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文弱书生朱允炆,为何亲自拔剑劈死了徐增寿

众妙之门 2023-07-04 15:07:09

文弱书生朱允炆,为何亲自拔剑劈死了徐增寿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允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1402年6月,在明朝皇宫内,一向以文弱书生示人的建文帝朱允炆却龙颜大怒,他拔剑亲自劈死了28岁的徐增寿。

如果朱允炆杀死的只是一个普通人,那不值得我们去探讨,也不会被记载到史书之中,因为古代的皇帝有着无上的权力,别说杀一个人了,就算是杀成千上万的人也没有什么稀奇的。那为何死一个徐增寿就会被记载到历史当中呢?其实徐增寿原本没什么了不起的,但他有一个十分出色的老子,没错他的老子就是明朝的开国大元帅徐达。

徐达是朱元璋的发小,他是与朱元璋光屁股长大的,曾经还一起给地主老财家放牛。朱元璋起兵造反以后,朱元璋就一路追随,替朱元璋牵马执蹬,一生立功无数,而且忠勇无二。虽然徐达功勋卓著,但为人低调,所以深得朱元璋的信任,最终他也是明朝诸多开国将领中为数不多得到善终的。

公元1385年,徐达去世,朱元璋将他的爵位从生前的侯爵,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被赐葬钟山之阴并被配享太庙,并且专门为其建肖像功臣庙;徐达因为劳苦功高,所以被后人誉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徐达虽然是一个武将,但他却是聪明至极之人,他之所以能够得到朱元璋的信任,除了勇猛忠诚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和朱元璋联姻。这一点很像张飞和刘备一样,张飞就曾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禅为妻,而且他的女儿还成为蜀国皇后,在张飞眼里虽然与刘备是兄弟,但是儿女亲家更使得自己家族的命运和大哥牢牢绑在一起,这样的关系更加牢靠。

而朱达选择亲近朱元璋的办法同样是联姻,而且他把自己的女人无一例外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大女儿嫁给了燕王朱棣,后来成为了明朝的仁孝文皇后;次女嫁给了代王朱桂;三女嫁给了安王朱楹。

在徐达死后,朱元璋为表示自己对这位开国大元帅的缅怀之情,将他的三个儿子一一封赏,徐辉祖承袭徐达的魏国公之职,二儿子徐膺绪被封为指挥使之职,小儿子徐增寿被封为左都督之职,每个人都吃了一份皇粮。

从朱家对徐氏家族的宠信来说,只要他们的子孙后代不犯什么滔天大罪,那在明朝就是无人敢惹的存在,徐达的光芒将一直照耀着他们。

但这一切在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决定削藩后就发生了变化,同样他们兄弟三人的的命运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徐增寿的悲剧也从这里开始。

由于徐达的大女儿嫁给了朱棣,所以在朱允炆的眼里,徐家上下皆不能信任了。可徐家的三个儿子却没有因为大姐嫁给了燕王就偏心燕王,要助燕王朱棣夺皇位,反而他们还一心保朱允炆江山的稳定。

尤其是长子徐辉祖,徐辉祖本人是最像徐达的,忠勇无双,一生对自己的付出无怨无悔;他承袭了魏国公之后一心报国,但可惜他却得不到朱允炆的信任,即使这样他依然一心要保朱允炆的江山不失。

公元1399年4月,恰好是朱元璋的忌日,燕王朱棣派儿子朱高炽、朱高煦进京给爷爷朱元璋上香磕头。这时徐辉祖建议将朱高煦扣留,理由是朱高煦勇猛异常、治军有方,如果日后朱棣造反,他必然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但是对于徐辉祖的意见,朱允炆没有直接采纳,反而说他这是大义灭亲,不符合人伦道德。

朱允炆对该问题又征求了徐增寿的意见,结果得到了相反的答案,徐增寿告诉朱允炆,坚决不能扣留朱高煦,因为从来没有“孙子来祭拜爷爷,堂兄弟却把人家扣作人质的道理?”很显然徐增寿的言论更符合朱允炆的心思,于是朱允炆就放走了朱高煦。

对于燕王朱棣是否会举兵造反的事情上,徐辉祖与弟弟徐增寿也持相反态度,徐辉寿认为朱棣一定会造反,因为他曾经在山西、北平等地练过兵,深知燕王朱棣早有不臣之心,所以他的意见是,“燕王一定会造反,皇上必须要提前做准备,以来应对不测。”

而徐增寿的意见则是,“燕王也是先帝的子嗣,他现在已经贵为藩王了,享受富贵还来不及呢,所以是不可能造反的。”虽然徐辉寿的话有一定道理,但朱允炆仍然觉得徐增寿的话似乎更符合道理,所以一直没对朱棣进行防备。

就这样朱允炆没有防备自己的叔叔朱棣,等到朱棣的兵马打过长江直奔南京而来的时候,朱允炆才明白朱棣已经彻底造反了。这时的朱允炆自然是什么生气的,于是他责问徐增寿,“你不是说朱棣不会造反?”徐增寿一时紧张回答不上来了,于是朱允炆手起剑落,将徐增寿斩杀于大殿之上。

其实朱允炆失败,不能把问题都推给某一个人,这事儿根本就怪不得徐增寿,他只不过是判断失误而已。公元1402年6月13日,守卫金川门的谷王朱橞和大将军李景隆,在没有做任何的抵抗的情况之下,就直接投降开门迎接朱棣了。

很显然,那些淮西贵族的后裔们以及皇族成员们,绝大多数人并不看好朱允炆,他们看好的是燕王朱棣。忠于朱允炆的都是一些新登上政治舞台饱读诗书的读书人,但这些人在政治方面还未成熟,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身为明朝开国元勋,他的儿子为何会被朱元璋一剑劈死?

徐达和朱元璋自幼便相识,俩人一同长大,感情也甚好。在成年后,朱元璋率先加入了起义军,随后又招募徐达,让他也一同加入,徐达同意后便随朱元璋一起奔赴战场,俩人齐心协力,在战场斩杀敌军无数,感情也愈加深厚。

待朱元璋后来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后,首先就是提拔徐达为镇国大将军,还封爵为魏国公赐府邸,并称赞道:大将军徐达谋略和英勇堪称一绝,所以才能遏制住乱世,战群雄。这时候的徐达在大明王朝中可谓是位高权重,地位几乎仅次于朱元璋。不过徐达却是个福薄之人,自己陪着朱元璋好不容易打下来了江山,仅仅只享受了半世的荣华,便因身染重病而逝世了,朱元璋念及与他的兄弟之情,给了他厚葬之礼,连他的子孙都全部被厚待

朱元璋与徐达虽然兄弟情深,可在朱元璋逝世后,他的儿子朱允炆,一上任就下旨削藩。这一举动令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心中愤然,朱棣不甘于此,开始在暗中谋划,准备叛反。也就在第二年朱元璋的祭日前夕,朱棣让自己的三个儿子一同入京去祭拜朱元璋。这个时候,那些支持削藩的大臣中有人请求皇上将他们三人一并扣下,而其中一位大臣黄子澄却提出反对,大臣们意见不一致,使得朱允炆自己也开始犹豫不决。就在这时,徐达的儿子徐辉祖上书给皇上,说:“我这三个外甥里边,朱高煦为人剽悍,擅耍无赖,为人不够忠义,陛下要好生留意,他日后指不定会背叛陛下啊!”可朱允炆本身是个优柔寡断之人,他虽然听了徐辉祖的话,犹豫再三还是选择放了这三人。

而朱棣的这三个儿子并没有因此感恩图报,反而是一回去就直接起兵造反。为了应对叛乱的燕军,朱允炆下令让徐辉祖来对抗朱棣,徐辉祖不负众望,压得燕军连连败退。就在形势对南军有利之时,朱允炆这优柔寡断的老毛病又犯了,他觉得京中不能没有可以守城的良将,便一纸诏书将徐辉祖又给调了回来。而朱棣等人一听闻此消息,当即又卷土重来,这下直接破了长江,攻破南京城就在咫尺间。

朱允炆心中悔恨,可事已至此,只得再另外调徐增寿来应对敌军。徐增寿虽是徐达之子,可并没有继承父亲身上的优良品格,为人放荡不堪,心思也不正,在暗地里更是早早便与朱棣苟合。徐增寿表面对朱允炆提出的意见表示应和,实际却故意防守松懈,没几下便让朱棣的燕军攻破了城门。朱允炆这时才发现此人不对劲,当即派人将他抓来,并质问他,徐增寿也知证据确凿,自己已是无从反驳,便点头认了,这令朱允炆气得当时就下令直接将徐增寿斩杀。

徐达是明朝头号开国元勋,他儿子为何被皇帝一剑劈死?

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一生戎马为开创大明王朝立下了不可替代的功绩。明朝开国后,徐达被朱元璋封为魏国公,死后又被朱元璋追封为中山王,可谓是明初显赫一时的重要人物,那么徐达的儿子又为何会被皇帝一剑劈死呢?

徐达有四个儿子:长子徐辉祖、次子徐膺绪、三子徐添福、四子徐增寿。这个题目讲的是徐达的四子徐增寿,而那位劈死徐增寿的皇帝则是指建文帝朱允炆。徐达的四个儿子都有被荫封,其中长子徐辉祖承袭魏国公;次子徐膺绪以父荫指挥使;三字徐添福早夭;四子徐增寿以父荫左都督。而徐达的长女则是朱棣的正妻,所以辉祖几兄弟其实就是朱棣的小舅子。

建文帝在位期间,燕王朱棣发动了著名的靖难之役,徐达的几个儿子在靖难之役中的立场不一,长子徐辉祖是坚决站在建文帝这边的,反对朱棣靖难。而徐达四子徐增寿的立场则完全是另一番情况,他不仅没有反对朱棣靖难,而且还在暗中作为朱棣的内应,一直在背地里协助朱棣,多次将朝廷的部署等机密告知朱棣。靖难后期建文帝发觉了徐增寿的行为,于是怒将徐增寿一剑劈死了。

其次,在靖难之役前,建文帝曾经怀疑过朱棣造反,召徐辉祖,徐增寿等人来问话,徐增寿的回话是说燕王朱棣和先帝同气而且已经富贵至极,又怎么会造反呢?这话如果是其他人说的也许还情有可原,但是这话从后来被证实是"内鬼"的徐增寿嘴里说出,那无疑会加重建文帝的杀心。

此外,从靖难功成之后朱棣对徐增寿又是追封定国公,又是让其后代承袭公爵等情况可以看出朱棣对徐增寿确实很不一般,徐增寿"靖难内应"的身份应该说没啥疑问了,被建文帝亲手诛杀也就不难理解了。

徐达是开国功臣,朱永文性格温厚,为何会一剑劈死徐达的儿子?

朱元璋能从一个社会底层的农民,一路奋斗到万人之上,离不开徐达等人的帮助。建立明朝后,朱元璋忌惮功臣功高震主,对他们大开杀戒,但唯独放过了徐达,并将其列为开国第一大功臣,配享太庙。徐达虽然寿终正寝,但是他的儿子却没这么幸运了,其中最惨的一个就是徐增寿,居然被建文帝朱允炆一剑给劈死了。能让性格温厚的朱允炆如此生气,是因为徐增寿成了朱棣的卧底,帮助朱棣篡位,被一剑劈死,的确不冤。

众所周知,朱元璋在称帝后大杀功臣,这是他最为人诟病的一点。但徐达是个聪明人,他始终恪守君臣之礼,不骄不躁,十分低调,所以打消了朱元璋的戒心,得以善终。徐达有四个儿子,除了早逝的一个,其他三个都沾了徐达的光,既有地位也有权势。

徐达的儿子们如果一直安分守,徐家或许会一直保持富贵荣华。但是在靖难之役中,徐达的三个儿子之间出现了分歧:徐辉祖和徐膺绪支持正统,维护建文帝地位,而徐增寿表面上是建文帝一派的,但事实上私下却投奔了朱棣,成为朱棣放在朝中的卧底。

徐达的女儿是朱棣的王妃,她私下告诉弟弟们燕王很有野心,必须警惕。但徐增寿却对建文帝说燕王绝不可能造反,于是善良的建文帝就将朱棣的几个儿子都放走了。后来朱棣逼宫,建文帝才看穿了徐增寿的真实面目,一气之下,挥剑将其劈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33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