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翊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为了争夺皇权,皇室兄弟之间勾心斗角,发生流血冲突的例子不胜枚举,鲜有皇室成员相亲相爱的事例。但清朝的雍正皇帝与其十三弟胤祥兄弟情深,历来被后世称为手足相依的典范。胤祥病逝后,雍正帝甚至悲痛到吐血。
而在明朝,也有一位藩王甚得皇帝哥哥的宠爱,甚至他营造的陵墓都比皇帝寝陵的规格还高,这在古代可是要掉脑袋的。但皇帝哥哥并不计较,这位藩王也根本没有杀头之虞,仍活得逍遥自在。
这一对“相亲相爱”的兄弟就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四弟潞王朱翊镠。
朱翊镠是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坖的第四子。隆庆皇帝的父亲就是那个差点被宫女勒死在床上的嘉靖帝。
朱翊镠的生母李氏,在隆庆帝还是裕王时进入裕王府,成为裕王的侍女。嘉靖四十二年时,李氏生下朱翊钧(后来的万历帝)后,才升格为裕王的侧妃。在裕王即位成为隆庆帝后,李氏的地位上升,成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
朱翊镠生于1568年,即隆庆二年,是李氏的幼子,万历帝的同母弟。朱翊镠后来受封为潞王。
由于至朱翊镠出生时,隆庆皇帝所育的四子中,长子宪怀太子朱翊釴与次子靖悼王朱翊铃均已早夭,只有三子朱翊钧和四子朱翊镠存活。所以,朱翊镠自幼就倍受帝后的宠溺。
万历帝朱翊钧在十岁时即皇帝位。据史载,李太后(李氏在儿子万历帝即位后上尊号为慈圣皇太后)对万历帝的要求非常严格。罚跪读书、下令宦官严加管束小万历帝是经常之事。甚至有次万历帝酒喝得有点高,因故要剑杀内侍。李太后得知后,吓唬万历帝要废掉他的皇位,将他狠狠罚跪了一顿。
但李太后对幼子朱翊镠却出奇地溺爱,万历皇帝对这个唯一的弟弟也非常纵容。
在朱翊镠十四岁大婚之际,他的婚礼搞得非常奢侈铺张,规格远远超过亲王婚礼的用度,以至于户部都上书提醒万历皇帝要适可而止。
但万历帝仍然大肆操办小弟的婚礼。由于婚礼耗资惊人,万历帝甚至为此挪用了九十多万两的军费,京城的珠宝甚至都被皇家买空了。
李太后为了给婚礼筹资,甚至打起了张居正的主意。李太后以为张居正腰缠万贯,遂对其抄家来凑足婚资。谁知抄家仅得区区数万两白银,对朱翊镠的婚礼耗费来说,就是杯水车薪。
万历十二年,也就是朱翊镠婚后第三年,按照明朝成婚出藩的惯例,潞王朱翊镠应该离京就藩了。万历帝对小弟疼爱至深,亲自为朱翊镠选定了富庶的湖广衡州做为弟弟的藩地。
但朱翊镠却上书称为了距离皇帝哥哥更近点,请求改藩卫辉,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新乡、鹤壁一带。
对于弟弟的请求,万历帝自然有求必应。
选定藩地后,万历帝又开始大兴土木,为朱翊镠营造潞王府。
潞王府工程浩大,耗资近七十万两白银,石料采自湖广、四川。整个工程劳民伤财,耗时四年,搞得当地巡抚臧惟一叫苦不迭,请求将河北道参戴光启调往卫辉。
潞王府建成后,朱翊镠前往就藩。户部依例准予朱翊镠的安家费是三十万两金。
但此时,朝廷的国库已非常空虚,又值江浙等地发生灾情,朝廷已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这笔款项都难以筹办。
灾民哀嚎遍地,皇室却挥金如土。朝臣不便直接弹劾万历帝,纷纷向户部开火,搞得户部尚书宋薰活都没法干了,干脆向皇帝递交了辞呈。
万历帝无奈,为了安抚朝臣,堵住众人的嘴,只得将朱翊镠的安家费削掉了三分之一。
万历十七年,潞王朱翊镠动身前往藩地。沿途所到之地,均举行迎送仪式,当地官府被要求进奉粮米,动辄数万石。这些粮米由当地官府层层盘剥而来,对当地百姓来说,又是一场浩劫。
朱翊镠就藩卫辉后,更是疯狂敛财。
朱翊镠的皇叔景王朱载圳身后并无子嗣,死后国除。他名下受封的田地四万亩多是虚数。景王死后,他名下的田地已多还田于民。
但朱翊镠接任景王朱载圳的庄田后,立即上书要求按实数讨要景王的田地。
这时景王的名下已无寸土。可是万历皇帝不顾各级官府的上书,仍强令各地如数补足。
地方官府无奈,只得巧立名目,向百姓强行搜刮土地,如数补齐潞王。
万历皇帝对潞王在敛财方面纵容放任,倒是还可以理解。潞王在超标修建潞王陵时,甚至都冒犯了皇威,万历皇帝依然对弟弟百依百顺,放任不管,可真是对这个弟弟溺爱到家了。
潞王陵修建得非常气派,布局与明皇陵相同,但规模超过万历皇帝的定陵,并且潞王陵的牌坊等处都绘制了皇帝御用的龙纹饰。
明帝王陵前一般设置有六种石兽。但潞王朱翊镠的陵墓神道旁却修建了十四种石兽,而且地宫的门钉的装饰也用了最高规格的九纵九横。甚至潞王的次妃墓也非常气派,仿制了皇后的规格。
李太后对潞王百般溺爱,对潞王的这些出格做法视而不见,默许纵容。
李太后在万历四十二年二月病逝。相传,潞王得知母亲的死讯后,不能回京奔丧,伤心过度,与同年七月病逝,活了四十六岁。
李太后和万历皇帝的百般纵容,造成了潞王荒淫无度、恣意妄为的个性。或许,万历皇帝太了解他这个弟弟了,认为他只是个妄为骄奢的主,并无威胁皇权之心。所以不管潞王怎样做,就由他去罢。
传说现在的娘娘坟当初并非为赵氏修建,而是潞王给自己修建的坟墓。潞王和皇帝明神宗是同母兄弟,他蛮横霸道、骄淫奢侈、不服管教。皇帝把他封到卫辉当藩王,虽说此地不如京城吃喝玩乐的地方多,但是天高皇帝远,他更加可以为所欲为了。孝定皇后宠爱这个小儿子,生怕他在外为非作歹惹出是非,就把跟随自己多年、品行端正、明辨是非、敢说敢当的贴身宫女赵姓女子选作次妃,随其就藩。赵氏宫女要担负的责任,一是照顾潞王的日常生活,二是管束潞王。
潞王迷信风水之说,怕死后葬的地方对自己不利,刚到卫辉不久,就派人选风水宝地为自己建坟。当地知县是个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主儿”,听说王爷要选地建坟,就跟着风水先生四处勘查,终于发现凤凰山下一处穴地呈头枕凤凰山、脚蹬老龙潭、左端金灯寺、右托小峙山之势。知县向潞王献媚说如在这里建陵寝,可荫庇后代,没准儿还能保潞王后代称帝呢。于是,潞王命他就圈地拆房,赶走当地的百姓,这里就是现在的娘娘坟。
地选好了,但坟墓修个啥样呢?潞王想,自己和皇帝是一个娘胎出来的,陵墓的规制不能输哥哥。于是,他就下令让手下仿照明神宗的定陵修建自己的陵墓。藩王陵墓规格同皇帝一样,这可是胆大妄为、目无尊上之举。赵妃得知后,赶紧劝告潞王,这样做万万不可。
一贯骄横的潞王哪听得反对的声音,依然我行我素,照着计划,紧锣密鼓修建起陵墓来。没有办法,赵妃只得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皇太后,希望她能制止潞王。但“知子莫如母”,对儿子秉性了如指掌的皇太后知道,这件事自己是制止不了了。但如果声张了出去,皇帝恼了,对潞王兴师问罪,自己又舍不得。最好的办法,是当自己不知道,不闻不问。
赵妃自己管不了,皇太后也不管,只能任由潞王把陵寝继续建下去了。几年后,一座气势恢宏的陵墓是建起来了。但潞王欺压百姓、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行为,也让百姓们怨声载道,恨得咬牙切齿。每逢潞王想出什么欺压百姓的点子,赵妃就会加以阻止,让老百姓少受许多盘剥。百姓知道赵妃心地善良、贤德聪慧,就称她为赵娘娘,并祝福她长命百岁。
开始的时候,潞王对赵妃的阻拦充耳不闻,只当没听见。后来随着赵妃管束的越来越严格,潞王开始怀恨在心。潞王不喜欢赵妃,赵妃也看不上潞王,争吵在所难免。但又因为赵妃是皇太后派来的,怒归怒,恼归恼,潞王还是不敢把她怎么样。
俗话说:“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没过多久,赵妃就因疾病缠身,告别了人世。她临死前一再嘱咐,在凤凰山下随处找一片地方安葬她就行,不要祸害百姓浪费银两。
赵妃一死,潞王表面上悲痛欲绝,心里却暗自高兴。马上指使卫辉知府在凤凰山选一块儿穴地,安葬赵妃。
接到命令,卫辉知府哪敢怠慢?马上带着风水先生跑遍了凤凰山。但一天天过去了,风水先生始终不敢开口,也不点穴地。这让潞王十分恼火,把风水先生传到府中询问。最终得知,因为潞王在修建陵墓时只注重修建得富丽堂皇,却犯了风水上的大忌,把吉穴变成了凶穴。埋进去的男人,不能安生,还有被后人抛尸的大祸。赵妃娘娘因有吉星护佑,加之是女儿之身,如能葬入这处墓冢,则可保夫君健康长寿。
自己费尽心思建造的陵墓,岂能给他人做嫁衣?潞王不信邪,就命卫辉知府把境内的所有风水先生全部找来。但奇怪的是,所有风水先生在看过陵墓后,都认为这里安葬赵妃最宜,这让潞王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皇太后得知赵妃的死讯。按朝廷礼制,赵妃难和潞王合葬。但皇太后因宠爱赵妃,希望赵妃能在阴间约束潞王,加上得知潞王陵墓已修缮完毕,下令把赵妃葬入修缮好的潞王墓中。
风水先生说的,加上皇太后的懿旨,使潞王无可奈何,只得下令在为自己修建的陵墓中安葬了赵妃。自己在赵妃墓的东边修建了一座陵墓,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潞王墓。
“当时为什么所有风水先生都异口同声说潞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宜葬赵妃,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申法海说,当时,百姓闻听潞王要随便埋了赵妃,都心有不忍。想到潞王下葬赵娘娘必定要先看风水,就串通好风水先生,让大家众口一词。
潞王陵,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墓。它座落于新乡市凤泉区的凤凰山下。近四百年来,它以其独特的旖旎风光,雄伟的古代建筑,精美的石刻艺术,神奇的民间传说,吸引着四方游客。古人曾作诗赞:“古殿空山裹,名王有旧莹”,“秦陵和汉寝,不及此幽情”,将其同驰名中外的秦汉皇陵相媲美。二00二年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亲笔题字“中原石头城”。
墓主潞简王朱翊镠,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明穆宗朱载垕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唯一同一母弟。其陵墓建成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完全仿照万历皇帝在北京明十三陵定陵。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被誉为“中原定陵”。
2012年11月27日,潞简王墓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是继2006年潞简王墓被列为预备名单之“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后的第二次入选。
潞简王墓,历经沧桑巨变,几度兵火,风雨侵蚀和十年动乱,原地面上木结构建筑群:陵恩殿、棱恩门、配殿明楼和众多的附属房屋都已不复存在,在墓室内大量珍贵的金银铜瓷,珠宝玉翠和织锦刺绣等随葬品被洗劫一空。现存的古代建筑,大量石雕塑和碑碣等,仍蔚为壮观。近年来,国家陆续拨出专款对潞简王墓区进行全面整修,保护和修复古建筑,营建园林,栽培树木花草,逐步使古冢风貌重现。
潞简王墓和赵妃墓营造时间由于文献资料较匮乏,仅从现存的有关碑文和明代帝王生前营造寝陵的惯例来推断:潞王墓应建于万历四十年(1615),赵妃墓建于万历三十年。如今它们已经历了近四百年的沧桑之变,几处高大巍峨的木结构建筑已毁,墓室内大量珍贵文物也早被洗劫一空,但现存的明代建筑及大量的石雕和碑碣仍蔚为状观,这在我国所发现的明代藩王陵墓中也独占鳌头。
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为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大型文化遗产,陆续拔出专款对潞王陵墓进行了全面的修改,重新营造了园林,再现了大冢风貌,1996年12月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正以古朴的雄姿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陵墓入口处是一座三开间石牌坊,乍看低矮且比例刻板,但细节上却浑身浮雕龙纹,十分醒目,两侧立柱的龙纹也采取高浮雕形式,跃然“石”上,气势张扬,为本墓一大特色。通常明清帝陵的望柱与牌坊在空间顺序上错开,而此处则并列而立,风格一体。陵内成排的碑刻旁还有一对这样的立柱,但只是三面雕刻、一面粗糙的“半成品”,是工程中断?还是有意为之?史书对这段事没有记载,于是成了千古之谜。
更有特色的在牌坊之后的石像生,十数对动物挤在这短短的甬道两侧夹道欢迎,左右品种完全一样,但公母有别。显然这种规模是明目张胆地越制犯上。而这些动物的细节与同时代的其他陵墓也有所不同:风格简单粗朴,细节上不拘一格,但求画龙点睛,而且也寄托了丰富的想象力。这只既似走兽又似鹦鹉的玩意儿,其喙部及翅膀的创意就比较大胆。或许这是天堂神兽,如虎添翼,承载着人的奇妙梦想在天地间任由驰骋。还有这只类似犀牛却没有角的动物,基盘甚稳,头部又斗志昂扬,浑身遍布螺旋形卷毛,细节刻画也一丝不苟,但整体仍显得粗犷大气。而从石羊开始,便能感觉到大宋遗风。明清帝陵很少有石羊,而在北宋帝陵中却很普遍。可以想见,此处石羊是模仿北宋“滹沱陵上好石羊”建造的。温文尔雅,热情友善,象征着宋代的文人气质。或许是潞简王墓离同在河南的北宋帝陵不远,虽时隔数百年却仍受其影响的原因。
再看角端,这种倾向更加明显。作为大宋国的瑞兽,寓意国力昌盛,怀柔远人。不同的是宋陵角端多为走兽,此处则蹲坐而长啸,更加富有动感。这尊雕塑,与奴性、程式化都很远。
骆驼通常是瘦骨嶙峋的,而这匹却线条圆润、光滑,连背上一对驼峰也退化到了马鞍大小的水平,实在令人称奇。难道离开了沙漠,连承担主要功能的器官都退化了?明孝陵的骆驼也很有名,但这匹体量较小,且写意性更强。大象在明清帝陵也是很受欢迎的动物,但这里的大象却比一般要写实得多,无论脸型,还是象牙、象鼻、象耳,都棱角分明。也许因为驾驭石材的水平较高,不怕相对单薄的四肢支撑不住,才不用刻得上下浑圆粗壮。还有大象披着的那件毛毯,细处花纹的雕刻也见功夫。
潞王陵地宫
最后一组驭马官则纯粹是明代宦官风格了,尽管马也和象一样有些瘦弱。后面的石牌坊也是明代程式化风格,上书“维岳降灵”四字。
墓前一组巨大的石棺也很注目,大得连石台上都放不下,只能摆在石台前面。不知是这位藩王生前有野心,还是特别受宠于皇帝的缘故。特别是两对花瓶上浮雕有荷叶水鸟,一派田园池塘风光。在进入陵区的小径两侧有抄录的历代游人诗碑,其中一首有云:“楼台巍峨夕影流,屏山带水问来幽。松杉曾是当年树,风雨凄凄几度秋。”读罢令人神往,但已绝非林泉深壑的山区胜景,而被四周水泥采石化肥发电等工厂搞得乌烟瘴气,暗无天日。据说近年来已在整治,希望若干年后能看到明显效果,让这位藩王好好安息。
卫辉城内另一处胜迹望京楼,也是潞简王来后,每日思念京城家乡,于是命人建造而作登高远眺之用。
望京楼
民间传说“潞王”是由京城被贬至此,思母心切,遂命人从山中取石,在其任职之地筑高台望京,以解“思母”之愁。当年为了修建“望京楼”,不知道有多少生灵为之涂炭。卫辉曾流传了这样一个顺口溜:
“望京楼,实难修,活着来,死了走。一人喜,万人忧,天碰地,一同休! ”这个顺口溜,反映了当时望京楼修建的艰难和卫辉百姓对统治者不顾民生强修望京楼的愤恨。据说,修筑望京楼因太困难,死亡很多工人,但是潞王还是看不见北京的母亲,还要继续往上修,最后,神仙都看不下去了,一天,潞王登高北望时,经神仙点化,在卫辉西北的吕祖阁,出现了一个老太太在梳头,潞王一看,以为是看到了自己的母亲,于是就停止了望京楼的修筑,挽救了很多建楼工人的生命。
望京楼采用的是长城敌楼形制,全部砖砌,拱券叠涩。平地起高楼,因此工程更大,气势不凡。只是年久失修,日渐破旧。登数层楼而至顶,卫辉旧城一目了然,而京城乡关却无处可寻,只待悲风拂面,把藩王的眼泪吹去故国。据说当年顶上还有座无梁殿的读书台,如今只剩下几座雕花石柱础尚在。硕果仅存的一座石牌坊,也是典型的明代形制,略显高峻,细处雕刻游龙,和潞王坟遥相呼应。横批出还雕刻出一群人物,开始有民间化的苗头。从读书台的遗址上望去,枯草随风轻轻摇曳,这座牌坊依然挺立,那孤独的背影映衬在苍天大地之间,是多么地渺小。
民国年间3起规模公开盗墓事件 本文作者 盗墓,以单干或数人团伙为主,人多了容易暴露。但在民国年间,大规模的公开盗墓活动,即所谓群盗却不时发生,组织者找来当地农民,如生产队社员集体上工劳动一样,参与发掘,至少有这么三起,参与人数众多,少近百人,最多的达千人。 (1970年代农民扒河现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盗挖河南卫辉潞简王墓 ——近百人大白天公开盗墓 潞简王墓除了名字叫墓不叫陵外,其它哪一方面都可以和帝陵一比。据说因为朱翊钧很喜欢这个弟弟,朱翊镠不只生前深得皇恩,死后也得到了朱翊钧的特别照顾,墓园修造得很豪华,整个工程前后建设了6年,才完成。 (潞王墓) 潞简王墓主要由神道、潞简王墓、次妃墓三大部分组成。次妃墓位于潞简王墓西140米处,墓主是朱翊镠的次妃赵氏,当地人俗称「 ”娘娘坟”。朱翊镠共有12个妃妾,赵氏是其生母孝定皇后「 ”钦赐随封侍滕”,因身份特殊,死后被神宗追封为「 ”次妃”。 民国二十六年农历十月,具体哪一天弄不准了。当天上午,当地来了一支近百人的「 ”队伍”,里面有的人背着步枪,有的人挎着盒子(手枪),但更多的则带着洋镐抓钩,扛着钢锹铁锨,好像要挖河打坝一样。 原来,这是一群盗墓者,领头的是两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家住汲县高村,是远近有名的江湖浪人。 这群人是组织者从自己老家高村、陈堡,还有新乡郭柳等村找来的农民,明火执仗前来盗挖潞王墓。 (潞王墓地宫) 潞王墓园周边有风水墙围着,穿过风水墙进了墓地后,这伙人先撞开了娘娘坟的园门,直接来到后院的高大墓冢前。组织者现场指挥干活,一会往这挖,一会朝那刨。这群农民马上舞镐挥锹,热火朝天地挖了起来。为了赶时间,吃饭也不得离开现场,就在现场解决。 考虑墓地附近人会来阻止和干扰,组织者另派一些人带枪,在四周巡逻警戒,高处还安排了放风的,一有动静立即报告。 但这伙人最后并未得手,被当地农民赶走了。随后,当地农民接着将挖,从棺材内盗出了两口袋宝物。 民国二十二年(1933),盗挖安徽寿县楚王墓 ——参与挖挖的农民有168人 当时,寿县一带发生了严重的灾荒,1931年淮河流域发生大水灾,寿县一带灾情尤重;1932年接连又发生旱灾,大量灾民饥寒交迫,背井离乡。 (楚王墓发掘现场) 时朱家集 *** 联保主任及伪保长,便打起了当地古墓的主意,认为李三古堆下必定埋有古物,主张开挖取宝。民国文物市场当时已兴起,「 ”古董值钱”大家都知道。如果挖出古物卖得了钱,即作为「 ”救灾”之用。 据民国学者李景聃《寿县楚墓调查报告》,盗李三古堆的领头人有分别叫朱鸿初、庞子平。参加挖掘的人共计168名,都是当地的农民。 从当年农历3月19日开始,共挖了92天。挖到阴历5月22日,开始现宝,出土青铜器物。接着,越挖越多,除了大批青铜器,还有其它零星石器,据说不下4000多件,大的青铜器每件重达数百斤。 民国十六(1927)盗挖陕西宝鸡市斗鸡台 ——最多时千余农民参与挖宝 斗鸡台为西周王陵所在。 这次盗墓由当地军阀党玉崐组织,参与推挖掘的全是周边农民。 (宝鸡青铜器出土现场) 盗掘开始时,组织者强行让斗鸡台周围几十里的乡村派遣民工,随着盗墓规模的扩大,又强迫岐山、宝鸡、凤翔、扶风等附近县、乡的农民参与盗墓。少时约四、五百人,最多时竟达到千余人,其中不少人都是被党玉崐抓来的。这些人,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斗鸡台戴家沟东西两侧的坡地上,轮流挖掘,上上下下到处都站着挖宝的人。 农民自带挖掘工具,家稍近一点的,允许回家食宿,远道来的都是星夜启程,日暮而归。再远的,只得带足干粮,夜里或借宿在村子的庄户屋檐下,或露宿在崖根的破窑洞中,条件艰苦。 (古墓发掘) 为了方便管理,党玉崐成了一个「 ”挖宝领导小组”,这与曹操当年盗梁孝王刘武的墓,在军中委任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成立「 ”盗墓办公室”,如出一辙。 盗墓期间,斗鸡台热闹非凡,像过大年一样。据当地老人讲,为了给民工助兴,组织者陆续请来了西安、岐山、眉县等地的戏班子,光大戏就唱了三个月。会场上卖吃食的,摆散货摊的好不热闹。 为了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党玉崐公布了重金奖励办法:得古物一件,按实价十分之一做奖赏。这种做法也不知道是不是借鉴了西方十九世纪考古界流行的「 ”酬金制度”,这看似奖励,实则是防止民工私埋私吞文物的有效手段。 (陕西出土青铜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3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