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鬼市”是什么?为什么欧阳修经过时吓出了一身冷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为繁荣的一个朝代便是宋朝。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宋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外,还在于宋朝打破了唐朝固有的坊市制度,不再实行宵禁。这些政策的放松,都促进了宋朝商业的繁荣和兴盛。而在此基础上,宋朝开始大规模的出现“鬼市”。
什么是“鬼市”呢?主要就是指从凌晨到拂晓这段时间交易的市场。因其开市时间通常是“半夜而合,鸡鸣而散”,有点像传说中“鬼出没”的时段,所以被人称为“鬼市”。除了这个原因外,鬼市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假货市场。在那里,古董、衣服、器皿,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都会出现,但质量却没有保障。有人可以捡漏,也有人被坑的血本无归。人们常说在里面交易的人,是人是鬼分不清,所以“鬼市”也有这么一重含义。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时期,鬼市都有固定的场所。如开封府潘楼东面的十字街,就有个鬼市子。该鬼市往往在每晚五更时点灯交易,售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的女性用品,天擦亮,买卖双方便作鸟兽散。而开封府东角楼的潘楼酒店,每晚五更时分则开始卖衣物、古董、珍玩犀玉,天明收摊。据《幼学琼林》记载,北宋初年,东京有个何家楼造假水平很高。因为他家长期出售高仿货,日久天长,人们竟只知假货而不知真货。
当然,除了鬼市的商家造假水平高外,一些人的营销手段也是相当厉害。据《夷坚三志·巳卷》记载,宋朝有个专门赶早市场的屠夫,名叫孙三。他每天出门时,都会跟他老婆叮嘱:“咱家的猫宝贝,千万别弄丢了!”时间一长,邻居便心生好奇,想法设法看到了孙三家的猫宝贝。只见那是一只大红神猫,威武气派,看起来不是凡品。孙三回来后,还因为此事把他老婆打了一顿。
渐渐的,孙三家有宝贝的消息就传到了宫中。一位太监为了巴结皇帝,想从孙三手里买走猫宝贝,但被孙三拒绝了。后来涨到三百贯钱,孙三才“勉为其难”的出手。结果等那太监买回去后发现,红猫竟然掉色了。等他派人去捉拿孙三时,孙三全家已经逃走了。除此之外,鬼市之中还带着些聊斋志异的色彩。
传说欧阳修曾在汉江野岸经过时,在朦胧中听到男女老幼的笑声,叫卖声、吆喝声,热闹场景仿如白日,直到天明才散去。第二天,欧阳修上岸查看,结果发现那里只是一座隋朝旧址,空无一人,瞬间吓出了一身冷汗。因此,这鬼市又带有那么一点神秘色彩。
释义:在仕途为官一直做到了将相高位,穿着锦绣华美的衣服,荣归故里。
欧阳修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他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觉,总要把白天所写的文章拿出来,逐字逐句诵读品味,以便发现缺点,及时订正。这天晚上,他重读白天应邀草成的《画锦堂记》,当读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觉得这两句意思太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太通顺。原来白天写这篇文章时,因为朋友韩琦从相州派来的人再三催促,没有来得及仔细修改。现在经过用心推敲,他决定在两句中各加上一个“而”字成为:“仕官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
欧阳修想到这里,马上牵出一匹好马,将书童从梦中叫醒,把添字的事叙说了一遍。书童急忙骑马向相州飞奔。第二天傍晚,终于赶上了韩琦派来的人,把“而”字补上。
欧阳修是宋朝着名的文学家,着作很多,创作态度严谨。每写完一篇文章,他总是反复推敲,一丝不苟。
宋朝的时候,每当亭台楼阁建成,总要请文坛有名望的人写文章记载。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曾建造了一座别墅,取名“昼锦堂”。昼锦堂即将竣工时,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欧阳修,请他写一篇文章。信中还特地言明,文章写成后,马上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时间,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写下了《昼锦堂记》。写完就交给来人。来人立即骑马返回。
欧阳修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总要把白天写的文章拿出来,逐字逐句诵读品味,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就及时修改。这天晚上,他重读《昼锦堂记》,当读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觉得这两句意思太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连贯。他用心推敲,在两句中各加上一个“而”字,变成“仕官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这样,不但上下文连贯顺畅,意思也比原文深邃了。
欧阳修想到这里,马上牵出一匹快马,将家人从梦中叫醒,把添字的事向家人述说了一遍。家人急忙骑马向相州飞奔。第二天傍晚,终于赶上了韩琦派来的人,把“而”字补上了。
从此以后,欧阳修快马追字的佳话便不胫而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32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曹参,萧规曹随”才是最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