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季布是谁?为何会有“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之说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我国有句成语,叫做“一诺千金”,常用来比喻说话算数,为人极有信用,也可称作“千金一诺”。这句成语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中的“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一句。
那么,季布是谁呢?怎么能有如此之高的信誉呢?其实,这里面是有一个人为了和季布套近乎而故意夸奖季布的故事。
季布,秦末汉初楚地人,他性情耿直,为人行侠仗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会努力办到。
早年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季布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部下,曾几次为项羽出谋划策,而让刘邦吃了多次苦头。
后来,刘邦击败项羽,建立了汉王朝,当上了皇帝,刘邦为解以前受过的气,便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谁敢窝藏季布就要要灭三族。
由于季布一直是个讲诚信的人,所以有很多人暗中保护他。后来,季布求人把他卖给一个大户人家朱家当佣人。朱家知道他是季布后,不仅没去报官领赏金,而是为他的事情,还特意去找了一个老朋友——汝阴侯夏侯婴。
朱家见到夏侯婴后,随便地聊起话题,慢慢地就谈到了季布的事情,并说当初季布受项羽差遣,是各为其主的事。如今项羽已亡,他以前的臣下难道全都要杀死吗?
夏侯婴知道朱家这是在为季布开脱,他便答应去找刘邦说清,并最终劝说刘邦取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
季布通缉令取消后,可以正常地在社会上出头露面了。不久,有一位叫曹丘先生的楚地老乡前来拜访季布。这位曹丘是一位非常喜欢结交有权势的人,并在与权势人物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财物。
季布对这样的人一向反感,一见面后,就不给好脸色,并数落说:“我落难时,你跑到哪里去了?现在我恢复自由身了,你才来找我?”
而这个曹丘脸皮很厚,不管季布怎么说,怎么给脸色,又是打躬又是作揖,只是拼命地和季布套近乎。
最后,曹丘一看季布死活不吃他这一套,拍什么马屁也没用。于是,他使出最后一招:“我在咱们家乡听说了一件跟你有关的事情,现在都在传一句民谣。”
季布一听,不由自主地追问:“家乡有什么话跟我有关啊?”
曹丘回答说:“大家都在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您是楚地人,我也是楚地人,我在楚地给您这样宣扬您的诚信,您为什么还这样对待我呢?”
季布听了,果然很高兴:原来我一直以来这么讲诚信,都已经值这么多黄金了!他当下把这个本来非常讨厌的人当做贵宾来隆重招待,留在家中住了几个月,当曹丘离开的时候,季布还送了一大笔钱。
后来,这个故事就广泛地流传下来,并由此诞生了“一诺千金”这个成语,来作为人们讲诚信、讲信誉的象征和典故。
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是非常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所以在当时名声很好。
季布曾经是项羽的部将,他很会打仗,几次把刘邦打败,弄得刘邦很狼狈。后来项羽被围自杀,刘邦夺取天下,当上了皇帝。刘邦每想起败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气。怒愤之下,刘邦下令缉拿季布。
幸好有个姓周的人得到了这个消息,秘密地将季布送到鲁地一户姓朱的人家。朱家是关东一霸,素以“仁侠”闻名。此人很欣赏季布的侠义行为,尽力将季布保护起来。不仅如此,还专程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请他解救季布。
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很要好,后来跟刘邦起兵,转战各地,为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很同情季布的不幸处境,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情,终于使刘邦赦免了季布,还封他为郎中,不久又任命他为河东太守。
当时,楚地有个名叫曹丘生的人,能言善辩,专爱结交权贵。季布和这个人是同乡,很瞧不起他,并在一些朋友面前表示过厌恶之意,偏偏曹丘生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一心想巴结他,特地请求皇亲国戚窦长君写一封信给季布,介绍自己和季布认识。窦长君早就知道季布对他印象不好,劝他不要去见季布,免得惹出是非来,但曹丘生坚持要窦长君介绍。窦长君无奈,只好勉强写了一封推荐信,派人送到季布那里。
季布读了信后,很不高兴,准备等曹丘生来时,当面教训教训他。过了几天,曹丘生果然登门拜访。季布一见曹丘生,就显露厌恶之情。曹丘生对此毫不在乎,先恭恭敬敬地向季布施礼,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我们楚地有句俗语,叫做‘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您是怎样得到这么高的声誉的呢?您和我都是楚人,如今我在各处宣扬您的好名声,这难道不好吗?您又何必不愿见我呢?”
季布觉得曹丘生说得很有道理,顿时不再讨厌他,并热情款待他,留他在府里住了几个月。曹丘生临走时,还送他许多礼物。曹丘生确实也照自己说过的那样去做,每到一地,就宣扬季布如何礼贤下士,如何仗义疏财。这样,季布的名声越来越大。后人用“一诺千金”形容一个人很讲信用,说话算数。
孔子说:“人无信不立。”这条箴言流传千古。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有重视信用的传统。清代顾炎武曾赋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表达了自己坚守信用的处世态度和内在品格。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各地,守信,同样是人们日常交往的信条。在越来越开放的今天,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用,简直寸步难行,甚至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此,我们不能不重视信用、讲求信用,在信用的天平上搁上重重的砝码。
1、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于是楚地流行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2、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 与窦长君略有交情。季布曾写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先生不是品德高尚的人,您不要和他往。” 曹丘先生为了结识季布,请窦长君写封信举荐他去拜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还是坚持起程去准备拜见季布。
3、曹丘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对曹丘不冷不热,曹丘一进厅堂,就对季布作了个揖吹捧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再说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如果到处宣扬你的美名,您的好名声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不重要吗?为什么不愿见我呢!”
4、季布听了非常高兴,当曹丘贵客招待,留他住了几个月,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送他丰厚的礼物。曹丘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31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