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沈万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商人一直处于末流,不被上流社会接纳,纵使他们能够拥有价值连城的财富,成为民间的富豪,但在官家眼中,仍然是微不足道,他们可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整顿商家,但商人却无法有自救之法,明朝的沈万三纵使是飞黄腾达,妇孺皆知,是一个公认的厉害人物,最终却仍旧被官家整成了穷光蛋。
朱元璋还未称帝时,已经在民间有了很大的名气,当他占据江浙之时,沈万三自然不会慢待此人,以免得罪了手握军队的朱元璋,所以他送上了五千两银子和几万担粮食以表诚意,希望能够与朱元璋结交,但如今身为上位者的朱元璋看不上这一笔小小财富,他看中的是沈万三的全部身家,想方设法地想要拿到他的家财。
于是在某个月的初一,他召见了沈万三,并且给了他一文钱,让他利用一文钱创造财富,第二日上交两文,后天便是四文,大后天就是八文,如此类推,日日上交。朱元璋给他埋下了一个巨坑,等到沈万三回去算帐的时候,便发现他要上交五亿多文钱,他明白了这是皇帝看中了他的家产,于是他立马为国捐钱,希望皇帝能够看在他的诚心上放过他。
洪武六年,他为南京修建城建出了三分之一的资金,这样看来他能够承受国家大型工程,确实是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但哪怕他如此谨慎行事,也预料不到将来有一天锋芒毕露。如今南京城外有一座赛虹桥,相传这座桥便是沈万三的儿媳出资建造的,巧夺天工,宏伟华丽。
沈万三本人曾经出资建造了许多石桥,为了展示他的财富,所用石料都是价值不菲,建成之后也被很多人赞赏过。富豪沈家,全家人都是财大气粗,儿媳便是如此,她想要证明自己建造的桥更好,便花费了许多钱财修建了一座石桥,果然花了更多的钱财修建的石桥更加宏伟华丽,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许多人将此叫做“赛公桥”,但更津津乐道的是翁媳两人竟然会在此事上一掷千金,不过最终还是为百姓造福了,所以一时间沈家出了很大的风头。
沈家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财富呢?民间流传着三个说法,第一便是沈家靠种地发家,是沈万三的父亲辛勤耕作才换来了第一桶金,落到沈万三手里的时候,家中已经是不愁吃穿了,还有这许多的粮食稻米,恰逢当时战乱,北方涌现出许多的饥民,身处江南的沈家没有遭受战火,所以将手中的粮食卖给了饥民,迅速积攒了大批财富,循环往复,最终成为了当地的富豪。
第二个说法是沈万三接受了一个人的赠送,那人给了他现成的财富,让他一跃成为富豪,那人便是长洲甫里的陆德原。但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太小,从他的《陆德原墓志铭》一文中可以看出他家也是个富裕之家,继承了数千亩良田,还捐赠钱财资助当地的县学并且帮助家乡办起了书院,陆德原去世后,儿子才八岁,虽没有合适的人继承,但让其他亲人继承也是可以的,为什么会赠送给一个无亲无故的沈万三呢?或许是帮助过沈万三,但若是说全部家财都给了他,这就不大可能了。
第三个说法认为沈万三是靠海外贸易发家,这也是大家普遍认可的,著名的明史学者吴晗就是这样认为的,沈万三通过开展海外贸易,积攒财富,如此成为大富豪。不过若是将三种说法结合的话,也能说得通,种地确实让沈家吃穿不愁,而后陆德原也出资帮助过,而后靠着资助发展了海外贸易,不管怎么说,沈家确实积攒了一大笔的财富。
弟弟沈贵是个明白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明白沈家的财富迟早会被皇帝盯上,所以他写信劝哥哥行事低调,必要的时候可以让沈家从事耕作,不要再显露锋芒了,但沈万三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只要通过捐钱让皇帝满意,那么朱元璋就不会除掉他,但他哪里能猜得到皇帝的深沉心思,皇帝早就看不惯沈家的财富,已经是暗中想方设法要铲除他家了。
等到沈万三去世的时候,皇帝再次打击了沈家,下令增加江南一带赋税,又颁布了许多对商人不利的政策,如此被朝廷针对的沈家发展受到重挫,虽然不能再赚取钱财了,但靠着家中丰厚的财富,他们还能维持奢侈的生活。
只不过这样让皇帝不满了,洪武十九年,他再次找到理由,沈万三的两个孙子涉及到党派争斗,将他们关禁了监狱,沈家又掏了一大笔钱财进京打点,希望能够救出孙子。二十六年,沈家又受到蓝玉案的牵连,沈万三的曾孙等六人和女婿都被凌迟处死,经受了朝廷的针对,沈家能够存活多年也是不容易了,但最终还是破灭了。
若是当年沈万三能够听从弟弟的建议,放弃家业,捐赠给朝廷,或许皇帝还会放过沈家。商人纵使拥有千万财富,但在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手中,仍然是不够看的,皇帝可以轻易让他们家破人亡。
沈万三之所以能够承受住朱元璋的三次打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的家底太过于殷实了,所以才能够一次又一次的化险为夷。读过史书的人应该都知道,明朝时期的沈万三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民间更是传说沈万三的家中有一个聚宝盆,由此可见当时沈万三的财富是有多么的丰富,不过富可敌国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最终他的家产被朱元璋看上了,于是朱元璋便想方设法的从他身上榨取钱财。
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朱元璋对沈万三一共发起过三次的打击,其中第一次便是要沈万三第一天上交一个铜板,之后每天都翻一倍。不知道其中曲折的沈万三想都没想就直接答应下来了,但是当他回家之后,拿起算盘算了一下,顿时整个人都惊呆了,如果按照这样一直下去的话,到了一个月后,居然要上交五亿多的铜钱,不过这一次的打击并没有让沈万三伤筋动骨。
但是随着而来的第二次打击就更加狠了,朱元璋发现第一次打击没有什么效果,于是便下令让沈万三每年上缴白金千铤,黄金百斤,而且造六百五十间廊房。不过这些林林总总并不算什么,之后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才是真正的重头戏,他先是要求沈万三培养出一支骑兵,之后还要求他的田产都要征收每亩九斗十三升的重税,而这也让沈万三真正的伤筋动骨了。
而第三次打击就更为彻底,当时南京城刚刚打下来,正是需要修缮的时候,沈万三自己也知道肯定要出钱,于是便主动提出承担三分之一的工程。而这一次的工程也让沈万三的家底瞬间缩水一大半,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沈万三开始走下坡路,慢慢的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说起沈万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好多美国人都知道我国的这位富豪。他生于元朝末年,开始只是一个小小的农商,农商就是雇人种田,同时给相应的报酬,等到丰收的时候,自己定价出售。他家当时田地非常多,正好他当时生活的年代处于战乱之时,他发现粮食的利润非常高,而倒卖粮食就是一件肥差。发现了这一商机后,他觉得是不是自己经手倒卖赚的会更多,还会掌握住第一手资料,此时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商业头脑,而他也就是凭借着这个想法,成功的迈出了自己经商生涯的第一步,获得了第一桶金。
有了资本后的沈万三随着事业的开阔,开始逐渐踏足其他行业以谋取更多的利益,而当时成本低风险小的丝绸、瓷器也进入了他的目标内。大家都知道,那时候由于统治者的黑暗,农民起义也很是疯狂,最厉害的就是在北方。当时沈万三家在周庄,相对比较和平的地带,聪明的他利用南北战乱的差距,开始倒卖商品,从中谋取暴利。随着生意的越做越大,沈万三的眼界和朋友也不断扩大,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航海,也就是此时他萌生了海上贸易的想法。
他把当时国内流行的、成本并不高的茶叶、瓷器、丝绸贩卖到沿海的国外,然后利用赚的钱把国外非常多但是国内紧缺的物资低价进回来高价卖,就是这一商机他的生意越来越大了。虽然航海有风险,但是此时利益的诱惑远远超过了对危机的认识,他依旧大胆的继续着。就这样,利用多条商业链,他摇身一变成了当时的首富。可以说富可敌国,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势力太过强大,当时统治者就会有压力。
不出所料,当时的朱元璋得知他的情况后,就下了禁海令,禁止私下贸易。而被利益冲昏头脑的沈万三哪里顾得上这么多,依旧铤而走险把脑袋别在裤腰里赚钱。朱元璋得知后很是生气,就罚他出钱修城墙,可是鬼迷心窍的沈万三在修好城墙后仍想着挣钱,想着出海贸易。于是想出要出钱替皇上犒赏三军,原以为可以让龙颜大悦,却不知他却犯了一个大错。他忽略了军队是皇上的,就算犒赏也轮不到他提议,因此他再次令君王不悦而获罪入狱,判处死刑。这一决定吓坏了他的家人,于是为了搭救他耗尽了大半家财,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发配云南。早就锦衣玉食的他哪能吃的了这苦,最后他客死他乡,而家里人因为没了顶梁柱坐吃山空,最后家里也败落了。
后人对沈万三的总结就是挣钱有度,要认清局势见好就收。不过在古代像沈万三这样的人不止一个。相信胡雪岩的名字很多人也都知道,他是清朝末年的官商。为官又经商古往今来的并不多,所以他比沈万三有头脑,因为他知道要想生意好,要把政府大靠山哄好,不过他的经商之路源于为官之后。他与左宗棠的关系非常好,非常会在官场中为人,经常利用家中财力帮助当时手握重兵的左宗棠。而左宗棠有了肉也没忘了他,因此收付新疆也有他的功劳,他因此也破格成为朝廷三品大员,因为官路亨通,商业也是如日中天。
是人总会犯错有犯糊涂的时候,当时他觉得朝廷没有能力护他周全,在当上三品大员后的第二年,他开始和洋人竞争利益争夺市场,拉开了第一次中外商业大战的帷幕。不过随着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中法战争爆发,以及洋人的手段,及国人的落井下石,他最终败落被革职抄家,家财散尽,在狱中郁郁而终。这就是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两大富商,最终都死在了自己的野心和站队上。其实?富不与官斗?自古以来不变的道理,所以即使富甲一方,也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局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32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霍显是什么样的人第一个毒杀皇后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