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无伤促成了鸿门宴?没有他的告密,祸事也必然会发生!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在史记中有那么一句话,刘邦回到军营后立斩曹无伤。这句话被我们记住了,是对于鸿门宴的一个直接的总结。仿佛流传到了后世,就是曹无伤导致了这次宴会,使得刘邦身处险地,差点毙命。但是,如果不是曹无伤,这次宴会就不会发生了吗?非也。
说起曹无伤,还得从前面的经历开始。曹无伤在刘邦军中担任的可是司马一职,要知道,在当时,司马可不是什么低官,反而已经能算上是一个高阶的官职了。而在刘邦首先攻入关内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去和项羽告密投诚呢?
其实,严谨的来说,曹无伤并非是一个汉奸,他只是在刘邦与项羽之间的火药味加重的时候,来进行一次生与死的站位。当时的刘邦驻军在霸下,实力虽然达到了十万兵马,但是相比于项羽还是不够看的。按当时的局面,若是真的打起来,恐怕刘邦很快就会失败。那么,曹无伤作为刘邦军中的重要人物,此时来和项羽通风报信,在政治上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也是可以理解的。曹无伤跟随着刘邦四处战斗,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要是在此时,刘邦一旦战败了,那么多年的努力也将是灰飞烟灭,这样的局面显然曹无伤是没办法接受的。但是,曹无伤却忘记了一件事,要是刘项没有打起来,那么为了场面上过得去,他注定会是一个政治牺牲品。可以说,曹无伤在此时,就丝毫没有考虑这个情况,把一切都放在了两人必有一战的情况上。刘项两人的确打了起来,但并非是在此时。
那么,曹无伤对着项羽说了什么,使得霸王震怒,急不可耐的想要出兵霸上,剿灭刘邦呢?曹无伤说,刘邦想要在进入关中之后,永久的占领它,并把所有的财宝据为己有。为了维护他的统治,还会让子婴担任他名义上的皇帝。虽然此时刘邦的确占领了关中,但是如果说他要称王,那么在诸侯之间,怕是没有人会答应。一方面,刘邦能顺利的入主关内,离不开项羽等人对秦军的牵制。另一方面,所有的诸侯都认为自己居功至伟,看高自己,而看低别人,谁都不会服气刘邦来关中称王的。
所以,在听说了这一段话之后,项羽大怒。第一,刘邦想要称王,那项羽的功劳自然大打折扣。这是项羽不会答应的,即使他们有约在先。第二,刘邦想要立子婴为王,而项羽却打算将大秦的王室屠戮一空,这自然也是不会答应的。第三,刘邦想把珠宝尽数占有,项羽想也不用想,肯定是不会同意的。所以,项王大怒而要发兵。
而在后来的鸿门宴上,刘邦不得不对项羽做出妥协,让出了部分利益。有人说是曹无伤引发了鸿门宴,其实并不然。当刘邦占据着大量的利益的时候,项羽必然会想要分一杯羹的。要知道,项羽手中的兵力是刘邦的数倍,所以,刘邦注定要让出一部分的利益。鸿门宴只是一个形式,可能没有这次会晤,也会有其它形式的交流。项羽能兵不血刃的获得利益,自然就不会去动刘邦了。
至于刘邦回到军营里,立刻就杀了曹无伤,也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项羽得到了自己的利益,而供出曹无伤自然也是为了一个体面。曹无伤本身不是项羽的将士,将他供出来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并不是曹无伤促成了鸿门宴,而是当时的时局促成了鸿门宴。
他投靠了项羽,为的是高管俸禄。
但是,曹无伤万万没想到,项羽这个白痴竟然在鸿门宴上把自己(曹无伤)抖了出去, 竟然告诉了刘邦是自己(项羽)派曹无伤去偷听消息的。 这样一来以后谁还敢帮项羽做事啊。
所以,项羽输就输在有勇无谋,他败给刘邦是合情合理地。
刘邦为何能从鸿门宴上逃生?因为项羽根本没想杀刘邦。
如果项羽想杀刘邦,也根本不会摆下鸿门宴,给刘邦道歉的机会。以项羽的行事风格,加上他当时如日中天,会二话不说直接出兵攻打刘邦,那样才能尽显英雄风范。
在宴会上刺杀刘邦,在项羽看来,不是大丈夫所为。而且,传出去名声也不太好。人家老老实实跑过去赔礼道歉,你却在宴会上将他刺杀,世人该如何评论?
其实,项羽非但没想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甚至,在摆鸿门宴之前,项羽就已经不想杀刘邦。
而项羽放下杀心,使刘邦得以从鸿门宴逃生,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便是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
可是,众所周知,项羽当初之所以勃然大怒,正是曹无伤派人到项羽面前挑拨,曹无伤是想置刘邦于死地的叛徒,为何却说他是拯救刘邦的功臣?
我们且看曹无伤是如何中伤刘邦的?据《项羽本纪》记载,?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乍一看,曹无伤的话似乎很有攻击力。如果你是项羽,秦朝大半江山都是自己攻破,而刘邦却率先进入关中,还想做关中王,还掠夺了关中的所有财物,你会不会愤怒?
正常人第一反应都难免愤怒,项羽也不例外。但事实上,如果我们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会发现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从理性上说,项羽不应该愤怒,也没有愤怒的理由。
很少有人注意到,曹无伤向项羽出卖的三条情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没有一条真正靠谱,其中一条是废话,两条是谣言。我们不妨逐一分析:
沛公欲王关中。这是一句废话。先入关中者为王,这是怀王主持的约定,刘邦先入关中,当然想做关中王。换谁先入关中,都会想做关中王,这是无可厚非的。项羽后来将刘邦封在汉中,固然是出于监控他,也未必没有受关中王的条约影响。所以,刘邦想在关中称王这点,根本不需要曹无伤向项羽告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30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