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历史上程咬金真的是一介莽夫吗凌烟阁功臣智慧的代表,武则天都夸他聪明

以史为鉴 2023-06-13 03:02:30

历史上程咬金真的是一介莽夫吗凌烟阁功臣智慧的代表,武则天都夸他聪明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程咬金的故事。

程咬金——程咬金(589—665)汉族,中国济州东阿斑鸠店人(现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唐朝开国名将,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十九。他的曾祖父叫程兴,当过北齐的兖州司马;他的祖父叫程哲,当过北齐的晋州司马;他的父亲叫程娄,当过北齐济州大中正。而这个大中正的职位,在当时除非是世家大户才能担任,他是官二代。

作为这种世家公子,学识是相当好的,所以他服务过4位皇帝依然活得洒脱,武则天都夸他聪明,他活到77岁,在那个时候,算是高寿,善终。

程咬金在战争中看似是一名福将,武功不出众,头脑又非常简单,从不和别人争辩,秦琼作为他的同事,都非常佩服他;秦琼武艺高强,但程咬金的战略更优,每次打仗时,遇到不强的对手,三板斧已经奏功,遇到强的对手,耍完三十六道板斧,仍无法取胜,便拍马逃去。现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三十六道板斧」、「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等谚语,便出自这历史小说人物。

所以历史人物中,程咬金的名字在日常生活中是说得最多的,常常听到的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意思是发生了原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程咬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

他的老婆是清河的崔氏,这个崔氏可是那时的顶级世家,连当朝皇帝都清楚这个世家的能量有多大,古代门当户对。也这从侧面说明,程咬金的背景非常强大。

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写程咬金是一个当兵的,在隋末曾跟从李密、王世充等,后来跟随李世民,讨平隋末群雄,到唐高宗时,官至大将军,后因率军西征无功而罢官,正史中有传。

其实这也是智慧,当初他的功高已达到震主的地步了,用这种方式,来削减对帝王的威胁也是体现出智勇双全。

一般的武将,军事能力都很强,但政治却是不行。例如白起以及韩信,可以说是有勇无谋的莽汉。最终结局都不得善终,死法相对来说,过于不堪。看看程咬金的事迹,

每次面临选择时都表现得相当睿智,每个都能捕捉到关键点,像跳槽唐军时,认为王世充这人器度太小,心胸狭窄,和秦叔宝、吴黑闼、牛进达等人说王世充不能够带领大伙,不是拨乱反正的人物,不值得为之效力;

像对待李世民争位过程事件中,当时在李渊诸子争位过程中,太子李建成鉴于秦王李世民对于储位的威胁,想方设法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如果没有正确做出选择,李世民是做不成皇帝,这事也是让程咬金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有排名,更是表现得比秦叔宝主动,在政治站队上来说,显得非常敏锐,后续这种做事为人处世的方式更得获得卢公,程咬金后来还被封为一字并肩王,爵位非常高;

像武则天做皇帝时;那真是腥风血雨,可是朝堂上的人,像韭菜一样收割了一批批的,从开始到最终还能站朝堂上的官员,程咬金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本事是装糊涂,程咬金都表现出了政治敏感度的惊人表现。

程咬金的一生可以说是姜还是老的辣,也难怪人们常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就是老奸巨猾的代名词。

历史上真的有“程咬金”这个人吗?

 《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知名度很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是个总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活了100多岁的福将;是个粗鲁豪爽、忠诚侠义,却又粗中有细,经常有“大智慧”的精明黑汉;是个只会“三板斧”,却经常乱中取胜的疆场煞神。
  评书演义中的程咬金,做了很多的艺术加工,人物事迹真假参半,甚至假的比真的多,但史上确有其人,不像李元霸、宇文成都那样完全是杜撰演绎出来的人物。

唐朝名将程知节
  程咬金出生于公元589年,恰好是隋朝的开国之年,济州东阿(近山东东平)人。程咬金是原名,很朴实,满载他爹娘希望他一辈子“咬金”的美好愿望。估计后来他长大了,觉得“咬金”有点土老帽,就改名叫程知节。
  程咬金长到20来岁的时候,正赶上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他也趁势拉起了一支队伍保卫家乡,后来投奔了李密的瓦岗军。李密和王世充决战时,大将裴行俨被流箭射中,跌落马下。程咬金策马上去救援,抱起裴行俨,同骑一马往回奔。追兵用槊从后面刺穿了程咬金的身体,他回身大喝一声,折断槊杆,斩杀了追兵,方才脱险跑回自己阵中。此一战凸显了程咬金的血性和勇猛,绝对是个响当当的铁汉子!顺便说一下,程咬金用的兵器就是差点要他命的“槊”,而不是什么宣花大斧,那“劈脑门”“扎眼仁”“掏耳朵”这夺命三招,纯属说书人的戏说杜撰。
  李密最后没有打过王世充,兵败投唐,程咬金和秦琼暂时归附了王世充,很受王世充的重用。但程咬金不喜欢王世充的为人,认为他猜忌成性、志大才疏,难成大事,就和秦琼找机会一起离开了王世充,投奔到了秦王李世民账下。

在李世民手下,程咬金开启了军事生涯的新篇章。他跟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每次战斗,他常常举旗冲锋在前,屡立战功。面对太子李建成一方的咄咄逼人,他多次提醒李世民“快些自保”。他参与玄武门之变,拥戴李世民登基称帝,因功升为右武卫大将军。
  在李世民执政期间,程咬金像个“老黄牛”,急难险重的活干了不少,深受李世民的信任和器重,把自己女儿清河公主许配给了程咬金的次子程处亮,两人成了儿女亲家。又封程咬金为卢国公,提拔当了幽州刺史,管理六个州的军务。后来又把守卫皇城的任务交给程咬金,可谓高度信任。
  李世民驾崩后,程咬金等人拥戴李治即位,作为三朝元老的程咬金更受倚重。他晚年干得最大一件事,就是作为主帅率军征讨西突厥,依靠手下苏定方等将领的英勇善战,战事很顺利,西突厥大败溃逃。但因为程咬金听信了副手王文度“自结方阵,谨慎前行”的建议,致使唐军行动迟缓,军需粮草接济不上,将士们冻死饿死了很多,没有能够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接下来程咬金又犯了更大一个错,成为其终身污点。显庆二年,他率领大军讨伐贺鲁,到达怛笃城时,有胡人数千家开门出降。恶毒的王文度说:“这些人等我们离开,肯定又会反叛,不如全部杀掉,夺取其资财。”在他的鼓动下,程咬金竟然不听苏定方的再三劝阻,命令手下屠城而去,而且抢掠了很多财物。
  至于程咬金拿没拿财物,史书上没有言明,只是记了“王文度分其财,独定方不受”这么一句,从反向证实除了苏定方外,其他人都拿了。这件事后来败露了,程咬金被朝廷“减死免官”,一世英名因为此事沾染了一个大大的污点!程咬金自己也羞愧难当,后来朝廷又起用他,他以身体不好推辞了。

评书演义里以斧为兵器的程咬金
  公元665年,程咬金在长安城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七岁。高宗李治下诏追封他为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程咬金虽晚年有疵,但也总算是寿终正寝了。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是怎么来的?

程咬金是为隋末唐初大将,曾任内军骠骑,归顺唐朝后上阵杀敌甚是勇猛,镇压起义军,攻击突厥,因此被升职和罢职,程咬金年幼时正值隋末时期,隋末帝的荒淫无道和统治阶级的残暴残忍手段激起民愤,最终爆发了这大规模农民起义,年轻热血的程咬金便加入其中为义军,后入李密的部队,成为瓦岗军被器重。

程知节(589―665年2月26日)原名程咬金,唐初济州东阿(今平阴东阿镇)人,自少勇,善用马槊。隋末农民起义爆发,投瓦岗起义军,署为内军骠骑。武德二年,秦王李世民拜其为左三统军,后因功封宿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太宗贞观年间,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

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王世充与李密决战。王世充军攻击单雄信部,李密派遣程知节及裴行俨增援。战斗中,裴行俨中流矢坠马,程知节连斩数人,抱起裴行俨向后撤退。追兵用槊刺穿他的身体,程知节将槊折断,杀了追兵,这才逃脱。李密战败,王世充俘获程知节,任命他为将军。

程咬金一生骁勇善战,起初程咬金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军队,为了保护村里不被强盗打扰。随后得到李密赏识,归顺李密。随后带领大军跟李密打天下,但李密被王世充所击败,后很秦叔宝等人为王世充所用,王世充深知程咬金等人的本事,所以以礼相待任命其为将军,待遇优厚,但程咬金对秦叔宝说:“王公才识风度浅薄狭隘,却爱乱说,喜欢赌咒发誓,这不过是老巫婆,哪里是拨乱反正的君主。随后跟秦叔宝等人投降了李渊。

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争位期间,程知节被外任为康州刺史,他对秦王说:“大王您的左膀右臂现在被一一斩除,身体还能长久保安吗?知节就算死,也不能离开。”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程知节亦参与其事。贞观中,改封卢国公。

程咬金还是一员福将,用一对板斧为武器,武艺不太好,但运气却好。打仗时,遇到不强的对手,三板斧已经奏功,遇到强的对手,耍完三十六道板斧,仍无法取胜,便拍马逃去。现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等谚语,便出自这历史小说人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3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