄河、潼关等层层天险,也可割据自立, 这是最坏情况。于是雍正三年年初,就以胤禟纵容家人生事为由,派遣都统楚宗对其进行约束,控制措施日益严格,在年羹尧与胤禟之间构筑一道防火墙。


二是解决“官心向背”问题, 做好文武百官预期管理,雍正三年开始,多次对于年大将军进行笔头警告,点名批评,让人看清形式;甚至对于许多督抚大臣,私信授意,站好队伍,注意搜集证据,准备弹劾。


三是利用年大将军身体不好, 通过接连斥责,要求其对百官弹劾,明白回奏,增加精神压力,惶惶不可终日,进行生理消耗;


四是为了防止狗急跳墙, 刺激年大将军掀翻桌子,雍正也采取了一些安抚措施,比如任命年羹尧“同年故旧”、又受其举荐提拔的吏部侍郎史贻直,办理河东盐场案,看到这位钦差,想来年大将军长舒了一口气,心放下了一半。


又比如任命伊都立担任山西巡抚,年羹尧与伊都立是科举同年,私交不错,雍正利用这种关系,亲自指导伊都立如何吹捧年大将军,与其书信不断,故意透露一些圣意,使其放下戒心,同时命其接管财源重地河东盐场,控制军事重镇,阻断年大将军饷军之资、北上之路。


半年时间,形势陡转。


步步为营,雷霆手段, 致人而不致于人。


全文完。感谢阅读。

年羹尧手握30万大军,雍正动他的时候,他为何束手就擒不反抗呢?

年羹尧是清朝有名的大将军,要说他在历史上显赫的战绩,他先是带兵平定西藏乱事,之后又平息了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叛乱,他为大清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康熙信任他,雍正敬重他。

但是,历史上关于年羹尧的结局,却让人有些意外。他被雍正列了90多条“罪状”,削官夺爵,惨淡死去。

原因是什么?

从明面上看,年羹尧被雍正处死的原因之一,主流说法是年羹尧狂妄自大、居功自傲。

但是细细分析之后,颜小二又觉得这个说法“经不起推敲”,就像有朋友指出的,当雍正动年羹尧的时候,他手上还有30万大军,却以近束手就擒,这不像是一个狂妄自大、居功自傲的将军会有的“痛快”。

在颜小二看来,首先,年羹尧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有反心,所以在雍正动他的时候,他才没有反抗;其次,害死年羹尧的,可能不是恃宠而骄,而是那老生常谈的四个字“功高盖主”。

为什么这么说?请继续往下看。

1、关于年羹尧“失宠”原因的主流看法:恃宠而骄关于年羹尧的“失宠”的原因,从颜小二收集的资料来看,主流观点大抵集中在年羹尧因为雍正的宠爱“恃宠而骄”这个观点上。

有不少朋友指出,年羹尧之所以让雍正下定决心除掉他,是因为功成名就的他,在雍正的敬重下,日益骄横,甚至到了嚣张跋扈的境地。

据记载,年羹尧帮助雍正平定青海的叛乱以后,雍正很是感激,于此便更加器重、宠爱他了。这种宠爱,主要表现在权力的赋予上,以及对年羹尧家人的关心上。

比如,每当朝中有重要的人员变动、重大岗位需要更换人员的时候,雍正都会与年羹尧商量,并且十分尊重年羹尧的意见。而在年羹尧的管辖区域内,他近乎拥有自治的权力,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更换管辖区域内的官员。同时,年羹尧本人或者妻子生病了,雍正也会亲自过问,甚至赐药。

因为雍正如此这般的宠爱,年羹尧日益骄横,甚至在雍正面前失了君臣之礼。

“御前箕坐,无人臣礼”,说的就是年羹尧。

除了在雍正面前表现得十分“无礼”,年羹尧在文武百官的任用上,还出现了排斥异己、培养个人势力的现象。

“异己者屏斥,趋赴者荐拔”说的也是年羹尧。

而年羹尧敢做到这一点,在许多网友看来,其底气,便是雍正的“宠爱”。因此,许多人认为,年羹尧最后死在雍正手上,原因在于他的“恃宠而骄”。

2、是恃宠而骄?还是功高盖主诚然,说年羹尧因为雍正过于宠爱,导致看不清自己的位置,失了君臣礼仪,还徇私枉法,在朝廷中形成自己的“小团体”,继而自掘坟墓,这么说乍一看合情合理。

但是,上述的这种做法,不像一个在沙场上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大将军,会表现出的“鲁莽”。

关于年羹尧,他不仅是出色的将军,也是军师一样的人物,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曾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年羹尧领军平定青海的乱,他仅仅通过翻看地图,便知道第二天行军路上会遇到淤泥深坑,于此便让将士提前带好木板和草,以此应对第二天的“路况”。

结果到了第二天,果然如他所料,前进的行军路上十分泥泞,而且还有深沟,于此,士兵提前准备的木板和干草便派上了用场。

本来敌人是打算以此泥泞的路段阻碍年羹尧军队前进,但是却没有料到年羹尧仅仅通过地图,就能料到这一险情,行军进度大大出乎意料,敌军继而被打得措手不及。

于此,年羹尧也在历史上便留下了“料事如神”的名声。

在战场上能有如此出色的观察、推理能力,在朝堂上,年羹尧难道连雍正不满他的“恃宠而骄”都没能看出一丝一毫吗?

一个屡战屡胜的将军,靠的绝对不止是英勇,还有执掌大局、审时度势的能力。而年羹尧“料事如神”的名声早已在外,又岂会鲁莽到不知“不顾君臣之礼”是大忌吗?

如果他明知故犯,明知在雍正面前不可没大没小,但依旧我行我素,明知自己组建小团体是“公开的秘密”,但是却有恃无恐。那么就说明年羹尧有“反心”。

既然有“反心”,雍正动年羹尧时,他手上有几十万的军队,但是却反抗都不反抗一下,以近乎“束手就擒”的态势迎接死亡,这不像是丰功伟绩一辈子、驰骋疆场一辈子的将军,会表现出的“老实”。

于此,颜小二倒是觉得,或许害死年羹尧的,不是所谓的“恃宠而骄”,而是历史描述、或者说因为多种复杂因素,让他看起来“恃宠而骄”。而真正害死他的,可能是“功高盖主”。

3、年羹尧与韩信,不同的经历,相似的人生年羹尧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一个人,韩信。

韩信于战场上表现出来的智和勇,让后人叹服,而刘邦当年对韩信的敬重,丝毫不亚于雍正之于年羹尧。

韩信帮助刘邦打败项羽,成就霸业,但是功成名就以后,却也逃不过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韩信对于刘邦,早已表露忠心,比如蒯通当年以“功高盖主”为由劝韩信背叛刘邦,但是韩信给出的答复是“誓不叛汉”,甚至还把在项羽死后沦为逃亡将领的昔日好友钟离眛杀掉,谒见刘邦表忠心,但却依旧止息不住刘邦的疑心。

最后,在刘邦的默许下,韩信死于吕后之手。

年羹尧和韩信,何其相似。

一生为君主征战沙场,但是功高盖主世人皆知,这一点足以让君主从心底戒备他们。

而“君要臣死”,自古以来都需要“合情合理”的理由。

以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和韩信之死一样,雍正给出的年羹尧之死的理由,大抵可以浓缩为一个字“骄”。而真正害死年羹尧的,可能便是如韩信一般“功高盖主”的功绩了,各位觉得呢?

当然,以上也是颜小二的个人分析和看法,仅供参考,有不同看法欢迎提出讨论。

参考资料:《清史稿》、《论年羹尧之死》、《史记》等。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34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